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時打遍全球,中國未來空天戰機不是夢,將採用新型高超發動機

2020-12-17 騰訊網

近年來,我國不僅在傳統的航空發動機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後研發了「太行」「峨嵋」等大推力發動機,使得我國先進戰機有了可靠的「中國心」;而且在新概念發動機方面,更是喜訊連連,不斷取得進展,多項研究成果領先世界。

早在2019年初的時候,鳳凰網曾報導過,我國自主研發的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TBCC)已經完成試飛驗證,這是國產飛機和發動機一個技術突破。TBCC發動機飛行試驗項目由航空工業成都所總設計師王海峰領導,表明該發動機已完成發動機本身的研發階段,進入飛機-發動機集成測試階段。

從王海峰主持的TBCC發動機飛行試驗項目來看,目前我國在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方面已經取得了研發階段性進展。這種發動機的優勢相當明顯,可以選擇在不同的速度區間啟動不同的發動機,比如在0~3馬赫,是採用燃氣的渦輪類發動機/亞燃衝壓發動機的有利工作範圍;在3~5馬赫,是採用碳氫燃料的亞燃衝壓發動機的有利工作範圍;在4~10馬赫,是採用碳氫燃料的超燃衝壓發動機的有利工作範圍,其中亞燃衝壓發動機轉換到超燃區域的速度在4~5馬赫左右。

據推測,國產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首先將應用於相對簡單的無人機,待未來技術成熟後,還可用於空天飛機的推進系統、高超聲速飛彈的動力系統等。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姜宗林團隊又在新型高超發動機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姜宗林教授是我國的氣動物理學家,他的團隊一直致力於激波與爆轟物理、高溫氣體流動理論和高超聲速試驗技術方面的基礎研究。二十多年來,他們提出了氣體爆轟統一框架理論,建立了正向爆轟技術,研發了JF-16正向爆轟驅動膨脹風洞、JF-12復現風洞(馬赫數5~9,飛行高度25~50km,風洞長267 m,噴管直徑2.5m)和JF-22超高速風洞(馬赫數10~25,飛行高度40~80km,風洞長167m,噴管直徑2.5m),成就了國家先進空天飛行器試驗平臺,刷新了一項又一項的世界第一。這些先進的科研裝備在國家重大任務實施和高溫氣體動力學前沿問題探索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駐定斜爆轟衝壓發動機的試驗模型及其在JF-12復現風洞中安裝的照片

姜宗林團隊研發的新型高超發動機,名字叫「駐定斜爆轟衝壓發動機」。

爆轟是一種極端燃燒現象,具有自持、自組織和增壓燃燒特徵,而且理論上具有近等容循環的熱效率,能給出更高的機械能輸出。

駐定斜爆轟衝壓發動機理論運行範圍為馬赫數6~16,可用於重複使用的跨大氣層飛行器——空天飛機,使得飛行器能夠從機場跑道起飛,加速進入太空執行任務,然後重新進入大氣層,最終在機場降落。

這麼快的速度,不難想像,未來的空天戰機將實現在2小時以內抵達全球任何地點。

兩小時打遍全球,想想都激動。

駐定斜爆轟衝壓發動機燃燒室內斜爆轟圖像和計算模擬得到的H2濃度分布(燃料)

姜宗林團隊提出了吸氣式高超聲速推進的兩個臨界條件。其中,第一臨界條件闡述了超聲速氣體流動中燃燒局部的亞聲速或者超聲速流動狀態的判定問題和上行激波產生機制;第二臨界條件給出了當量比燃燒情況下的超聲速衝壓發動機的最小穩定運行馬赫數。基於臨界條件,姜的團隊建立了駐定斜爆轟衝壓發動機(Sodramjet Engine)設計理論,並採用多種流動控制技術完成了Sodramjet概念驗證機設計,進而應用JF-12復現風洞,完成了馬赫數9飛行條件下的試驗驗證。試驗結果表明:在滿足第二臨界條件的情況下,駐定斜爆轟衝壓發動機可以自點火,並穩定運行,而且是可控制的,從而實現了激波誘導反應面以高超聲速傳播的燃燒過程。

