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聯網:「產融網際網路」如何定義了一個新行業又如何成為中企雲鏈...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在線上化趨勢下,5G、區塊鏈、物聯網等網際網路++新技術對於產業端發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與此同時,產融結合也不斷被提起。在近些年來產融結合日漸被國內各界所重視,成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切入點。

萬聯網記者注意到,在國家大力提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當下,以金融科技深化產融結合,推動以產業供應鏈為基礎進行的中小微下沉服務成為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下,企業以金融為切入口進行產業價值鏈重構,促使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雙向提升,從而重塑產業生態,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

金融科技賦能

中企雲鏈「產融結合」之路實現五年跨越

「產業帶動金融,金融促進產業」是產融結合的最佳表現,萬聯網記者注意到,中企雲鏈的發展也正是遵循了這樣的邏輯。

5、30、50、1000、60000……這些數字看似毫無關聯,但其背後卻是中企雲鏈成立五年以來「產融結合」的成果。

自2015年上線至今,截至2020年6月底,已有近30家銀行與中企雲鏈實現系統直連,超過50家銀行達成全面合作。中企雲鏈上線核心企業近1000家,帶動產業鏈上中小企業上線近60000家。

這些成果離不開中企雲鏈多年來的行業深耕。

作為國內領先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公司,中企雲鏈一直致力於為產業鏈夥伴提供基於物聯網、AI、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高度融合的綜合型金融科技服務。這些年來,中企雲鏈憑藉著先進的金融科技服務能力,深度圍繞供應鏈眾多參與者的需求,以場景切入,發展了企業確權、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場景金融以及企業服務五大板塊十八條產品線,通過多維金融科技服務產品持續為核心企業、中小微企業和生態夥伴服務,為產業鏈夥伴打造產融結合的全新生態。

中企雲鏈董事長劉江認為,正是技術的飛速發展催生了「產融網際網路」,金融與科技的有機結合,通過技術為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的、內嵌金融服務。過去只在銀行櫃檯才能完成的金融服務逐漸前移,即直接觸發並完整結束於產業交易場景中。

萬聯網記者了解到,依託於中企雲鏈領先的金融科技服務能力,中企雲鏈核心產品「雲信」為打破傳統供應鏈金融行業中大企業確權難提供了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打造標準化確權憑證,變被動確權為主動確權,有效盤活銀行等金融機構給予核心企業的授信。據了解,目前中企雲鏈已助力核心企業實現雲信確權近1800億元,為中小企業實現保理融資突破1000億元,累計清理企業三角債超過5000億元。其中100萬以下融資,佔比高達86%,融資成本大幅度降低,助力金融機構踐行普惠金融政策,解決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此外,在雲信之外,近來備受市場關注的供應鏈票據也是中企雲鏈確權類重要產品之一。萬聯網記者了解到,中企雲鏈作為首批接入的供應鏈票據服務平臺之一,通過金融科技創新賦能,實現供應鏈票據等分化籤發,在助力實現供應鏈票據「千萬級」貼現後又落地了全國首單 「億元級」供應鏈票據。

對於近來眾多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企雲鏈高級副總裁劉長波接受萬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雲鏈作為業內擁有領先金融科技能力的公司,憑藉多年行業深耕經驗,積累了足夠的產業場景和粘性用戶,並始終為打造供應鏈金融服務最佳第三方平臺積極進取。除此之外,中企雲鏈通過中間件平臺成功實現科技能力的輸出,助力眾多銀行、企業享受金融科技創新帶來的紅利。」

產融網際網路

產業網際網路真正能形成的細分入口

隨著消費網際網路的完善,B端產業網際網路的構建受到了更多關注,而此時,中企雲鏈提出「產融網際網路」可謂是創新之舉。

究竟什麼是「產融網際網路」呢?中企雲鏈董事長劉江指出,「產融網際網路」是以企業為用戶,以產業鏈條上的各種交易場景為應用形式,通過基於產業邏輯設計的金融產品,打破各個產業鏈條邊界,從全產業鏈角度資源整合和價值鏈優化,從而降低整個社會生產運營成本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企業創造全新的體驗和社會價值,最終達到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眾所周知,在產業網際網路中一直存在一個難題——產業和產業之間的壁壘非常難以突破。從此前一些央企電商集採平臺的案例中不難發現,不同產業之間的物資壁壘很難打破,很難產生一個平臺去整合所有產業,這就使得產業網際網路的實現困難重重。而中企雲鏈提出的「產融網際網路」正是從企業的交易關係和資金關係出發,通過金融這一橋梁把產業間的鏈條打通,打開產業網際網路的入口。因此,我們將產融網際網路看做是產業網際網路能真正形成的細分入口。

