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是極不平凡的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對於親臨武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
更是如此。
2月15日,廣西民族醫院援湖北抗疫醫療隊林幼珍、陳宥霖、陳凱、藍露瑩、盧肖美、王超賢6名隊員加入廣西第四批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成為崇左市第一批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員,帶著家人的牽掛和組織的重託,出徵武漢。
在武漢抗疫期間,廣西民族醫院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先後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和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開展救治工作,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日夜奮戰,救死扶傷,取得了「患者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治癒人員零回頭」的驕人戰績。
在成績的背後,他們還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感人的瞬間。
出徵!出徵!到抗疫一線去
疫情襲來之後,幾百份抗疫請戰書第一時間放在了廣西民族醫院領導的辦公桌上。
到武漢抗擊疫情,意味著面對繁重的工作,意味著有感染風險,意味著未知的歸期,意味著……
面對著許多未知的擔心和焦慮,廣西民族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一致選擇了初心如磐,敢於擔當,不負重託,為奪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實現支援湖北抗疫的決心,心血管內科三區副護士長林幼珍多次向組織遞交請戰申請書;在家過節的重症醫學科陳凱匆忙告別老父親返崗請戰;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盧肖美不是黨員,聽說支援湖北抗疫黨員先上,她提交了上千字的入黨申請書,在入黨申請書中她寫到「黨員可以在人民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我要做這樣的人……」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同胞居危、我輩在前……面對抗疫戰場,我們醫務人員都是戰士!責無旁貸,我們將不懼挑戰,迎難而上,全力以赴。」2月15日,廣西民族醫院支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6名隊員立下錚錚誓言奔赴武漢。
疫情總會過去,春天終將到來
到達武漢後,廣西民族醫院援湖北省抗疫醫療隊馬上投入到武漢沌口方艙醫院的救治工作,開始接受重重考驗。
他們要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如何適應身上的防護裝備。身體的不適還能克服,原本極為順手的業務操作,因為防護裝備的包裹變得不那麼熟練,甚至讓隊員們暗暗著急。
他們要面對的第二個挑戰是繁重的工作量。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收治的是輕症患者,8個醫護人員一組,最多時要負責200個病床的患者,武漢協和醫院是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收治的重症患者居多,6個醫護人員一組,每個班6個小時,分別負責6個病人。不時參與搶救、插管、吸痰、給病人翻身等工作。一個班組下來,體力消耗極大。
面對困難,醫療隊隊員們迎難而上,全力以赴。面對患者需求,隊員們都盡力予以回應。
看到在非隔離區等待的家屬因夜間寒冷不停地打噴嚏,貼心的陳宥霖會把自己的暖水袋給患者家屬取暖。
患者黃叔對治療有牴觸情緒,不肯按要求吃藥打針,不配合醫生治療。為了解黃叔為什麼不配合治療,陳凱有時間就會找黃叔聊家常,幫他舒緩焦慮。解開心結後,黃叔順利接受了治療。
陳凱說:「在重症區,見證了生與死的別離。讓我更懂得生命的脆弱和可貴。活著就有希望、活著就有未來。疫情很快過去,春天終將到來。」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
「黨員每次有急難險重任務都搶著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醫術精湛、態度和藹。」「黨員患者自發組織起來,幫我們做分發食品、與患者溝通交流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抗疫過程中,我們總能看到黨員衝鋒在前、奮不顧身的身影。他們給了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見賢思齊,激勵我們做得更好。」隊員們說。
醫療隊員的敬業、奉獻、善良感動著患者。患者的堅強、樂觀、感恩也浸潤著隊員們的心。
他們會通過保持樂觀的心態,自覺配合吃藥打針,支持我們的工作;有的會偷偷地塞給你一個水果,默默地表達他們的謝意;有的會成為醫護人員的小粉絲,悄悄把我們忙碌的身影拍下來,製作成影集送給我們;隊員們在回憶抗疫的日子時感動地說。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醫患之間的互相認可和支持,讓隊員們更堅定了自己的職業選擇。英雄歸來,萬眾矚目。面對英雄般的禮遇和讚譽,隊員們總是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能在抗疫的關鍵時刻被組織召喚,為武漢的重啟貢獻力量,我們感到無比驕傲。」
記者 | 鄧敏
編輯 | 潘帥江
校對 |盧秋英
值班二審 | 羅吉華
值班三審丨鄧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