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星,其力斷金!包拯乃文曲星下凡,而誰為武曲星?面涅將軍

2020-12-17 歷史咖啡廳

青有威名,賊當畏其來。朕之關張。

——趙禎皇帝

民間傳說有云:包青天乃天上文曲星下凡。所謂文曲星,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文曲星乃主管文運的星宿,為北鬥第四星。歷史上有名的文曲星大家耳熟能詳,比幹、文天祥、範仲淹、包拯,神話劇中的許仕林等等,都是文曲星轉世下凡,但是,你是否知道,對應著文曲星,自然而然有武曲星。老話「文武雙全」,自然有其道理。而我們就來說說,北宋時期,和包拯同樣有「曲星下凡」美譽的武曲星。

大敗西夏,令敵軍聞風喪膽,狄青也

狄青,和包拯相應,被民間認為是武曲星下凡。相信很多人,對於狄青這個名字,非常的陌生,但是,他在重文輕武的宋朝,能夠受到多方愛戴,且功勳卓著,自然有其原因。

若狄青、嶽飛輩,蓋數十百年而一,有寥落相望,無復繼者,則其為存亡安危所系。

能夠得到如此評價,自然狄青其人,他的功績足以彪炳史冊。那為何人們把他稱之為武曲星,他到底有何過人之處?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狄青早年的遭遇。

狄青出身貧寒,家裡一貧如洗,早年因家兄和別人鬥毆,犯法之處,狄青代兄受過,被發配蠻荒軍營。兄長犯的罪竟然讓弟弟受過,雖然令人瞠目,但是,從這裡我們知道,狄青從小就生性純良,忠孝義俱佳,這也為後來能夠成為大將軍奠定了基礎。

發配以後,狄青便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拾的軍旅生涯。因為他作戰時勇猛,善於騎射,常常身陷囹圄,也能夠殺出重圍。作戰勇猛成為狄青入軍營不久後的標籤,這也是他成為大將軍的敲門磚。

寶元初年,狄青受命三班差使,率三軍與西夏李元昊部作戰。所戰之處,無不身先士卒。因為狄青的勇猛作戰,感染了身後無數士兵將士,宋軍開始轉入戰略反攻,戰爭的天平開始導向了宋軍一方。

在軍營待了四年多時間,四年裡,狄青每次作戰,都將生死置之度外,攻破金湯城,奪取宥州,屠殺了砽咩、歲香等部族,所到之處,令西夏軍隊聞風喪膽。後來,狄青身著曾經自己師傅的銅面面具,身穿鎧甲,成為大將軍,在軍中聲望頗高。

仁宗皇帝以「仁」「孝」治天下,這也是狄青能獲重用的重要原因

歷史上的很多英勇之人,無不死在朝中奸佞宵小之手,但狄青是幸運的,因為自己的努力,還有一顆善良之心,他被宋仁宗皇帝大加讚賞,被任命為真定路副都總管。

仁宗皇帝察納雅言,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明君。朝中也有不少的忠良大臣,比如範仲淹、尹洙等,都大力推薦其才能。有千裡馬,也有伯樂,狄青才鳳凰涅槃,成為一代武將。

北宋時期名臣眾多,但武將卻屈指可數,這與宋朝推行的「重文輕武」的戰略是分不開的,這也是狄青後來被罷免的主要原因

自古有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是寇準宰相,還是大將嶽飛,到最後都難逃一個死字,「武曲星」狄青自然也不例外。

嘉佑元年(1056年),京師發大水,狄青避水將家搬到相國寺,竟在佛殿上居住,民情對此頗有疑惑議論,朝廷便免去狄青樞密使之職,加門下平章事之銜,離京陳州,次年鬱鬱而終。