美國航空航天學會認為,姜宗林團隊的科技水平在高超聲速大實驗裝置領域世界領先。JF-12復現風洞能復現馬赫數5~9、高度25~50km飛行條件, 且不採用移動部件,比傳統風洞能產生試驗時間更長、能量更高的試驗氣流。

目前,世界上最具潛力的超燃衝壓發動機依然存在推力裕度小、燃燒不穩定等問題。所以,世界上至今依然沒有能夠滿足高超聲速飛行器推力需求的工程實用發動機。

而姜宗林團隊不僅設計出了概念驗證機,而且還完成了馬赫數9飛行條件下的試驗驗證。真心希望這項成果能為國內相關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參考,助力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

新世紀之初,由於美國戰略的全球擴張,美軍對於全球目標的快速反應需求強烈。因此,美國國防部推出了「常規快速全球打擊」(CPGS)項目,目標是研究從美國本土發射、能在1小時內攻擊全球任何目標的常規戰略武器。

美軍的全球快速打擊裝備需要滿足四點要求,即快、遠、狠和準。新武器必須能夠在接到作戰命令後1小時內,對全球任何一個目標實施打擊並予以摧毀;一般來說新武器需要擁有洲際作戰能力,因為要從美國本土出發打擊境外任意目標;作戰距離需要達到一萬公裡以上;此外對新武器的精準性要求也非常高,需要做到一擊必殺的效果;新武器還要擁有非常強的突防能力,以適應今後可能的作戰環境。

不過美軍提出一小時打遍全球計劃至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仍沒有實現,比如美國研製的以超燃衝壓發動機為驅動的X-51A超音速飛行器,雖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但超燃衝壓發動機仍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而且這種驅動方式只能維持不到半個小時,以5~6馬赫的速度命中1000公裡遠的目標,看來美軍離常規武器快速打擊全球還有不小的差距。

如今,中國和俄羅斯在高超聲速武器方面,已經有了實質性的裝備,比如中國的東風-17,俄羅斯的「匕首」、「先鋒」等。尤其是中國的東風-17,其攜帶的乘波體滑翔增程彈頭,技術更為先進。

