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因為解體後的俄羅斯已經不是撐持蘇聯的那個俄羅斯了。
蘇聯解體後,為了改變蘇聯時期計劃經濟帶來的弊端,葉爾欽任命時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的蓋達爾開始經濟改革,也就是後來有名的「休克療法」。
蓋爾達其人
蓋爾達他爹鐵木爾·蓋達爾是大名鼎鼎的《真理報》的軍事記者,可能看過蘇聯繫列笑話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報紙最大的真理就是上面登出的新聞一定不是真理。
可能是因為工作的影響,老蓋達爾從小就對他兒子灌輸一些在當時看來比較反動的理念,對蘇聯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不滿,對反對蘇聯模式的人抱有同情。受父親的影響,蓋爾達從小就很喜歡西方的思想,並立志用西方的經濟模式改革蘇聯,因此,他大學選擇了經濟學專業。
在蘇聯解體前後的這個時間段,蓋爾達被葉爾欽看中,擔任俄羅斯聯邦的第一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這一年他只有35歲。在1992年,葉爾欽甚至打算讓其當總理,但是被聯邦杜馬否決。
事實上,雖然這場經濟改革是蓋爾達一手主持的,但是方案的制定者是美國經濟專家傑弗裡·薩克斯。用這個美國人也不是俄羅斯政府的率性而為,事實上,這是個很厲害的人物。
在80年代,他將休克療法在玻利維亞實施,收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奇效。當時玻利維亞爆發嚴重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高達24000%,經濟負增長12%,民不聊生,政局動蕩。薩克斯的方案是:放棄擴張性經濟政策,緊縮貨幣和財政,放開物價,實行自由貿易,加快私有化步伐,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該療法實施不到一周,玻利維亞惡性通貨膨脹便得到了強有力的遏制,物價從暴漲趨於穩定。
事實確實如此,但是葉爾欽和蓋爾達都沒有看到,玻利維亞的經濟才多少體量?就算沒有這些花裡胡哨的改革方案,美國只需向其中央銀行注資,其國民經濟立刻就可以復甦。
而薩克斯在俄羅斯也是老調重彈,這個方案主要有一下幾個步驟:
1、開放物價。自1992年1月2日起,俄羅斯聯邦政府先後放開90%的消費品價格和80%的生產資料價格。取消對收入增長的限制,公職人員工資提高90%,退休人員補助金提高到每月900盧布,家庭補助、失業救濟金也隨之水漲船高。
2、實行收緊的財政、貨幣政策。通俗點說就是減少政府的支出、投資,增加稅收,取消之前實行的優惠稅收政策。
3、實施大規模私有化。政府以無償贈送方式髮型1.5億張私有化證券,總價值達1.5萬億盧布,給當時每個俄羅斯公民發一張。公民可以憑藉此證券購買國有資產的股份。
先說說開放物價。
物價放開的頭三個月,整個俄羅斯的消費品市場瞬間繁榮。購物長隊不見了,貨架上的商品琳琅滿目,習慣了憑票供應排長隊的俄羅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帶來的實惠。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商品,蘇聯時期卻要排隊呢?
那是因為蘇聯本身每年生產的輕工業、消費品就這麼多,在之前計劃經濟時期,每天賣多少都是一定的。而現在放開價格、放開供應了,索性把一年計劃的東西都拿出來賣好了,早賣完早利索。
但是賣完了呢?蘇聯的輕工業能支撐增長如此迅速的消費嗎?答案是不能。所以,當幾個月的時間賣光了原本一年生產計劃後,剩下為數不多的東西大家就得搶了。而一塊肥皂本來賣一塊錢,現在大家都想要,那我就賣兩塊好了,當然,如果有人出三塊錢更好。
到了4月份,俄羅斯的消費品價格比1991年12月上漲65倍。俄羅斯政府試圖通過政府行政命令強制限定國營商店物價,用來平抑通貨膨脹,但是人家這些商場也不傻。你政府限價,我索性不公開銷售了,偷摸著賣給黑市,更掙錢。
不光是這些日用品,由於大規模的通貨膨脹的存在,導致貨幣迅速貶值,而那些放開價格後燃料、工業原材料的價格也是一路攀升。到6月份,工業品批發價格上漲14倍,如此高價令買家望而生畏,消費市場持續低迷,需求不旺反過來抑制了供給,企業紛紛壓縮生產,市場供求進入了死循環。
再說說財政、貨幣「雙緊」政策。
這個政策本來的目的是開源節流、增收節支,其初衷是好的。但是因為放開價格後帶來的大規模通貨膨脹,導致企業生產萎縮,失業人數激增,市場進一步蕭條。
企業生產萎縮,就沒人交稅,還怎麼增收?失業人數激增,就需要政府救濟,還怎麼節支?所以沒辦法,收不上稅就只能印錢。1992年增發貨幣18萬億盧布,是1991年發行量的20倍。這樣,更大規模的通貨膨脹即將來臨。
最後說說超級富翁誕生記,大規模推行私有化。
上面我介紹了,這個方案是將當時俄羅斯整個國有資產的1/3換算成盧布表示的證券無償贈送給每個俄羅斯公民,這是個相當簡單粗暴的私有化方法,連上完初中的孩子都能想到的資產分配方法,用在一個1.5億人口的國家,是不是有點太可笑了呢?
