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一個母親的復仇》|影向標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羅馬》得分7.1分



1.U兔:10分

電影書籍譯者,電影活動企劃。

真正用大片兒心態做出的影片,感覺身兼數職的阿方索·卡隆這次真的是拍爽了。

小的切入點,輻射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大景深、寬畫幅、大景別讓細節更豐富,二刷不再那麼注重故事,更以一種奇觀心態去欣賞,發現了更多的有趣內容和精心設計。布光精緻得嚇人,沒有顆粒感的畫面乾淨得充滿現代感,少有的通透,對黑白電影的觀感是一次刷新。

視角不是兒童不是女僕,而是導演像一個幽靈一樣潛入時代,不懷舊不傷感,只是冷靜地陳述,卻聽到了口吻間的含情脈脈。由衷被感動了。音效細緻,定位感很好,走進大浪的那段,真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轟然包圍體驗,太抓人了。

如果不去影院看,真是只看了這片兒的三分之一。

2.秦婉:9分

鳳凰電影策劃。

卡隆用黑白影像以及一個被動型女主角的視角,去呈現他內心不設防的生活和社會周遭。生活的趔趄,就像不斷被碾壓又不斷出現的狗屎,電影的開頭與結尾,女主角的生活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卻已歷經了生離死別、驚濤駭浪——不設防的有孕遭棄,不設防的地震火災,不設防的孩童打鬧,不設防的革命殺戮,不設防的死亡與逃生,並無樂極生悲,越是平靜越殘酷。女性之間的情感交融,逾越不了階級差異,一切來得那麼自然,這是整個故事的一面,實際上也包容了另一面。

技術上此片的分數更高,卡隆的嫻熟已有大師風範,多個生活流長鏡頭每一幀都如此精緻,親熱和槍擊兩場戲的視角轉換極具巧思,生孩子和駭浪援救的兩場戲也令人難忘。

3.妖靈妖:9分

電影文化工作者。

有評價說此片對於歷史的立場過於輕浮,但似乎這才是它的優點。畢竟,對於絕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歷史轉折關頭無論是當時還是當下都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

儘量找一家音響過關的影院,才能體會影片在聲音上的細膩處理,很多鏡頭直接用聲音來建構空間,視聽語言無懈可擊。大陸版對限制級畫面做了放大處理,但原生素材6.5K,因此在清晰度上並無影響(當然在美學上是有嚴重影響的,因為手裡的棍子和身上的棍子在片中有重要的對應意義)。

4.西帕克:8分

影評人,電影網站主編。

視聽和調度真是登峰造極,形式已然最大化。初看並不喜歡,但越想越有回味。既是普通勞動女性的讚歌,也是對階級關係和男權社會的反思。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潮洶湧。

5.陸支羽:8分

影評人,微信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海灘那場逐浪施救戲,閃爍著無比動人的魔力,也是最戳人心扉的時刻。

2.阿方索·卡隆自行上陣的黑白攝影,既有源自盧貝茲基的運鏡軌跡,同時也更細微地帶入了卡隆自身美學視角。

3.印象最深的細節:開場處,那架從地面水漬倒影中掠過樓間的飛機。

6.風間隼:8分

影評人。

一個又一個華麗麗的搖鏡頭和橫移鏡頭,仿佛一個幽靈在重新窺視自己的童年。但是演員情緒的飽滿和調度的複雜,尤其是對時代風雲的折射又遠遠甩開那些無病呻吟的小資情調藝術電影。

片中除了舞棍的遛鳥俠之外的男性都面目模糊,只有婦女和孩子撐起了這部私人的史詩。大火、家具店內外的暴行、生產和海灘幾個場面最令人難忘。結尾在唯一一個垂直搖動的鏡頭中,被摧殘和升華過的生活仍在繼續,意境絕佳。ps.電影院裡放的居然是《虎口脫險》!

7.tyger tyger:8分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文系碩士導師,電影學者。

其實八分略不足,不過影向標打分沒有小數點。氛圍營造的視聽技藝層面無可挑剔。敘事層面還是弱了,著意表現日常生活的平淡感還是處理得太過「順滑」,情節中內蘊的粗礪和澀味不足。觀片時我想到了福樓拜《淳樸的心》和《情感教育》。看來墨西哥人看《虎口脫險》比咱們早了十年不止。

8.耳朵:8分

「奇愛博士講電影」責任主編,獨立戲劇人。

銀幕的確提煉出了《羅馬》的史詩氣質,它所囊括的信息非常豐富,既是個人的記憶,也是時代的縮影。影像表達和文學性結合得非常好,細碎的生活流敘事裡,暗藏著時代的劇變。本身女傭便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或說城市世界的旁觀視角。這個故事又是阿方索·卡隆回歸童年視角對成人世界的窺探,她也成為了那個世界的一部分。但那個昨日的世界,畢竟已經不復存在。

9.閔思嘉:7分

影評人。

《羅馬》在形式和結構上登峰造極,它捕捉私人經驗與大歷史動蕩的疊合之處,在微小的個體經歷裡植入宏大敘事。但卡隆私人部分的視角使得這個故事所展示出的女傭,只是那種上層階級眼中最為理想化的女傭形象罷了。

10.大奇特:6分

老電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

克利奧的命運奉獻給一場無條件的生活,而她總是準備為她所愛的人犧牲自己。看到最後的哭泣和宣洩,有一種靜默的力量。

11.黃小米:6分

影評人。

主僕互動的場面比僕人個人生活的部分飽滿很多。主角反而不及女主人這個配角立體。導演在一次採訪中提及好萊塢的主角都是主動的,他的女主人公是不主動的,乃反好萊塢。但不主動不代表沒有主體意識。我在她身上看見的是來自主人的一廂情願的美好投射。

