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武林傳奇:「千斤王」王子平

2020-12-16 滄州新聞網

開欄話

武術是滄州獨特的地域文化載體,是滄州彌足珍貴的文化資源,也是彰顯滄州城市品牌的靚麗名片。滄州作為全國首批唯一的地級市武術之鄉,武術歷史悠久,門類眾多,名家輩出,影響廣泛,在中華武術大格局中舉足輕重,是馳譽中外的中華武術文化重要發源地、拳種富集地和典範傳承地。

為進一步擦亮「滄州武術之鄉名片」,本報即日起開辦「建設武術文化名城 擦亮武術之鄉名片」專欄,刊登武術名人和武術拳種介紹、精品拳械非遺傳承人訪談、武術賽事、武術文化產業等內容,提高滄州武術的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敬請讀者關注。


在浩如煙海的影視劇中,我們總能看到武林高手的奇門絕技,這些多是誇大與演繹。不過,卻有一個人,他的絕世功夫令人嘆為觀止,民族氣節感人肺腑。這個人就是滄州籍著名武術家——「千斤王」王子平。他在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武協副主席,並隨同周恩來總理出國訪問,書寫出為人稱道的武林傳奇。

王子平(1881-1973年),回族,滄州大南門外義和街人。受祖輩影響和滄州尚武之風薰染,他自幼習武,年方16歲即精通查拳、滑拳、洪拳、炮拳、彈腿、八極拳和各種器械。長大後,拜訪當地武術名家,探討學習功夫。

當時,義和團運動席捲滄州,王子平與父輩一道參與其中。1900年,義和團慘遭失敗。為避「拳匪」罪名,王子平離家赴濟南清真寺避難,並拜查拳名師楊鴻修為師,苦練不輟,功力精進,逐漸成長為全能型的大師,「千斤大力士」之名不脛而走。

德國人聽到他的武名,特邀王子平赴青州火車站舉石磨試力。王子平毅然前往,一舉過頂,德國人目瞪口呆。1918年9月,沙俄大力士康泰爾來北平「獻藝」,直言中國人不是他的對手。此時,王子平正在北京軍中供職。知道此事後,於9月14日「便服布置臺前,康泰而出,王君一躍登臺,甫交手,康已掊地。時會場呼噪譁聲大作,康就地爬起,不知潛匿何許矣!」1918年9月16日,李大釗主編的《晨報》以及當日的《順天時報》均有詳細記述。

1919年,日本遭受震災,青島舉行募捐活動,王子平應邀作武術表演。其手掌斷石、力彎鐵棍等節目大受歡迎。這時,美國大力士阿拉曼非要跟王子平過招比武。見面握手時,阿拉曼暗藏殺機,王子平警覺異常,順勢以「鐵別子」回敬,用反關節把對方摔了個仰面朝天。

1920年,一個名叫康斯頓的外國人在上海擺擂,上海武林同道到山東請王子平出山。王子平入住上海孟淵賓館,有人看他個頭不高,貌不驚人,遂擔心不能完勝。王子平先在二樓欄杆處穩定倒立,快速翻轉,接著隨手把一個拉力器當場扯斷。眾人敬服讚嘆,當即給康斯頓寫信,約定日期一決雌雄。懾於「千斤王」威名,康斯頓沒敢露面,悄然回國。

1921年,美國人沙利文結夥兒來到上海擺擂挑戰。他們自恃陣容強大,氣焰囂張,竟然打出萬國競技場的旗號。王子平出手應擂,外方經理提出,上場之後先向觀眾發表演講。王子平登臺正欲演講,身後忽然竄出一彪形大漢出冷拳偷襲,王子平飛起一腳將對方踢翻在地,隨後又還一重拳猛擊,全場觀眾報以熱烈掌聲,萬國競技場竟無一人敢上場回應。

