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菜館、餘同號、華僑糖廠……廣州老字號又增7家!

2021-01-11 大洋網

大洋網訊 「我們不止是老,我們還是有活力的,我們還會更老!」28日廣州老字號協會舉辦第三屆三次會員大會,公布新增廣州賓館、秀麗民間首飾工藝廠、餘同號等7家企業成為新一批「廣州老字號」,以及新增兩家企業的手信產品成為「廣州十大手信」。記者了解到,《廣州老字號認定辦法》正在修訂,認定辦法將更加強調廣州本土文化傳承,以及進行動態管理,讓廣州老字號「有進有出」,迸發新活力。

廣州老字號已有129家

「老字號能夠發展到今天,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創新故事,我們要把這個創新理念發展延續下去。我們不止是老,我們還是有活力的,我們還會更老!」廣州老字號協會會長石洪超指出,要成為老字號企業,必須不中斷地延續發展50年以上,能成長50年以上的企業都有其能傳承的文化精髓、工匠精神。老字號要迸發新活力,必須傳承和創新相結合,與時俱進的革新,才能傳承下來。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廣州老字號認定辦法》正在補充修改。廣州老字號協會秘書長劉建生表示,廣州老字號從2012年開始認定,至此已有129家。新修訂的《辦法》將更加強調對廣州本土文化的傳承,老字號也會實施動態管理,讓廣州老字號「有進有出」。

會上,中華老字號企業廣州市利工民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學軍還作為老字號代表,與廣州老字號協會會長石洪超籤署《聯創共建廉潔戰略協議書》,樹立行業廉潔新標杆,引領全體老字號企業共同構建合規經營、廉潔從業、健康發展的良好秩序。協會還向《廣州手信認定規範》團體標準的19家參編單位頒發了證書。《廣州手信認定規範》團體標準是由廣州老字號協會牽頭編制,目前在我國團體標準平臺上發布實施的首個手信認定標準。

廣州賓館:曾經的最高樓將翻新外立面

位於海珠廣場東北角的廣州賓館主樓高27層,1968年落成時成為當時的全國最高賓館。廣州賓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大師莫伯治先生、林兆璋先生等人設計,是「嶺南新建築」著名代表作之一。1989年,賓館被評為首批三星級涉外飯店,至今港澳遊客仍是賓館的主要客源。

賓館頂層的得雲宮酒樓能夠將海珠廣場、珠江兩岸美景一覽無餘,是廣州市「百佳」餐飲企業之一。餐廳以精製潮粵美食、廣府點心、滋補燉品為主,著重豐富多彩的色、香、味、型,飲食特色獨樹一幟。

「我們將配合海珠廣場的升級改造,對外立面進行翻新。」廣州賓館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廣州賓館將對外立面進行翻新,隨後也會研究改善賓館的設備設施、服務環境。隨著廣州作為旅遊目的地知名度的提升,內地客源也逐漸成為賓館客源主力,「今年春節內地家庭客人明顯提升近20%。」

八珍菜館:弘揚「廣府煎文化」

八珍可以說是廣州北京路最老資格的幾家老店之一。1956年,八珍正式註冊餐飲營業執照,成立八珍麵店。62年來,北京路一如既往的熱鬧,八珍也見證著北京路的多次擴建變遷。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北京路人流量大增,八珍將廣式煎餃定為主打招牌品種,從此一炮而紅。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聞名整個廣州的北京路「三都兩寶」(金都酒家、銀都酒家、麗都酒店;聚寶酒家、珍寶酒家)都相繼結業,而僅存的八珍,仍以獨特的廣式煎餃堅守在北京路。2008年,由於廣百黃金珠寶大廈的建設,八珍將總店的經營地址遷至現在的北京路213號,其後又開了多家分店,目前共有7家分店。

八珍煎餃

「我們要打造成廣府『煎』文化的代表。」八珍餐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華安對記者表示,目前八珍與多家學校合作,舉辦「廣煎學堂」,推廣廣府煎文化。他想把煎餃的工藝做細、優化流程管理,甚至控制吃的時間,讓出品更好。同時還將拓展煎的品類,比如煎餅、煎糕等,甚至做成包裝食品,讓廣式煎品走得更遠。

