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假期雲課堂帶你走進北京規劃展覽館俯瞰北京城市脈絡研學旅行

2020-12-14 遊學假期

同學們在參加研學旅行的過程中,應遵循由淺及深、由易到難、由表及裡的學習規律。

在正式參觀北京的名勝古蹟之前,同學們應該走進北京規劃展覽館進行研學活動的預習課程,這裡高度濃縮了城市的精華,以立體的視角,讓小營員們從上而下可以俯瞰北京城整體的布局和城市脈絡,從而理解這些建築的意義和作用。

位於北京前門東大街的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是在原前門商業大廈建築基礎上改造而成。改建後的展館共分4層,分別以展板、燈箱、模型、圖片、雕塑、立體電影等形式介紹、展示了北京悠久的歷史和首都城市規劃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

展館建築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展示面積約8000平方米。展示內容包括北京城的悠久歷史、奧運場館規劃,以及未來北京在綠化美化、改善交通狀況、實現市政基礎設施現代化等方面的規劃藍圖。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進入大廳,一件長263釐米、寬205釐米、高157釐米的半球形青銅雕塑呈現在眼前,這件名為《北京灣》的青銅雕像以1比60000的比例真實再現北京小平原三面環山,行如海灣的地理環境特徵。

上面清晰地表現出了北京的二環、三環等重要交通幹線以及北京的水系,為了便於辨認,北京的水庫還打磨成明亮的黃色。站在雕塑前,濃縮的北京盡收眼底。

在二層扶梯廳,懸掛在牆上的是《北京舊城》浮雕,以1比1000比例立體反映1949年的北京城市的整體格局和特徵。整個版圖全部用銅鑄成。

這個銅鑄的北京版圖重量接近10噸,鑄銅圖像長9米、寬10米,比王府井大街南口的牌匾面積還大。

整個浮雕道路、房屋、綠樹、水湖等一應俱全,共表現房屋11.8萬間,樹木6萬多棵以及大量胡同和河湖水面,天壇的松樹、故宮的房頂、京城的水系,老四合院、胡同等都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來,活脫脫展現了舊北京的風貌。據介紹,這個浮雕是國內最大的青銅雕像。

位於規劃館二層的北京中軸線展示,是元明清以來,北京城市的建築物都按照這條線對稱分布的。

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達7公裡,是北京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城市罕見的景觀和地標建築都在這裡,展示了從永定門到鳥巢的整體概況。同時小營員還可以在這裡看到北京中軸線附近的眾多著名建築模型。

另外沿展牆還布置了中國畫院劉洪寬所繪《天衢丹闕》工筆長卷,長53米,高0.7米,畫中人物5000多個,建築物超百棟,是表現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中軸線風物圖。

規劃館展出的歷史部分由「北京古城變遷」和「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展區組成。

在展覽館的三層西區,有北京古城變遷展區,大量的照片、歷史地圖、漢代的井圈、明清的城磚、門墩、望柱頭等實物以及標準三進四合院、各式門樓等模型,展現了自石器時代到近代,按不同時期,反映了北京城的歷史演變發展過程。

其中,展館內以1:200比例製作的木質故宮模型,真實再現故宮鼎盛時期的奢華與莊重。模型長9米,寬4.8米,展現了中國古代規劃與建築的卓越成就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是展覽館的又一亮點。同時也是同學們完成探秘紫禁城研學課程的最佳預習地點。

在三層東區有一個巨大的北京城市規劃模型。在聲、光、電等技術配合演示下,302平方米的北京城市規劃模型與周邊1000平方米的攝影圖像模型交相輝映,觀眾猶如在高空鳥瞰北京。豐富、直觀、生動的展覽,充分展示了未來北京的現代化風採,表現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古老風韻。

據了解,這是200餘人工作了6個月,按照1比750的比例,將北京仿真模型四環內的每一棟房屋都搬上模型圖,只要有耐心,市民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家。

為了更好的讓小營員們了解北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位於規劃展覽館四層的立體影像播放廳,將定期播放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實現的城市仿真影片和寬銀幕影片。

目前播放的內容有:影片《不朽之城》和《新北京》,簡述了北京城850年的建都史;以及北京當前的建設成就和未來規劃展望。展廳所用的銀幕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度為5.8米,弧長20米。

