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先進的虎p重型坦克,為何沒能量產?

2020-12-18 大賓的世界

說到二次世界大戰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亨舍爾公司的虎式坦克從1942年服役一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一直都活躍在一線戰場,其強大的火力以及厚重的裝甲簡直就是盟軍的噩夢。

在同時期還有一款設計很前衛的坦克,那就是斐迪南保時捷博士設計的虎(P)重型坦克了,虎(p)重型坦克是虎式坦克的原型之一,由於設計太過前衛,研發過程中遇到了不少的技術問題,所以並沒有投入生產。

虎(p)重型坦克的車體裝有兩臺(氣冷)PorscheType101/1引擎,其引擎可以為虎(p)坦克提供310馬力。然後通過引擎驅動發電機,發電機在給電力引擎提供動力。不過其先進的設計還不夠成熟,所以坦克還存在漏油、過熱等一系列的問題困擾著。

虎(p)的負重輪採用簡單的單排負重輪,並沒有像亨舍爾「虎」一樣採用交錯式的負重輪,加上車體的重量也重於它的競爭對手,所以在進行一系列中,經常會在陷入鬆軟的地面。

在1942年11月份,兩款虎式坦克開始正式的對決,不過兩家的虎式坦克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最終還是亨舍爾虎式坦克勝出,而原本保時捷虎(p)的車身轉為生產另一款大名鼎鼎的費迪南坦克殲擊車(改進型「象」式坦克殲擊車)。