這就是一代大將狄青的宿命。但是,縱觀狄青一生,忠、孝、禮、義均有,是很多後輩學習的楷模,他的戰績也和嶽飛一樣,彪炳史冊,成為民間的一段佳話樂談。

道教講究陰陽,文有包拯。寇準,武有狄青。文武雙星,其力斷金

放眼歷史,文死諫,武死戰,但死於自己人的卻寥寥可數,狄青可為其一。他雖然被迫居於大相國寺,卻成為奸佞小人的把柄。

因此,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相關焦點

  • 宋朝有6位名人竟神仙出身,包拯是文曲星下凡,其他幾位是誰?
    他們也會把人間的一些大人物比作是神仙,還以為是哪個神仙下凡投胎才成了這些人物。在宋朝,就有幾個被稱作是神仙下凡的人,都有哪些呢?我們分別來看。 首先,要說的自然就是包拯,都把他稱作是包青天,自然是因為他鐵面無私,有人說他是文曲星下凡。
  • 「武曲星」下凡,這3個人,就是他的化身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了「文曲星」的話題,我們已經知道,在民間的傳說中,有4位名人被公認為是「文曲星」下凡,是「文曲星」的化身,即伊尹、比幹、包拯、劉伯溫;那麼,有「文」就有「武」,「武曲星」下凡,他所化身的名人又會是誰呢?
  • 都是神仙下凡,為何有些成帝王將相,到《西遊記》卻只能當妖怪?
    守規矩的好神仙文曲星下凡最多的就是文曲星了,作為北鬥第四星,主文運,所以古代讀書人都拜文曲星,而文曲星下凡,無一例外都是飽學之士。從封神榜開始,就有比幹是文曲星下凡,再往後到宋朝,文曲星一天到晚忙著下凡,先是範仲淹,緊接著休息時間都沒有,馬上變成包拯,到南宋又成了文天祥。白娘娘和許仙大官人的兒子,狀元許士林,指名道姓說是文曲星下凡。
  • 文曲星君文昌帝君不是一位神仙,比幹是被封文曲星,梓童是文昌星
    文曲星,星宿 名之一文曲屬水,北鬥第四星,主科甲星。北鬥四星,五行屬癸陰水,是天權伐星。附帶性質。管科甲名聲、文墨官場、功名、文雅風騷。文曲星不同於文昌星的是,此星帶有桃花,若女命再逢巨門同宮,自甘墮落、水性楊花。
  • 七歲詠鳳凰,宛如文曲星下凡,少年杜甫的愜意人生!
    杜甫出生於文學世家,其祖父杜審言是唐初傑出詩人,唐代律詩的奠基者。杜甫自幼便受家庭環境薰陶,在他七歲的時候,就顯示出非常出眾的文學天賦。在唐朝的民間,還曾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說杜甫是文曲星下凡來到了人間。唐馮贄所編撰的《雲仙雜記》中收錄的《文曲星吏》一文,就是專門寫杜甫的:「杜子美十餘歲,夢人令採文於康水,覺而問人,此水在二十裡外。乃往求之,見鵝冠童子告曰:「汝本文星典吏。天使汝下謫,為唐世文章海,九雲誥已降,可於豆壟下取。」
  • 宋仁宗能坐穩江山,安享太平,是因為他有一個「武曲星」
    但如果問一句「北宋第一名將是誰」?答案不是楊或者呼,而是狄青。狄青是宋仁宗時代的名將,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屢立奇功,宋仁宗對狄青,做出了古代對將軍的最高評價:「朕之關張」。而在北宋民間,老百姓給予的評價更高:文曲星包拯,武曲星狄青。可見狄青得到了上至皇帝、下到百姓的一致認可,宋仁宗在位42年,政通人和、經濟繁榮、百姓富足,在位及親政治理國家的時期被稱為"仁宗盛治"。
  • 「面涅將軍」狄青:戰功再大也敵不過文人的一張嘴
    曹彬、石守信、楊家將、呼家將、種家將、「面涅將軍」狄青等都是北宋比較厲害的武將。只不過由於寇準、範仲淹、王安石、司馬光等文臣太過耀眼才掩蓋了武將的光芒,本文要說的便是「面涅將軍」狄青的故事。狄青影視形象代兄抵罪,面刺從軍狄青少時家境貧寒,生活拮据。
  • 紫微鬥數:武曲星、天府星、太陰星,究竟誰更有錢?
    我們從下圖先看看在天上真實存在的北鬥七星中,武曲星,就是開陽星處在「勺子」的什麼位置?北鬥七星排列成的這個「勺子」由兩部分組成,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勺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勺柄」。而開陽星就是勺柄的中心位置。開陽星就是紫微鬥數中的武曲星。那麼,武曲星在北鬥七星的排列上有什麼特點?