隨著我國高超動力的不斷突破,未來將有更多的高超聲速武器投入現役,尤其是空天戰機成功研製的話,未來全球快速打擊已經不是夢。

相關焦點

  • 空天轟炸機載彈200噸,兩小時可炸遍全球,美:X70女武神甘拜下風
    美國的X70女武神超音速轟炸機也都甘拜下風,我國的空天轟炸的出現讓他們直接不行,空天轟炸機載彈200噸,兩個小時就可以炸遍全球。空天轟炸機我們國家在騰雲論文記載中看到幾個重要的信息,這款空天飛機它的總重量約為200噸,長度約為35米,它的整體機型和美國的「奮進號」以及蘇聯的「暴風雪」號都是差不多一樣的,但是奮進號的重量為75噸,暴風雪號的重量為105噸,空天飛機的重量為200噸,足足是他們的一倍多。
  • 蘇30遠航10小時,中國空軍航跡延伸上萬公裡,未來戰機要直飛北美
    8月2日,空軍對外公布了某部霹靂中隊蘇30MKK戰機掛彈10小時超遠程奔襲的畫面,中途經過空中加油,航跡直達大自然「鬼斧神工」種出的島嶼上空。按照蘇30MKK0.95馬赫的巡航速度,10個小時大約可以飛11628公裡,確實創造該機在中國空軍服役20年來的最遠記錄。
  • 大洋彼岸傳來一聲巨響,神秘飛彈試飛,一小時打遍全球之夢或成真
    圖為美國高超音速武器試射近期,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傳來一聲巨響,又一款神秘飛彈試飛成功,這是一款通用型高超音速滑翔體飛彈,隨後發射中心一片沸騰,美軍武器一小時內打遍全球之夢或將因此成真圖為美國高超音速武器模型最近美國國內的疫情還沒得到有效控制,美軍就在夏威夷試射了最新式的通用型高超音速滑翔飛彈,據悉,這型飛彈可以在一小時內打擊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甚至在末端狀態根本無法被現有的攔截武器所攔截
  • 中國6代機或採用4大顛覆性技術,能否領跑全球?
    ,殲20總設計師透露:中國第6代戰機酷似變形金剛,採用了4大顛覆性技術,對此有網友好奇,下一代戰機技術曝光,是否意味著中國6代機要來了?該款戰機或採用的革新技術,能否領跑全球?在世界各國緊鑼密鼓進行6代研發的情況下,中國也緊緊跟隨世界先進戰機發展步伐,根據航空工業首席技術專家王海峰透露,中國六代機外形已經確定,同時還提到中國6代機上面或採用四大顛覆性技術,首先是機載雷射武器技術,由於雷射速度極快,發射即命中不像傳統空空飛彈那樣需要制導,更何況未來空戰是隱身戰機之間的較量,作戰時有可能從中遠距離打到近距離,採用雷射武器優勢十分明顯
  • 最快速度16馬赫,兩小時打擊全球,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高超音速領域一直是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的領域。近日消息顯示,我國的科學家打造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據稱能夠以16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裝載著這款發動機的太空飛行器,兩小時內可以抵達全球任何地方。
  • 中國六代機兩個剪影圖案曝光,突破高超音速,鴨翼設計可摺疊?
    《文化手冊》的第二頁,出現了一幅中國戰機發展路線圖,從殲5、殲6到殲8II、殲10、殲11、殲20一脈相承。不過,在殲-20之前,還有一款新型戰機。從外形上來看,它與之前我國現役任何一款飛機的布局都不相同,外界猜測這可能是我國正在發展中的第六代戰鬥機。
  • 「絕密飛行」的戰機,也許中國正打算製造出來
    電影絕密飛行三位主角與戰機當你看過美國軍事大片《絕密飛行》,你定不會忘記了,那裡面幾架超級隱身戰機,高動機性,超級隱身能力,飛行速度達4馬赫,特別是電影中那架,超智能戰鬥機「艾迪」更是科幻,採用了扁平的升力體無尾隱身設計,雖然「艾迪」並不是現實裡的戰機
  • 中國「革命性」爆轟衝壓發動機成功,性能究竟如何?
    文/田雨 近日,中科院力學研究所高溫動力學姜宗林領導的團隊,成功研製出一款「站立式斜爆衝壓發動機」,這種吸氣式發動機的飛行速度可達5倍音速,2小時內到達地球上任何地點,而且在進一步的研發風洞測試當中,關於發動機在測試各項數據以及性能方面,都已取得了矚目的成就,並且在世界上超越美國保持著遙遙領先的地位
  • 中國會不會受到威脅?美澳加緊軍事勾連,聯手開發高超音速武器
    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在本月初也公開聲稱澳方將與美國共同研發高超聲速巡航飛彈,以對抗"威脅"到澳大利亞利益的各種挑戰。據悉,澳政府未來10年內將增加40%的軍費投入用以研發新型飛彈,而首批研發成功的空基高超音速飛彈將由升級版的F/A-18"超級大黃蜂"搭載。澳大利亞政府稱,此舉意在增強澳大利亞遠程打擊能力,用於增強澳方在亞太地區以及印太地區的軍事影響力。
  • 能打衛星的戰機即將面世,美國GPS要危險了
