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關於立冬,民間有很多俗語,其中,通過立冬當天的天氣,來判斷後續的天氣有不少,比如通過降雨判斷,「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大概意思是說,如果立冬當天是晴天,當年冬季的天氣以晴天為主,如果立冬當天是雨天,則當年冬季的天氣降雨居多。
通過颳風判斷,「立冬北風冰雪多,立冬南風無雨雪。」大概意思說,如果立冬當天刮北風,則當年冬季冰雪天為主,比較寒冷,如果立冬當天刮南風,則當年冬季無雨雪天氣,相對比較暖和。
除了風、雨之外,還有通過是否打雷來判斷後續天氣的好壞,比如「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大概意思是說,如果立冬當天打雷,本來有十戶人家養牛,90%都會放棄,只剩下一戶養牛,這是為何?立冬打雷不好嗎?詢問了老農之後,聽聽他們怎麼說。
以前養牛的飼料,主要來源於自家種植的莊稼,莊稼收穫後會留下秸稈,使用秸稈餵牛,或者是鄰居家的秸稈,當農作物長勢較好的情況下,秸稈才會多,如果農作物長勢不好,一方面莊稼產量上不去,另外一方面,秸稈也不多,另外,遇到極端的天氣,農作物還有可能無法生長到成熟期,因此,在飼料不多的情況下,餵牛的就少了。
上述是從飼料的角度分析,「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還有一種說法,從溫度上來分析,如果立冬當天打雷,預示著當年冬季雨雪較多,天氣比較寒冷,在以前,養牛基本上都是在棚子裡,室外的牛可能會被寒冷的天氣凍死,進而有了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
通過上述說法,也說明如果立冬當天打雷是不好的,但是,畢竟以前的科學不發達,一些極端的天氣都是靠猜想,有句歇後語說「冬天打雷——沒有的事」,可以看出冬天打雷,並不常見。
但是,現在的科技已發達,一些不常見的天氣,已經得到證實,據氣象專家說,雖然冬天打雷不常見,但是它並不是一種「異象」,也屬於正常的天氣,打雷並不是只在夏天出現,是否打雷和氣溫的高低沒有直接的關係,不是說氣溫低,就不會打雷。
引發打雷的因素有多種,以冬天打雷來說,如果高空的氣溫與低空氣溫的溫差太大,造成空氣不穩定,高層冷空氣品質重,要下沉,低層暖空氣品質輕,要上升,從而加劇對流,就會導致冬天出現打雷。
夏天期間,打雷形成的條件相對比較容易,冬季期間,打雷形成的條件會難一些,所以,會導致大家誤認為,打雷只會出現在夏季,而無法出現在冬季,一旦當「冬雷」出現後,就會誤以為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其實,從氣象學的角度分析,這都是正常的天氣情況。
綜上所述,如果再遇到冬天打雷的情況,也不要再怕「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立冬打雷要反春」的說法了,不過,對於流傳下來的俗語,大家可以了解,但是實際情況,還是要相信科學。
最後問下大家,今日立冬,你們那裡打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