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三醫院博士醫療隊深入一線服務邊海防軍民

2021-01-11 中國軍網

「紅十字」溫暖十萬大山

——三零三醫院博士醫療隊深入一線服務邊海防軍民紀實

■付凱 李浦松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周彥濤

路,穿越絕壁,伸向十萬大山深處。載著醫療隊員和藥品器械的麵包車緩緩前行,一面紅旗迎風飄展,上面「303醫院博士醫療隊」幾個大字格外醒目。6年來,這支醫療隊行程數萬公裡,留下了真情服務邊海防軍民的閃光軌跡。

「專家號」送進十萬大山

廣西多山,素有十萬大山之稱。

博士醫療隊隊員、皮膚科主任謝方明,對6年前第一次深入山區巡診記憶猶新:一名村民因腳底刺傷處理不當誘發感染波及整個小腿,不得不面臨截肢;一名肺結核並發大咯血的患者,被誤診為消化道大出血土方土治,年輕力壯的漢子幾乎喪失勞動能力……

博士醫療隊隊員李松明同年赴南沙永暑礁巡診時,戰士小劉突發腸梗阻。他連夜與醫院專家視頻連線聯合會診,小劉轉危為安。

「山區村寨和邊海防部隊醫療條件亟待改善。」謝方明和李松明將醫療情況向醫院黨委報告後,院黨委作出決定:在做好體系部隊衛生保障的同時,派出博士醫療隊深入邊海防部隊和山區村寨進行巡診,並拿出專項經費救助軍民。

博士醫療隊把「專家號」送進十萬大山。平南縣山區農民陳雙江患雙側股骨頭壞死,失去了勞動能力。醫療隊隊員、骨科主任林舟丹為他實施雙側全髖關節置換手術並跟蹤治療,半年後陳雙江就能下地幹活了。

空軍某部士官小陳與妻子結婚8年遲遲沒有孩子。醫療隊隊員劉尚文全程跟蹤治療,一年後夫婦倆圓了孩子夢。近年來,劉尚文帶領生殖普查小分隊,走遍邊海防線上近百個連隊和村寨,為千餘名軍民提供了醫療服務。

為軍民留下「不走的醫療隊」

廣西山高林密,邊海防一線哨所、站點和山區群眾居住分散,尋醫問診困難重重。為此,博士醫療隊建立起了巡診一次、幫帶一批基層衛生機構、培養一批醫療人才的「三個一」機制,給老少邊窮地區和邊海防部隊留下「不走的醫療隊」。

龍州縣金龍鄉大霍村到鄉衛生院需要走25公裡的山路,村裡衛生所醫生李立順只會開感冒藥和止痛藥,遇到其他疾病只能往鄉衛生院送。博士醫療隊跟村裡籤訂幫扶協議派博士駐點幫帶,並安排李立順到醫院學習進修。經過指導幫帶,李立順通過了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使村衛生所醫療救治能力大大提高,村民再也不用動輒翻山越嶺到鄉裡看病了。

像這樣的鄉村衛生所,博士醫療隊先後幫扶了150多個。他們發揮技術優勢,每年分片區舉辦鄉村醫生培訓班、航空軍醫技能培訓班、邊防部隊心理輔導培訓班等各類學習培訓班10多批次,培養醫療骨幹3500餘名。

針對體系部隊基層衛生機構力量薄弱的實際,博士醫療隊把醫療質量標準化建設確定為幫扶重點,從病案書寫、無菌操作、診療流程等方面入手,幫助基層培訓一批業務骨幹、推廣一批先進技術、合作開展一批科研項目,有效提升了基層部隊醫療保障能力。某師醫院在博士醫療隊的幫帶下,能獨立完成腎穿刺手術、靜脈穿刺術等許多過去無法開展的手術,官兵後送率大幅下降。

科研為服務提質增效

2008年春,博士醫療隊在貓兒山腳下的高寨村巡診時,發現村裡有20多個村民患有腎結石。經過醫療隊救治,這些患者順利康復。

醫療隊調查發現,石灰巖質硬水是導致當地結石病多發的原因。為徹底根除這種病,他們一方面從飲食習慣等方面給予村民詳細指導,另一方面商請當地政府為該村挖掘深水井,倡導村民喝弱鹼性井水。隊員餘小祥和戰友申請了兩個關於結石防治的研究課題,在他們的幫扶下,120餘個村寨告別了結石病高發的現象。

博士醫療隊隊員蔡文娥在一個村寨巡診時發現,一種叫做「龍眼參」的民間藥品對提高人體免疫力有特殊功效,便主動與地方專家合作,申請廣西民族特色藥材研究項目,最終獲得中國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目前,該藥在廣西地區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醫療。