    ,這就是米格41超音速截擊機,雖然俄羅斯米格41戰機已宣傳多年,但是對於能打衛星的戰機即將面世的消息,各國高度關注。圖為米格41概念圖米格41截擊機被定義為俄軍「未來遠程截擊系統」,這款戰機將是米格31的繼任者,有專家學者推測,米格41截擊機或採用衝壓發動機,推重比將達到20,最大推力或可達到500千牛,最大飛行速度或達到4馬赫,這種飛行速度意味著當今全球最先進的防空飛彈也很難追的上
  • 中國哪八款戰機最有發展前景?美媒列出,從殲-20到六代機
    中國可以說是在最短的時間裡將戰鬥機發展到了最先進的狀態,至少在目前為止,中國的戰鬥機在全球那絕對都是數一數二的,甚至在美國的戰鬥機面前,中國的戰鬥機可以說是一點都不慌,甚至有的時候還想跟美國的戰鬥機比劃比劃。好了回到正題,既然中國有如此之多的先進戰機,那麼哪些戰鬥機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呢?
  • 唐駁虎:中國新太空飛行器=全球打擊太空戰機?不是
    空天戰機?說這話的都是偽專家1998年,NASA的馬歇爾研究中心提出了Future-X計劃,發展為後來的X-37。當時的定位是:通過驗證試驗,最終獲得一種可重複使用、長期在軌,而且具備返回地面後72小時內重新升空能力的太空飛行器。
  • 彩虹5換裝新型發動機,挑戰翼龍2無人機
    這些先進的軍用無人機也在國際市場上獲得了不錯的表現,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彩虹系列和翼龍系列無人機,都已經遠銷全球。最近中國航天彩虹5無人機開始裝備新型500KW重油發動機,再戰江湖,挑戰翼龍2無人機。
  • 中國隱形戰機配置超強發動機,機動性挑戰美軍F22
    新殲-20殲20飛機一直在改進,從未被模仿,我們在擁有殲-20隱形戰機後,成為全球第二個可向戰場投放超級五代隱形戰機的國家。雖然有專家稱最新製造的殲-20A戰機配備了渦扇-10發動機,這是中國自行研發生產新一代強大發動機,可輕鬆實現需要的作戰需求。新殲20的換裝,讓很多國際媒體都發布了跟蹤式報導,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近期迎來一次大改,"殲20B"型據稱已經量產,媒體還宣稱新的"殲20B"採用了TVC、也就是我們說的推力矢量技術。
  • 連殲-20都沒能用上,中國新型戰機採用一體化設計,全球獨一無二
    繼我國殲-20面世後,不少國人就開始期待接下來還會有哪些更先進的戰機出現,從2012年流出的一張戰機偷拍圖開始,無數人就對這款名為FC-31的戰機倍加關注,沒想到,2年後就正式對外公開了這架戰機的一些信息,其中採用的一項技術就連殲-20都沒能用上。
  • 美澳聯合研發高超音速飛彈 不過是虛張聲勢 發動機瓶頸還未搞定
    美澳聯合研發高超音速飛彈 不過是虛張聲勢 發動機瓶頸還未搞定據《外交學者》、美國之音等多家外媒2日報導,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琳達·雷諾茲1日宣布,澳大利亞將與美國共同研製高超音速飛彈,應對正在研發類似武器的俄羅斯所構成的威脅。
  • 圖-160M2換發動機首飛,戰力翻倍,未來中國能否引進?
    近日,根據在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的報導,經過現代化升級的新型轟炸機圖-160M2於11月3日在喀山機場進行了首飛,此次圖-160飛行高度最高6000米,飛行時長2小時20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首飛成功的圖-160M2轟炸機,是俄羅斯脫離烏克蘭支持的情況下完全獨立升級製造的。
  • 新型巡航飛彈亮相,高超音速反航母飛彈失效,055戰艦能否應對?
    ,美國海軍的「查菲」號飛彈驅逐艦也過來湊了下熱鬧,成功發射了兩枚最新型的「戰斧」Block-V版巡航飛彈。在這次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的爭鳴中,小熊兵嗅到了一絲絲危險的味道,那就是目前全球的反航體系在不斷地升級換代,而中國海軍的新銳戰艦,055型飛彈驅逐艦迎來了最強的考驗。
  • F22搭載全球最強發動機,超視距作戰卻不如殲20,這絕對不是吹牛
    據悉這架戰機擁有2馬赫左右的飛行速度,搭載兩臺F-119普惠發動機,擁有4個外掛點和2個飛彈內置艙,而且還擁有一門20毫米的「火神」機炮。而且還採用雙垂直尾翼,雖然這架戰機沒有蘇-47的大彈艙,但依舊可以搭載多枚中程飛彈。此外F-22還搭載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擁有極強的超視距作戰能力。
  • 美軍又展示一種高超音速武器模型,美司令:中國有比東風17更強的
    近日,美國兩款高超音速武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意外曝光,據稱幾分鐘能打遍全球?B-52轟炸機掛載AGM-183A飛彈飛行報導稱,AGM-183A採用的「助推+滑翔」系統是藉助火箭助推將滑翔彈頭加速至高超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