1923年,王子平創辦中國武術社,集合武術精英,傳授武術文化。1928年,他受張之江之約出任中央國術館少林門長,繼而任副館長。

縱觀王子平從武競技生涯,其交戰對手大多是耀武揚威的外國武士。他在列強橫行辱我華夏的關鍵時刻,出重拳以擊強敵,為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增了光。

王子平鐵肩擔道義,妙拳著華章,以俠義磅礴之舉,精彩演繹出滄州武林剛健勇武的濟世精神和家國情懷。 

曹廣欣 周 娜 整理

相關焦點

  • 「千斤大力王」王子平有多厲害,只需握握手,對方就取消比賽
    特別是有「武術之鄉」的河北滄州,更是名家輩出,好手如林。 (「千斤大力王」王子平) 被譽為「千斤大力王」的王子平就是河北滄州人
  • 曾任全國武協副主席,號稱「千斤神力王」的王子平,武功有多高?
    「千斤大力王」王子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精通太極與查拳,雙臂擁有千斤之力,是一個注重實戰的傳統武術大師。自學武功王子平出生於武術之鄉河北滄州,回族人,家族世代習武,耳濡目染之下,王子平小時候就對武術非常痴迷。但是他的資質卻不被人看好,去拜師學藝時,師傅們都不願意收他,認為他不是練武的那塊料。
  • 專收來中國耀武揚威的各國大力士,人稱「千斤神力王」
    中國武林同道無不義憤填膺、同仇敵愾,紛紛要與這個「環球大力士」一爭高下。其中,中華武士會會長李存義、張佔魁、程海亭、王亦韓、韓慕俠等,源源不斷地從天津等地趕來,準備將這個擂臺砸爛,好好教訓教訓這個不知好歹的康泰爾。然而,未等這批武林名宿出手,北京城中已有好漢捷足先登,一舉將康泰爾擊倒在地。
  • 「千斤神力」王子平:數次打敗西洋拳手為國爭光,90歲仍耳聰目明
    但在民間出現了不少武術大家,他們往往會儘自己所能去保衛國家,捍衛民族尊嚴,有著「千斤神力王」之稱的武學泰鬥王子平就是其中之一。爺爺以「翻槓子」遠近聞名,父親王福宏更是有著「粗胳膊王」之稱。在父輩的影響下,王子平自幼好武成痴,拿大頂、站梅花樁、舉砘子、打沙袋、硬功、氣功,他什麼都練。即便是早上洗臉的時間,他都會拿來練功,先是用裝滿水的木盆拿會大頂,然後再洗臉。漸漸地,王子平練出了一身好功夫。為了博取眾家所長,讓自己的武藝更進一步,他甚至用自家的祖傳技藝去跟別人交換。
  • 晚清6大武林高手,個個絕非等閒之輩,圖6是戎馬一生的開國將軍
    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響噹噹的巨頭。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歲時就成了孤兒.他和弟弟沿街討飯,討到了北京順興鏢局,鏢局的王掌柜看他長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認為養子,改姓王。他行俠仗義、為人直爽、武功又高,就被人叫做「大刀王五」。王五武功與事跡傳說最廣,傳奇色彩濃厚,他本人也是一個傳奇。
  • 民國第一高手不敢跟滄州二傑之一的王子平交手,是真的嗎?
    有人在網上給近百年武林中人排名,說孫祿堂是民國第一高手。這種觀點沒有辦法支持,也沒有辦法反駁。因為在民間很多高手根本不喜歡出頭露面,即使有名氣的也未必喜歡跟你較量一番,分個勝負。有道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再說,即使都說是第一高手也未必在同一年代。就算在同一年代,也未必具備比賽的對等條件。
  • 滄州武術:刀劍槍棍舞新風
