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給大家透露了淡路島上一家無敵美味漁協海鮮館(具體點擊:日本千年漁港食海鮮記:沒去過漁協食堂,別說吃過真正日料海鮮),手癢,忍不住寫一篇和發現它關聯很大的最簡版日語生存指南。
想當年,阿布旅行手記第一次去日本,在南九州屋久島,看到碼頭附近一家漁具店的老闆,在門口綁魚線準備出釣,小編的釣魚癮也就犯了,想找老闆好好問問,但很多話只有憋在心裡,還落得個人家愛理不理,當時那個囧。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不僅因為幾句日語,在海邊能不時得到日本釣魚大叔的指引,就算在酒店裡,順口表明下行程,也能意外地獲得贈送的免費釣魚券等等。
當然,好處不止這些啦。
這幾年在日本遊走最大發現之一,便是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旅行帶入感,那掌握一些日語還是很有必要的。雖說日語越溜越好,但實際上,沒時間專門學習,記住本篇裡提到的簡單幾句,也勉強夠用了。
日語是有結界的
先說下日語結界的天然存在。
那就是,在日本很多時候,如果你用英語和日本人交流,往往會遇到一種情況——你講的英語非常標準,對方也能聽的懂,也完全理解你的意思,但是,對方用英語跟你講,你就是聽不懂。
為啥會這樣呢?
雖說日本國民的英語教育程度挺高的,平均掌握的詞彙量也不比中國人少,但日本人講英語,和中國人有個天然的劣勢,那就是他們沒有翹舌音,結果,他們的英語,僅僅是日式英語。
這種日式英語,不標準也算還好,有時候,還會夾雜一些,來自法語,葡萄牙語的發音,英語裡的「coffee」,日語裡有個對應的單詞,發音就成了「烤嘿」。
既然聽不懂,英語交流這條路,很多時候是走不通的。
也有人問,很多日本酒店都有翻譯機,我也有翻譯軟體,技術上總可以解決吧。
阿布旅行手記只能說,以目前技術,在一些特定場景,也許還行,但你旅行需要交流的場景,並不限於酒店,很多時候,夾雜著機器的交流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況且,萬一你正好處在一個沒有網絡的環境裡呢?
這意味著,如果想從日本當地人那裡獲得更多的旅遊信息,更多的時候,只能用日語交流。
這時候,又有人會問,我就去日本旅遊而已,學習日語還得背五十音圖,更不必說還有會話、聽力等,你說的日語交流,是不是實現難度有點太高了?
如果你老老實實地學習日語,當然是個長時間的活,但馬上上手也不是不可能的——將在旅行中需要用到的高頻日語梳理一下,其實能用得上的,數量也不多,然後,也不需要記它怎麼寫,記住發音就好,現學現用未嘗不可。
旅遊用高頻場景與詞彙
結合自己在日本的旅行經歷,阿布旅行手記發現,從下飛機那一刻算起,至少在我們的行程裡,可能要用日語交流的高頻場景,滿打滿算也就6個地方。
它們分別是:1,人在機場問路;2,存行李;3,入住酒店;4,巴士預約換乘;5,吃飯和點單;6,丟東西和救命。
下來我們就依次來拆解看看,在這些場景裡,有哪些簡單的日語會話可以輕鬆解決問題。
1,人在機場問路
話說你下了飛機,取了行李,出現在機場大廳。能讓你稍微安心的是,機場的各種指示牌,都有一部分你能看得懂的中文繁體字,大概也能明白個方位,但犯難的也有,那就是問訊處、廁所、車站如何走。
第一個問路用高頻句出現了,那就是:「不好意思打擾了,XX,在哪裡?」
它對應的日文發音是——「斯密馬賽,XX多果疊斯蓋?」
至於廁所、車站怎麼發音,你用英文好了,大概率上對方都能聽的懂,至少能給你再指個方向。
接著就是出了機場換乘巴士或者軌交,除了自己找時刻表看發車時間,另外就是在問詢處問時間。如果你不是在大機場乘車,售票的地方,很多情形下就是個自動售票機,你也看不到時刻表。
結果,第二個高頻提問句出現了——「幾點幾分?」
它對應的日語發音就是——「囊幾?」
如果對方跟你說「X囊X幾」,就是「幾點幾分」的意思。
說到這了,如果你有稍多的精力,不妨可以背一下日語裡阿拉伯數字的發音,再輔助上面的這個「囊幾」,問個時間基本上就能搞定了。