秀麗首飾廠:培養新一代首飾工匠

廣州曾有一條以「秀麗」命名的路,秀麗首飾廠的前身「秀麗五金電木組」就是在1966年,於秀麗一路308號組建成立。1980年,為響應國內黃金首飾市場開放政策,更名為「秀麗五金工藝社」。現傳承人鄧志達當年結束知青生活回省城以學徒身份加入工藝社,得其師傅傳授首飾加工工藝並培養成為接班人。其後,傳承人鄧志達被任命為「秀麗民間首飾工藝社」社長,至今仍為企業負責人。1986年,為了企業長遠可持續的發展,正式更名為「廣州市秀麗民間首飾工藝廠」。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市民想「打金」,自然會想到「秀麗」。而如今在繁華的上下九步行街,仍能聽到秀麗民間首飾廠內師傅的打金聲。秀麗首飾廠董事長助理鄧婉華告訴記者,至今位於十甫路的首飾廠仍有4、5位師傅在現場手工製作首飾,老打金臺和竹凳仍在「服役」。

走到了新世紀,秀麗首飾廠也跟隨消費潮流,建立了官方微博號和打造網上商城,同時提供個性化服務。「一些大工廠不做的定製首飾,我們都做。」鄧婉華說,有客人專門到店裡定製結婚十周年的首飾送給太太,客人十年前買了秀麗的首飾送給當時女朋友,之後他們結婚,十年後再送秀麗首飾,覺得特別有紀念意義。

「我們也在不斷的更新工藝和設備,款式可能是傳統的,但有新的工藝在裡面。」鄧婉華說,工廠在注重傳統首飾工藝傳承的同時,也大力發展首飾工藝的創新,不斷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如批花機,中頻熔金爐等,也會採用3D建模等新技術。工廠還與職業技術院校合作,為珠寶加工與營銷專業的學生提供實習平臺,培養新一代首飾工匠。

家寶紅木:打造紅木小鎮

家寶紅木是番禺區首個成為廣州老字號的紅木企業。公司始創於1957年,擁有自主品牌「寶鷹紅木」,是廣州番禺地區第一家紅木家具製造的企業。公司總經理楊梓煒告訴記者,初創時公司還是一家「石樓木器社」,由幾位村民組成,製作木桶、犁耙、風車、風箱等木器,後來做起紅木家具,1988年前後在北京正式註冊「家寶紅木」商標。

現在番禺區市蓮路一帶,已經形成紅木家具生產、銷售的集散地,當中一些紅木家具廠,就是在家寶紅木工作過的員工出去自立門戶開的,家寶紅木儼然「紅木界的黃埔軍校」。楊梓煒說,這一帶紅木家具形成氣候後,又吸引了外地的紅木品牌入駐。

家寶紅木文化藝術館。圖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楊梓煒說,目前他們正在政府的支持下,聯合南浦村一帶的紅木廠打造紅木小鎮,還會打造智能家居生活館,將紅木家具與智能家居相結合。企業還開發了「新中式系列」紅木家具,保持紅木家具榫卯結構的同時進行創新,加入軟包等,契合年輕消費者的舒適需求。

餘同號:「最老」的新成員

「餘同號」則可以說是這次「最老」的新成員。創始人餘潤章在1865年創立餘同號,迄今已有150多年歷史。當年廣州的餐飲老字號陶陶居、蓮香樓、大同酒家,泮溪酒家製作點心、月餅的餅印皆出自「餘同號」。第五代傳人餘兆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謀求改良,在圖樣和餅印用途上加以開拓,其製作的餅印除了廣泛用於酒樓製作月餅、點心用外,還深入到大眾家庭的點心製作上。

除手工雕制餅印之餘,餘兆基同時開發製作了多種的木雕小件,比如木梳、木手串、木勺、木抽紙盒、木筷子和木雕製品等等,使古典木雕藝術文化能深入到平常百姓家。

2017年6月,「餘同號」的廣州餅印製作技藝獲得了由廣州市政府及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頒發的「廣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

華糖食品:你吃的口香糖,喝的飲料可能都有它的產品

廣州市華僑糖廠是由歸國華僑投資的第一家糖廠,在1958年正式投產。截止2017年,廣州市華僑糖廠擁有佔地4萬平方米大型精製糖生產基地,已經成為全球跨國大型食品公司和國內知名食品企業的主要食糖供應商之一,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3億元。

糖廠現在搬到開發區,舊廠區逐漸變身創意園。

說起華僑糖廠,老廣州們可能會想起紅棉系列食用糖,而實際上,80後熟知的廣氏菠蘿啤也出自華僑糖廠。如今,廣州市華僑糖廠擁有紅棉、華糖、東方寓言、廣氏、雙喜、五羊、白雲、金樽等品牌。其中紅棉系列食用糖是主導產品,包括精製白砂糖、黑糖、紅糖、麥芽糖等,廣泛應用於知名的跨國公司、合資公司的產品中。大家吃的口香糖、奶粉,喝的功能飲料,裡面可能都有紅棉牌的白砂糖。

