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3月16日,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嚴格的「活動限制令」,除要求外國遊客禁止入境,馬來西亞公民禁止出國,境外回國的馬來西亞國民須接受檢查、隔離14天之外,政府還要求所有大型聚會,宗教、體育、文化等活動暫停,所有政府機構、學校、私人機構、宗教場所和商業場所關閉,僅日用品商店、加油站、醫療機構、港口、機場等必要服務者除外。全國範圍的限制令將從3月18日實施到3月31日。
此外,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也在3月15日宣布,即日起至4月14日對菲律賓首都馬拉尼地區實施「社區隔離」,在此期間暫停進出馬尼拉的海陸空交通。
隨後,在3月16日,又將「社區隔離」範圍擴大到首都馬尼拉所在的整個呂宋島,呂宋島全島將暫停交通運輸,實施對食品和基本衛生服務的管制,並將對所有家庭實施嚴格的家庭檢疫。
菲律賓交通部表示,封島之前還有72小時提供外籍人士離境,3月20日0時起將正式關閉呂宋島全部機場,屆時將不再提供給外國人入境,並且禁止任何國際航班出境。而在此之前,馬尼拉港口已經關閉,貨物也無法正常進出。
昨日(3月18日),馬來西亞政府正式開始「封國」,以應對新冠疫情。而作為全球半導體封測的重要基地之一,馬來西亞計劃實施的長達14天的「封國」策略,或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造成不利影響。同樣,菲律賓呂宋島上也有不少被動元器件工廠和封測工廠,而且其長度一個月時間的「封島」,也將會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造成負面影響。
馬來西亞的半導體產業鏈
雖然馬來西亞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科技強國,但是馬來西亞卻是世界前七大半導體產品出口地之一,也是全球半導體封裝測試的主要中心之一。
根據United Nations的數據顯示,自2002年以來,馬來西亞的集成電路出口份額一直是處於全球前列的位置。隨著近幾年的發展,2018年馬來西亞的集成電路出口份額已經超過了日本,與美國相當。
▲2002-2018年全球不同國家集成電路出口額佔比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統計是單純從國別的統計角度出發分析一個國家的集成電路出口份額,並不能完整地呈現出一個國家的晶片製造能力(Ability和Capacity),因為該國出口的晶片可能是其他國家企業在當地設立的工廠生產的。
資料顯示,2018年單純從美國本土出口的半導體商品約為61億美金,但實際上更多的來自於馬來西亞的半導體產品實際為產業鏈末端的封測環節,實際歸屬公司仍為美國公司。
從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條來看,有13400億美金的半導體金額參與了貿易流通,主要參與地區有中國,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等。馬來西亞雖然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相對末端的封測一環,但卻是不可缺失的關鍵一環。
根據SIA在2016年的一份報告中提到的,一家典型美國半導體公司的晶片生產流程,一般情況下需要環繞全球4個以上的國家、4個以上的州/市、總計行程超過二萬五千公裡。產業鏈上涉及的城市主要有日本、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中國五個國家。
在半導體領域,主要有三種類型的公司:無晶圓設計公司(Fabless)、集成器件製造商(設計、製造、銷售一體,IDM)和晶圓代工廠(Foundry)。
目前,IDM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地區。但是,美國的本土IDM公司(包括Intel,Micron等)雖然保留了供應鏈環節的設計和製造廠,但是幾乎不再有封測環節,他們幾乎所有的封測廠(OSAT)都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其中以馬來西亞最多。
所以,USITC的數據也顯示,自2013年以來,美國與馬來西亞的晶片貿易差額一直是最大的,遠超其他東南亞國家,並且呈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這也使得馬來西亞在全球封測產業當中的佔比得到了提升。
根據資料顯示,東南亞在全球封裝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27%,而其中僅馬來西亞就貢獻了其中的13%。根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馬來西亞的半導體封測收入呈現出持續快速的增長,2019年已經達到了287.6億美元。當然,除了封測之外,馬來西亞也有一些在當地設計生產和銷售的IDM公司。
馬來西亞投行分析員曾表示,從2018到2022年,本地電子領域的每年平均營收成長率料達9.6%。「無論是電子代工(EMS)、外包封裝測試(OSAT)或是電子產品的研發與設計,馬來西亞業者已成功鞏固他們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