展覽館通過先進的科技手段,豐富多彩的展示內容,生動有趣的表現形式,詳盡介紹了北京的發展歷史,當代城市規劃建設的全景風貌,展示北京城市發展的燦爛明天。

同時展廳運用了大量的圖片、文字、實物等史料,以及數字影片和各種模型,為同學們講述了古城北京在三千年的漫長歲月中是如何一點點演變發展的,反映了北京城的起源和歷史演變發展過程,詳盡展現了不同時期的城市風貌格局, 是同學們了解北京建城史及未來規劃的最佳學習目的地。

遊學假期小營員在參觀北京規劃館展覽館的過程中,了解學習北京城的發展變遷,了解北京舊城多個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歷史沿革和保護規劃,同時展望城市發展的科學設計與規劃,暢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宏偉藍圖。

相關焦點

  • 遊學假期雲課堂帶你走進歷史畫卷探訪頤和園研學旅行在北京
    頤和園坐落在北京的西山腳下,泉澤遍野,群峰疊翠,風景如畫。從公元11世紀起,這裡就開始營建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1886年由慈禧太后重新修建,並命名為頤和園。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之首。1998年11月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遊學假期帶你認識京城南大門——永定門研學旅行在北京
    永定門,是明清北京外城城牆的正門,位於北京中軸線最南端,於左安門和右安門中間,是北京外城城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從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門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永遠安定」之意。城樓形制一如內城,重簷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灰筒瓦覆頂,面闊五間。 通寬24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0.5米;樓連臺通高26米。
  • 更多機構參與「研學市場」分羹:海外遊學低齡化,幼兒園加入
    赴美國研學的學生與當地學生一起合影留念。新快報 圖調查更多機構參與分羹, 「研學」活動增多去年11月,國家教育部等11部門下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一紙文件引爆「研學旅行」熱度。從傳統市場來看,研學旅行一類由教育機構舉辦,比如新東方研學營、樹童英語國際研學營、知鳥遊學等;另一類由各大旅行社獨立開發,或聯合學校、機構開發。但從近年的情況來看,更多機構、單位,甚至行業協會加入研學市場分羹。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就有媒體組織小記者團赴京「採訪」。
  • 「復禁苑山水盛景、考皇室居遊華章」,北京規劃展覽館「時空溯園...
    今年9月,北京海澱三山五園地區進入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14歲時,我第一次走進頤和園,16歲時第一次遊圓明園,自此就開始了從旁觀者、愛好者到研究生的旅程。」在策展團隊代表、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研究生朱強眼中,三山五園是世界級的千年勝跡,也是一個需要被仔細研究的文化瑰寶。
  • 研學旅行並不同於修學遊
    ,首次明確了中小學研學旅行「鄉土鄉情」內涵。根據這一意見,按照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研學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研學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體系。這一研學旅行與之前普遍開展的修學遊有什麼不同?   肖丹:新的研學旅行與過去不同的地方在於現在學校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教學的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中食宿,集體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園,對大自然,對生活上的知識進行體驗。
  • 研學旅行的意義?
    研學旅行的意義《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指出研學旅行必須遵循「教育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對正確認識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義十分重要。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學旅行有哪些特點呢?
  • 寒假未放暑假遊學就熱推,「只遊不學」誰之過?
    「孩子寒假都沒開始放,機構就開始推加拿大的暑假遊學營!」面對遊學機構在學校微信群裡不斷發送的宣傳資料,小雷媽媽有些哭笑不得。近年來,遊學已經成為北京中小學生寒暑假活動的一股「潮流」,甚至成為不少家長眼中的假期「標配」。 動輒數萬元的歐美遊學項目,孩子究竟能有何收穫?
  • 規劃展覽館「講解進校園」 走進鄉村學校
    株洲日報記者 侯德懷通訊員/徐昕株洲日報訊 坐在位居鄉村的教室裡,就可以與市規劃展覽館實現親密「接觸」。11月26日下午,蘆淞區白關鎮光明山小學的150多名師生,在歡聲笑語中體驗了一回新穎的科普教育。市規劃展覽館是公眾感知、了解株洲歷史文化和發展變遷的重要窗口,也是全市科普教育基地。今年,該館創新推廣科普教育,將展館的重點內容濃縮到自製的PPT課件中,採用送課進校的方式,致力讓更多學生,尤其是偏遠地區學生不出校園就可以「零距離」體驗市規劃展覽館科普宣講。
  • 行業觀察|以研學旅行推動鄉村振興
    在中國鄉村,也可以補足青少年的社會履歷,去鄉村做公益服務,去鄉村體驗研學課程,同樣能給孩子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鄉村發展需要城市支持和關注,城市孩子的成長也需要鄉村視野。鄉村研學課程,就是把城市裡的孩子們帶到鄉村,把社會的目光帶到鄉村。
