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本人擔任遊戲《坦克世界》官網主編時,曾經為遊戲中每輛坦克撰寫過背景資料。
其中使用了這張照片介紹過「虎P」重型坦克和IV/V中型坦克(綽號「不四不五」),當時由於背景資料所限,內容有些偏差。這是一篇外國「考證黨」針對這張照片的最新解讀,為大家翻譯一下。二戰中,德國通過鐵路運輸重型裝備的照片留下了很多,這張照片是德軍第653重型坦克殲擊車營(SchwerePanzerjger-Abteilung653)長距離行進時留下的,該營以裝備斐迪南坦克殲擊車而聞名。
眾所周知,「斐迪南」坦克殲擊車是在「虎P」重型坦克(PzKpfwVITiger(P))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其誕生反映出設計師費迪南·波爾舍博士的過度自信,在競爭「虎」式重型坦克之前,就製造了一批坦克底盤。
當得知「虎P」敗給了亨舍爾公司埃爾溫·艾德斯的設計(如圖),無緣Pz.Kpfw.VITigerAusf.H1之後,為了充分利用搶跑的那些底盤,將其改裝成重型坦克殲擊車,並用波爾舍博士的名字「斐迪南」命名。
照片左側的「虎P」重型坦克編號為VK.4501(P),參加了競標中的對比測試,為了充分利用其剩餘價值,被編入第653重型坦克殲擊車營充當指揮車。這主要是考慮到它的動力和傳動系統都採用了「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的電傳動系統,這也是波爾舍博士賴以成名的設計方案。這輛坦克也是唯一裝備德軍,並直接作戰的「虎P」。
注意:VK.4501(P)是德國試驗坦克樣車的標準代號,45代表45噸型,01代表第一個競標方案,(P)代表波爾舍博士作品。成為「虎」式坦克的是亨舍爾公司的VK.4502(H),可以看出它是亨舍爾公司研製的45噸型第二個競標方案。
接下來將說一下右側的這輛坦克,非常特別,採用了V號「黑豹」中型坦克的底盤,卻安裝了IV號H型中型坦克的炮塔,因此在遊戲《坦克世界》中被稱為IV/V中型坦克。
其實,這輛坦克並非制式型號,更不是某些人說的「黑豹」早期型,而是第653重型坦克殲擊車營修理部門的傑作。其原型是一輛SdKfz.179 Bergepanther(「維修豹」裝甲搶救車),安裝上一座IV號H型坦克的炮塔,從而脫離了保障部門,成了一輛指揮車。
這輛古怪的「維修豹」指揮車還留下了一張更模糊的照片,同樣看不出什麼細節,更增加了這種特殊車型的神秘感。
其實,這輛指揮車並非第653重型坦克殲擊車營修理部門的唯一作品,他們曾經在一輛繳獲的蘇聯T-34中型坦克底盤上,安裝了四聯裝20mm高炮,並加裝了半開放型炮塔。這輛T-34自行高炮的改裝難度比指揮車可要大多了,還得到了FlakpanzerT-34747(r)的正式編號。
在「維修豹」底盤上安裝IV號坦克的炮塔根本不是什麼複雜的事,當然「黑豹」座圈直徑比IV號要大。事實上,IV號坦克的炮塔只是簡單安裝在「維修豹」車體上,並簡單焊接固定,因此並不能旋轉。炮塔上面的那門長管75mm炮還是假的,並沒有後膛。這樣的炮塔作用就是為指揮官提供一個寬敞的工作環境,在車體內可以放置一張可以鋪開地圖和文件的小桌,以及更大功率的電臺,同時還能夠為軍官提供必要的裝甲保護。
該車的名稱從「維修豹(SdKfz.179Bergepanther)」變成了狂長的BergepanthermitaufgesetztemPzkpfwIV(H)turmalsBefehlspanzer,如果熟悉德文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發展軌跡和配置關係,漢斯的機械怪癖體現得淋漓盡致。遺憾的是,關於以上三種戰車的詳細信息非常匱乏。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1944年4月2日,第653重型坦克殲擊車營三個連被派往東線。4月6日抵達烏克蘭捷爾諾波爾州別列扎尼,隨後被派去加強武裝黨衛軍第9「霍亨斯陶芬」裝甲師,後者的任務是奪回捷爾諾波爾市。行動失敗後,4月底該營返回到別列扎尼休整。正是在這期間,該營的序列中出現了「虎P」重型坦克、「維修豹」指揮車、Flakpanzer T-34 747(r)自行高炮。
1944年8月中旬,第653重型坦克殲擊車營在利沃夫地區與進攻的蘇軍連續作戰。在這一連串的艱苦戰鬥中,該營損失了超過60%的重型裝備,相信那三輛都是唯一的裝甲車輛:「虎P」重型坦克、「維修豹」指揮車、T-34自行高炮,就是在這段時間裡全部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