我們在四國高松機場出來,就是發現巴士好像趕不上了,然後到問訊處多問了句「囊幾」,結果,就得到了即時的指引,讓我們趕快過去,也許還能趕上,結果還真趕上了,於是省下了1個小時的機場等車時間。
2,存行李
接著就是存行李的環節。
雖然你在日本很多遊客服務中心,都能看到有儲物櫃,但同樣很多時候,想靠自己找個存行李的地方並不容易,這並不是說周圍沒有存放行李的地方,而是沒有儲物櫃。
找存放行李的地方,基本上也是很多遊客在日本的痛點,再加上不會用日語問,結果就得改變行程,但如果能多問一句,情況就又有所不同了。
也就比如我們去年五月在名古屋附近的河和,碼頭上是找不到存包地方的,但問了碼頭工作人員,行李就存在了他們辦公室,而後來在淡路島的福良汽車站,也是如此,問了之後,工作人員也是把行李存在了他們的工作間。
這便是第三個高頻提問句——「不好意思打擾了,在哪裡能存放行李?」
對應的,你就可以指著自己的箱包,用日語發音問——「斯密馬賽,多果,尼莫茲,活岡?」
大概率上,凡是車站,有服務人員的地方,你的行李,也都能臨時存放在他們的工作間裡,畢竟是個旅遊業發達的國度。
另外就是,日本的酒店,就算你不是馬上入住,也是可以幫你提前存放行李的,所以,這個話同樣適用於酒店。
3,入住酒店
入住酒店環節,除了上面存行李的環節,要用到的那句較多外,另外一句就是辦理入住。
對外國遊客來說,通常情況下,去酒店辦理入住,提前都是在網上預訂好房間了的,對於我們,也是事先把預約好的網頁,保存在手機裡,到店給服務人員看預約信息。
第四個高頻句就這麼出現了——「預約好了。」
它對應的日語發音是——「喲亞庫,疊斯」。
基本上,店員也就明白你的意思了。當然,酒店交流會更輕鬆一些,因為不少酒店確實有翻譯機,有些熱門旅遊地,現在還有能講中文的店員,或者英文流利的店員。但在稍微偏僻地方,日語的重要性就會凸顯出來。
比如我們在淡路島住的那家山頂上的PLAZA,因為是個老式的日本溫泉酒店,平時去的遊客也多是日本人為主,英語交流就很困難,更不用說中文了,這時候,稍微會點日語就能幫上忙。
那家PLAZA,也是因為我們會日語搭話的緣故,又因為提前辦的入住,下午3點才能進房,所以店員就多問了幾句,剩下的這幾個小時如何安排,我們就說釣魚,結果,就送了兩張價值三四千日元的釣魚優待券,並且明確告知,地圖上看那個釣場不是很遠,但因為是山路,其實走過去很費勁,於是幫我們叫了一輛計程車。
再比如像新穗高溫泉鄉那種山裡的溫泉旅館,會日語也是多多益善,因為有些混浴溫泉,店家會告訴你某個時間段,只允許女性進入,如果你不會,也聽不懂,到時候也可能很囧。
這種酒店的隱形福利,就是你懂的一點點日語的價值,對於改變旅行體驗,幫助還是蠻大的。至於這種更複雜的日語,如何來應對,前面你也不是說了嗎,有翻譯軟體,酒店服務人員還是有耐心通過軟體和你做充分溝通的。
4,巴士預約換乘
接著就是巴士預約換乘,這個環節,是相當考驗日語的地方,因為有時候你得本人用電話預約,翻譯軟體也幫不上忙。
就拿阿布旅行手記最近一次,從福良到高松,預約換乘高速巴士來說吧。
話說那天得先從福良坐車到陸港西淡,然後上高速站臺,等待從大阪開往高松的高速巴士,那班巴士就是預約才會停的,那就預約唄。
我們是這樣來的。
先查了下陸港西淡站名的日語發音,記住,然後用到第五個高頻句——「XX站,預約,有沒有?」
它對應的日語發音就是:「XX站,喲亞庫,阿里媽絲嘎?」
電話接通那刻,對方先介紹自己,然後你說你在哪裡,然後用上這句話,如果有的話,對方就會回應說:「嗨,阿里媽絲」。
接著,你就得用到數字表達了,即告訴他們,是幾個人,幾點搭乘,從這裡看,記住那些日語阿拉伯數字發音還是蠻重要的,再報上自己的名字,基本上這個預約也就能搞定了。
對於一些偏僻地方,預約計程車,同樣也是這樣的情形,其實也就這麼幾句話。但因為有這麼幾句話,你就可以坐上更便捷的巴士,節省個半天時間,旅行效率因此而大大提升。
5,吃飯和點單
接著就是吃飯和點單。
吃飯這個事情,有兩個重點,一是能尋得到好吃的館子,二是能吃到館子裡最好吃的代表菜。這兩點,如果你想吃到最好的日本料理,可不是隨便查幾篇網文或者點評,就能輕易得到的。