「產融」即是產業+金融。產融網際網路,則是一種以網際網路+平臺為依託,實現產業+、金融+、網際網路+三者交匯兼容、網絡協同的新模式。在劉長波看來,自中企雲鏈成立以來,一直在致力促進平臺上線企業實現產融互聯。截至目前,中企雲鏈平臺註冊用戶近6萬家,中小企業佔90%以上,覆蓋製造業、建築業、能源業、服務業多個產業,實現共享平臺、金融、營銷、後臺服務,打造最佳供應鏈金融第三方服務平臺。如今,由中企雲鏈引領的「產融網際網路」的模式,正將企業融資帶入「面」融資新時代。

「產融網際網路」概念的提出,是希望社會重視「產」和「融」的關係,尤其是「融」對於產業壁壘的打通和產業提升的重要性。金融資本作為實現產業整合的最高效方式,能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並實現產業鏈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帶動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雙增值。

在中企雲鏈的產融網際網路實踐中,平臺能以技術手段將各種產業關係都橫向打穿,同時將各種鏈條上的相關配套以及鏈條上的各大小企業都豎向串連起來,提升產業端的業務流程數位化、在線化、移動化,實現產業場景透明化,通過場景化入口注入金融資源,推動產業價值進行傳導,最終真正打破產業壁壘。

「這也是產融網際網路的優勢所在,當產業間的壁壘被打破,信用等資源就能共享了,也能更高效的通過長尾效應去解決這些鏈條上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最終實現真正賦能小微企業發展。」 劉長波說到,「信用不應該成為產業發展的壁壘,而應該是發展的潤滑劑。中企雲鏈在這中間作用就是通過金融科技和網際網路手段,快速打通產業鏈條,讓企業信用流通。」

確實,回顧中企雲鏈成立以來的五年跨越不難發現,中企雲鏈一直是在這樣做的。而未來,產融網際網路還將成為中企雲鏈下一個五年發展的新引擎。作為產業網際網路的細分切入口,產融網際網路的落成是構建產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最有力的支撐。未來中企雲鏈將繼續肩負供應鏈金融第三方服務平臺的社會使命,通過金融科技創新賦能實體經濟,實現產業端與金融端的高效連結,穿透產業壁壘,為各產業鏈融通發展提供助力,打造互惠互利,協同共享的產融生態圈。

(文章來源:砍柴網)