「堅持服務與科研雙贏,才能達到服務質量最大值。」醫療隊隊長、全軍心理衛生指導中心主任李紅政說。2010年西南地區遭遇大旱,養殖大戶楊壽成的3000餘只雛雞夭折一大半,他情緒低落甚至產生了輕生念頭。參加救災服務的李紅政及時對他展開心理疏導,很快穩定了他的情緒。他提出的《嚴重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幹預中應對策略和技巧研究》課題,得到了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來,博士醫療隊相繼完成「邊防部隊和貧困山區心理問題的流行學調查」「益髓生血顆粒治療地中海貧血療效觀察」等50餘項醫學課題研究,多次獲得全國、全軍科技進步獎,有力地推動了服務邊海防軍民的質量。

(《解放軍報》2014年10月28日 05版)

相關焦點

  • 陝西:深挖新時代雙擁內涵 續寫軍民魚水新篇章
    陝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擁軍優撫處處長王彥海:近期,全國雙擁辦印發《關於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擁軍優屬活動的通知》,要求從7月中旬至年底前,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活動。對此省雙擁辦、省軍區政治工作局印發了《關於在全省範圍內深入開展「情系邊海防官兵」擁軍優屬活動的通知》,要求軍地有關部門充分發揮雙擁工作優勢,積極開展「六送」活動,解決他們後顧之憂。 一是走訪慰問送關懷。建立家庭信息臺帳,進行全覆蓋上門走訪慰問,「一對一」幫困解難。 二是愛老助老送健康。
  • 醫療隊在一線有哪些發明創造?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回應
    5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援鄂醫療隊相關專家回答媒體提問。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呂國悅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是在2月7號抵達武漢,在武漢堅守了62天,這支醫療隊裡絕大多數是40歲以下的青年骨幹,約佔到80%左右。
  • 軍民攜手管邊控邊保安寧
    原標題:軍民攜手管邊控邊保安寧   原標題:軍民攜手管邊控邊保安寧  本報訊記者陶克、通訊員謝金報導:達茂旗滿都拉口岸是個新興口岸,因距離內地較近,成為一些不法分子企圖違法越境的通道,然而他們卻一次也沒有得逞。
  •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隊員平安到家了
    在馳援武漢的隊伍中,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的「新湘雅志願軍團」就是其中一支逆風而行的國家戰隊,他們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用行動扛起責任,詮釋擔當。3月30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平安返湘。
  • 福建省委軍民融合辦開展「八一」擁軍慰問暨軍事日活動
    福建省委軍民融合辦供圖 人民網福州8月1日電(林曉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來臨之際,為加強軍政軍民團結,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7月31日下午,福建省委軍民融合辦常務副主任兼省國防科工辦主任林傑,福建省委軍民融合辦副主任陳煊芸、二級巡視員毛春發和辦機關各支部書記(處室負責人)深入駐閩海軍某部
  • 「Tony老師」深入戰疫一線:「剪短頭髮,有個好彩頭!」
    原標題:「Tony老師」深入抗疫一線:「剪短頭髮,有個好彩頭!」 24日,5位髮型師志願者來到武漢漢口醫院醫護人員駐地,為百餘位戰鬥在「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免費理髮,為他們「剪」去一身疲憊,剪出戰疫必勝的精氣神。「Tony老師」說,一周以來,近百位髮型師志願者已經為近4000名醫護人員義務理髮,「剪短頭髮,有個好彩頭」!(記者:才揚、李賀、張書旗)
  • 陸軍邊海防學院百餘名教職人員走進西安市警示教育基地參觀主題展覽
    陸軍邊海防學院百餘名教職人員走進西安市警示教育基地參觀主題展覽 2020-12-25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為軍服務使命扛在肩上
    這支服務隊上高原、下海島,為邊海防一線官兵送醫送藥,對基層部隊進行技術幫帶。專家服務隊只是解放軍總醫院傾力為軍服務的一個縮影。該院領導說:「只有時刻牢記『服務官兵、服務戰鬥力、服務部隊建設』主責主業,把為軍服務使命扛在肩上,才能更好地履行聯勤保障部隊職能使命,為部隊提供優質服務。」
  • 生死線上「特種兵」——北京協和醫院湖北一線重症病房抗疫記
    這場戰役中發生的一切終將成為歷史,但漢江邊的故事應該被銘記。 「特種兵」集結 3小時。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北京協和醫院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重要任務,需立即組建21人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即日奔赴湖北武漢。
  • 疫情防控阻擊戰 四川省腫瘤醫院黨旗飄揚在一線
    在疫情防控一線,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員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一個個戰鬥堡壘巍然矗立,堅定信心、衝鋒在前,奮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不論是在赴武漢的援鄂醫療隊、醫院本部,還是在駐村幫扶的採洛洛博村、洛果村,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 疫情防控|深圳醫療隊攜「安心寶盒」為湖北一線醫護疏解壓力
