中國的刺繡工藝在秦漢時期就已達到很高水平,並且是通過絲綢之路輸往國外的重要產品。
傳統刺繡工藝品當中,常常將產於湖南省的「湘繡」,四川省的「蜀繡」,廣東省的「粵繡」和江蘇省的「蘇繡」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繡」。
湘繡起源於民間刺繡,已有千年歷史。
湘繡的特點表現為形象生動、逼真,質感強烈,它是以畫稿為藍本,「以針代筆」,「以線暈色」,在刻意追求畫稿原貌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再創造。
而且湘繡的圖案借鑑於中國畫的優點,取材於山水、人物、走獸等,尤其以虎、獅為題材的作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蜀繡以軟緞和絲綢為主要原料,針法較多,充分發揮了其手繡的特點,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蜀繡的題材大多為花鳥、魚蟲、人物等,品種也較為繁多,如繡屏、被面、枕套、靠墊等。
粵繡是廣東刺繡藝術的總稱,其具有技藝精湛、構圖裝飾性強、色彩濃鬱鮮豔、繡絨平整光亮、文理清晰、絨條灑脫、金銀墊絨立體感強、繡工嫻熟、繡品富麗堂皇等獨特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色。
蘇繡的歷史長達兩千多年,蘇繡以針法精細、色彩雅致而著稱。
蘇繡圖案秀麗,題材廣泛,技法活潑靈動。
無論是人物還是山水,無不體現江南水鄉那細膩綿長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