馬來西亞「封國」,哪些半導體企業將受影響?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馬來西亞有超過50家半導體公司,其中大多數是跨國公司(MNCs),包括英特爾、AMD、恩智浦、德州儀器、ASE、英飛凌、意法半導體、飛兆半導體、瑞薩、安世半導體、日月光、X-FAB等,大都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封測/IDM工廠。除了國際廠商以外,馬來西亞本土的封測廠還包括Inari、Unisem(2018年已被華天科技以29.92億元收購)等。
其中,以英飛凌為例,英飛凌自1973年開始在馬來西亞通過其位於西門子半導體集團的馬六甲工廠開始運營。英飛凌隨後從西門子股份公司剝離出來。馬來西亞是英飛凌在美國和歐洲以外唯一有進行全面集成製造,包括前端和後端業務,包括晶圓製造、半導體晶片組裝和測試的地方。
另據鉅亨網報導,臺灣被動元件廠商奇力新、華新科、廣宇,在馬來西亞也均設有工廠,恐都將會受到影響。
其中,奇力新子公司旺詮在馬來西亞均設有工廠,主要生產常規型的電阻產品,佔整體電阻產能約50%,奇力新表示,雖然馬來西亞廠配合當地政府政策停工 14 天,不過目前在大陸的崑山、湖南廠產能已回升至8 成以上,能滿足客戶需求。另外,華新科在馬來西亞怡保同樣也設有電阻工廠,專門生產車用電阻。預計也將受此次管制令影響。另外,鴻海投資的電子零組廠廣宇,在馬來西亞檳城也有工廠,業務涵蓋連接器與連接線生產以及 EMS 組裝。
鑑於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當中的地位,因此,不少業內人士擔憂,在馬來西亞的「封國」策略之下,或導致部分半導體企業進入停工、停產狀態,另外半導體產品貨運出口也將會受阻。
雖然馬來西亞表示「封國」期間,馬來西亞的港口和機場仍可保持運作,但是,根據當地媒體的消息顯示,馬來西亞的空運基本都停了,同時禁止外國郵輪停靠馬來西亞境內任何港口,這也意味著船運可能也基本都停了。而通常很多晶片的出口走的就是空運和船運。
受此影響,3月17號,英飛凌就曾發布聲明稱,其在馬來西亞的工廠已經關閉,但會儘量保障客戶供應不出問題。
隨後英飛凌CEO Reinhard Ploss也通過英飛凌官方Twitter表示,「我們員工和合作夥伴的安全絕對是重中之重。我們必須減緩COVID-19的傳播,以避免我們的衛生系統超負荷運轉。因此,作為一家公司,我們實施了全面的措施。作為個人,我們都必須支持世界各國政府採取的舉措,保持謹慎,保持安全。COVID-19之後將會有一個新的正常生活和時代。」
此外,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圓也曾表示,馬來西亞受到全國封城政策影響,環球晶圓將因應政府規範調整;不過由於環球晶圓馬來西亞廠負責生產6英寸晶圓,受封國政策影響, 6英寸晶圓供應將更吃緊。
今天,有分銷商也發出消息稱,分立器件大廠安世半導體位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工廠已應政府要求,全面停產。其中,馬來西亞工廠預計4月1日起重新開工,菲律賓工廠預計4月14日起重新開工。而在國內的東莞工廠和英國和德國的晶圓廠目前運轉正常。
隨後,芯智訊也聯繫了安世半導體內部相關人士,對方表示,該消息不實。雖然馬來西亞的交通封鎖了,但是留在工廠的員工還是可以繼續生產的,並且,安世半導體此前就已經備了不少的庫存,再加上可以調配全球其他地區的工廠的產能,因此對於安世本身來說,基本影響不大。
另外,根據臺灣中時電子報今天最新的報導顯示,「在馬來西亞設有封測廠的日月光表示,在經過檢查及向馬來西亞政府提出申請後,日月光當地封測廠將可維持正常營運及正常進出貨。至於在當地有生產據點的英飛凌及恩智浦等IDM廠,也已提出申請,預估營運將會維持正常。」
菲律賓「封島」,MLCC供應再度受阻
菲律賓電子製造業是20世紀70年代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在國外投資者大量持續投資的刺激下,菲律賓電子信息產品在90年代後期已成為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
據菲律賓統計局統計信息,2013年,菲律賓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值高達239.3億美元,佔菲律賓全年出口額的49.5%,刺激國內外投資額達91.8億美元。其中,半導體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而根據2017年6月,菲律賓半導體和電子工業公司總裁丹·拉奇卡公布的信息顯示,2016年菲律賓電子行業出口額為286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增長5%-7%。他表示,菲律賓是電子產品主要出口國之一,電子行業是菲律賓首要出口產品,是菲律賓工業增長的支柱之一,直接或間接就業人數達260萬人。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也顯示,菲律賓2017年製造業行業出口的貨物裡,58%是高科技產品。
具體到半導體領域,菲律賓是全球被動元器件(特別是MLCC)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全球前三的MLCC大廠——村田製作所、三星電機、太陽誘電在菲律賓都有設廠。
