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覆覆時間過得真是快,明天我們就迎來了一年中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節氣,而在筆者的東北地區秋收也接近了尾聲,農民們開始準備「貓冬」了,立冬在農村人的眼裡就是冬天的正式開始,而以前的霜降只是氣溫下降的開始,立冬才是冬天的開始,其實在北方在立冬以前就已經開始了冬季的氣溫,零下10攝氏度為常事,而南方隨著立冬的到來,冷空氣也開始南下,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南方的小夥伴們也會體會到涼意。在農村有很多關於立冬的俗語或者農諺,大多都是說的關於農村的收成或者冬季的天氣情況的,雖然一些俗語和老話不適合現在的農業發展,但對於農民的生活來說還是有很多指導意義的,就像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雷打冬」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雷雨天會在春季、夏季、秋季出現,冬季是非常難得看見打雷現象的出現的,從這句俗語的表面意思來看,如果冬天出現打雷的現象,那麼明年的牛圈就會出現十有九空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打雷會讓牛消失麼?下面咱們就來細細分析這個俗語所蘊含的道理。
打雷的現象相信在小學的課本中就學到過,天空中的雲朵跟電池一樣都是有正負極的,正負極碰撞就會產生火花,而雲朵的正負極碰撞就會產生閃電,不僅產生了閃電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種熱量會讓空氣中的水汽迅速膨脹,膨脹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擠壓,這種擠壓會產生一種聲音,這個聲音就是雷聲,所以由此可以判定,打雷需要大量的水汽和劇烈的運動,缺一不可。
這種現象在空氣溼度高的春季夏季會比較高,在秋季較為少見,在冬季就是極為罕見了,罕見歸罕見,但還是存在的,冬天的氣候特點就是天乾物燥,雖然氣溫較低,但空氣中的水汽卻非常少,這就讓冬季會很少出現「冬打雷」的情況,如果一旦在冬季出現了「冬打雷」的現象就會證明一個情況出現,那就是這個冬天應該是個暖冬,畢竟打雷需要空氣中有水汽,如果氣溫低的話肯定不會形成水汽的,但氣溫高的話就會形成水汽,加上冬季季風的劇烈運動勢必會出現「冬打雷」的現象。
暖冬真的會讓牛欄十有九空麼?
出現「雷打冬」的情況基本就可以判定這個冬天不太冷,也許會是一個暖冬,暖冬對於農作物的生長是會有一定影響的,如果是積極的糧食就會豐收,如果對農作物沒有幫助作用,那麼糧食就會減少,沒了秸稈和糧食的供給,想必大家就會對牛的飼料發愁,所以就會產生人們紛紛拋售牛,不在繼續養殖,畢竟飼料少,成本就會增加,最後利潤就會減少,農民養殖戶肯定是不會幹的。
而暖冬對於糧食生長是有很大影響的,小麥在冬季氣溫低的時候會有休眠期來蓄養生命力迎接春季的到來,但如果溫度高的話,小麥在冬季就會繼續生長,這樣生長的小麥很容易出現植株細弱、分櫱能力差、易倒伏等情況。而暖冬的農作物很容易受到蟲害影響,溫暖適宜的溫度會讓很多害蟲繼續生存,而正常冬天的話,溫度低這些細菌和害蟲會進入土壤下冬眠。最重要的是根據農民的經驗來判斷,暖冬很容易出現倒春寒,這對農作物的生長來說是影響非常大的,所以出現暖冬的情況真的有可能會影響糧食收成,從而養牛就會十有九空。
結語:其實在農村還有很多俗語是關於「雷打冬」的,比如「冬天出驚雷,遍地出『毛賊』」,該熱不熱、五穀不結,說的都是冬季如果是暖冬的一些危害,但現在的農業措施都改善了許多,在應對暖冬上還是可以從容應對的,因此大家對這個俗語了解即好。那麼問題來了,大家認為這個俗語有道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