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漫評」黃文藝解讀如何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2020-12-09 新華社新媒體

「展望『十四五』 聚焦新發展」系列漫評之七:

黃文藝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法治中國建設新徵程的任務書,是加快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新綱領。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未來30年法治中國建設「兩步走」戰略。關於2035年法治中國建設的遠景目標,《建議》重申了黨的十九大作出的目標設計。關於「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的目標,《建議》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這兩句話表述很簡潔,但內涵很豐富。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主要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意味著社會主義法治要更充分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例如,在法律規則的制定和實施上,要更充分地貫徹規則公平原則,保證社會成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讓每個人受到公平而有尊嚴的對待。

《建議》重申了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總要求,並且錨定了立法工作的新方向。首先要加強市場經濟、民生保障、生態環境、國家安全、公共衛生重點領域立法,加快完善相關領域的法律制度體系;其次是加強共享經濟、網際網路金融、生物科技、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興領域立法,引導新模式、新業態、新科技在法治軌道上創新發展,將其可能風險和負面效應降到最低限度。還要加強涉外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重要領域立法,為依法維護中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立法保障。

《建議》強調「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對法治政府建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目前,政務公開還存在不規範、不充分、不對路、不及時等問題。對此,應堅持以及時公開為目標,讓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同步了解政府施政情況。堅持以過程公開為重點,依法向當事人或公眾公開執法活動視頻,讓執法正義成為看得見的正義,經得起視頻晾曬、公眾圍觀。

相關焦點

  • 黃文藝:加快推進全面依法治國 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第一步,從2020年到2035年,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同時,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第二步,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同時,全面建成法治中國。  關於2035年法治中國建設的遠景目標,黃文藝認為,《建議》重申了黨的十九大作出的目標設計。
  • 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2020-11-26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評論員: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
  • 晉江市農業農村局多措並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今年以來,晉江市農業農村局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以建設法治、責任、陽光、服務型機關為目標,以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為抓手,建設規範的法治機關,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維護社會公平正義。2020年未發生因作出行政決定引起的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 堅持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要求「必須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強調「不論處在什麼發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點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目標,也明確了向社會公平正義奮進的路徑。
  • 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近年來,長垣市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強刑事訴訟監督實效。堅持底線思維,嚴防冤假錯案,既做犯罪的追訴者,又做無辜的保護者。堅持寬嚴相濟、少捕慎訴原則,最大限度減少對抗、增進和諧。大膽適用正當防衛,依法認定正當防衛案件2起,保證無罪人不被法律追究。
  • 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堅決維護公平正義
    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堅決維護公平正義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4日訊(通訊員 蔣志斌)3月23日,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長沙高鐵新城黨工委書記沈裕謀專題調研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檢察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順應改革潮流,聚焦中心大局和主責主業,不斷提升法律監督質效,堅決維護公平正義,為實現「率先現代化、追趕前三強」目標保駕護航。縣領導楊應龍、譚浩然、黃波參加。
  • 以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摘要】公平正義是衡量一個國家或社會文明發展的標準。公平正義與共建共享在發展倫理學和詞意生態圈上包含著豐富的道德意蘊,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以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治理的根本追求和必然選擇,也是公平正義回應經濟公平、空間正義和司法公正的現實選擇。
  • 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終是以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為依歸,要以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成效的核心評判標準。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有保障,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高,社會公平正義就獲得了保障。其次,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就要在每一件立法、每一次執法、每一個案件、每一次行為中都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社會公平正義不是片面的,而是全方位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 人民法院報評論員:堅持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要求「必須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強調「不論處在什麼發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點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目標,也明確了向社會公平正義奮進的路徑。
  • 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必須堅決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著力解決新發展階段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牢牢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 戴建華: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指出:「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人民性、公平性、正義性,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導。
  • 「文明創建進行時」走在公平正義的大道上
    這就是省檢察院的網紅地——公平正義大道。據院裡的老檢察說,這幾座石碑有些年頭了,早在省檢察院文明創建之初,院裡就決定將檢察事業的職業目標,作為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之一,樹立在這裡,時刻潤化著每一位湖南檢察人。「公、平、正、義」伴隨省檢察院十幾年來文明創建的全過程,也見證了省檢察院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的點點滴滴。
  • 廣東律師40年 | 邱偉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依法維護公平正義
    廣東律師40年 | 邱偉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依法維護公平正義 2020-09-17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南縣打造法律援助惠民生服務品牌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近年來,平南縣把法律援助工作作為服務民生事業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抓手,制定出臺《平南縣關於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平南縣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不斷擴大援助範圍,提高援助質效,保證人民群眾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 望海樓:維護公平正義是大國擔當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分別與伊朗外長扎裡夫、法國外長勒德裡昂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明確闡釋中方立場,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首先,中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美國國防部在空襲後辯稱,此次行動旨在阻止伊朗計劃發動的襲擊,蘇萊曼尼是美國認定的外國恐怖主義組織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負責人,此舉是為保護美國在國外人員。對美方表態,伊朗堅決反對,伊拉克也不買帳。
  • 守初心 擔使命|堅守初心使命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守初心 擔使命——律師執業生涯中最難忘的一件事」主題宣傳活動作品選登堅守初心使命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王婷婷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的人口數據,2018年末,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周歲及其以上人口16685萬人,佔總人口的11.9%,我國現在老年人眾多,我們更應該依法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 陳中華:縮小人民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陳中華:縮小人民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齊魯網)近日,濰坊青州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搶劫案,嫌犯是一名65歲的老人,尚處在假釋期內,而他再次實施犯罪確是為了能夠「牢」有所養。他說道:起碼在監獄,長病的話國家還管,有吃有喝的,比在社會上還強。
  • 「大考社會」下,我們如何理解考試公平?
    然而不久前,幾起「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關乎高考公平問題,引發社會熱議。考試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是公平,公平至關重要。「大考社會」下,我們如何理解考試公平?如何維護和捍衛考試公平?這些事件涉及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以及競賽加分等問題,侵害了考試公平,突破了教育公平與社會正義的底線,引發社會憤慨,甚至讓人懷疑:社會是否還有公正?人性到底是善是惡?當下考試類型繁多,不只是教育領域有考試,其他領域也有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及各種職業資格考試等等。
  • 提升審判監督工作質效 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要全面強化審判監督職能作用,進一步統一裁判標準,規範自由裁量權,堅持依法糾錯、維護裁判權威,為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要認真研判形勢任務,及時更新工作理念,調整工作方式方法,推動審判監督工作實現新發展。要深化改革舉措,優化審監工作格局,科學調配審判力量,鍛造作風過硬的審監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