早在2011年,日本村田製作投資約6億2000萬日元在菲律賓的八打雁省(Batangas)新建了當時村田在亞洲最大的工廠,主要生產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所需的電容器,並於2013年1月投產。2018年,村田還對菲律賓工廠進行了增產。
2015年,三星電機投資2880億韓元,在菲律賓拉古納(Laguna) 建設MLCC工廠,且涵蓋前、後段製程。
而太陽誘電在菲律賓宿霧(Cebu)拉普拉普市(不在呂宋島上)也有一座MLCC工廠。
據臺灣工商時報此前的報導稱,全球前兩大MLCC廠村田製作所、三星電機都在菲律賓擁有相當多的產能,比重分別高達15%、40%。
早在今年1月的菲律賓火山爆發時,因國際機場暫時關閉(菲律賓既有的八座機場中,最主要的三座位於馬尼拉),就已經影響菲律賓的MLCC出貨,成為MLCC漲價的關鍵因素之一。而隨著此次菲律賓3月15日對馬尼拉的「封城,以及現在將封鎖」範圍擴大至整個呂宋島,且封鎖時間長達一個月,這必然將會對於MLCC的供應造成更大的影響。要知道村田和三星電機的菲律賓工廠都位於呂宋島。
業界認為,「封島」來得不是時候,如果是在平常時段,供需還有機會自然調整,但現在庫存已空,吃緊的中容、低容規格以三星電機、國巨為供貨主力,隨著EMS廠拉高大陸廠區復工率,後續MLCC供需恐更吃緊。
而除了菲律賓呂宋島上的MLCC廠的生產及出貨受影響之外,呂宋島上還有多家封測廠商。
根據資料顯示,封測大廠Amkor在1989年收購 AMD 半導體工廠並成立 Amkor菲律賓公司之後,已在菲律賓擁有7家封測廠,不過具體位置分布芯智訊並未查詢到,不過大概率會有多家在呂宋島上(菲律賓半數人口都在呂宋島)。
安世半導體在菲律賓拉古納(Laguna) 卡布堯市(Cabuyao)也擁有一座後端封測工廠。該工廠也在呂宋島上。
英特爾的在菲律賓的呂宋島南部的甲米地(cavite)也有一家封測廠。
德州儀器早在1979年前就在菲律賓北部山區度假勝地碧瑤設有工廠。2007年德州儀器又投資10億美元在菲律賓克拉克經濟特區新建了一座封測工廠。而這兩座工廠都在呂宋島上。
顯然,隨著菲律賓開始「封島」,機場和船運停運,將會對MLCC及封測市場形成負面影響。
小結
綜合來看,馬來西亞的「封國」和菲律賓的「封島」確實會對全球的半導體產業鏈,特別是半導體封測和MLCC的供應形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但是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對於那些在全球都有工廠布局的半導體廠商來說,其完全可以通過調配其他工廠的產能,或者增加其他地區的委外下單,來最大程度的消除來自馬拉西亞和菲律賓工廠的影響,完成交貨。不過,這也需要與客戶進行溝通,因為可能涉及到更換料號以及重新認證等問題,因此,需要先動用庫存備貨來應對。
此外,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馬來西亞當地的半導體廠商可以向政府提交申請,獲得通過後即可維持正常的生產和出貨。這對於當地的半導體廠商來說確實是一個利好消息。但是,目前馬來西亞政府尚未給出明確的說法及操作流程,另外在貨運方面也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
相比之下,菲律賓目前雖然沒有要求呂宋島上的工廠關閉,但是交通全部都停運了。這也意味著當地半導體工廠的生產即使不受影響,但是出貨卻是個問題。目前尚未有消息顯示,菲律賓政府有幫助當地的半導體廠商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對於同樣是半導體工廠集中地的新加坡來說,雖然沒有採取類似的「封城」措施,但是,新加坡在食品供應上對於馬來西亞比較依賴,另外,新加坡當地的企業或工廠有上萬的工人是居住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沒錯,就是每天跨國上下班),而在馬來西亞宣布「封國」之後,這些工人將無法每天往來兩國,這可能也將會對新加坡當地的生產造成不利的影響。
不過,隨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其在與馬來西亞首相慕希丁通話時,慕希丁表示,「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間的貨物流動將不受這次封國的影響,包括食品供應將會繼續下去。而那些居住在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在新加坡工作的馬來西亞人,就必須符合馬來西亞封國的決定。他們將不能每天往來兩國。因此,新加坡將和相關企業合作,安排這些馬來西亞人待在新加坡,如果他們願意這樣做的話。」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間的貨物流動不受「封國」限制,那麼這或許也意味著,馬來西亞的半導體工廠的元器件可以轉道新加坡進行出口,所需的原料也可通過新加坡進口,從而保障生產和出貨。
綜合來看,馬來西亞政府針對當地的半導體產業有給出特殊關照,相關企業在提交申請後,生產和出貨將有望很快恢復,「封國」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有望很快消除。而菲律賓「封島」所帶來的影響還有待觀察,畢竟目前菲律賓並未針對半導體企業的開放特殊通道,而且其「封島」時間更是長達1個月。特別是對於MLCC市場來說,以往有點風吹草動,都是先「漲」為敬。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