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根據烏克蘭國內的消息顯示,烏克蘭「海王星」反艦巡航飛彈的試驗已經處於最後階段。據了解,烏克蘭「海王星」反艦巡航飛彈實際上是在5-6年前開始建造的,是在Kh-35巡航飛彈的基礎上進行的,烏克蘭「Nezalezhnaya」企業的一部分參與了該飛彈的研製。此外至於外界一直盛傳的烏克蘭重要的戰術彈道飛彈項目,「雷霆」的情況仍不清楚。很有可能尚無重大進展。
顯然,烏克蘭建立的兩個飛彈項目,在批量生產方面將面臨許多嚴重的困難,因為必須為其建立新的工業生產能力。甚至鄰國的俄羅斯軍事專家也承認這個問題。當然俄羅斯也要有一定的危機感,因為烏克蘭飛彈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沒有任何好處。烏克蘭軍隊可以使用新式飛彈,意味著烏克蘭將繼續大規模使用戰術飛彈突襲頓巴斯地區。事實在2014-2015年,烏克蘭從託奇卡基地向頓涅茨克戰區,發射的彈道飛彈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烏克蘭極力希望恢復強大的飛彈攻擊能力。
不過由於飛彈性能問題,烏克蘭彈道飛彈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或嚴重破壞。而烏克蘭彈道飛彈大多是示威性質,此外烏克蘭將彈道飛彈庫存消耗光的時間,恰逢烏克蘭武裝部隊與民兵激烈戰鬥的時期。現在,烏克蘭沒有理由採取這種威嚇性的行動,但是沒有人能夠預測幾周,幾個月或幾年,在頓巴斯戰區是否會發生更激烈的衝突。
同時,俄羅斯方面認為,目前俄羅斯大軍、親俄民兵面臨的烏克蘭另一項威脅是烏克蘭不僅恢復了戰鬥中的物質損失,而且還增加了武器數量。現在烏克蘭正在對非常適合新的局部戰爭的設備進行現代化改造。現階段烏克蘭軍隊的最具破壞力的手段是122mm火箭炮和300mm「龍捲風」遠程火箭炮系統,與此同時烏克蘭正在開發更遠射程更強大的彈藥。兩種火箭炮系統都能夠將相當大面積的戰區變成火場。
據了解,烏克蘭已經在戰鬥中使用火箭炮,而烏克蘭方面稱,期望烏克蘭軍隊有任何一種人道主義,或指望美國、西方對烏克蘭的嚴厲譴責都是天真無邪的。美國和歐洲肯定會為基輔的任何反俄軍事行動找到理由。但是,從整體上看,烏克蘭武裝部隊將不會比親俄民兵和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獲得重大優勢,這與烏克蘭國防工業中合格人員的流失,以及某些飛彈武器,裝甲車輛和其他類型的軍事產品缺乏量產能力有關,當然西方國家支持也是極為有限。
不得不說烏克蘭在防空和作戰航空領域正經歷著明顯的能力不足。現階段烏克蘭人只能修復和進行現代化技術升級,甚至不能全部修復和現代化。例如,烏克蘭只能改進固定式防空系統S-125,該系統於1961年投入使用。同時,烏克蘭企業沒有推動技術先進得多的遠程防空系統S-300V1的現代化。當然由於之前有一定技術積累,烏克蘭還可以吃上幾年老本,至於之後的事情,也只能聽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