  • 2020「兩展一節」在北京展覽館開幕
    千龍網訊(記者 陳健男 通訊員 楊二麗)為期四天的「2020北京國際茶業展、2020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2020安化黑茶(北京)文化節」(簡稱「兩展一節」)10月22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開幕儀式。
  •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時空溯園」展區開放
    三山五園:從通俗意義上講是指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園林群,包括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和萬壽山的頤和園(舊稱清漪園),以及暢春園和圓明園;從研究意義上講它是以五園為核心的山-林-水-田-園-村-寺-營構成的人居環境系統,也是清代紫禁城外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和水利農業重地。
  • 廣州城市規劃展覽館之行
    很多時候在一座城市待久了,不僅不會感覺它帶來的一些便利,反而會抱怨很多不足。就拿廣州這座城市來說吧,很多人會抱怨地鐵太擁擠(尤其是3號線)、地下排水系統做得不好一旦下雨就要開船……也許有很多不足,但背後有很多未知我們卻不知道,居於此小編要帶大家去城市規劃展覽館找找答案。
  • 研學旅行的現實教育意義在哪裡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一時間成為眾人關注的熱點。研學旅行,也叫遊學。我國歷史上遊學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期的孔子、明代的顧炎武、清朝的梁紹壬、現代的陶行知等。可以說遊學思想是我國教育思想的珍貴部分。
  • 【高鐵時代大家談】關於系統化開發研學旅行產品的建議
    2013年國務院發布《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2014年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了「研學旅行」要納入中小學生日常教育範躊,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門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地將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
  • 【金昌】龍門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讓孩子走出課堂 走進歷史」
    【金昌】龍門學校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讓孩子走出課堂 走進歷史」 2020-11-15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規劃展覽館成功舉辦 「前門記憶」攝影繪畫主題展
    12月15日,市規劃展覽館聯合東城區前門街道辦事處、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號共同舉辦的「前門記憶」攝影繪畫主題展正式對外開放。此次主題展是市規劃展覽館在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發起的「前門記憶」徵集活動的成果展,是規劃展覽館作為規劃和自然資源行業公益平臺面向公眾展示首都北京古都風貌和宣傳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有益創新,是與屬地政府多方位開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積極探索。
  •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之國家海洋博物館館研學課程課題
    讓我們走進中國首座國家級、綜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館,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海洋研學旅行國家海洋博物館佔地面積30萬平方米,是中國首座國家級、綜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館,同時也是我國海洋發展史上的裡程碑!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的關於海洋生物的新篇章!
  • 菲律賓遊學期間的玩法!周邊9大旅遊城市推薦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2134字,閱讀約5分鐘菲律賓遊學期間是否對國內旅遊資源產生了厭倦?那就帶著英語去國外旅遊吧!在這篇文章中,小編為大家推薦菲律賓周邊的9個主要旅遊城市。無論是遊學時的心情轉換,還是畢業遊,都是不錯的選擇!馬來西亞吉隆坡往返機票:1200元飛行時間:4小時吉隆坡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城市。就像從著名的吉隆坡雙子塔俯瞰,中華街,清真寺和英國統治時代的建築遺蹟遍布全城,盡顯各種魅力。
  • 2018暑期鏘鏘研學日本遊學營
    走進日本,我們將帶大家一起走進奈良神鹿公園探尋大唐文化對日本的深遠影響;見學參觀日本的下水道科技館,了解日本先進的汙水處理;品嘗當地特色小吃,體驗日本獨特的食文化;置身於潔白美麗的富士山下,感受大和人民的民族象徵;漫步於東京大學
  • 黑貓戶外2016喚醒潛能——好習慣,北京遊學夏令營正式啟動
    黑貓戶外夏令營與你以往所熟悉的學習環境不同,這裡不是學校課堂,也不是什麼輔導班;在這裡你將經歷一個奇妙的旅程!展開人生第一次屬於自己的旅行!2016喚醒潛能·好習慣夏令營,是你的期待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