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二十四節氣精選文案:夏秋交替的「告白」宣言

2020-12-17 甜味櫻花手札

處暑,即為「出暑」,標誌著夏天進入尾聲,我們亦將迎來秋日新章的開啟。精選處暑文案,以供參考。

夏天悄悄過去,發生的故事、聽過的山風便都住在了心裡。盛夏終章,是下一個時代的序言。金風拂暑,城納新涼。

能回望的時間都是最短的,夏天也只有在變成昨天后,才能被寫為剎那。寒暑均是時間的主場,而你永遠是生活的主角。告別夏日,迎接秋天的到來。哪怕是換季,也可以既溫馨又浪漫,仿佛「告白」宣言。

剛同盛暑告別,又和秋風撞個滿懷。盛夏綻放的溫暖,仍在新秋繼續。

霓虹與江的秋意,對這個夏天,說再見。涼風習習趕赴秋的方向,最懂時光的真意。夏天的餘溫不曾散去,忽爾間與秋意悄然相遇。盛夏正畫上句點,圓滿出秋的澄澈。秋已至,夏未滿,漁火照荷燈。

山風的微涼昭示你,夏日即將遠去,大雁划過了峰巒,你知道沁人的秋色就在這裡。讓驕陽化為甘霖,滋養秋天的驚鴻相遇。夏天的回眸,初見秋的端倪。夏的回眸,遇見了秋的溫柔。從盛夏到涼秋,與你一路溫涼相伴。

褪去夏的青芒,換上秋的金黃。暑去涼來處暑至,秋高氣爽好心情。盛夏正畫上句點,圓滿出秋的澄澈。褪去夏的熱烈,譜寫秋天的詩篇。

以秋入畫,文藝如初。

秋天涉水而來,開始檢閱每段成長。西風凋碧樹,秋色入畫中。處暑是結束,也是開始,願每一個人都能在秋季收穫滿滿。

陪你為夢滾燙,也與你共赴溫涼。住在你夢的上遊,今天起開始做涼風有信的夢。

處暑,是回北歸線的返場致謝。藏下一季華彩,啟程新的收穫。晚熱的風,翻過原野,為人間披上金黃。

相關焦點

  • 古風處暑文案,見字如畫,一個字:美!
    二十四節氣,是傳統的特定節令。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處暑將至,不少古風文案也值得一賞,見字如畫,怎一個美字了得。直接將處暑落於文案中:處暑見新花,荷塘秋已來。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清荷秋雲起,處暑正微涼。
  • 節氣| 今日處暑!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節氣 | 今日處暑!——(唐)王維《山居秋暝》」《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今天23時45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處暑,即為「出暑」標誌著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真正的秋天即將到來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今日處暑,「處暑早下雨,粒粒皆是谷」啥意思?處暑下雨好不好呢
    今天是8月22號,一年一度的處暑節氣,處暑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到來,秋意更濃了。有人期盼處暑下雨,也有人希望處暑出太陽,處暑天氣深受農民關注,因為農民觀天知收成,察天道年景。今日處暑了,又是一個季節交替的時期,季節交替,氣候變化更大,並且馬上要面臨豐收,農民對於天氣的變化更加敏感起來了。這不俗語「處暑早下雨,粒粒皆是谷」這句話說的比較實在。「處暑早下雨,粒粒皆是谷」這句話不難理解,關鍵我們要搞清楚「早下雨」這個意思。
  • 處暑:八月夏秋,觀照亦難逢
    八月裡,已經走過了兩個節氣。一是立秋,二是處暑。有些地方已經慢慢接近秋天,而花城還處於夏天。前幾日,我們也迎接了一輪颱風雨。因為這兩個節氣,所以八月也算是一個過渡的月份,處於過渡季節的一節微妙的時間。如果你會生活多加留心,你會發現很多事物也在過渡之間慢慢發生變化。八月夏秋,觀照亦難逢。這些節氣都在意味秋,似乎虛幻,終是難得。秋要來了,暑也是殘暑。
  • 小布說天氣 | 今日霜降,二十四節氣是哪地方發明的?
    小布說天氣 | 今日霜降,二十四節氣是哪地方發明的?順著這個線索小布查了一些資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二十四節氣色卡美圖,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
    二十四節氣也就可以簡單的用青紅白黑來代替。24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這六個節氣應屬春天,春天五行屬木,而木屬青色;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六個節氣應屬夏天,夏天五行屬火,而火屬紅色;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這六個節氣應屬秋天,秋天五行屬金,而金屬白色;
  • 「二十四節氣」:承載先民智慧,見證歲月滄桑
    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並成為最重要的節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 【愛上簡筆畫】二十四節氣 · 小寒
    冷空氣來襲, 小寒節氣到來。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2個節氣, 小寒標誌著嚴冬的來臨。 今天,和愛上簡筆畫一起, 認識小寒節氣,繪畫小寒手抄報。
  • 二十四節氣背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在學習奇門的過程中,作為參考資料,二十四節氣不可或缺,它對奇門到底有什麼作用呢?二十四節氣的概念節氣的含義:節氣是指農曆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 赤峰地區農耕文明演進和二十四節氣文化
    燕國的移民將中原地區農業的二十四節氣引入到了赤峰地區。中原地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用青龍、朱雀、白虎、玄武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用二十八宿和北鬥星標識星體和宇宙。成書於戰國的《呂氏春秋》對二十四節氣做了詳盡的論述,正式成為中原地區指導農業生產的綱領性文獻。
  • 二十四節氣歌 藏著哪些看點
    如今,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含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內涵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產生的?還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完整的「節氣歌」是怎樣的「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
  • 手作二十四節氣掛飾,傳遞濃濃民俗風情
    2019年3月27日,桃花塢康復驛站聯合蘇州眾合社會工作事務所在站內開展了活動主題為「手作二十四節氣掛飾,傳遞濃濃民俗風情」的活動。活動現場,社工首先帶領大家進行了「擊鼓傳花之節氣競猜」的遊戲熱身環節。
  • 「二十四節氣」與周公「土圭測景」
    今日小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23個節氣,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此一時期,對於神州大地而言,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為了準確掌握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促進農業生產,華夏先民創造了著名的「二十四節氣」。2016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意義重大,令人振奮。
  • 二十四節氣大雪精彩文案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時間是公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也是幹支歷亥月的結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其時視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後各地降水量均進一步減少。
  • 寒露,賞小芳版二十四節氣圖!
    寒露,賞小芳版二十四節氣圖! 處暑蛩鳴
  • 二十四節氣歌裡藏著的知識
    其實,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留下的智慧,有著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對於節氣文化,我們需要的是「再創造」。節氣中的自然規律並不會改變,如何在現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的背景下,賦予二十四節氣新的意義,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而大寒則為歲末,二十四節氣輪換更替,循環往復,一周期乃一歲也。到了漢武帝時期,採用土圭測日影法,將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的這天作為了冬至,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終於大雪。分為了二十四份,節氣之間間隔十五天。
  • 8月23日處暑,處暑的「處」是啥意思,處暑到了意味著什麼?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在每年公曆8月22日-24日之間,當太陽到達了黃經150°時就迎來了處暑節氣。而今年的處暑節氣是在8月23日,農曆七月二十三日,也就是這周的星期五。馬上就要處暑了,處暑的「處」是啥意思,處暑到了意味著什麼呢?處暑的「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記載:「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