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引發媒體以及社會公眾高度關注,9月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湖北省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項目予以通報:「湖北省荊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建設的巨型關公雕像,高達57.3米,違反了經批准的《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有關規定,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
通報要求湖北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結合職責配合有關部門跟蹤指導荊州市做好巨型關公雕像項目整改;要舉一反三,加強監管,完善制度,發現苗頭問題及時幹預、糾正,堅決杜絕濫建「文化地標」等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據湖北省荊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信息,荊州市已組織邀請規劃、建築、雕塑、文保等方面權威專家,對關公雕像搬移選址方案進行諮詢論證。
據世界關公文化網消息: 湖北荊州古城巨型關公雕像被國家住建部通報一事,在海內外引起較大反響。11月19日,《人民日報》發文,徵集讀者對荊州關公塑像整改意見。當天晚上,28位專家學者和同仁在線聚集,向湖北省政府、荊州市政府發出建議函,不同意拆除或搬遷關公雕像,建議原地保留。
另據悉當地民眾對於28位專家的建議表示感謝,希望已經建設完成的荊州市巨型關公雕像予以保留。華夏民意網綜合相關情況分析認為,如果經過專家論證關公雕像並非嚴重影響荊州古城建設,那麼從節約社會資源的角度可以考慮原地保留關公雕像,但是對於違反古城規劃建設巨型雕像的相關責任人必須嚴肅予以問責,同時在雕像附近勒石立碑,碑文記述住建部通報並嚴肅問責責任人的情況,以警示後人進行施工建設必須遵守相關規劃。
觀察現實中各地不乏違反規劃的建築,並不限於雕塑或古城建設範疇,造成違反規劃現象屢有發生的原因,關鍵還在於事前監管不力,監管部門責任缺失。目前的住建部通報關公巨型雕像違規,重點不在於勞民傷財的拆毀或移除,關鍵在於嚴肅問責相關責任人,以儆效尤下不為例。所以建議嚴肅追責考慮保留關公雕像,這樣既避免了當地的損失,又起到了懲戒違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