北京大酒店:廣州第一間正宗北方菜館

廣州市新北京大酒店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京飯店,創立於1958年,是廣州地區首批國家二星級飯店。位於有「廣州不夜天」之稱的廣州市越秀區西濠二馬路,緊傍珠江長提,美景怡人。初創時,北京飯店主營北方菜點,逐漸成為當時眾所周知的廣州第一間正宗北方菜館。

1985年,在改革開放背景之下,上級批准北京飯店在旅業公司中率先引進外資,與香港的地產公司合作,北京飯店易名為「北京大酒店」,在1986年正式開業。改建後的北京大酒店除保留原來的北方菜點外,又經營正宗的粵菜;舉凡海鮮佳餚、適時燉品以至諸種風味小食一應俱全。

可進入90年代後,由於經營不善,北京大酒店的經營開始走下坡路。到了2000年合作企業決定提前終止合作經營。2003年,北京大酒店重新交由中方經營管理。2004年廣州市北京大酒店啟動轉制員工持股,理順了企業與員工的之間的關係,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同年酒店獲評為「中國二星級飯店」。

文/廣報全媒體字記者何穎思

圖/廣報全媒體記者黎旭陽、李波

相關焦點

  • 廣州老字號頂級美食鑑賞
    太平展館在之都的廣州中可以找到西餐廳,但是說到最具歷史意義的太平西餐廳,他被稱為「廣州西餐第一家」。他於在北京南路太平沙開業,這是中國人的第一家西餐廳。過去,太平大廳中的顧客主要由軍政要員組成,其次是銀行、醫療、知識分子和富家子弟,一些外國人也參觀了。當時,李宗仁,宋子文,張發奎,李繼慎,李漢魂,林森是客人。
  • 廣州老糖廠的甜蜜回憶:瀰漫著片糖的味道
    變身創意園的紫坭糖廠變得有活力起來。每間老糖廠都有煙囪,具有獨特的標識性。對老番禺人來說,沙灣紫坭糖廠在記憶中是響亮的老字號。近兩三年,紫坭糖廠正在進行分期開發,將轉型為創意園。華僑糖廠舊址(拱形倉庫)於2014年被列為廣州市歷史建築。紫坭糖廠的部分老機器。
  • 「上海老字號指南之一」:上海的老味道,那些本幫菜的老字號菜館
    老派爺叔就開始介紹上海的那些久負盛名的老字號。前兩天看到好幾篇文章,都是講上海的老字號,但有的對這些老字號的來歷、故事或者特色,語焉不詳;有的連老字號的概念都沒有搞清楚,連只開了十多年的店家都稱為老字號,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所以老派爺叔就來寫寫上海的老字號。今天就先來說說老字號的本幫菜館。
  • 廣東中山美食探店,探訪中山老字號菜館石岐佬
    廣東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物產豐富的廣東,素有「食在廣東」的美譽,這一地區的美食特色鮮明,稱得上舌尖上的「一帶一味」,中山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僑鄉文化,有著的中外融合和南北融合的味道,中山人講究生活,對吃的東西一絲不苟,那麼說到中山菜就不得不提及石岐佬,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中山老字號菜館石岐佬菜館
  • 扎堆周年慶,南京城老字號「王者歸來」
    老廣東菜館的外賣窗口。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建鷹攝近期,南京不少老字號迎來周年慶,馬祥興175歲、安樂園100歲、老廣東75歲……當老字號紛紛扎堆做周年慶的時候,我們驀然發現,原來,老字號並沒有遠去,即使現在有各種時尚產品、國際品牌充斥在我們的生活裡。
  • 華為研發中心落戶廣州意味著什麼?
    12月7日,廣州西岸吸引了全城的目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3.39億元成功拿下白雲區華僑糖廠地塊,擬建成研發中心。該地塊一線臨江位置優越,面積達178.94畝,規劃為新型產業用地(M0),總建築面積約16.6萬平方米。
  • 華為廣州拿地建研發中心
    華為競得廣州市白雲區華僑糖廠地塊  該地塊華為以33931萬元競得,並擬投資建立華為廣州研發中心。  資料顯示,白雲區華僑糖廠地塊規劃為新型產業用地(M0),總用地面積約178.94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6.6萬平方米。
  • 首批老字號退場,廣州超級文和友還能走多遠?
    信息時報訊(記者 盧舒曼 實習生 張予涵)斑駁的牆體,昏暗的燈光,馬賽克的地磚,大排檔式的摺疊桌椅,盞鬼的粵語標語……今年6月,廣州超級文和友開始試運營。這個坐落在廣州CBD繁華的大型食肆,卻因做舊的建築風格,進駐的廣州老字號品牌,引發巨大關注和爭議。
  • 天津這家40多年的國營老飯店,八珍豆腐是一絕,吃過的人都說好
