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長亭柳依依,總結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幫孩子讀懂更多古詩

2020-12-05 二胎媽媽的星辰大海

意象是閱讀古詩詞時的一個重要概念,認識並積累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一項任務。學會總結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就仿佛拿到了一把打開詩詞寶庫大門的鑰匙,可以幫助孩子們讀懂更多古詩詞。

什麼是意象呢?詩人在觀察客觀事物時,往往會加上自己的主觀之意,所以古詩詞中出現的景物,就不可避免地籠罩了一層作者的主觀色彩。這種「籠罩了作者主觀色彩的景物」,就被稱作「意象」。

在古詩詞的創作和發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觀感情被逐漸固化下來,用以表現特定的場景和寓意。在此先用一首小詩把古詩詞中經常出現的意象進行總結:

松梅竹菊寓高潔,借月託雁寄鄉思。杜鵑鷓鴣啼悽悽,梧桐葉落透悲意。別時長亭柳依依,落花流水傳愁緒。烏鴉燕子系興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潔:

我國古代文人將「梅蘭竹菊」贊為「花中四君子「,亦稱」歲寒四友「,留下了大量的詩文讚美它們的高潔品格。古詩中提到松樹的次數也很多,它也是高潔的象徵,所以我們把它們放到一起來積累。

松、梅、竹、菊都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高潔的情操:

劉楨的《贈從弟》這樣寫松柏:」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的《詠竹》這樣寫竹子:「歲寒別有非常操,不比尋常草木同。」元稹的《菊花》這樣寫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王安石的《梅花》這樣寫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陸遊的《卜算子·詠梅》這樣讚美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 借「月」託「雁」寄鄉思

01.「月」的意象

皓月當空常常引起遊子的思鄉之情,望月懷遠,喚起詩人的鄉愁:

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02.「鴻雁」的意象

雁是一種候鳥,傳說中雲中的鴻雁、水中的大魚,都可以幫人們傳遞訊息;古詩詞還常常借大雁南飛的景象,抒寫遊子的思鄉之情:

李清照《一剪梅》:「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趙明誠即離開家鄉赴任,「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纏綿的相思之情,只好藉助鴻雁傳書來傳遞彼此的思念。

王灣在《次北固山下》這首詩曾寫道:「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詩人漂泊流浪,到底什麼時候能重返故鄉,連泊舟中的詩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於春光中北歸的大雁為自己傳書了。歸雁這一意象寫出了作者的思歸之情。

3、「杜鵑」「鷓鴣」寓悽涼

杜鵑,又名子規、杜宇等,在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讓位於他的臣子後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又說杜鵑叫聲如「不如歸去」,於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了悽涼、哀傷的象徵。

鷓鴣天 晏幾道  十裡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這首詞中,作者為什麼要描寫杜鵑的啼叫聲?我們應從杜鵑的叫聲入手,詞中也提到了「聲聲只道不如歸」,表達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歸之情。

古詩詞中出現的「鷓鴣」這一意象也經常透出悲涼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昔日的宮女如花與此刻的鷓鴣亂飛,今昔對比,興衰之意、蒼涼之感油然而生。

4、「梧桐」葉落透悲意

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桐葉落,預示著秋天的到來。以梧桐寫悲秋心理,是古人常用的手法。例如宋代女作家朱淑真的《秋夜》: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在這首《秋夜》詩中,作者藉助涼床、月影和梧桐,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還有李清照在《聲聲慢》一詞中寫過:

「梧桐更兼夜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晚年孤苦無依的李清照,也是借梧桐夜雨,抒發滿腹愁緒無人傾訴。不再有雲中錦書來,觸目皆是悽涼之景,包圍她的只有有無邊的悽涼與孤寂。

5、別時「長亭」「柳」依依

在古典詩詞裡,楊柳常常與離情相關聯,《詩經》中的《採薇》中寫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柔弱的楊柳搖擺不定的形體,最能傳遞親友離別時依依難捨之情。此外,「柳」與「留」也諧音。長亭為古人送別之場所,因此也是送別詩中經常出現的意象。

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的這首《雨霖鈴》同時寫到了這兩種意象,分別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闋寫長亭送別之際,寒蟬悽切,驟雨初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將送別的場面渲染得淋漓盡致;下闕虛寫的是離別後的場面,第二天早上,作者酒醒之後,再也看不到伊人的面容,只有楊柳岸的冷風拂面,一彎殘月掛在遙遠的天邊。

6、落「花」流「水」傳愁緒

「花」落讓人愛憐、傷感,「水」流或喧囂或舒緩,綿延不絕,最惹人愁緒,因此,在古詩詞中常用落花流水來表達憂愁。如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物是人非,令人唏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緒猶如綿綿江水,流淌在春天的原野上,化抽象為具體,極富表現力。

