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耍流氓」,又要換手機卡了?

2020-12-0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科技」(ID:leitech),36氪經授權發布。

近日,中國移動宣布,5G SIM卡現已開始進行測試。而中國聯通的重要合作夥伴天喻信息也透露,已完成5G SIM卡產品的開發,正在參與有關5G SIM卡技術規範制訂及測試環境準備工作。

此舉一出,部分讀者可能會心存疑慮,在之前的宣傳中,三大運營商曾都肯定地表示:原有的SIM卡是可以使用5G的。那麼現在研發5G SIM卡又是什麼意思?

要說清這個問題,還是得從SIM卡的工作機制開始講起。

SIM卡究竟是什麼?

去年5G開始鋪開的時候,就有關於「換不換卡」的疑問,因為在3G過渡到4G的年代,SIM卡都是需要去營業廳更換的,那為什麼這次運營商信誓旦旦地表示,4G卡可以用5G呢?

這裡要科普一下SIM卡的作用,實際上我們日常所稱的「流量」和「通信」,都是通過手機本身來進行的(也就是基帶),而SIM卡做的工作只是對用戶身份進行確認,學名「鑑權」。

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用戶識別模塊),就是承擔了一個手機身份證的作用,就像手機的身份證一樣,網絡鑑權通過了才允許手機接入。

在鑑權的過程中,用戶識別信息IMSI (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和鑑權密鑰Ki就是最關鍵的識別信息。

2G的網絡時代,當你要做鑑權的時候,流程是這樣的:SIM卡將識別信息發送到基站,基站側就會根據密鑰來對隨機數進行加密,發回SIM卡進行解碼。

SIM卡在接受加密後的數據後,卡內處理器會隨即進行解碼,得出答案後發回網絡進行驗證,只要解碼正確,網絡就會通過。

等一下,什麼叫「卡內處理器」?

SIM卡的構造 

你沒有聽錯,SIM卡體積雖小,但是五臟俱全。SIM卡是由8位CPU、小容量RAM和ROM、串行通信單元、以及數據儲存器5個部分組成的一塊集成電路,那麼它當然可以進行解碼。

而且,雖然現在這麼做的用戶少了,但SIM卡還支持存儲通訊錄。只不過由於存儲容量太小,大家都選擇在手機上本地存儲。當然,現在也有廠商在解決這個問題,譬如紫光推出的超級SIM,就搭載了32G起步的存儲容量。

而nano-SIM和micro-SIM的出現也很好理解——既然SIM卡本質是一塊集成電路,那麼隨著技術的發展,元器件小型化的優勢肯定會惠及到SIM卡上,也正好順應了手機集成度提高,空間利用度增高的潮流。

鑑權的迭代 

我們已經初步解釋了SIM卡的基本架構和工作原理,現在讓我們進入核心問題:

為什麼要換卡?

大家可能記得,在3G升級到4G的時候,我們基本上都是要換卡的,這就是鑑權技術升級的結果。

讓我們來複習一下SIM卡在2G時代的鑑權流程:SIM卡把信息發到網絡,網絡發回一道加密信息,SIM卡解密後發回,驗證通過後即可上網。這套流程看似很嚴謹,然而卻有漏洞。

這個漏洞在於,這個鑑權是單向的,可以保證SIM卡是否合法,但無法保證網絡本身是否可靠。

假設我做了一個偽基站,用更強的信號吸引手機接入,然後不管SIM卡發回什麼樣的解碼,偽基站都會通過,這樣就可以輕鬆地接收到你手機的信號接入,實施電信詐騙。

而3G時代,為了解決「單向鑑權」的問題,引入了雙向鑑權機制,不但網絡對用戶進行鑑權,用戶也需要對網絡進行鑑權,雙方都合法才能進行通信。而為了支持雙向鑑權,SIM卡也改良成了USIM卡,擁有更好的加密算法和密鑰。

那為什麼我們的SIM卡基本不是3G換卡,而是到4G時代才進行更換呢?這還是要從三家運營商的策略講起。

3G時期,移動主動簡化了TD-SCDMA的鑑權流程,保證老用戶也能上3G,但後來的LTE標準必須要求雙向鑑權,所以移動用戶換4G幾乎都要換成USIM卡。

聯通用戶換卡的概率就要小很多,由於WCDMA已經要求了要雙向鑑權,所以用戶到3G就必須要換到USIM卡了。

電信則更為特殊一些,它的SIM卡本身就是根據CDMA所特製的(甚至都不叫SIM,叫做UIM卡)。到了4G時代,高通主動放棄了CDMA的演進,所以電信必須要升級到LTE標準,用戶自然也要換卡。這裡多說一句,CDMA的特殊性也就是「一入電信深似海,從此手機不好買」的根本原因。

OK,現在我們解決了為什麼我國晚了一代才換卡的問題,但5G卡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5G SIM卡是何方神聖?

