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
《環球時報》英文版(Global Times)近日刊文,報導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面臨的心理問題。幾個月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參與救治了武漢的肺炎病患,現在他們大多數人已經回到了自己家中。然而,雖然大多數患者在他們的幫助下已經康復出院,但是留在這些醫生和護士身上的傷痛卻依然存在。
報導指出,武漢和中國其他一些城市的醫院已經開始對發生在醫護人員身上的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進行幹預。報導採訪了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援湖北醫療隊的蘇豔麗醫師。2月24日,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派出了一支由17人組成的心理援助隊伍,作為陝西省首批援湖北心理醫療隊、陝西省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蘇豔麗便是其中一員。
▲對蘇豔麗醫師的採訪
蘇豔麗告訴《環球時報》,武漢市的醫護人員被恐懼、緊張、焦慮和擔憂所困擾,但他們中的許多人拒絕心理援助。她說:「他們被媒體稱為『勇敢面對冠狀病毒風險的英雄』,承受著巨大的聲譽和壓力,而英雄是不應該有心理問題的。有些人認為只有那些有心理問題的人才需要心理諮詢。」
蘇豔麗負責為沌口方艙醫院的醫務人員提供心理援助,她發現一些醫護人員患有失眠症,於是她決定用失眠症做「誘餌」。蘇告訴《環球時報》:「我們告訴他們,如果你有睡眠問題,可以來找我們。」 她說:「人們不願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但承認自己有睡眠問題很容易。」
▲蘇豔麗醫師(中站立者)指導一組醫護人員在團體心理諮詢前進行熱身遊戲
她所在的心理援助小組還寫了一封公開信,告訴醫護人員,他們遭受緊張、恐懼、擔憂和失眠是正常的,因為每個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有同樣的感覺。
蘇豔麗說:「我們會使用微信進行一對一的諮詢,因為這種方式更好地保護了他們的隱私,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她還通過團體心理諮詢來幫助醫護人員緩解壓力,在諮詢前常常會有一些熱身,蘇會引導他們談論在武漢工作期間的負面情緒。她說,團體心理諮詢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幫助人們意識到,感到恐懼或焦慮的不僅僅是自己,有這樣的負面情緒是正常的,這樣他們就不會感到那麼大的壓力。
報導同時還關注了北京、江蘇等地的一些做法。
來源:環球時報英文版
審核:政工科 王少薇
編譯:政工科 王彥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