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是一級性能根本算不上好的航空母艦,無論俄羅斯軍迷再怎麼吹捧庫茲涅佐夫,無論我國軍迷再怎麼吹捧前身是1143.6瓦良格號載機巡洋艦的遼寧艦以及以遼寧艦為基礎進一步增強制空能力的山東艦,都無法迴避同噸位的STOBAR航母的性能必然無法與同噸位的CATOBAR航母相比的致命缺憾!否則的話遼寧與戴高樂孰優孰劣的爭論可能存在麼?因此蘇聯海軍不研發蒸汽彈射器的行為備受抨擊,但是蘇聯海軍真的這麼保守麼?錯!
差強人意的滑躍起飛,從不是航母起飛方式的首選,但是真正的1143.5方案卻被絕大多數自媒體刻意忽略了
滑躍起飛的缺點是什麼?艦載機需要憑藉自身動力起飛,對艦載機推重比的要求高;滑躍跑道長度長,因此起飛區對停機區的負面影響更大;短點起飛難以實現最大起飛重量起飛,長點起飛又存在著起飛跑道過長,且使用長點滑跑時必須清空前部停機區,導致調度難度過大;艦載機在起飛過程中,飛行員必須不斷微調機頭指向,否則的話會衝出跑道;也就是說滑躍起飛起飛難度大, 起飛重量小,起飛區對停機區的侵襲異常嚴重,而且難以搭載固定翼預警機!
對於一艘大型航母而言,最好的起飛方式就是功率達標的彈射器彈射起飛!蘇聯的涅瓦設計局對此非常的清楚!因此涅瓦從不喜歡滑躍起飛!
1160方案
蘇聯蒸汽彈射器研發的正式啟動時間是1982年,在當時蘇聯正在規劃建造在斜角甲板上安裝了兩具蒸汽彈射器的1143.7型載機巡洋艦,但是1982年僅僅是蘇聯蒸汽彈射器研發的正式啟動時間!蘇聯海軍在1972年提出建造8萬噸級的1160型載機巡洋艦的計劃,1976年提出建造5萬噸級的1153型載機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只不過兩個計劃都被否決了 ,但是都有相關的設計方案了,蘇聯可能沒有進行蒸汽彈射器的預研麼?
1153方案
每當有文章提及庫茲涅佐夫的由來之時,文章的作者往往會使用這張流傳度很廣的圖片
1143.5設計迭代過程
但是一些作者水平不夠,根本不知道1160方案下面那個使用彈射器的1143.5方案是什麼鬼,對於1143.42方案那就是徹底蒙圈了,所以算了就放一個圖意思一下,說一說1153和1160就得了。
因此搜索文章之時,很難找到1143.42方案以及1143.5原案的相關內容!
盤子已經在庫艦的先輩,超日王的原型,終極基輔1143.42型載機巡洋艦一文中描述了1143.42方案,然而1143.42方案都要比本文的主角知名度高,因為本文的主角是被絕大多數作者所忽略了的1143.5原案。
沒有缺憾的1143.5型載機巡洋艦原案——裝備兩具蒸汽彈射器的六萬噸級重火力航母
1143.5(1979)
1978年10月13日蘇聯部長會議的指示蘇聯造船工業開啟1143.5型載機巡洋艦的研發,並要求在1980年到來之前提出設計草案
早有準備的涅瓦設計局在1979年提出了滿載排水量6.5萬噸的1143.5型載機巡洋艦方案。(本文寫的是涅瓦方案,中央研究所方案等以後再說吧,目前別說漢語資料了,就是俄語的都沒找到……)
涅瓦設計局1979年1143.5方案
艦長305米,艦寬60米;
飛行甲板面積14300平方米;
滿載排水量6.5萬噸;
動力系統為8臺鍋爐,4臺GTZA TV-12-4蒸汽輪機;
最大航速28節,極限航母32節;
使用4陣面的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安裝方式為艦島制高點安裝;
艦艏甲板安裝有兩具長80米的蒸汽彈射器;
反艦飛彈為12發P-700花崗巖反艦飛彈;
庫茲涅佐夫艦尾的粟樹
近防體系由8臺兩兩一組布置在甲板四角的粟樹近防炮,兩門布置在艦尾甲板最下層的AK-630M近防炮,艦艏兩組3*8單元的SA-N-9防空飛彈,艦尾兩側兩組6*8單元的SA-N-9防空飛彈組成的近防體系。
