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的工業城市不約而同地呈現出人口增長放緩。最明顯的時期就是二戰後,二戰後,美國的傳統工業受到嚴重衝擊,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便是紡織業,人口勞動力向更廉價的南方轉移。還有像匹茲堡這樣的鋼鐵業,也面臨著生產設備老化,勞動力流失的嚴重問題。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便是在這場工業衝擊中嚴重到面臨破產的城市——底特律。底特律曾是美國最著名的汽車城,它的支柱性產業自然是汽車。底特律的汽車製造業在二戰時期達到了巔峰,不僅是因為政府的養老金制度吸引了大量勞動力,也因為汽車企業與政府之間形成的良好關係,使得底特律的一度成為」美國巴黎「,繁華程度可想而知。
但由企業提供工人福利,是件不靠譜的事情,工人福利只能從養老金制度中獲取,而要想在退休後拿到這筆巨款前提就必須是汽車行業一直保持在高速發展。企業錯誤的高估了底特律工業的發展,汽車行業的衰敗無疑給底特律的工人們致命的一擊,當時處於羅斯福新政時期,主張白人和黑人地位平等。尤其是企業在招工時必須將黑人和白人的地位平等看待,這也就造成大量黑人北上尋求工作機會。
黑人大量湧入底特律,卻沒想到汽車業已經面臨衰敗。大量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底特律城市發展呈現嚴重的郊區化,大量居民遷出主城區,轉向郊區。至此,底特律成為了美國最衰敗的城市,如今也儼然成為了一座鬼城。
底特律宣布破產,轟動一時,甚至成為了我國地理課本上的一章,只因為底特律的案例實在是太典型且不可複製了。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了美國城市規劃者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所犯下的諸多錯誤,並且底特律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後工業時代美國許多城市的縮影。
雖然現在底特律的經濟在慢慢復甦,也有許多生活在底特律的人們反映底特律已經與從前大不相同,但二十世紀末底特律殘留的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比如民眾對城市發展的信心重建和城市規劃者在繼續保留還是拆除上這一兩難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