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隊在一線有哪些發明創造?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回應

2020-12-22 瀟湘晨報

5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援鄂醫療隊相關專家回答媒體提問。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呂國悅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是在2月7號抵達武漢,在武漢堅守了62天,這支醫療隊裡絕大多數是40歲以下的青年骨幹,約佔到80%左右。

他說,「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快速的結合吉大一院多年來醫工結合的科研優勢,利用我們自己的發明創造,迅速申請專利,然後再應用到臨床當中,所以既保證重症救治的效果,又保證在重症救治的過程當中最大限度的降低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

他說,在武漢的臨床一線,我們一共進行了四項發明創造,這些發明創造都是結合了在臨床過程中遇到的一些臨床問題。

據悉,這些發明創造包括多功能的防護面屏、一次性咽拭子採集裝置、一次性氣管插管用防噴濺隔離巾、增強型的傳染病專用的聽診器等。

「這些發明創造對我們的醫生來說,是一個很簡單的想法,但是我們在武漢期間快速的形成了產品,來應用到臨床,既保證了重症治療的效果,同時也最大程度降低了醫務人員的感染風險,這也是我們吉大一院重症治療團隊的特色。」

【來源:青瞳視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醫聯體醫療隊成功救治一名2歲墜樓...
    6月20日,一名2歲幼兒因不慎從二樓墜落,被送入撫松縣人民醫院。據悉,患兒到醫院急診科時已處於昏迷狀態,搶救難度大,情況十分危急。該名墜樓患兒被送入撫松縣人民醫院當天,恰逢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醫聯體醫療隊到撫松縣開展義診活動。
  • 武漢直擊丨吉大一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呂國悅:堅守職責 負重前行
    【吉林日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與死神爭奪生命的戰爭中,呂國悅以自己的精湛醫術和堅強鬥志成為戰場上一面迎風獵獵的紅旗。 呂國悅,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白衣即戰袍,在武漢的戰場上,他任醫療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負責療區全面工作。
  • 【專題報導】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研究生志願者在行動
    重任在肩  ——致敬三院最美逆行者  疫情發展以來,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作為吉林省首批定點救治醫院,設立發熱門診初期,吉大三院趙亞男、鄭昭時、諶通、譚誠4名醫生也是吉大三院博士研究生就已奮戰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線
  •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帶隊,再派141人醫療隊赴鄂
    ——羅曼羅蘭他們中,有曾經參加過非典、深入隔離病房的「老戰士」;有戰勝無數病魔、創造生命奇蹟的醫學「大咖」;有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團隊管理能力突出的護士長;有意志堅定,肩扛社會重任的青年醫務工作者……他們,是浙一人,更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衝鋒在前,鑄就飽含深情,滿懷時代擔當的「求是魂」。
  • 中國醫大一院援黑龍江綏芬河和吉林醫療隊平安凱旋
    央廣網瀋陽5月24日消息(記者田彤)經過40個日夜的艱苦奮戰,5月23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黑龍江綏芬河和吉林醫療隊,圓滿完成支援任務,平安回到瀋陽。這12人中,有8名同志剛剛結束支援武漢的醫療任務,還沒來得及和家人團聚,便再次踏上新的徵程。抵達綏芬河後,隊員們立即投入工作,測量場地、調試機器、熟悉院內感控路線,按照國家衛健委統一安排,對當地發熱及疑似患者進行影像學篩查工作。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醫療隊蒲林哲遇上「狠心」爸爸:那有什麼不放心的!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7日訊 繼派出19名醫護人員前往支援湖北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又抽調了130名醫護人員組成醫療隊,將於2月7日下午三點乘坐飛機奔赴湖北抗疫一線,這次醫療隊將定點支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
  • 吉林大學出版社《大醫精誠》出版發行
    吉林大學出版社《大醫精誠》出版發行近日,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江北、劉麗丹合著的《大醫精誠》一書出版發行。《大醫精誠》是一部原創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由中國作協會員江北、吉林省作協會員劉麗丹經過數月實地及電話採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援武漢醫療隊成員,以及部分在長配合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後撰寫而成。
  • 吉大三院醫療隊自武漢返回一個月後 再度啟程赴吉林
    從江城武漢,到江城吉林,這已經是穆煒第二次遠赴疫情一線。作為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急救醫學科護士長,年初她和同事們一起趕赴武漢,承擔起新冠患者的護理工作。在武漢奮戰52天後,3月底,穆煒結束任務返回家鄉吉林。在隔離休整24天後,穆煒回到日常工作當中。然而,隨著吉林舒蘭市出現聚集性疫情,5月14日,穆煒等30名護理人員再度接到援助任務。