額定艦載機聯隊由14架SU-27K艦載戰鬥機,16架YAK-141垂直起降戰鬥機,22架KA-27直升機組成。
在將YAK-141換成SU-27K並適當縮減艦載直升機數量之後,1143.5型載機巡洋艦能夠搭載36架艦載戰鬥機與十架艦載直升機!而且涅瓦1979年方案完全能夠搭載艦載預警機,那麼這樣的艦載機聯隊弱麼?!再加上蘇式載機巡洋艦堪稱碉堡的火力,一艘1143.5型載機巡洋艦就能擁有半徑500公裡的打擊圈!就是美國的同噸位航母也無法同涅瓦1979年方案的性能相比。
但是涅瓦1979年1143.5方案,最終被否決了:
真正的1143.5方案被奏響了送葬曲,性能不佳的庫茲涅佐夫,狸貓換太子笑到了最後
同尺寸同比例對比,就會發現實際建造的1143.5方案甲板寬度更寬,但是除此以外十幾建造的1143.5方案一無是處!涅瓦1979方案艦艏甲板更寬,因此能夠騰出更多的區域用於艦載機調度,起飛區不在深入降落區,因此艦載機降落安全性更高。
僅有左側彈射器略微觸碰斜角甲板前端,但是這個位置基本上是不會影響降落了,也就是說,涅瓦1979方案擁有了兩個完全不會干擾降落的起飛點,停機區面積明顯要更大!
而且涅瓦1979方案甲板更為規整,飛行甲板浪費情況更少,設計是真的不錯!但是,正如我們所有人都知道的,涅瓦1979方案被否決了!
戈爾什科夫對於涅瓦設計局的方案非常的滿意!因此1979年11月戈爾什科夫批准了1143.5型載機巡洋艦的建造計劃,但是1980年的部長會議之上,烏斯季諾夫要求修改1143.5方案的設計,1980年3月1143.5型載機巡洋艦建造計劃被終止!1980年年底,蘇聯啟動了1143.4型載機巡洋艦二號艦的研發工作(1143.42方案)
1143.42方案
1981年4月涅瓦設計局提交了使用滑躍甲板的1143.4M型載機巡洋艦的設計方案,但是只有五萬噸的1143.42實在是無法讓人滿意!
1981年9月戈爾什科夫從烏斯季諾夫手中搶到了一萬噸的噸位,1143.42方案被取消,蘇聯海軍要求涅瓦設計局在1143.5方案上使用滑躍甲板,並保證航母的火力,因此涅瓦設計局趕緊從故紙堆裡拉出來了1143.5(1979方案)然後進行適當的修改作為1143.5(實際建造案)草案上交。
1143.5(實際建造案)於1982年9月1日開工,首艦被命名為裡加號……蘇聯真正開工建造並計劃裝備蒸汽彈射器的載機巡洋艦有且只有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
烏裡揚諾夫斯克
真正的1143.5方案被歷史所遺忘了,現如今的軍迷提起1143.5方案想到的永遠都是無法令人滿意的庫茲涅佐夫!
小結
涅瓦設計局1979方案被否決是非常的令人無奈的,如果涅瓦1979年方案能夠成為最終版的1143.5型載機巡洋艦,那麼世界上可能再也不會有所謂的蘇式載機巡洋艦性能不佳的觀點,因為涅瓦1979年方案的性能已經足夠強大,六萬噸級的美式航母會被庫茲涅佐夫吊著抽。
但是涅瓦1979方案被否決了,庫茲涅佐夫也與彈射器無緣了,本就甲板空間有限的庫茲涅佐夫遇上了非常浪費甲板面積的滑躍甲板,直接後果就是庫茲涅佐夫級載機巡洋艦性能不佳!
因此庫茲涅佐夫成為了備受抨擊的無能之輩!
注1,預警機可以在STOBAR航母的長點滑躍起飛,但是一旦發動機故障,預警機機組有死無生,而E-2鷹眼預警機在彈射起飛時,即便一臺發動機故障也能正常起飛。
注2:功率達標的彈射器才是能夠派上用場的彈射器!只有在彈射器能夠讓三十噸級的艦載機擁有150節以上的航速之時對於大型戰鬥機而言才有意義,彈射器功率不足的後果就是彈射器根本無法滿足使用要求,在出現這種情況後,要麼退役(八十年代的埃塞克斯),要麼大規模改造(中途島的SCB-110現代化改造),要麼拆除彈射器後安裝滑躍甲板(維拉特與維克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