7、「烏鴉」「燕子」系興衰

烏鴉這種鳥經常在墳頭等地出現,常被視為不祥之兆,詩人常用「烏鴉」這一意象渲染出衰敗的氛圍。燕子則因其有眷戀舊巢的特點,成為古典詩詞表現時事變遷,抒發歷史興衰之感的載體。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烏衣巷》一詩中寫道: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長滿野草野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通過「燕子」這一意象,表達了深沉的興亡之感。

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不計其數,我們今天先梳理到這裡,以後再繼續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幫助小朋友們更輕鬆地學習古詩詞。大家想要總結哪些意象,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成長進步。

作為詞牌名的《清平樂》,在歷代文學大家筆下都有哪些經典之作?

偷得浮生半日閒,帶孩子在最美的山水田園詩裡,感受田園之美

花褪殘紅青杏小,陪孩子在古詩詞裡穿行,體驗杏花到青杏的蛻變

相關焦點

  • 超全總結:幫你搞定中學古詩詞鑑賞!
    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常見的古詩分類及主題情感見下圖。二、意象意境意象包括意和象,是指詩人的立意與所描寫物象的結合,是詩歌中浸染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象指作者思想情感寄託的載體,有實象和虛象兩類。
  • 中國文化的底蘊: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上篇)
    於是錦鯉就成了一種意象。說了這麼多,下面可以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古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有哪些?它們都有怎樣的含義?有哪些代表性的詩詞講到了這些意象呢?下面小仙給大家一一道來。月亮春花秋月、風花雪月都是古詩詞最常見的題材,這兩個詞都包含一個「月」字,由此可見月亮在古詩詞中的地位。在古詩詞中,月亮往往代表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這裡有一個小故事。
  •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今日立夏,一起在古詩詞中迎接初夏
    立夏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開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繁花似錦,綠樹濃蔭。《逸周書·時訊解》云:「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到蜊蜊(即:螻蟈)在田間的鳴叫聲(一說是蛙聲),接著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 立夏將至,在10首清新活潑的古詩詞中,欣賞最美的初夏之景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詩詞中有關初夏的美麗景色吧!01.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①出處:《山亭夏日》(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今天分享的10首小詩,短小精悍,非常適合低齡孩子賞析背誦。關於初夏的古詩詞還有很多,接下去我們再分享一些篇幅較長的,供年齡較大的孩子們鑑賞背誦。大家覺得哪些關於初夏的古詩詞必須讓孩子學習,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集思廣益,努力為孩子們搜集到最佳的學習素材。
  • 如何理解古詩詞中的意象?
    有朋友提問:如何理解古詩詞中的意象?古詩詞意象就是帶有詩人主觀感情的客觀景物。古詩詞意境由多個意象組合而成。打個比方,意象好比蓋房子的磚頭水泥,意境是水泥磚頭所建造的房子,同樣的材料,設計理念不同,房子可以是西式洋樓,也可以是中式園林。這位朋友其實自己在提問補充裡面就做出了回答。古詩詞意象就是帶有詩人主觀感情的客觀景物。
  • 高考語文備考:如何讀懂古詩
    對於命題者來說,如何引導考生先讀懂後鑑賞,命題的導向至關重要。對於考生來說,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領悟作品的內容和技巧,能否讀懂詩歌極其關鍵。因此,必須扭轉輕讀詩、重做題的傾向,我們應沉下心來,反覆咀嚼,一定要重視古詩本身給我們傳達的內容,從而來解讀古詩。 在考場上,究竟怎樣才算讀懂了一首詩歌呢?
  • 2020高考語文知識點:古詩詞寓意順口溜
    詩詞鑑賞題在高考語文卷中所佔的分值越來越大。考試大綱對詩詞鑑賞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鑑賞古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並分析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考題多以主觀題形式出現。  古詩詞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麼,意象又是什麼呢?
  • 為什麼孩子要背古詩詞?梁宏達老師的總結,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古詩詞的學習情況,幾乎在每個家庭都能看到這樣一張唐詩三百首牆貼。雖然每天給孩子安排很多古詩詞背誦,可是自家孩子就是記不住,對於別人家孩子4歲就能背幾十首古詩,羨慕不已。
  • 高考中經常丟分的古詩鑑賞題:什麼是古詩的「意象」?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那麼究竟什麼是意象呢?所謂「象」,即物象,也就是可以看得見的事物;所謂「意」,即詩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意象」實際上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 「爸,罵我請用古詩詞」,被古詩餵大的孩子,早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在這個視頻中,有個小女孩正一臉恨鐵不成鋼地對她父親說:「以後罵我請用古詩詞,要以德服人,不要只會嗷嗷叫。」 我當時覺得這個小女孩太有趣了,就想想看看這個視頻是怎麼回事。