相關焦點

  • 誠通保理首筆「雲信」落地 雲鏈產融網際網路資金朋友圈繼續擴容
    中企雲鏈產融網際網路資金朋友圈再擴容!2020年12月15日誠通保理首單「雲信」業務成功落地,標誌著中企雲鏈的資金方合作版圖再拓疆。目前,中企雲鏈已與百餘家銀行以及保理公司等資金方達成深度合作,打造一站式產融共享服務平臺,幫助產業鏈企業擺脫資金困擾,為實體經濟引入「金融活水」。
  • 聚焦產業網際網路+供應鏈 第二屆中國產融供應鏈金融精英峰會在深舉行
    峰會從製造、消費、金融三大行業出發,圍繞「智能化、平臺化、產品化和生態化」四個方向搭建產融供應鏈領域交流合作平臺,通過高水平的思想碰撞與觀點交鋒,研判雙循環經濟發展機遇,助力中國產融生態的互聯互通。「1+3+1」的產融供應鏈模式產融數位化變革的大趨勢與突發的新冠疫情對各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未來產融供應鏈如何發展,成為行業高度關注的話題。
  • ...滿足供應鏈屬企業需求 工行包頭分行「中企雲鏈」系統直連上線
    近日,工商銀行包頭分行與中企雲鏈公司、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合作,成功建成包鋼線上模式供應鏈融資平臺,成為內蒙古區域工商銀行首家實現「中企雲鏈」數字信用憑據融資業務落地的機構。記者了解到,平臺運行後已為10餘戶包鋼供應商投放線上供應鏈融資8000多萬元,預計年末投放規模達到1.5億元,明年將達到10億元。
  • 第二屆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峰會即將召開,深圳大創公司打造產融科技...
    因此,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新基建的號角吹響,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正在成為產融數位化變革的新方向,這必將推進中國經濟產融一體化的步伐向前推進一大步,第二屆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峰會,作為產融供應鏈風向標,將邀請數百位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參與,主題聚焦「精英鬧鵬城,產融興中華」,從製造、消費、金融三大行業出發,通過高水平的思想碰撞與觀點交鋒,分享真知灼見,以對話推動共識,以共識推動合作,深入研判疫情對全球經濟格局的影響
  • 中企雲鏈創新資產服務 攜手華夏航空與中國商飛迎國產大飛機元年
    國家發改委基礎司一級巡視員任虹,工信部裝備工業二司副司長徐春榮,中國商飛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華夏航空董事長胡曉軍,浦銀租賃總裁孫軼卿,以及中企雲鏈董事長劉江、高級副總裁、營運長劉長波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當日,中國商飛、華夏航空,浦銀租賃以及中企雲鏈現場籤署了「客戶合作金融備忘錄」。
  • 重疾定義「換擋期」,險企放「擇優」理賠大招,消費者如何選?
    重疾定義「換擋期」,險企放「擇優」理賠大招,消費者如何選?多家險企「擇優」方案出爐近期,多家保險公司針對重疾產品推出「擇優理賠」方案。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重疾理賠發生時,可以在符合原保險合同的「疾病定義規範(2007)」與「疾病定義規範(2020)」兩項行業疾病定義規範中進行選擇。換句話說,「擇優」方案是在新版重疾險未問世前,給老版重疾險客戶提供兩種版本重疾險理賠方案中的優選條款進行理賠的服務模式。
  • 特斯拉如何定義全球汽車行業的新時代|行業
    特斯拉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汽車製造商,可能標誌著全球汽車行業新時代的開始。這個新時代的標誌就是——矽谷公司對待軟體的方式正在取代傳統的汽車製造技術。特斯拉的崛起可能讓許多投資者感到意外。不過,其實從2009年開始,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的高管們就密切關注著特斯拉及其CEO埃隆·馬斯克是如何採用一種新方法來製造汽車,並挑戰現有汽車行業體系的。戴姆勒這個以134年前發明現代汽車之人的名字命名的公司在2009年5月收購了特斯拉近10%的股份,而正是這筆交易為這家陷入困境的矽谷初創公司提供了5000萬美元的救命錢。
  • 傳統車企想造「新汽車」,憑什麼?
    3、「造車新勢力」市值狂飆,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4、網際網路汽車,究竟如何提升用戶體驗? 2015年2月,「生而共享」的易奇汽車橫空出世,震撼了整個汽車圈的神經,網際網路企業和造車企業的「深情擁抱」,自此在中國這塊大地上開始成為新常態和新共識。百度、阿里、騰訊、華為們,都開始掂量權衡自己的優勢資源,紛紛出手強力布局網際網路+汽車。
  • 第二屆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峰會:飛算產融科技平臺助力產業金融
    12月10日,第二屆中國產融供應鏈精英峰會在深圳召開,大會聚焦產業、強調產融、突出科技,旨在促進業界交流合作、發揮專家聚集優勢、探討行業發展方向。隨著5G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追蹤、工業自動化控制、物聯網、工業AR等前沿技術在產業全流程中全面應用,帶來了高質量、多維度、可驗證的數據資源,為實現產業普惠金融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 中企動力大數據|這家電梯公司如何利用線上發展使業務布局全國?