最終只有一輛虎(p)參與了實戰,這輛虎(p)坦克能夠參戰,主要是因為它所在的德軍653坦克殲擊營。因為653坦克殲擊營裝備的是「象」式坦克殲擊車,這樣可以方便後勤的保障維修。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日本唯一量產的重型坦克95式重型坦克
    ,從真正意義上講,二戰期間義大利的M14坦克和日軍97式坦克都只能算是輕型坦克,日本從一式坦克量產開始,一式才能真正意義上中型坦克但是火力依舊是47毫米48倍徑坦克炮,充其量與二戰初期德軍的三號H型坦克是同個檔次,而一式坦克的量產已經是1944年的事情了,在東線蘇聯已經研發出了T34.85坦克,德國也有豹式中型坦克等,英國獨立製造巡洋坦克也開始裝備75毫米45倍徑火炮。
  • 二戰後期日本最後掙扎量產重型百式100噸坦克計劃日本的終極武器
    說到二戰時期各國的重型坦克計劃,日本對於重型坦克研究卻是起步時間最快研製出來坦克最不倫不類的國家,這間接導致後來日本坦克性能落後,但日本最終把落後的產物魔改成了一輛黑科技。30毫米側面在25毫米左右,全重26噸已經基本達到中型坦克該有指標和噸位了,在1937年量產數量為4輛到5輛,如果當時日本直接按照95式重型坦克底盤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很有可能在1941年就具備研製先進中型坦克能力,而日本眼看就要取得成功時又拐了一大彎,日本為了節省材料居然停止量產改進95式坦克開始研製量產97式坦克了,這等於日本人基本放下了之前那條完整的坦克發展線路,更換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的97式坦克作為日本的主力坦克
  • 二戰的王者,盟軍的夢魘,德軍坦克中的惡虎——虎式重型坦克
    二戰中,最為強悍的坦克是什麼?大家第一想到的應該就是德國動物園裡,那只可怕的老虎。沒錯,說的就是虎式坦克。二戰中誕生了無數坦克王牌的虎式坦克,絕對是同盟國坦克手的噩夢,今天我們就看看,這隻老虎到底有多厲害。一.虎式誕生記其實如果嚴格說的話,德國重型坦克的研發,在戰爭開始前就已經進行了。
  • 二戰日本最後量產的中型坦克三式中戰車,為何沒能發揮任何作用?
    三式中戰車是二戰日本於1944年研發成功的一款坦克,它的目的是和盟軍的M4中型坦克相抗衡,為此坦克的火力得到很大的加強。它是二戰中日本量產的最後一型中型坦克,軍隊高層也對它寄予厚望,不過這樣一款坦克卻沒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這又是為什麼呢?
  • 二戰匈牙利43M塔斯重型坦克,模仿黑豹中型坦克而生
    1943年的匈牙利情況很糟糕,該國在二戰的泥潭中已經無法自拔,只能硬著頭皮將戰爭進行下去,為了解決裝甲武器落後的問題,匈牙利不得不想辦法自行研製新式裝備,因為盟友德軍並不打算將先進的技術或者成品出售給匈牙利,理由是匈牙利的工業水平無法生產高度複雜的裝甲武器,不管匈牙利背後如何咒罵,但戰爭還在繼續,包括43M塔斯重型坦克在內的研究項目還是緊鑼密鼓的展開了
  • 二戰美國重型坦克結晶,M26「潘興」的孿生兄弟,T32重型坦克
    二戰時期美國雖然積極研發坦克,拿出了很多型號的裝甲車輛送入戰場,但是在重型坦克領域卻無法和同時期的幾個坦克大國相競爭,好在經過一系列的實驗之後,在二戰末期終於有了滿意的重型坦克,這就是T32。雖然M26定位為重型還是中型曾有過爭論,它的體重確實也達到了41.9噸,但是在美軍的戰鬥編制裡,它是被劃分到中型坦克一類的,也許是和德軍的黑豹中型坦克看齊吧。在M26原型車T26的研發時,設計師就著手在T26的基礎上衍生出一款重型坦克,這就是T26E4。雖然T26E4成功的將長身管90毫米坦克炮裝上坦克,但是因為底盤承載能力不夠,坦克無法安裝重裝甲。
  • 二戰時期,日本重型坦克超「虎」式2倍,沒上戰場成為玩具和笑話
    戰爭初期,德國依靠「閃電戰」,以及機械化部隊,創造性地將坦克組建成坦克集群,形成剛猛無比的鋼鐵洪流,橫掃歐洲戰場。特別是「虎」式坦克,更是令盟軍談「虎」色變。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服役,直至1945年德國投降,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
  • IS-7重型坦克在50年代幾乎無敵,為何難逃項目下馬的命運?
    IS-7重型坦克,是蘇聯在二戰後研發的一款超強坦克,它無論是裝甲防護還是火力打擊能力,都是50年代的頂級強者,甚至一些文章認為它的性能領先了大約20年,直到60年代末才被新一代坦克超越。那麼如此優秀的坦克為什麼沒能量產服役呢?
  • 很輕(強)的重型坦克——義大利P40誕生記
