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文:高考改革的核心是維護公平正義

2020-12-21 中國教育在線掌上高考

10月29日,由中國教育在線聯合天津職業大學共同舉辦的「高考改革下的高技能人才選拔與培養高峰論壇」在天津召開。來自國內百餘所高職院校招生負責人,高中、中職校長及教育界專家學者等400餘名嘉賓參加了本次活動。

論壇上,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以《從高考改革到教育評價改革》為題作主題分享。他從「疫情下的2020年高考」切入,分析了近年新高考改革在選科模式、賦分、考試次數等方面的積極變化,並分享了新高考改革中的一些思考。

他提到,近年高考一系列政策調整的核心是維護公平正義。特別是針對2020年高考,國家通過做出實施強基計劃、高考延期、藝考縮減校考等重大決策舉措,最大程度上保障學生切身利益,確保高考公平開展。

就大家普遍關心的新高考改革話題,他談到,今年山東、天津等四省市新高考改革已經平穩落地。在新一版8省新高考改革方案中,選科模式由3+3模式改革為3+1+2模式,物理歷史科目也回歸原始分,在保障物理等科目地位的同時,有利於優化人才結構,提高理工科人才質量。

他指出,未來,教育部將繼續按照「時間服從質量、進度服從效果」的原則,組織專家對後續省份進行實地評估,成熟一個進入一個,確保改革蹄疾步穩、有序推進。同時,他表示,高考改革不易,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相關焦點

  • 清查冒名頂替上大學,維護高考公平與正義
    先是媒體報導山東農家女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接著曝出山東高校在過去兩年間排查出242起類似事件;近日,山東濟寧農家女苟晶發帖舉報兩次參加高考被冒名頂替。如此多的學子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令人震驚。進而有人質疑,我國高考制度還能保障基本的公平嗎?客觀而言,在當前的高考中,類似案件已經再難發生。
  • 人民日報評論員: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
  • 堅持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斷,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鮮明導向。
  • 人民法院報評論員:堅持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020-11-26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堅決維護公平正義
    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堅決維護公平正義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4日訊(通訊員 蔣志斌)3月23日,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長沙高鐵新城黨工委書記沈裕謀專題調研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檢察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順應改革潮流,聚焦中心大局和主責主業,不斷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堅決維護公平正義,為實現「率先現代化、追趕前三強」目標保駕護航。縣領導楊應龍、譚浩然、黃波參加。
  • 公安機關「五個必須」:始終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公安工作的生命線
    會上介紹,公安機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著力做到「五個必須」:一是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絕對領導,不斷強化忠誠核心、擁護核心、跟隨核心、捍衛核心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確保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終是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為依歸,要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成效的核心評判標準。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有保障,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高,社會公平正義就獲得了保障。其次,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就要在每一件立法、每一次執法、每一個案件、每一次行為中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社會公平正義不是片面的,而是全方位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 高培勇: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核心是通過直接稅實現公平正義
    11月29日,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高培勇在第十八屆中國改革論壇暨中國體改研究會年會上表示,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其核心是通過直接稅實現公平正義。高培勇表示,現代稅收制度區別於傳統稅收制度核心是通過優化中國現行稅制結構來實現現代稅收職能,而現代稅收職能區別傳統稅收職能最集中的標誌就是要通過稅收制度安排來實現公平正義。高培勇進一步表示,通過稅收制度實現公平正義主要依託於直接稅的建設。
  • 望海樓:維護公平正義是大國擔當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分別與伊朗外長扎裡夫、法國外長勒德裡昂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明確闡釋中方立場,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首先,中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美國國防部在空襲後辯稱,此次行動旨在阻止伊朗計劃發動的襲擊,蘇萊曼尼是美國認定的外國恐怖主義組織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負責人,此舉是為保護美國在國外人員。對美方表態,伊朗堅決反對,伊拉克也不買帳。
  •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記者觀察:這套「組合拳」,讓公平正義之光...
    (總書記推動的改革身邊事·司法改革篇)記者觀察:這套「組合拳」,讓公平正義之光普照  ……  破難題、補短板,讓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記者近期在採訪中感受到,司法機關將現代科技與案件辦理深度融合,通過改革破除頑瘴痼疾。一系列強有力的「組合拳」,讓公平正義體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成為當事人和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
  • 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
    辦案人員表示,作為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案,決不能為了「息事寧人」犧牲法律原則,在維護法律權威的同時,要在全社會樹立正確導向,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 公平正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價值體現
    我國關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構建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
  • 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必須堅決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著力解決新發展階段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牢牢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 戴建華: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人民性、公平性、正義性,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導。
  • ...需要和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我國立法的突出特點和顯著優勢。
    疫苗管理法最大的亮點在於高度重視藥品等領域的重大安全問題,對違法者用重典,用法治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土地管理法的最大亮點則是強化農民的財產權,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保護好農民的根本利益。這兩部法律表達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理念。
  • 「專家漫評」黃文藝解讀如何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關於「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的目標,《建議》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這兩句話表述很簡潔,但內涵很豐富。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主要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意味著社會主義法治要更充分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 提升審判監督工作質效 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要全面強化審判監督職能作用,進一步統一裁判標準,規範自由裁量權,堅持依法糾錯、維護裁判權威,為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要認真研判形勢任務,及時更新工作理念,調整工作方式方法,推動審判監督工作實現新發展。要深化改革舉措,優化審監工作格局,科學調配審判力量,鍛造作風過硬的審監隊伍。
  • 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近年來,長垣市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強刑事訴訟監督實效。堅持底線思維,嚴防冤假錯案,既做犯罪的追訴者,又做無辜的保護者。堅持寬嚴相濟、少捕慎訴原則,最大限度減少對抗、增進和諧。大膽適用正當防衛,依法認定正當防衛案件2起,保證無罪人不被法律追究。
  • 以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關鍵詞】社會治理 公平正義 共建共享【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公平正義是人民的嚮往、幸福的尺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維護公平正義,具有特殊的治理及實踐意義,事關社會的和諧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