    隨著經濟的發展,雜物電梯行業從市場供不應求的稀缺行業逐漸發展為熱門行業。面對行業競爭的增加、經濟環境的嚴峻,如何改變現狀、開拓更廣闊的市場、走出企業發展困境成為雜物電梯企業面臨的關鍵問題。這一次我們找到了最具代表性的電梯企業之一 某奧電梯有限公司 ,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脫穎而出,成為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弄潮兒的。
  • 達芙妮退市引發熱議,溫州鞋企如何再造核心競爭力?
    據溫州日報報導,昔日鞋王達芙妮黯然退市,再次被放置到一場輿論的中心,引發外界對傳統鞋企未來發展之路的思索,特別是對有著中國鞋都之稱溫州,經歷了高速增長的製鞋業產業而言,今日的市場環境早已今非昔比,品牌、產品、渠道、傳播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挑戰,未來溫州鞋企如何重塑優勢,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成為不少企業熱議的話題。
  • 科技改變生活,徐明星締造歐科雲鏈區塊鏈帝國
    有一個人,他不是明星,卻是區塊鏈信徒,他因中本聰加入了區塊鏈世界,他就是歐科雲鏈創始人徐明星。退學人大,劍指網際網路革命回顧2006年的商業史,BAT三足鼎立的網際網路格局還未形成,賈伯斯還未研發出革命性的觸控螢幕,馬化騰的QQ已成為國民級應用,馬雲還未帶領阿里巴巴登陸紐交所,而此時的徐明星正沉溺在實驗室玩電腦遊戲。
  • 汽車AI晶片創業公司地平線,是如何實踐軟體定義汽車的?
    結合特斯拉的選擇,對於汽車AI晶片,我們不難推斷:1、汽車AI晶片必將成為智能汽車的核心,AI晶片將決定汽車智能化程度;2、場景定義晶片,通過軟體算法和硬體的結合是AI晶片的關鍵;3、晶片的深度定製導致合作模式的轉變,車企若不自研晶片,那與晶片公司的協作需要進一步加深,將打破傳統的Tier2→Tier1→OEM逐級合作模式。
  • 海爾卡奧斯高保衛:工業網際網路是推動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網際網路的上半場拼流量,下半場拼生態。工業網際網路被認為是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成為繼消費網際網路之後被寄予厚望的產業變革新引擎。如何將工業網際網路的宏偉藍圖在傳統製造業中變為現實?工業網際網路與龐大的製造業結合能迸發出多大的能量?
  • 未來的遊戲如何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行業?
    現場,網易執行長兼董事丁磊等一眾行業大佬也紛紛表達感慨:作為一個讓人快樂的行業,未來的遊戲,如何成為一個讓人尊敬的行業?  國內市場增速超20% 端遊、頁遊下滑  報告顯示,中國遊戲用戶數量保持穩定增長,用戶規模達6.65億人,同比增長3.7%。雖然增漲不多,但是由於國內遊戲用戶紅利已經趨於枯竭,這個增長在行業人士看來已經極為不易。
  • 陷在缺乏行業前景的工作中,如何追求新職業機會?
    2020年,庚子年的這場疫情,「穩定的工作」更成為選擇工作時的首要條件。其實這個時代沒有所謂的穩定工作。比起穩定的工作,在工作中獲得抗風險能力會更靠譜。無論選擇什麼工作都需要追求穩定,追求穩定的工作並沒有錯,也不可怕。
  • 車雲鏈總經理趙大寶走訪小沃聯盟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7月16日,車雲鏈總經理、國興教育CEO趙大寶,COO陳亮等人與小沃重卡維修聯盟創始人呂巖在長春商討戰略合作。據了解,小沃重卡維修聯盟建設了以"培訓+保險+金融+前置倉"綜合為一體的新服務模式,深耕全國商用車後市場,以組合多方資源為市場賦能,從而實現"匠心締造商用車車主省心,省錢生態服務平臺"的發展目標。
  • NMA互雲鏈——基於ERC20發布的標準令牌
    是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區塊鏈應用領域,金融領域,保險理賠、賠付,包括區塊鏈+5G,區塊鏈+醫療,區塊鏈社會公共服務,區塊鏈技術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基於區塊鏈德中化的區塊鏈分布式雲計算服務平臺的互雲鏈引起強烈關注,特別是業界對區塊鏈的關注和token權益的建設,使得NMA在國內各大網站論壇上受到熱捧,並與大媒體展開競爭第一次報告。
  • 如何定義一個「機器人」
    打開APP 如何定義一個「機器人」 九號空間 發表於 2020-01-02 17:34:17 Robot 這名詞,最早出現在1921年捷克科幻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的著作《羅索的萬能工人》中,原文是「Robota」,後來成為通行的「Robot」,是用來形容故事中虛構的機器人角色。Robota在捷克語中,是工人或僕人的意思。
  • 濟南犀牛五紀科技集團 藉助網際網路+推動實體行業快速發展
    網際網路行業的迅速發展,給實體行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在這個過程中,諸多新技術、新業態、商業模式快速迭代,網際網路+成為當前各行各業的發展趨勢。  濟南犀牛五紀科技集團順應發展趨勢,結合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技術,為實體門店解決經營痛點,推動實體經濟朝著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