  •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邱海波——在一線,185天(一線抗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教授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以及「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與疫情的較量就像和死神掰手腕,要硬生生掰開死神的手,給患者最多生的機會。」面對榮譽他淡然地說,共產黨員的擔當、醫務人員的責任就是要把病毒擋在身前,把患者護在身後。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肖明朝:身心同治才是一劑良藥
    健康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來到武漢後是怎樣開展工作的?遇到了什麼困難?肖明朝: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於2月13日下午7點到達武漢,剛到的那晚,武漢天氣寒冷,駐地酒店沒有暖氣,房間沒有熱水,還有幾大車的物資需要我們自行搬運、整理,忙完這些已經是14日凌晨了。我們很快接到指示,14日下午就要集中收治大量重症患者。
  • 吉大一院派出30名護士和ECMO救治醫療隊馳援吉林市疫情防控工作
    中國吉林網從吉大一院了解到,醫院迅速響應,各科室護士踴躍報名,主動請纓。先後兩天派出30名具有採集咽拭子標本經驗的優秀護士和ECMO救治醫療隊赴吉林市執行任務。30名醫療隊員中,共有黨員9人,其中正式黨員7人,預備黨員2人。
  • 三零三醫院博士醫療隊深入一線服務邊海防軍民
    「紅十字」溫暖十萬大山——三零三醫院博士醫療隊深入一線服務邊海防軍民紀實他連夜與醫院專家視頻連線聯合會診,小劉轉危為安。「山區村寨和邊海防部隊醫療條件亟待改善。」謝方明和李松明將醫療情況向醫院黨委報告後,院黨委作出決定:在做好體系部隊衛生保障的同時,派出博士醫療隊深入邊海防部隊和山區村寨進行巡診,並拿出專項經費救助軍民。博士醫療隊把「專家號」送進十萬大山。
  •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隊員平安到家了
    在馳援武漢的隊伍中,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的「新湘雅志願軍團」就是其中一支逆風而行的國家戰隊,他們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用行動扛起責任,詮釋擔當。3月30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援助湖北國家醫療隊圓滿完成任務,平安返湘。
  • 【你有多美】「即使撤離,仍心系武漢」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完成...
    北京協和醫院醫療隊接管的C9病區,是一個緊急組建的ICU病區,這裡曾經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每一位都病情危重。在救治任務最為繁重的時候,這裡收治的32名患者中,有20多人接受有創呼吸支持。   氧氣鋼瓶、監護儀、轉運呼吸機,病床扶手上掛滿了儀器設備,在七八名醫務人員的全程護送下,最後兩位患者被順利轉至位於B棟12層的ICU病區,其中一位患者在轉運過程中,ECMO還在持續工作。
  • 記廣西民族醫院援湖北抗疫醫療隊:世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
    對於親臨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 更是如此。 2月15日,廣西民族醫院援湖北抗疫醫療隊林幼珍、陳宥霖、陳凱、藍露瑩、盧肖美、王超賢6名隊員加入廣西第四批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成為崇左市第一批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員,帶著家人的牽掛和組織的重託,出徵武漢。
  • 黑暗與黎明交替的地方,是希望的曙光 |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定版(1)(標清)       如果二月的關鍵詞是「抗擊」,那麼三月的關鍵詞一定是「曙光」。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醫療隊員從黑暗中出發,全力以赴只為曙光早日到來,他們是給患者創造曙光的英雄。
  • 吉林大學的王牌專業有哪些
    吉林大學是一所211工程和985級別的雙一流A級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也是一所巨無霸級別的名牌大學。有六個校區分布在省會城市長春市,也是由六所大學合併成的現在的吉林大學。由老牌的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醫科大學、長春地質大學、吉林郵電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農牧大學六所合併成的。
  • 吉大中日聯誼醫院王先文在武漢的60個日夜
    王先文(右)展示醫療隊隊員在防護服上的籤名「儘管會有被感染的風險,但當時就不能想那麼多了!疫情面前,作為醫生就要衝到前面來!」3月26日,武漢,任務完成。臨別之際,吉林和武漢的醫療隊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種下了守望相助的「友誼林」。上午10時,隊員們在院區知音廣場種下友誼之樹——紫薇樹。
  • 南昌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讓黨旗飄揚在防控一線
    為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加強黨員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讓黨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以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南昌市第五批(江西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成立了以南昌市第一醫院副院長牛凡為書記的臨時黨支部。  臨危受命,緊急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