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黑五」來襲 消費者要避這些「坑」
「雙11」落幕,「黑五」登場。
11月下旬以來,天貓國際、京東國際、蘇寧國際、拼多多、考拉海購、洋碼頭、亞馬遜海外購等跨境電商相繼開始「黑五」活動,促銷時間至11月底到12月初不等。與此同時,今年因疫情影響,海外遊熔斷,海外購需求劇增。
有分析指出,今年隨著「黑五」來襲,跨境電商加碼促銷活動,跨境商品銷售將迎來爆發。無論是綜合電商還是垂直跨境電商,都想借此機會分一杯羹。而消費者購物有哪些「陷阱」,應如何避「坑」?
競爭激烈
「黑五」促消費回流
綜合電商紛紛入場
今年「黑五」開始的序幕由跨境電商亞馬遜拉開。
11月13日,亞馬遜中國宣布,第七屆亞馬遜「海外購物節」正式進入「真黑五」全球狂歡階段,為消費者打造亞馬遜海外購史上最長「真黑五」全球狂歡。
記者了解到,亞馬遜此次「黑五」大促分為4個部分,分別為11月13日至25日,11月26日至28日,以及11月29日至12月1日。
11月16日,洋碼頭對外宣布啟動2020年黑色星期五「全球掃貨季」。
除了垂直跨境電商以外,阿里、京東、拼多多、蘇寧等綜合電商也紛紛入場,他們旗下天貓國際、京東國際、蘇寧國際、考拉海購等也籌備「黑五」。
從11月20日開啟的京東國際黑五購物季,持續到27日。阿里旗下考拉海購於11月22日,啟動「黑五全球寶藏節」,推出全球包稅福利,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海外直郵。11月25日,拼多多官方微博宣布,「黑五」活動開啟,多個護膚、彩妝、洗護、鞋服、箱包飾品、美食等在內的全品類品牌將會享百億補貼,持續到11月29日。
2014年,「黑五」概念被跨境電商引入中國,營造成主打進口商品促銷的又一個線上購物節,並被稱為「海外版雙11」。
垂直跨境電商洋碼頭數據顯示,「黑五」期間,他們四天共辦了1742場海淘直播,人均消費1836元。
考拉海購數據顯示,以往出境遊必逛的海外店,今年黑五把主陣地轉到了線上。例如,法國藥妝店Pharmasimple銷售同比增長232%。今年「黑五」,也是國內年輕二次元的狂歡,數據顯示。黑五期間搜索二次元產品的黑卡會員,同比增長113%。jk制服、動漫周邊、手辦等都是熱門搜索詞。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黑五」電商化已是全球趨勢,今年「黑五」時間是近年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各大跨境電商平臺趁此機會捕捉用戶尚未褪去的購物熱情,再次激起消費者的採購欲望。
行業痛點
海外購品質把控難
物流時效參差不齊
雖然很多跨境電商平臺打出「正品保證」「假一賠十」等口號,但「假貨」仍是跨境電商的一大痛點問題。此前,中消協公開數據,跨國跨境是消費者投訴的重點領域,其中就包括跨境電商平臺出現售假情況。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數據顯示,退款問題、發貨問題、商品質量是跨境電商投訴熱點,2020年上半年期間,跨境電商的用戶投訴領域主要集中在跨境網購、國內網購、商家糾紛。
今年「黑五」,重慶消費者王媛媛通過某平臺在買手店鋪裡購買了兩支口紅,疊加「黑五」優惠,售價比國內專櫃少了一半。她表示,拿到口紅後覺得像正品,又感覺跟之前專櫃買的不一樣,總有點擔心。
目前,跨境電商分為買手模式、品牌直營模式、批量直採等。
買手模式是通過一些身居海外的人入駐平臺,售賣個人或團隊在當地零售渠道所引進的商品的模式。在供應鏈尚不成熟之前,這種模式無疑可以很快增加、完善跨境電商平臺品類。不過,由於跨境電商平臺無法深入買手團隊供應鏈,難把控品質、服務,導致容易爆出假貨問題。
擁有2歲和4歲女兒的葉青,時常在淘寶、天貓等平臺海淘孩子奶粉。他告訴記者,他一般在有「全球購」標識的店鋪購買,固定在兩家店鋪買,「但海淘奶粉,寄到國內要花一個多月,時間太長了。」
由於跨境網購和國內網購模式不同,商品發貨地在海外,導致跨境電商平臺難把控進貨渠道、物流等待時間相對更長。
目前,跨境電商有三種物流方式,海外直郵、保稅進口、海外拼郵。
其中海外直郵模式在海外發貨,通過一次性快遞配送到位,一般附有商品的採購途徑,商品相對靠譜,但直郵到貨時間不一。保稅進口模式是將商品提前備貨至國內保稅倉,配送速度快。海外拼郵模式是由多位不同買家的商品在海外使用同一包裹發貨,到境內後再分拆包裹發貨,運費低,但物流時間長,安全性差。
溫馨提醒
「黑五」瘋狂買買買注意避這些「坑」
在「黑五」期間,消費者購物有哪些「陷阱」,應如何注意?
下載購物APP要謹慎
「黑五」作為海外購物狂歡節,儘管國內跨境電商平臺也參與其中。這也成為不少犯罪分子進行網絡詐騙的最佳時期,通過製作虛假APP和登錄頁面,引誘消費者下載登錄從而獲取用戶敏感的個人信息。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提醒,消費者選擇海外購物平臺進行購物時,一定要到正規的下載渠道下載正確的APP,如果通過PC端進行購物的話,消費者要檢查網站是否帶有鎖符號的有效「HTTPS」連結,因為「HTTP」連結更容易受到攻擊。
認真看清退換貨規則
與國內電商平臺網購不同的是,跨境網購在物流配送環節更為複雜,導致商品破損概率大大增加。但由於跨境網購商品與個人身份認證聯繫在一起,並且受到國外供應商、退貨渠道等原因,很多跨境商品無法進行退換貨。
蒙慧欣提醒,消費者跨境網購最好選擇正規的平臺或賣家,仔細查看退換貨規則,並且就退換貨事宜提前與賣家進行溝通,並截圖取證。對於直接在商品頁面標註不支持退換貨的商品,一定要三思再下單。
選海淘轉運必須小心
在「黑五」期間,很多消費者傾向於通過海外購物網站下單購買,為了節省運費,轉運成為很多海淘用戶的選擇。然而目前轉運公司明顯還處於起步階段,流程繁瑣、物流時間長短不一等問題突出。
蒙慧欣提醒,海淘轉運最好選擇規模大、口碑好的轉運公司,由於海淘轉運行業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容易出現轉運公司關閉、跑路等情況,投訴無門。
促銷「貓膩」不得不防
促銷陷阱無處不在,加上「黑五」涉及到匯率換算,國內消費者更是暈頭轉向。
蒙慧欣提醒,提前摸清消費規則,商家折扣情況以及對比國內價格差額幅度。消費者可以針對自己需要購買的商品提前鎖定,對比日常售價和促銷價;此外貨比三家,多平臺比價,選擇性價比高的賣家處購買。
跨境消費額度查清楚
2016年3月24日財政部公布的《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萬元,自2016年4月8日起執行。但2018年11月21日,國務院決定將單次交易限值由2000元提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萬元提至2.6萬元,自2019年1月1日起才執行。也就是說在2019年之前,每人每年還是2萬元,超過之後海關就會「退單」。
消費者在購物時,計算好需要購買商品的金額,以免超過限額後被「退單」。
(文章來源: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