既然USIM那麼安全,那為什麼還要推出5G的SIM卡呢?

有道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單向鑑權的偽基站策略破產後,黑產商人又想出了新的辦法:同時欺騙基站和網絡,先冒充用戶發起呼叫,當網絡側要驗證用戶身份時又誘騙真正的用戶終端反饋身份信息,從而使得網絡側被欺騙。

而且,只要你的手機在2G或3G的網絡狀態下,依然可能會受到攻擊,更別提4G/2G同時在線的功能了,這也是近年來運營商逐步關閉2G網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5G SIM在雙向鑑權的基礎上,添加了端到端加密,保證雙方的信息完全的匿名化。同時,除了傳統的識別信息之外,5G還採用了一種名為網絡訪問標識符(NAI)的格式驗證,可以提供兩種身份驗證和密鑰協商。

當然,原先4G的通信策略也會被5G SIM卡所兼容,你並不需要擔心運營商借著安全更新的名義強制使你的4G手機卡「作廢」。

到底該不該換卡?

從結論來說,現在5G SIM卡還在起步階段,紫光的大容量SIM卡更像是一種實驗性質的試水。據現在紫光的宣傳來看,其主打的「安全存儲」也只是聚焦於本地,而不是通信協議。

而且根據各家代工廠的消息,目前5G SIM卡還沒有進入到大規模測試的環境。4G USIM卡的大規模推廣,離不開運營商一口吃掉3G到4G五年間的發展紅利。而如今5G的大規模推廣還沒有落到實處,更何況4G卡也可以使用5G,5G SIM的推廣效率在今年並不會高。

當然,作為一個每年要消耗2億張SIM卡的大國,5G SIM卡若一上市,銷量也不會過於慘澹。只不過消費者對於SIM卡升級並不敏感,與之搭配的套餐和手機才是最重要的關注點,運營商可能也會推出免費換卡的措施。

至於電信詐騙問題,一、目前垃圾簡訊攔截都比較成熟(蘋果也有一些相關的app,如熊貓吃簡訊)。二、電信詐騙本來就是廣撒網、撈大魚,一千個安全措施,比不過平時多一些安全意識。

並且,與其關注「更安全的」5G SIM,馬上要推行的eSIM才是更有實用價值的技術。儘管eSIM試點「試」了兩年,但今年1月,聯通也終於宣布,將從eSIM試點逐漸擴展到全國。eSIM的帶來的快捷攜號轉網、變更不同運營商套餐等業務,相信會更加貼合人們的需要。