  • 神話傳說李自成、張獻忠是哪個神仙下凡轉世?
    流傳在人間的神話傳說,往往把這些人說成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轉世。劉邦是赤帝子,關羽是南天門守衛將星,梁山好漢108將是天罡地煞下凡轉世,還有那些文曲星、武曲星等等。那麼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又是哪個神仙下凡轉世呢?《明史》這樣記載:李自成,米脂人,世居懷遠堡李繼遷寨。父守忠,無子,禱於華山,夢神告曰:「以破軍星為若子。」已,生自成。李自成是陝西米脂縣人,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懷遠堡李繼遷寨。
  • 織女誤將文曲星當成牛郎而鑄成大錯,三仙被貶下凡,人間再續孽緣
    唐文不解其意,美女又解釋說:「如今世人所見的北鬥七星,旁邊各有一顆小星,文曲星(北鬥第四星)旁邊的小星就是我,而你就是文曲星。當初歲在戊申,紫微星初次御世,土氣掩鬥(土星的光芒掩蓋了鬥星),所以你被謫降到人間,如今已經八年了。凡是尊貴的星宿下凡都很聰慧,位極人臣,人間的榮華富貴至多能享受五六十年,至少也能享受三四十年。
  • 北鬥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到底有什麼區別?
    其二是北鬥星是吉祥星,內含魁星,魁星內有文曲星,文曲星是主宰天下文運的大吉星。2、文曲星文曲星,是北鬥星中的第四顆,名稱天權星,也是魁星中的第一顆星,民間將魁星與文曲星等同含義看待。都是主宰天下文運的萬乘之尊。道家學派演易卦將天權星定名為文曲星,八宅學派將文曲星定性為水星。
  • 明燈師傅,武曲星獨坐命宮
    武曲星的感情婚姻武曲星對婚姻的影響,或為遲婚,或是夫妻感情不睦,或是聚少離多,要不就是生離死別,這一切均視武曲所坐宮位,及其所會照星曜的吉兇而定,但不論坐何宮位,逢化忌星及火星,皆對婚姻不利。重義氣、不肯輕易認輸的武曲星,是最易被野性不愛約束的另一半所吸引。
  • 《非人學園》文曲星人物背景介紹 文曲星厲害嗎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非人學園文曲星人物背景介紹以及屬性一覽~~~ 非人學園文曲星人物背景介紹: 文曲星:女,16歲,身高165cm/707px,巨... 在非人學園手遊中文曲星這個妹子英雄歷不歷害呢?
  • 襄陽女人太精明,文曲星送圍裙給黃月英,男人從此當了家
    男人見著這些能幹的女人低著頭不敢說話,這可丟盡了天上那些男神仙的臉面,決定安排文曲星下凡,體察民情,想個辦法讓男人也聰明起來。文曲星下了凡,發現襄陽這裡的女人確實聰明,個個都在家待著,指揮著男人幹活。而男人們也心甘情願聽從安排指揮,因為腦子不如女人好呀!
  • 新《包拯》劇照!演員大變身,超越經典難上加難
    《少年包青天》共有三部,在這三部裡共換了三次包拯的飾演者。 所以才有了現在的周杰版包拯、陸毅版包拯、鄧超版包拯。其中深受觀眾喜愛的,奉為經典之作的是周杰版《少年包青天》。
  • 赤面獠牙,稱霸北宋,打得敵人哭爹喊年,堪稱文曲星下凡救世
    因少年時期出身貧寒,因而自少入伍;由於面有刺字,善騎射,人稱"面涅將軍"。 宋仁宗時累官延州指揮使。他勇而善謀,在宋夏戰爭中,常披頭散髮,戴銅面具,衝鋒陷陣,立下了卓越的戰功。 狄青一生經歷了大大小小二十五戰,其中以皇祐五年正月十五日夜襲崑崙關最著名。
  • 道教神仙:神話傳說中的文昌帝君是誰?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
    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本期就跟大家聊一聊道教神仙裡的文昌帝君。隨著歷史的發展,道教的神仙體系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形成了以三清天尊、玉皇大帝、四御為主神的神仙體系,道教內部除了那些逍遙事外的「仙」以外,諸多的「神」都是有神職的,其中執掌世間武事的最高神是真武大帝,而文事的最高神則是文昌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