這就又涉及到了投石問路。對於重點一,除了日本友人推薦,還有個比較厲害的渠道,那就是問當地的計程車司機,這無論在日本或者中國,都是找好館子屢試不爽的辦法。重點二,便是問店家,有什麼推薦的好吃的。
第六個高頻日句就成了——「有什麼好吃的推薦」,對應的日語發音就是——「哦以西米賽,奧思蘇梅?」
我們之所以能找到福良那家漁協館子,也是因為從PLAZA酒店打車到福良的路上,順口問了司機那句話,到館子裡,也是照著「可推薦的」問店家,沒想到一頓吃下來,至今都想再去吃一頓。
除此之外,還有個關鍵詞的日語要記得,這便是——「熱水」,它念「奧優」(日語寫作「お湯」)。
日本的多數館子和中國不大相同的就是,通常你坐進去,端上來的都是冰水,記得「奧優」這個詞,有時候能派上大用場,不至於自己的身體太難受。
6,丟東西和救命
最後,就是丟東西求助和救命的日語。
第七個高頻日句就成了——「包/行李/錢包丟了。」
對應的日語發音就是——「卡幫/尼莫茲/塞夫,米埃耐以。」
如果是被偷了的話,再來句「多羅波」,它是「小偷」的意思,你這樣說了,對方也就懂了。
第八個高頻日句,我覺得應該是——「救命!」
它的日語發音是——「答斯蓋呆!」
另外就是別人跟你說了之後,你懂了或者不懂的回覆:
我明白了——「挖咖喱嘛西搭!」
我不明白——「挖咖喱嘛傘恩!」
得心應手學習日語
說到這,想想阿布旅行手記過去在日本的經歷,確實是能深切地感受到會一點日語的好處,並且是多多益善。
我們學習日語的過程,也不是很刻意的,而僅僅是去日本時儘量用日語,上面這些,只是做的一些高頻統計,至少能應個急,而如果你想日語應用得更得心應手,那麼,看自己時間方便,找個靠譜的老師,上一些視頻日語課還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這裡就延伸,給大家打個不算廣告的廣告,介紹靠譜的,可遠程授課的日語老師——「貓老師」。
因為知乎朋友的推薦,阿布旅行手記跟「貓老師」學了一年了日語基礎課,每個課時半個小時,一共50多個課時左右。
「貓老師」是京都大學(在日本,相當於北京大學的地位)日語古典文學專業的碩士生,日語科班出身,也就是所謂的,是一個比日本人更懂日語的中國人。
也許是因著這個學術背景,也許就因為貓老師他擅長教學,總覺著上貓老師的課「乾貨滿滿」,既能從中國人角度理解日語與中文的差異,又能在日語語源歷史,甚至古典日語上get到一般課堂上沒有的樂趣。
其實,就我自己的學習經歷來說,因為一直以來中間工作太忙,除了上課之外,就沒耗費太多時間在「學習」上;所以,也真沒想到最近做了一次日語N2的考試試題,沒複習的情況下,第一張試卷做下來,發現竟然基本上能通過了。至此,對「貓老師」的教學成果又驚喜了一遍。
「貓老師」在教學一開始對我們說的「日語速成」可能,果然所言非虛。
尤其在日語考試的關鍵裡,日語語法基本是中國人理解的難點,一般的課程可能上個幾年都講解不明白,但貓老師就能把語法裡變化多端的小點,給你較為系統性地歸納出來;把一定需要硬記的內容梳理清楚,剩下使用率不高的,讓你憑語感積累,慢慢解決。
讓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這一下子,就讓「日語打通關」過程變得輕鬆了許多。
上「貓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除了「貓老師」思維清晰的優點,更重要的是,一堂遠程的教學,完美聲線貓老師簡直是「聽覺享受」的代名詞。
曾經請貓老師幫忙給上海的一個旅遊巴士公司錄日文講解,光是聽聽錄音,一下子就把負責此事的小夥伴以及她家人給迷住了,直跟我點讚說,貓老師介紹得太好了。
嗯,阿布旅行手記的官方推薦就說到這裡吧,再說下去,我就有點捨不得讓更多人知道「貓老師」的存在了。
有興趣希望了解「貓老師」目前遠程授課方式的,希望在日旅行時候,能通過日語和日本當地人有更充分的交流,或是想更快捷地學習日語的話,可以後臺私信,幫忙牽線還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