1992年10月,這個私有化方案正式啟動。
在這個計劃制定時,是1991年初,那會兒整個俄羅斯的國有資產的1/3價值約為1.5萬億盧布,所以發行了1.5億張價值1萬盧布的證券。
可是到了1992年10月,盧布已經貶值了近百倍,此時的1萬盧布只夠買一雙皮鞋的。就算這些人去買了國有資產的股份,可是他們既領不到股息(一雙皮鞋的一年利息能有多少),又無權參與決策。所以對於他們而言,把這些廢紙變成黃金、美元或是食物才是最現實的利益。
這時候,有一群原先官僚體系中的成功人士就站在焦急等待食物的人群中說:來,來我這裡,我給你們麵包和衣服,把你們手中的那張廢紙一樣的私有化證券給我吧。
就這樣,大量的私有化證券被集中到了極少數人手中,他們再拿著這些證券去套購國有資產,以極少的代價將大量的國有資產轉移到自己的名下。
這些人後來被統稱為「寡頭」。
休克療法只進行了不到3年,俄羅斯GDP幾乎減少了一半,GDP總量降到只有美國的1/10。
還有更慘的。
蘇聯時期伊拉克、印度、越南等蘇聯盟友向蘇聯借了很多錢,這些債務都用盧布表示。現在,盧布貶值了,本來100萬盧布能買一輛坦克,現在只夠賣幾發炮彈,可是人家償還外債的不管,照例還給你這些錢。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所有的核武器和70%的常規武器,連保養的錢都拿不出來。美國人許諾的經濟援助,都是以裁撤俄羅斯武裝力量為前提。也就是給你錢可以,你得先自我閹割一下。就這樣,俄羅斯人開始在「國際組織」的監督下銷毀了大量的核武器,等到你銷完了,援助呢?不好意思,上次規定銷毀的數量還不夠,你還得再銷毀一部分。。。
國內沒法混,發不出工資,蘇聯時期養的大量的科學技術人員就開始另謀出路,西歐、美國和東亞某國就成了最理想的目的地,俄羅斯人才大量外流。
人才外流、政府沒錢投資、國內通貨膨脹,就導致俄羅斯不管生產什麼都是沒人、沒錢、沒市場,可是國民經濟還要運轉啊,國家還得掙錢啊,那就只能挖礦賣原材料了。就這樣,燃料、電力和冶金工業成了民族經濟的關鍵部門,其比重在GDP中約為15%,在工業總產品結構中為50%,在出口中為70%強。
除了原料,還有蘇聯時期保留的不少軍工技術也挺值錢。為了美元,國內最先進的殲擊機生產線可以整體出口,當時世界上唯一一種超音速垂直起降戰鬥機的飛控和發動機偏轉技術也可以賣,即使是賣給對抗了半個世紀的敵人。
所以,你現在看到的這頭熊不僅僅是被戈巴契夫餓瘦了一圈的熊,還是一隻被葉爾欽灌了一桶巴豆的熊,還是一隻就差把自己的熊皮扒下來賣了的熊。
可是就算是這樣,人家還跟美國針鋒相對地又鬥了20年。
每當這時,我就發自內心地讚嘆戈巴契夫和葉爾欽,他們是世界和平真正的守護者,是俄羅斯的曼德拉。
題外話,熟悉NBA的朋友可能知道,籃網上一任老闆是俄羅斯人普羅霍羅夫。
這個哥們是土生土長的俄羅斯人,於1965年出生於俄羅斯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當地一家體育協會會員,母親從事科學研究。
他在首都莫斯科讀完中學,1989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莫斯科金融學院國際經濟關係專業,然後去了前蘇聯一家大型外貿銀行工作。
在私有化證券開始發行後,他利用自己在銀行的關係弄到了不少貸款,又從俄羅斯第一代財閥波塔寧那裡找了關係,於1991年通過私有化購買的方式接手了俄羅斯最大的鎳金製造公司,那年他只有26歲。
之後他一路風生水起,又擔任了俄羅斯最大的黃金生產商主席以及聯合進出口銀行老闆,個人資產最多時達到195億美金。
多少寡頭,就是這麼產生的,然後再用在俄羅斯掙的錢,去美國消費。
史達林要是地下有知,能氣得從墳墓裡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