    正因此,滄州武術表現出它兼收並蓄、世代相因的風格。這也為滄州武術後來在中華武林的勃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大運河畔 「鏢不喊滄」如果說戰事錘鍊了百姓意志,催生了滄州武術。那麼,大運河催發了武術在滄州的進一步繁榮。
  • 王子平被譽為「神力千金王」是民國著名的十大武術家!
    外家功夫,以練力氣為主,王子平顯然是練習外家功夫的。練習外家功夫一定從小練習,一旦過了20歲,再練也會有效果但是成果很差。這是因為,成人之後,練出來的只有肌肉,骨骼和筋已經定型,不會再長了。看看國外健美運動員,他們肌肉再發達,骨骼還是那樣不會變的。王子平出身武術世家,有條件進行訓練,也為以後一身本事打下了基礎。
  •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之一,被八國聯軍斬首示眾,霍元甲冒死為其入殮
    清末亂世之中武林高手輩出,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十位宗師,他們分別是:董海川、 大刀王五、 黃飛鴻、 霍元甲、 王子平、 杜心武、 韓慕俠、 燕子李三、 孫祿堂、 郭雲深,這十位武林宗師各有所長,將中華武術發揚到了極致,堪稱中華武術界百年難得的奇才,雖然名氣很大,但是大部分人成名的歷程都是非常坎坷的
  • 武林外史:西域神腿與奇門武器——山東查(六)
    還不了解這一系列的新讀者可以閱讀前文熟悉熟悉: 武林外史:西域神腿、奇門武器——山東查(一)武林外史:西域神腿、奇門武器——山東查(二)武林外史:西域神腿、奇門武器——山東查(三)武林外史:西域神腿、奇門武器——山東查(四)武林外史:西域神腿、奇門武器——山東查(五)上文我們說過,查拳之「查
  • 《大俠霍元甲》大刀王五出場兩集就死了,他的英雄事跡誰知道?
    大刀王五的真名叫王正誼,字子斌,出生於1844年,祖籍河北滄州。後來拜當地著名武師雙刀李鳳崗為師,因為他在師兄弟中排行老五,人稱他「小五子」,所以叫他王五。王五的那口大刀叫做「青龍偃月大刀」,重達100多斤,比關羽的青龍偃月刀81斤還要重,所以人送外號大刀王五。
  • 成就《武林之王》一代宗師
    網頁遊戲《武林之王》,我是傳奇!譜寫傳奇的是玩家自己,而玩家又將創造怎樣的傳奇?或許你的傳奇終點會定格於傳說中的武林至尊--"獨孤求敗",無疑,《武林之王》的江湖不僅需要武藝超群的武學大師,但是缺乏的卻是能夠左右武林命運的一代宗師。兩者雖名字雷同,差距卻甚遠。
  • 孫祿堂為何在68歲時不接受王子平挑戰,卻在70歲時擊敗日本五高手
    1928年,外家拳和內家拳兩個門派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外家拳中的帶頭者少林門門長王子平便向孫祿堂發起了挑戰。此時王子平年僅47歲,而孫祿堂已經68歲高齡。但是孫祿堂卻沒有應戰,而是派出自己的徒弟與王子平切磋。那孫祿堂真的是因為自己年事已高,不敢與王子平挑戰嗎?並不是!如果他真的是害怕,那麼為何又會在70歲時對戰5名日本高手?
  • 千斤重的「獨腳銅人」兵器,在古代戰場上有人使用過嗎?
    最早出現這種武器的是清朝小說《說唐後傳》,使用者叫鐵雷八寶,小說裡對獨腳銅人是這樣描述的:「有四尺長,原有頭有手,單有一隻腳,像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一般,有千斤多重。」這種武器的造型是小孩模樣,重量有千斤,大家想像一下,這樣的武器有什麼用?砸人,我做個鐵錘不是更簡單?
  • 武林人物傳奇:孟村「吳神槍」的由來
    孟村「吳神槍」滄州東八十華裡孟村鎮,乾隆年間出了一名八極拳大師,姓吳,名鍾,字弘聲。他的八極拳和六合槍威名遠播。為什麼民間有「鏢不喊滄州」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