5G SIM卡,看起來很近,實際離我們還比較遠。

本文編輯:Witkey

相關焦點

  • iPhone12手機卡要換嗎 蘋果12手機卡怎麼插
    iPhone12手機卡要換嗎 蘋果12手機卡怎麼插 蘋果iPhone12手機是蘋果第一款支持5G網絡的手機,
  • 4G升級到5G,需要換卡還是換手機?三大運營商正式給出答案!
    近年來,關於5G時代的話題還是受到了很大的關注的,所以大家都特別關注4G換5G跟之前3G換4G一樣嗎,還是只需要換手機卡還是需要換手機?我們都知道當時4G流行的時候只需要把自己的手機卡拿到營業廳進行升級就可以了,但是現在的5 G好多人都聽說要對手機進行更換,對於這些用戶的疑惑,三大運營商正式回應了確定如果需要使用5G網絡是需要更換成5G的手機的。但是現在5G還沒有正在的普及所以還不太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 使用5G竟然要換手機卡?
    《5G SA安全增強SIM卡白皮書》《中國電信 5G SA安全增強 SIM卡白皮書》於是乎,媒體們就又抓到運營商的「把柄」了,大呼小叫:你看看!騙我們!還說不用換卡!這不還得換嗎??使用4G SIM卡的5G手機,使用的到底是不是真5G網絡??首先直接給出答案:當然是真的了!!那麼中國電信的白皮書寫錯了嗎?當然也沒錯。。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解釋下,什麼是SIM卡。
  • 4G網絡升級到5G,該換卡還是換手機?三大運營商「一語道破」
    我們要使用網絡,那就需要每天都向國外支付大量的專利費,所以這也是我國的網絡費會比國外的網絡費貴這麼多的原因,但是隨著我國華為5G的誕生,我國以後在使用5G時已經無需向其他的國家去支付任何的專利費。但是假設我們真的完全走進5G時代,那我們是要換手機還是換卡呢?網絡技術的發展一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2G、3G發展到了4G、5G,網絡對於人們的生活產生了特別的影響。
  • 卡針丟了怎麼換手機卡?和SIM卡有關的內容都在這裡了
    SIM卡的工作原理SIM是「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的縮寫,意思是客戶識別模塊。也就說,SIM在手機和基站連接時起到一個身份識別的功能。每個SIM卡都會有一個獨一無二的ICCID碼,和手機號碼綁定;如果因為SIM卡損壞等原因去換卡,新卡的手機號碼不變但ICCID碼會變成一個新號碼。
  • 手機卡槽裡的SIM卡一直不換,會對SIM卡有哪些影響?
    這是因為SIM卡實際上就是手機用來訪問網絡的通行證,當手機利用SIM卡進行網絡認證之後,通話和網絡就和SIM卡本身無關了。就好比我們現在開車上高速,進入高速收費站的時候要刷一下ETC,但是進入高速之後,你想開多快就取決於高速的最高限速,以及你車子的性能,和ETC一點關係也沒有。
  • 移動聯通放大招,這是要逼我換5G卡?
    要說清這個問題,還是得從SIM卡的工作機制開始講起。SIM卡究竟是什麼?去年5G開始鋪開的時候,就有關於「換不換卡」的疑問,因為在3G過渡到4G的年代,SIM卡都是需要去營業廳更換的,那為什麼這次運營商信誓旦旦地表示,4G卡可以用5G呢?
  • 5G要換新卡才能用?三大運營商回應:無需換SIM卡 4G卡一樣用
    5月13日,中國電信發布的一份《5G SA安全增強SIM卡白皮書》中指出,現階段用戶通過4G卡接入5G網絡,現有的4G卡缺少5G標準中定義的新功能和新增的卡文件與服務,用戶身份數據在通信過程中使用明文傳輸,位置信息不夠精準,已經不能滿足5G網絡的信息與安全要求。
  • 中國移動「和多號」:不換手機、不換SIM卡、實現一卡多號!
    摘要:手機「副號」是什麼呢?其實手機卡"副號"是運營商提供的一卡多號業務,在不換手機、SIM卡的基礎上,用戶可以增加最多3個真實手機號作為副號。一卡多號就是一個手機可擁有多個號碼。用戶在不更換手機和SIM卡的前提下,可增加多個真實手機號作為副號,當副號關機時,相關電話和簡訊業務都會被主號接管。中國移動推出「和多號」業務,在現有手機號碼基礎上,不換機、不換SIM卡,即可增加一個或多個手機副號(11位真實手機號碼)。無需購買多部手機和Sim卡,即可實現一卡多號。一個手機主號可支持開通1至3個副號。可實現一機雙號、一機三號和一機四號。
  • 換張STK卡用手機炒股
    東方網4月16日消息:移動通信日漸普及,也帶來了如今的新時尚——手機炒股。手機炒股系統通過移動通信網與證券系統的實時互聯,通過接收和發送簡訊息的方式實現股票信息查詢、買賣、到價提示、交易委託、銀證轉帳等功能。只要手機在GSM網絡覆蓋的範圍內(可以收到信號)能夠收發簡訊息,就能交易。
  • 升級5G網絡,是換SIM卡還是換手機?