    ,為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心理疏導。抵達武漢後,武漢市優撫醫院成為深圳心理醫療隊的駐紮點。武漢市優撫醫院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僅有200米,2月14日武漢市防疫指揮部將該院設定為重症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目前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將近200人,由來自五個不同省份的援鄂醫療隊實施醫療救治。「我們醫療小組一共有5人,每人分別對接一個省份的援鄂醫療隊,協助其開展精神心理救援工作。
  • 周口首支援助湖北醫療隊淮海醫院7名隊員解除隔離平安歸隊
    4月8日下午,周口淮海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7名隊員解除14天醫學觀察,終於可以回家和親人團聚。當天16時許,周口迎賓館院內,周口淮海醫院20名員工、援助湖北醫護人員的家人以及一峰集團員工手持鮮花、條幅列隊迎接7名隊員。周口淮海醫院副院長閆寒、副院長王衝、副院長李松林、副院長郭磊以及一峰地產公司周口夢想城項目總監曲全凌等參加迎接儀式,迎接抗疫英雄回家。
  • 杭州醫療隊266人抵達武漢,傳來一線最新消息
    2月9日集結出發的杭州醫療隊266名隊員們已順利抵達武漢。2月10起他們將整建制接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兩個重症病區,開展重症病人救治。入駐江城第一天,白衣戰士們一切可好?看看隊員們傳回的一線消息。
  •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帶隊,再派141人醫療隊赴鄂
    ——羅曼羅蘭他們中,有曾經參加過非典、深入隔離病房的「老戰士」;有戰勝無數病魔、創造生命奇蹟的醫學「大咖」;有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團隊管理能力突出的護士長;有意志堅定,肩扛社會重任的青年醫務工作者……他們,是浙一人,更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衝鋒在前,鑄就飽含深情,滿懷時代擔當的「求是魂」。
  • 援助武漢的四川省人民醫院醫療隊 帶了一個「萬能大管家」
    2月14日,四川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的第21天。這意味著,第一批援助武漢的四川醫務工作者,已經在武漢一線堅守了整整20天;他們從病毒、死神手中搶回生命的進程,也已持續整整20天。▲四川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部分隊員李剛,四川省人民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副隊長。
  • 【地評線】軍民攜手共譜戰「疫」降魔新篇章
    牢記宗旨、勇挑重擔,奔赴一線、聯防聯控,聞令而出、迅疾行動,不辱使命、不畏艱險。連日來我們看到,中部戰區總醫院醫護人員不怕疲勞、不畏艱險,精心治療每一位患者;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的科研專家深入疫區一線優化流程,快速篩查疑似病例,竭盡全力推動疫苗和抗體研製,為早日阻斷疫情擴散夙夜在公;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員每天都在重症感染區工作十多個小時,不少人臉上被口罩壓出了血印;全軍緊急調撥的多批疫情防控物資晝夜兼程陸續運抵武漢,多支醫療隊也已經集結完畢,隨時準備出徵……一個個場景、一幀幀畫面
  • 邊金泂陳作兵,昨天從武漢回來了
    其中包括諸暨最後一名馳援醫生, 市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邊金泂! 5架飛機相繼落地杭州 這支多達1010人的隊伍,由李蘭娟院士團隊,浙江援鄂第三批醫療隊杭州隊和寧波隊,浙江援鄂第四批醫療隊浙醫一院隊、浙醫二院隊和邵逸夫醫院隊,浙江援武漢防疫組,援荊門前方指揮部等組成
  • 閃電直擊·戰疫一線丨深入考察,互相取暖,烏雲之後必見暖陽
    齊魯網2月18日訊(通訊員 曹坤)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先後派出6批次14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他們已經逐漸適應了一線的工作,每天研究病情、討論工作、穿脫隔離衣、嚴格消毒……他們用實際行動守護一方百姓,踐行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 北大共青團系統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
    自疫情爆發以來,北京大學湧現出一批「90」後青年,無畏無懼,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快速響應,積極參與青年志願服務,在基層疫情防控排查、一線物資籌集援助、中學生學業輔導、無償獻血等崗位上作出重要貢獻。他們用自己的能量守護住一方淨土,用行動支撐起一片藍天,充分體現了疫情當前北大人的使命擔當,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蓬勃力量。
  • 「咱就是一家野戰醫院」-光明日報-光明網
    泰康同濟醫院黨委堅決執行習主席和中央軍委號令,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扛起武漢地區繼火神山醫院之後軍隊第二家新冠肺炎專科醫院的如山使命。    2月14日,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泰康同濟醫院的第二天。傍晚,天空飄起了雪花。作為感染8科護理負責人,林守鈺一直在醫院廣場等待鋼架病床到來。    七點一刻,一輛貨櫃貨車駛入。「大家別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