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是美國崛起的世紀,憑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美國避免了兩次世界大戰對本土的侵擾,從而給美國國內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穩定環境。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等美國城市迅速崛起為世界級的城市。但並不是所有的美國城市都能發展得如此順利。
底特律在20世紀初憑藉著汽車製造業的異軍突起,一度成為美國經濟總量第四大的城市,僅次紐約、芝加哥和費城。然而在汽車產業帶動城市繁榮的同時,底特律卻暗潮湧動,最終隨著黑人湧入、種族暴亂、犯罪暴增、汽車產業轉型難,使得財政赤字嚴重,最終宣布破產。這個過程不過數十年,令人唏噓。
一、汽車城的崛起
底特律原本只是美加邊境、五大湖畔一座不算太起眼的密西根州首府城市,隨著後來其充分利用扼守五大湖的地位,發展與之相對應的航運和造船工業,從而成為了一個交通和工業中心,積累了城市財富的第一桶金。
不過真正改變底特律命運的,還是汽車製造業的崛起,伴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20世紀初,底特律推出了世界第一款汽車,隨之而來這座城市聚集了許多汽車發明的先驅者,形成集群效應,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廠商紛紛在底特律和周邊設立總部。不僅如此,汽車製造帶動了整個產業鏈和供應鏈向底特律聚集,鼎盛時期底特律有上萬家與汽車相關的企業,被譽為「世界汽車城」。
二、黑人北上補充勞動力
汽車產業的聚集,底特律一度出現了勞動力短缺。而在當時的美國,南北戰爭後,黑人成為了自由人,但他們主要生活在南方地區;長期以來,以種植園經濟為主的美國南方,其經濟發展遠不如以工商業為主的北方。
以底特律為代表的北方城市崛起後,生活在南方的黑人們為了獲得更高的待遇,源源不斷的北上;底特律當時無論是市中心還是郊區,主要還是以白人為主,後來黑人的大量湧入改變了市中心的人口結構。
白人由於很早就從事了相關工作,經濟水平和富裕程度都好於黑人,黑人的到來使得城市內的治安開始混亂,釀成種族衝突,因此白人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紛紛的逃離市中心,遷往郊區或者其他城市。
從1940年-1970年間,白人佔底特律的人口佔比從90%下跌到了55%,黑人從10%上升到了54%,兩個種族的人口佔比成功翻轉。
而黑人由於教育水平較低,技術能力較弱,收入遠比不上白人群體;大量白人工薪階層的流失使底特律的稅收銳減。黑人儘管人數多,但無法補充流失掉的白人群體稅收。
白人工薪階層的外逃,還造成市中心零售業和服務業收入出現下降,底特律商業所得稅的基礎被破壞。
三、汽車產業被嚴重打擊
稅收基礎被破壞的同時,底特律的支柱產業-汽車製造業也出現了的問題。汽車製造業是一種傳統產業,汽車生產過程中的流程和要求苛刻,勞動環境差,容易造成工人們的不滿。
隨著20世紀中期民權運動興起,工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權益,紛紛組成勞動者聯盟(工會),要求提高工資待遇,改善工作環境,減少工作時長。這引起了大規模的企業和員工的「勞資糾紛」,導致企業的生產效率下降。
而在20世紀60年代之後,美國的汽車產業面臨了日本和德國的衝擊,日本和德國在戰後迅速崛起,最主要的產業代表也是汽車製造業,日系車和德系車在全球佔領市場,擠壓了美系車的生存空間。
這導致底特律的汽車企業調低生產規模,裁員甚至部分產業鏈上的企業破產,動搖了底特律汽車產業的根基,使底特律汽車產業的稅收大減。
四、神話破滅
黑人群體的湧入導致白人的大量外逃,城市的零售業和服務業大受打擊,底特律的稅收基礎出現動搖。隨之而來激烈的國際競爭,汽車產業競爭力下降,裁員和破產潮不斷,底特律汽車產業稅收收入大幅下降。
儘管底特律政府作出了不同方式的挽救措施,例如通過借債的方式,投資新興產業和興建基礎設施,但城市競爭力的下降還是導致了人口的大量外流,從1950年最多的180萬,下降到了2010年的70萬。
面對暴跌的財政收入,和振興城市所需的貸款暴增,底特律最終出現嚴重的財政赤字無法償還。由於美國法律規定,除自然災害,聯邦政府無法直接通過財政支援地方政府,因此在2013年底特律宣布破產,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破產的大城市。底特律神話的破滅,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