  • 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以下優勢很明顯,將來學習差不了
    那麼,從小背古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有沒有必要呢?孩子聽不懂古詩,就不能背嗎?答案當然是:能!古詩是一種十分講究的語言藝術,尤其注重意象、押韻和平仄(聲調)。而從小背古詩的孩子,接觸了更多優美的詞句,積累下的漢語語感會更好。這樣的孩子,將來不僅語文學得更好,只要是帶漢字的書,他都能更快的理解。
  • 《兔小貝小學古詩》:孩子的童年,不應該只有網絡、遊戲和二次元
    然而,多少父母渴望有一個這樣有才氣的孩子?可惜也只能想想而已。就連最簡單的教孩子背詩,就不知道這事到底有多難!也有家長並不重視孩子古詩詞的積累,認為孩子年紀小,理解能力有限,對詩中很多意境一知半解,背起來真的不容易!可是不容易就能不學嗎?不僅不能,而且更重要了。
  • 古詩詞賞析的要點在這裡,一直以來大家都誤會了……
    學語文古詩詞賞析是免不了的,那麼怎麼做好古詩詞賞析呢?相信大多數人不是不會賞析古詩詞,只是讀不懂古詩詞的意思,如果能讀懂古詩詞的意思,那麼賞析也不在話下了。下面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怎麼弄懂古詩詞的意思。
  • 高考語文試卷常出現的古詩詞意象與典故,轉給學子,防止丟分
    文言文與古詩詞中有許多經典的意象和著名的典故,作者通過意象的選用和典故的借用表達出不同的情感,託物言志。隨著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文言文、古詩文在高考語文中的分數佔比也在增長,每年高考語文中的文言文和古詩詞閱讀裡常涉及到這樣的考題。
  • 「爸,請用古詩詞罵我」,背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出眾
    「總是讓我來幫你,自己都不反省。你以後罵人,能不能用文化高一點的來罵人呢?」小女孩妙語連珠,並且條理清楚有理有據,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總是讓我來幫你,自己都不反省!詩詞可以改變人生,被古詩詞餵大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出眾最近,看到《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在電視上重播。作為鐵桿粉絲,每次看都津津有味。看到節目中,那些出口成詩的選手,總能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詩詞改變人生。
  • 古詩詞常用意象集錦
    詩詞之所以是詩詞,主要是它有優美的意境,而意象是構成意境的元素,也就是說,意境是由多個意象來構造而成的。所以,意象與意境在詩詞中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是意象?下面我將這些沒有過時、現在依然可以用的意象集中起來,以供大家寫詩詞時參考。1、月亮在古詩詞中,月亮一般是代表思鄉、思念親人的載體,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李白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又如蘇東坡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
  • 推薦10首早教古詩,幫娃練習發音吐字,鍛鍊孩子記憶力和想像力
    影響一: 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簡簡單單的幾行詩句中,卻蘊含著一個故事、一種意境、一種情緒,這不得不讓我們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當孩子在背誦、學習古詩詞的時候便能感受到詩中蘊含的這些情感,這些情感也會潛移默化地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 古詩鑑賞中的寫景技巧之意象組合答題技巧
    2020年中考語文考點之意象組合類古詩鑑賞答題技巧本次課程主要內容:結合具體的古詩和文章對意象類的古詩進行鑑賞,教你輕鬆拿下古詩鑑賞。本課程適用於七年級以及七年級以上的學生。【筆記】1.意象 ( 1)意:作者內心的情感思想,即情意;主觀的,存在於人的頭腦中,如 孤獨、哀傷、激動、快樂、淡然。
  • 小學1-6年級常考古詩詞分類大全,學霸人手一份
    我們的古詩詞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是古人先輩文化智慧的結晶,古詩詞中常常表達了古代文人墨客的觀點、思想,也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文化歷史。可以說是一種十分深奧的表達方式。學好古詩詞不僅是對孩子文化內涵和寫作能力的一種培養,更能讓孩子通過古詩詞與古代文人來一場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感受歷史文化。如今的部編版教材十分注重古詩詞的學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們就要學習古詩,增加的比例大概是87%,初中增加的比例大概是51%,而且高考背誦的古詩文篇目從60篇增加到70篇,由此可見,古詩詞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性。
  • 孩子從小背古詩詞,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幫助」,學習成績差不了
    孩子說話更能抓住重點古詩詞中的句子和我們現代生活中經常說的句子完全不同,小孩子可能沒有辦法理解,但是在朗讀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種語感,經常這樣鍛鍊孩子,他們說話會更有節奏,更容易抓住重點。等到他們長大了之後,與人溝通的時候,就會言簡意賅,直接表述出自己內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