    有人稱天津市美食集散地,這話一點都不過分,天津人對吃是特別在意,「緊活不緊飯」,對天津人來說吃是天大的事,「民以食為天」,天津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歷史,特色美食特別多,有很多老字號的飯館,依然充滿生氣,在激烈的餐飲競爭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 廣州超級文和友水土不服?【飲茶論道】
    工作日晚上不用等位直接進去除了特立獨行的建築風格廣州超級文和友標榜集合25家地道小吃包括荔銀腸粉、阿婆牛雜、八珍煎餃等以及一些體驗式懷舊主題商店但部分首批進駐的老字號已悄然離場開業的路牌現時的路牌已退場商戶
  •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廣州花山小鎮掛牌
    「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在廣州花山小鎮掛牌 2020年08月17日 09:48   來源:羊城晚報
  • 廣州東山傳奇洋房:濃縮華僑置業百年時光(組圖)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沈亦霖、申卉 通訊員周小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除署名外)  策劃、統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嵇沈玲  有段古  華僑置業首選龜崗  東山原來是廣州城大東門外的一片郊野,距城約三公裡。
  • 時間快閃店現身廣州 打破年輕人與老字號隔閡
    新快報訊 11月23日,本來生活在廣州開了一家時間快閃店
  • 廣州老字號探店:西關正宗傳統美食合集,人氣爆棚不吃真會後悔
    廣州不僅是GDP很高,連食物的品質也是超高的,其中廣州西關的美食就是真的很出名的,到北京一定要去長城,而到廣州也一定得去一趟西關,嘗一嘗老廣州的獨特風味,你會對這裡有新的認識喲,絕對會愛上這裡的!廣州西關老字號——吳財記面家這幾店最有名的就是「雲吞」啦,請大家注意這個不是普通的煮雲吞,而是炸雲吞喲!是不是覺得有點新奇呀!這裡的炸雲吞外皮非常的香脆,裡面的肉陷也是超級的飽滿喲!還有本店特製的獨家蘸料,吃起來那叫一個「爽」哇!廣州西關老字號——源記腸粉來到廣州的西關你會發現怎麼有那麼多的腸粉店呢?
  • 厲家菜館被百萬大V噴上熱搜,3000元不如堂食,店家回應
    又一家老字號翻車了,直接被一群百萬大V噴上了熱搜。9月24日,有一群粉絲高達上百萬的微博大vV跑去北京赫赫有名的厲家菜館去吃飯,這家菜館屬於宮廷風味兒菜,而且規矩還非常特殊,主人做什麼你就吃什麼,你不能點菜。他們的選料精細,做工細緻,曾經被評為米其林一星,結果這群微博大V吃完之後,就開始在微博上瘋狂吐槽。
  • 中山路開了40年的國營飯店,是老天津的味道,八珍豆腐52一份貴嗎
    當然,玩笑歸玩笑,天津這座城市的風景名勝和美食文化也是十分發達的,很多的網友在來到這座城市之後也是被這裡的風土人情給深深地吸引住了,尤其是各種天津特色美食更是讓人讚不絕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家在天津開業了整整40年的老字號國營飯店到底是什麼樣的吧。
  • 多家商戶離場,廣州超級文和友能複製在長沙的成功嗎?
    起初在這個餐飲綜合體裡,既有文和友的小龍蝦、臭豆腐等菜品,也能找到一些廣州街頭小吃,如八珍煎餃、阿婆牛雜、盲公丸以及風筒輝等。餐食之外,這裡還設有美容美髮、文身店、酒吧等業態。但界面新聞近日走訪現場看到,盲公丸、風筒輝燒烤、唐氏秘制燒雞翅、豬扒一哥酸辣米線以及來回咖啡已相繼離場。
  • 玫瑰甜品、風味館……廣州街坊們心心念念的餐飲店重開了
    近段時間,廣州一些老字號告別了街坊,例如中山六路的老西關美食、盤福直街店的大德燉品等,因與業主租約到期不再續約而相繼停業了。但更多的老字號重新歸來,並帶來了一些新變化。在廣州,不少老字號餐飲老店以精良的出品、可口的味道、優質的服務成為街坊們的情懷所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餐飲行業有什麼「自救」措施?記者走訪廣州餐飲老字號,去看看他們的生存現狀。
  • 南京新街口曾經扎堆的「老字號」如今去哪了
    除了福昌飯店,過去老南京喜歡吃的另一家老字號飯店,是鼓樓廣場邊的清真馬祥興菜館,和曙光電影院、雞鳴湯包店一道,過去是年輕人去鼓樓吃喝玩的地方,如今全被推掉建起了南京第一高樓「綠地廣場」。2006年,馬祥興遷往雲南北路落戶,但是雞鳴湯包店記者幾經尋訪,始終沒有找到真正的「衣缽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