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直堅持內在打造的豐田,近幾年在外觀上的確有自己的一些設計,今天要介紹的這臺廣汽豐田威蘭達,也算得上是合資主流SUV市場的翹楚車型。但是外觀方面已經有很多媒體介紹過了,所以就不再做過多的贅述。
內飾方面,這次介紹的重點是用料以及儲物空間,首先基本上可以觸摸到的地方都是軟質材料包裹,包括中控臺、門板以及手託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扶手箱蓋的橫向面積非常大,主副駕乘客的手臂都放在上面也沒問題;在開車的時候胳膊放在這裡襯託著,也能起到一定的放鬆作用;而且質感也非常棒,這在同級車型當中算是最頂級的表現。
整個座椅的包裹,雖然它不像運動型轎車或者SUV那樣的桶式座椅,但側向支撐很強,包容性也很好,體型比較大的乘客坐在裡面也不會覺得擁擠;而且頭枕的角度、支撐以及後背的包裹度,整體感覺特別舒服,非常柔軟。威蘭達為了省材料,它的門板、中控臺下部以及方向盤上都是硬塑料材質;只是在門板手託位置有很小一塊面積的皮質包裹,其實就是對手臂位置的保護。即使廣汽豐田威蘭達的頂配車型,還是採用的塑料質感方向盤,希望廠家在後期車型中有所改進。
儲物空間方面,檔杆後面有兩個尺寸較大的水杯架,基本上放一瓶脈動在裡面沒有問題;前面儲物格裡可以放手機或者是車鑰匙等物品,裡面還配有USB和12伏電源接口。副駕駛前方有個和漢蘭達相同的儲物槽設計,裡面是放進去一個手機的深度,長度大概有30公分左右;頂部還有個很大的眼鏡盒,方向盤左前方是個小的盒子,放手機、票據以及IC卡之類的物品更合適。中央扶手箱空間非常大,深度大概有一個手掌多,寬度大約20公分左右,放進去三四瓶礦泉水完全沒問題。
坐進第二排,威蘭達定位於緊湊型和中型SUV之間,但是後排空間表現並不是太出色。它和同級車型CR-V、皓影相比後排空間稍微小了一些,腿部大概有兩拳左右的距離,實際乘坐表現還是不錯的;乘客呈半躺狀態坐在裡面,頭枕位置以及柔軟度都是很舒服的感覺;車頂有個向上凹進去的設計,頭部有兩拳左右的富餘,還不錯;雖然看著感覺不大,但是真坐進來裡面空間非常夠用。中央扶手箱後方的出風口設計,有點像上世紀豐田上的感覺,而且出風量很大;下面配有兩個USB接口,左右兩邊乘客同時充電也完全沒有問題。後備箱空間表現不算太大,進深和高度中規中矩,而且後排靠背四六比例放倒之後,地臺能形成一個純平的狀態,拿取大件行李也比較方便。
廣汽豐田威蘭達開起來之後,會發現它這套E-Four的電子四驅系統有很多功能,在起步的時候、時速30公裡以內,它是由電動機單獨給車輛提供驅動力的,把能量驅動給前輪,此時發動機是不工作的;當油門再深踩一些之後,就由發動機和電動機共同作用了,這時發動機和電機提供給前輪進行能量傳送,電池組的電能其實是給後輪做驅動的;如果把油門再深踩到底的狀態下,它就提供了20:80的扭矩分配,此時後輪由電動機單獨驅動,扭矩達到80%;前輪由汽油發動機和電動機共同驅動。
這套混動系統再加上E-Four電子四驅系統,整體表現非常不錯,尤其在等紅綠燈的時候,綠燈亮起那一瞬間只要輕踩油門,它的電動機就能提供直接的動力輸出;底盤也是源於豐田的TNGA平臺架構而來,整體以平穩為主。行駛質感和動態表現方面,威蘭達的動力非常強,2.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配合電動機的扭矩輸出,動力肯定是沒問題;但是它並不像一些運動型SUV那樣提供強勁的動力爆發,而是持久性很強,它可以持久到高速時深踩油門,都會感覺到很強的推背感,很有油電混合車的特色。
它的行駛質感很穩定、紮實,開起來很舒服,沒有太大的負擔;操控感、駕駛質感、指向性都比較精準,這對城市道路行駛的便利性提升很大。方向盤的尺寸與以往的豐田車型相比,它的尺寸明顯小了一些,粗細剛剛好;只不過塑料材質有點不顯檔次,也沒有用皮質包裹,尤其在夏天出汗之後會有些粘手;它的指向性很精準,而且幾乎沒有曠量,轉彎半徑也算不錯。
通過我們對廣汽豐田威蘭達雙擎四驅版本的試駕體驗,大家可以發現它的性價比不算是同級車型中領先的車型,雖然提供了塑料質感的方向盤以及樸素的儀錶盤,但它整體給到的耐用性、便利性、舒適性卻是同級車型中無法比擬的。就像朋友們說的「所有人都在模仿豐田,但是沒有人做到像豐田那樣」。個人覺得豐田在造車方面,它是以人的舒適性為主要考量點,包括第二排空間、乘坐舒適性等方面,豐田做得非常到位。而對於廣汽豐田威蘭達這款車來說,是25萬元級別當中值得購買的車型,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像雷克薩斯紡錘體進氣格柵的前臉外觀;它的時尚感、現代感、科技感的元素一點也不缺失。
大家對於這款車有什麼想問的?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