    據了解,5G峰值速率可達幾十Gbps,一分鐘可下載一部高清電影,而我們如果用4G的話平均要10分鐘。在網速上,5G絕對是「王牌」。在紛紛的質疑聲中,很多人還是忍不住去體驗5G,畢竟當新事物來臨的時候我們還是懷著無比的憧憬之心接近他。5G來了用戶最關心的問題還是怎麼去使用——究竟是需要更換SIM卡、還是更換手機呢?
  • 三大運營商推出了日租卡手機流量套餐,到底是福利還是套路?
    實際上,從運營商的角度來說日租卡更易促進消費,從用戶的角度來說也可能是塊蛋糕。1、關於日租卡所謂的日租卡即按流量日租計費,正如題中提及的1元1GB/天,流量是按日計費。假設手機流量套餐中沒有任何通用流量,那麼在使用流量過程中需要消耗通用流量,也就會進行消費。
  • 中國電信澄清:4G卡升級5G不用換卡 安全SIM卡只針對特殊應用
    去年5G開始商用時,三大運營商表示4G升級不需要換卡換號,只要換手機就行。昨天中國電信發布的白皮書又顯示4G卡不能滿足安全需要,有人因此擔心4G升級5G要去換卡,中國電信表示這是誤解。今天中國電信澄清了昨天發布的《5G SA安全增強SIM卡白皮書》的解釋,中國電信強調現有4G用戶無須換卡,只要更換成5G手機就能在5G信號已覆蓋的區域使用5G業務。換句話說,4G用戶升級5G的策略跟去年宣布的不換卡不換號是一樣的,並沒有變化,哪怕用戶沒有升級到5G套餐,也是能使用基礎5G服務的,至少4G網速提升到了300Mbps。
  • 電信白皮書:現4G卡無法滿足安全要求!網友:說好的不換卡呢?
    此前三大運營商紛紛宣稱,使用5G服務不用換卡、不用換號,直接可以開通5G服務,但現在實現了反轉。其實早從3G時代開始,通訊技術的迭代需要換卡甚至需要換號,已經成為了消費者們默認的選項了,就算到了5G時代要更換sim卡,估計消費者們也不會有什麼怨言。
  • 運營商離物聯網可能只差一張eSIM卡
    eSIM,即embedded-SIM,翻譯過來叫嵌入式SIM卡。傳統的SIM卡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一部手機除非只連接WiFi使用,否則若想接入運營商的行動網路,一定要去運營商辦理一張SIM卡插進去。  而且,很多小型化的物聯網設備,比如智能手環,要再設計一個卡槽並能方便插拔,是很費勁的。  那麼為什麼不把SIM卡直接做成一個小型晶片集成在物聯網設備內部呢?這就是eSIM概念的由來。
  • 日本生活,如何選擇手機SIM卡?
    手機作為生活和學習的好夥伴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同學們也面臨著選擇運營商的難題。日本各大運營商在宣傳時,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名詞,讓人暈頭轉向。比方說什麼是「月月割」?什麼又是「一括0円」?各種五花八門的名詞讓大家不知道選擇哪家運營商、選擇哪種卡比較划算。小夥伴們不必擔心,請看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手機卡選擇攻略。
  • 物聯卡流量比普通手機卡便宜,那麼手機用物聯卡上網有什麼利弊?
    用物聯網手機卡上網確實是流量非常便宜,要比正常的手機套餐少花很多錢。但是,我們也要知道物聯網手機卡流量本身按照運營商的規定是不允許個人放在自己的手機上用的,但是現在很多的運營商為了走銷量同時發展客戶,然後私自委託了一些代理商在市場上私自銷售這種物聯網流量卡,本身不能讓個人使用,但是現在很多的這種卡不是物聯網的設備在用,而是個人在使用。
  • 手機SIM卡進化論:nano SIM卡會被誰取代?
    你真的了解SIM卡嗎?多數人對於SIM卡的了解其實僅限表層,只知道SIM卡插在手機裡就可以通話、上網。不知不覺中,SIM卡的形態已然發生了很大改變。什麼大卡、小卡、標準卡說起來非常拗口不說,甚至當你購買了新手機還沒來得及焐熱就要優先去營業廳搞定換卡的事兒,當然,隨身攜帶取卡針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 日本手機那些事:堪比段子手的運營商廣告
    所以借著這個剛剛出爐的獎項,本周《日本手機那些事兒》就在最後的豆知識環節來聊聊日本運營商的那些廣告。要知道,和國內運營商傳統的「充話費送手機」廣告不同,日本運營商的廣告簡直就像是段子手開會。用今年好評度最高的au官方說法來講,日本運營商的廣告就是「單純的追求好笑而已」。
  • 手機攜手銀行 日本運營商行動支付啟示錄
    不過DoCoMo這樣做的一點優勢在於,因為DoCoMo入股了三井住友銀行,因此動作的空間要更大一些,可以有效率、大面積的推廣支持手機錢包刷信用卡的相關設備,加大手機錢包信用卡支付的普及速度。3支付封閉不可行 行動支付也要開放    而在智慧型手機誕生之後,日本的運營商們也意識到了手機行動支付的更多發展空間,2008年,KDDI與三菱東京UFJ銀行打造的「自己的銀行」就是自此背景下登場的。「自己的銀行」由KDDI與三菱東京UFJ銀行各出資一半,以「手機中的自己的銀行」為由決定了這一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