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企盼有這樣一天:住進碧水藍天,把日子過成詩,讓生活綻為花。而今,當我於秋末冬初,將尋夢的足音踏響於故鄉——伯樂故裡水韻新城時,心也化作一朵白雲,在令人心曠神怡的「成武藍」裡自在悠遊,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魅力成武秋意濃 張丕峰 攝
成武夜色美 李 碩 攝
「鋪錦見知一寸丹,肯將金色灑故園。痴情仍戀鍾情處,故遣黃蝶舞碧天。」慕名造訪城東那片銀杏林,看雲冠巍峨,枝枝藏蝶,不覺為之驚豔。那獨特的扇狀葉兒,被秋霜染成了金黃色,或娉婷在枝梢間,安之若素;或化蝶翩飛,笑看成武大地的日新月異。即便散落地面,也要用炫目的金黃鋪就一幅寫意畫,再裙擺微揚,側耳傾聽這片熱土闊步前行的鼓點,時疾時徐,鏗鏘有力。化作春泥之前,還不忘放飛期許,萬葉千聲:只等來年躍上枝頭,再獲新生,如同這座千年古縣的蝶變重生。
秋染白浮圖李鹽場銀杏林 王澤斌 攝
醉在銀杏林 王立新 攝
「金色」童年王澤斌攝
一河碧波穿城過,兩岸舊貌換新顏。黃昏時分,從湖心島碼頭登船,經文瀾橋、繞文亭山、過相馬廣場,穿文亭橋、永順橋,一路向東,盡情領略「清波蕩漾拂人醉,一城人家半城碧」的意境,兩岸高樓鱗次櫛比,摩天輪對影成雙,蘆葦白、楓葉紅、銀杏黃,塗抹著「色彩大重奏」……舉目繁華成姿,風景宜人。舟行湖上,不時有鳥兒從湖面上迅疾掠過,撲稜著翅膀,激起串串水花。即便時節已是初冬,它們卻毫無遷徙的渴望,就連空中的雁陣託風兒捎來召喚,也置若罔聞,且無懼漸漸凜冽的北風和隱晦的天氣,雙雙對對,振翅翱翔——如此執著,是因了這網紅鳥島早已成為它們心目中的洞天福地了嗎?
文亭湖相馬廣場 王澤斌 攝
文亭湖鳥島 王澤斌 攝
水韻新城 王澤斌 攝
夕陽西下,被風兒吹皺的湖面,泛起層層漣漪,折射出嫣紅的霞光,美不勝收。「水清」「水活」「水美」,更是給這座城市平添了幾許靈動的姿彩。
家園 隋永平 攝
郜城水街 王立新 攝
徜徉樂成河溼地公園王澤斌 攝
家在成武,素心相系,一點一滴的變化都令我為之欣喜,何況是滄桑巨變呢?儘管晚風漸涼,夕陽已隱,依然不肯進艙,佇立船頭,看兩岸漸次爭輝的燈束光影,瀲灩了水波,斑斕了夜色,璀璨了小城。及至船行至郜城水街,岸邊商鋪白牆灰瓦、簷角微翹,燈籠串串搖紅;文亭橋、壽峰橋等景觀橋梁點綴其中,燈光炫目;「城湖觀魚」「會文書苑」「東街夢尋」等特色主題區各具特色、令人神往,如同一幅漫展的水墨畫卷,不禁有片刻的恍惚,仿佛置身於蘇州七裡山塘,又似乎漫步於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耳畔雖無那吳儂軟語演繹的評彈、崑曲,心海中卻迴旋起成武籍著名音樂人江波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大成武》:悠悠郜國千年滄桑,放馬萬裡足跡萬行。雲亭山上極目遠望,望不盡平原風光。大成武我可愛的家鄉,一路上柳青水綠花飄香,現代化都市飛速起航,替換了古韻印象。大成武我可愛的家鄉,秦漢大堤平原美名揚,這片熱土賦予了能量,中國夢展翅翱翔……
東漁河溼地公園白鷺棲 王澤斌 攝
田園採椒忙 王澤斌 攝
碩果纍纍樂開懷 王澤斌 攝
返程時,美輪美奐的燈光秀中,水景演出也耀目閃現:龍吟虎嘯、鳳鳴九天,明清縣衙、呂氏民居、民國女子學校、欞星門、紅旗劇院等歷史文化也躍上屏幕,讓你悠然細品,連同「古郜成武、月光水城」的文化內涵——這些歷史建築,在18平方公裡的北部新城建設中,全部得以保護修復,延續了歷史文脈,鑲嵌於河湖之間,為城市塑魂,無聲地訴說著成武的滄海桑田。
希望的田野 張丕峰 攝
柿柿如意王澤斌 攝
蘇軾詩云,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此句用在這裡也尤為貼切,便悄然調換了「底色」:成武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