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園:從通俗意義上講是指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園林群,包括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和萬壽山的頤和園(舊稱清漪園),以及暢春園和圓明園;從研究意義上講它是以五園為核心的山-林-水-田-園-村-寺-營構成的人居環境系統,也是清代紫禁城外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和水利農業重地。
資料圖 新華社發 陳建力 攝 圖文無關
自今天起,主題為「時空溯園」的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三層的歷史文化名城展區正式對公眾開放,觀眾可以和策展團隊一起「復禁苑山水盛景、考皇室居遊華章」,感受文物撲面而來的文化魅力。
今年9月,北京海澱三山五園地區進入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
「14歲時,我第一次走進頤和園,16歲時第一次遊圓明園,自此就開始了從旁觀者、愛好者到研究生的旅程。」在策展團隊代表、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研究生朱強眼中,三山五園是世界級的千年勝跡,也是一個需要被仔細研究的文化瑰寶。歷經五年研究,在多方支持下,「時空溯園——北林三山五園學生團隊研究成果展」終於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呈現。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展覽包含「滄桑巨變」、「五園重現」、「園居日常」、「走向國際」和「繼往開來」5個篇章,通過22件展品,展現了三山五園過去160年的滄桑巨變。
22件展品中,一幅《清代三山五園和北京城復原全圖(鹹豐時期)》特別有意義。朱強介紹,這是北京林業大學三山五園研究團隊歷時5年時間,在侯仁之繪《清西郊園林(鹹豐時期)》的基礎上,依據近百份的古籍檔案、輿圖、測繪圖、衛星圖、照片等一手資料重繪而成,其空間格局可與現狀城市進行疊加對比,是了解京城與西郊三山五園整體布局及關係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幅「圓明園的上元十二時辰」,則別有趣味。從卯初至安佑宮祭祀、辰初一刻至同樂園用早膳,到午初至正大光明殿進餑餑桌、申正二刻至山高水長元宵燈會……觀眾能以最直觀的形式,了解到乾隆皇帝在1783年2月16日上元節這一天,怎樣在圓明園內度過上元十二時辰。
據了解,該展覽目前已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三層的歷史文化名城展區正式對公眾開放,觀眾可在周二至周日的開放時間,通過「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參觀。
(原標題:規劃展覽館「時空溯園」展區開放)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趙瑩瑩
流程編輯 :u02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