    在1940年代初期,重型坦克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很多國家開始試驗性的研發重型坦克,但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成功的把重型坦克運用到戰爭中。在整個二戰期間,成功研發重型坦克並得到廣泛使用的只有蘇聯、德國、英國、美國、義大利這四個軍工大國,其中以德國虎式坦克、蘇聯IS坦克、英國邱吉爾步兵坦克、美國M6坦克以及義大利的P40坦克為代表。
  • 虎王重型坦克
    它的稱呼為:虎II」/「虎王」,德軍編號有:Sd.Kfz.182、PanzerkampfwagenVIKö;nigstiger、PanzerkampfwagenVIAusf.BPzKpfwVI「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戰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戰結束,盟軍始終找不到有效對付它的辦法。
  • 威風之虎 淺析:虎式重型坦克
    1942年8月29日,一種擁有厚重裝甲,強大火力,交錯負重輪的坦克出現在了鏖戰正酣的列寧格勒前線。它威力巨大,卻可靠性極低。四輛坦克中因為機械故障損失了三輛。它,就是一代名車——虎式重型坦克。
  • 二戰十大坦克之八,落寞的虎王—「虎Ⅱ」型重坦
    1942年底,在希特勒的直接指示下,「虎」式坦克正式開始按照亨舍爾公司VK4501(H)方案為藍本進行生產。但實際上在當時德國軍工部門一共研發了兩款重型坦克,一輛是定型生產的「虎Ⅰ」型,也就是後來的「虎」式坦克,另一種就是比「虎Ⅰ」式更強的「虎Ⅱ」,也就是後來的「虎王」坦克。
  • 二戰十大坦克排名TOP10
    二戰時期比較著名的坦克有:前蘇聯的T-34、德國的「黑豹」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其中T-34被譽為二戰中最優秀的坦克,在世界坦克發展史上佔有顯赫的地位。
  • 重型坦克發展的極致:堪比鼠式重型坦克的美國T-28超級重型坦克
    二戰德國研製了「鼠」式重型坦克,這種坦克的重量遠遠超過同時代的坦克,僅從重量上來看可以算作是坦克中的「超級巨無霸」。無獨有偶,二戰美國同樣也進行了類似的嘗試,試圖生產一種超級重型坦克,不過美國並不是用於反坦克作戰或者機動作戰,而是為了正面突破德軍的「齊格菲」防線,戰術作用類似於德軍的突擊炮。為了確保該型坦克擁有絕對的防護力和火力,其重量也被大幅度增加了,發展為可與「鼠」式重型坦克相媲美的超級重型坦克。
  • 「黑豹」是二戰最好坦克?只有打坦克能力強,其他性能一塌糊塗
    「黑豹」的火力優勢極為明顯,可以在2000米(穿甲能力145毫米)擊穿盟軍1944年所有坦克的前裝甲,甚至包括裝甲最厚的「史達林-2」重型坦克。。 第二,「黑豹」擁有先進的觀瞄設備。除了世界最先進的坦克瞄準裝置外,「黑豹」坦克在1945年還首次裝備了世界最早的夜視系統,在戰爭最後幾個月形成了很大的不對稱優勢。
  • 陸戰之王:虎式重型坦克兄弟作為二戰最好的坦克,有水分麼
    【話說軍世】二戰是坦克作為陸軍主戰裝備大發展時代,從戰爭早期的「脆皮小水管」發展到後期火力防護超強的陸戰之王,相比較於中型坦克M4謝爾曼和T-34,德國虎式重型坦克兄弟似乎更加的威風,很多人認為其是二戰最好的坦克,這個稱謂是否有水分呢。
  • 二戰時的TOG重型坦克,一戰老設計師們頗具新意的「年代秀」
    ,各國所研發出來的坦克也無不以適應戰爭為目的,而這其中總有那麼幾個另類的,比如說英國的TOG系列重型坦克。倒不是說英國所研製的坦克有多落後,二戰期間,大部分英制坦克的設計理念,以及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的區分方式還是符合現實的。但TOG坦克著實拉低了整個英國坦克的高度和顏值,還好它在競爭中敗於了邱吉爾坦克,並沒有量產。
  • 二戰末期服役重型坦克,差點不能入役的美軍M26重型坦克
    如果說起二戰中的美國裝甲部隊,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那些和香腸一樣從生產線上下來的M4中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M4中型坦克徵戰四方,在美軍及其同盟國中都有服役,是當時生產量最大的坦克之一。但是M4中型坦克的反坦克性能較為有限,在戰場上面對德國裝甲動物園時,往往都會出現大量損失。
  • 蘇聯重型坦克的巔峰之作,I S系列坦克,過時20年後尚可一戰
    到了戰爭後期,更是有「史達林」系列坦克的誕生,俄語縮寫為「ИС」,現在普遍習慣使用英語音譯的叫法,即是「I S」坦克。蘇聯對重型坦克的更新換代早在二戰之前,蘇聯就已經開始了重型坦克的研發與使用,只不過思路有些跑偏。
  • 二戰美國T1重型坦克,實戰沒經歷過,表演沒少參加
    ,美國曾一度放棄重型坦克的研製,但是隨著二戰的爆發又重視了起來,只不過此時的美國在裝甲武器方面不僅缺少設計經驗,對裝甲武器的認識更是匱乏,基本上屬於一邊看別人打二戰,一邊從中學習經驗,T1重型坦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