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孩子們中午放學,不用回家,也不用去午託部,直接就可以在學校裡享用到營養可口的午餐。5月12日,鄭州航空港區投資1200萬元改擴建的58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食堂,正式開始實行午餐供應,實現了午餐供應全覆蓋。
中午時分,在鄭州航空港區實驗小學北校區,一改往日的車水馬龍,校門口接送點很是冷清——全校只有十幾個學生排隊走出校門,大部分學生哪兒去了?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今日航空港區中小學正式實現配餐全覆蓋。記者進入校園看到,各班的餐具、飯菜已經擺放就位。來看看午飯有什麼?在鄭州航空港區土牆小學,午餐是饅頭、土豆燉雞塊、麻婆豆腐、酸辣綠豆芽、小米紅棗粥、蘋果;鄭州航空港區宋家小學午餐是饅頭、燒黃豆芽、冬瓜燉排骨、燒豆腐、麵湯;鄭州航港區實驗小學北校區午餐是土豆燉牛腩、木須肉片、西芹炒豆乾、鳳凰玉米羹、香蕉……
據鄭州航空港區教育處負責人介紹,區管委會高度重視學生飲食營養安全,調整預算為全區義務教育階段不具備供餐條件學校改擴建食堂,大部分學生食堂都是學校自營,已經籤訂食堂託管經營的,後期將逐步過渡到自營,最終實現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實現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午餐供應全覆蓋。
目前,午餐標準統一為「三菜一湯一主食一水果」,餐費標準一律不超過10元,區財政為每位學生提供午餐就餐專項補貼。為保證菜品質量,鄭州航空港區教育處要求學校提前一周上報預設菜譜,兩周內不重複。
從生產出來到學生吃到嘴裡,午餐要把好哪些「關」?鄭州航空港區慈航路小學校長徐豔霞介紹,首先把好「環境觀」,通過安裝隔板、大掃除、每天消殺等措施,打造清潔優雅的就餐環境;其次,把好「物資關」,配備口罩、手套、帽子、洗手液、溫度計、消毒液等防疫物資;最後把好「就餐關」,每個班級均劃分固定的就餐區域,固定每個同學的就餐位置,並實施錯時錯峰就餐,886名學生分為三批就餐,校領導教師全程陪餐。
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鄭州航空港區實驗小學的「品味餐廳」把校園文化理念融入到配餐制中,即品味美食、品味經典、品味文化。學生在餐廳就餐,享受著營養均衡的美食,了解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品味著先人流傳下來的國學經典,和物質食糧相搭配,讓學生在獲取身體營養的同時,汲取文化的精神營養。(線索提供:姜威)
【來源:大河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