12.路西法爾:6分

文藝學博士。

和那些網飛投資的日本動畫一樣:精緻但沒有感覺,連黑白畫面都有「做舊」的效果,好像什麼要素都不缺,但似乎每一個細節都是精細的盤算而非靈感湧現的結果。

13.LOOK:5分

影評人,電影研究者。

與《冷戰》簡直就是雙胞胎兄弟,形式拯救不了內容,形式就成了臭顯擺。

14.賽人:5分

影評人。

習武的陣仗和片尾的海浪,都給我一種純視覺的極大享受。我承認它是有些空洞的,在這個極需建立人際的影片裡,它並沒有輸入更堅實更細微的情感依據。它是有些將空洞還給了空洞,在置身事外中,去獲得一種莫名的平衡。關乎政局的動蕩,愛情的流失,抑或父親的缺席,都好像不能全然破壞掉生活本身的流速。它以不變應萬變,去應對命運的起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和《地心引力》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15.獨孤島主:4分

電影文化研究者,選片人。

遊行隊伍、輪下的狗屎、軍樂隊、持槍的跑路男友精確出現在所有應該出現的地方。本質上是包裝精美、應有盡有的爛俗情節劇。

《一個母親的復仇》評分不足5人,不計平均分


1.陸支羽:5分

影評人,微信公眾號「看電影看到死」運營者,著有《小丑,馬戲團的眼淚》。

1.女演員希裡黛玉的早逝,為這場母性復仇徒增了某種宿命的悲劇性。

2.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即便現實總是讓人唏噓,至少還能在電影裡舉起火把。

2.閔思嘉:5分

影評人。

丟失深度,過度情節化和劇情化,傷害的遠不止是事件本身。但是換個角度看,也是印度電影極度工業化的一面吧。

3.賽人:1分

影評人。

若想從這樣一個狗血飛濺的影片裡獲得女性主義的伸張,大抵是徒勞的。輪姦者的面貌是極其模糊的,你也就無法真切地看到,這幫喪盡天良的男性是如何將女性工具化的。

這部電影的名字,其實應該叫做「一個繼母的復仇」。我以為影片會在這段非血緣的關係中,建立一種心理學意義上的以暴制暴,一種泛女性化的同仇敵愾。可編導對此絲毫不感興趣。它們感興趣的是弱化矛盾,規避問題。將具體問題擴大化,而沒有去針對女性群體本身。倘若換作一個小男孩被集體性侵,他的繼父挨個去快意恩仇,這個故事也一樣成立,也一樣乏味透頂。

註:影向標小程序搜索欄已新增作者搜索功能

相關焦點

  • 影向標:新鋼鐵俠?《蜘蛛俠:英雄遠徵》
    影向標周末版 · 第二百期《蜘蛛俠:英雄遠徵》得分6.4分1.路西法爾8分文藝學博士。依然是「成長的煩惱」版蜘蛛俠故事,選擇拯救世界還是跟暗戀的女孩表白,對於其他成熟的超級英雄,壓根算不上一個問題,卻讓青澀話癆的青少年蜘蛛俠陷入兩難處境。青春片中的成長困惑與超級英雄的拯救行為結合在一起,可見類型融合確實是超級英雄電影的新方向。
  • 《超人總動員》|影向標
    母親離開之後陷入困境的超人爸爸和家庭,竟然有些《克萊默夫婦》的味道,最後即便是公式化的爸爸拯救媽媽的情節走向,也依然讓媽媽來完成拯救的行動——拽下了爸爸的眼鏡。中間部分對父母困惑的探討很讓家庭觀眾具有代入感——爸爸:(讓超能力合法化)我們的孩子才可以重新選擇未來。媽媽:你說的是你的未來吧?
  • 《一個母親的復仇》:母親擁有上帝的拯救之手與復仇的板機之手
    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讓我產生的最深刻的一種感受是,為什麼中國電影應該擁有的價值與情感,偏偏只能從印度電影裡尋找到呢?印度電影的最大長處,就是裡面的人物具有一種深情,一種真誠,一種全身心的投入,這種以情感為核心的要素合力,形成了印度電影裡的一種內斂的力場,一種強大的凝聚力,一種吸引人的誘惑磁性。
  • 影向標 《最後的巫師獵人》除了設定一無是處
    電影從業人員美版《我和巫後有個約會》,長生不老換來的孤獨代價並未成為電影的核心命題,夢行者與巫師獵人的感情戲打醬油,伊利亞·伍德轉變更是匪夷所思,生硬無比,麥可·凱恩竟成了一個道具擺設一個貌似龐大的另類宇宙實際只有一小撥人在玩過家家,更罪過的是實在沒什麼視覺想像力,全靠無聊CG來填空。另外,範·迪塞爾真是個糟糕的演員。
  • 推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
    《一個母親的復仇》改編自震驚印度的「德裡黑公交案」,講述了艾莉亞在一次派對活動後遭到強暴,面對鑿鑿證據,四名罪犯卻被法庭判為無罪。艾莉亞的繼母,戴維琪傷心欲絕,在走投無路後憤然決定親手為女兒尋求正義。一場高能高智商的復仇大戲拉開序幕。
  • 硬核母親展開《一個母親的復仇》,印度電影還能重回「現實」巔峰嗎?
    「所以『他』創造了『母親』。」  伴著母親節的腳步,一部與母愛有關的印度電影悄然上線——《一個母親的復仇》。與大眾預期中的溫馨風格不同,這部改編自印度「德裡黑公交事件」的影片,非常硬核地將「母親」和「復仇」放在了一起。
  • 母親節看關於母愛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
    「正義到不了的地方,還有母親。」今天是母親節,來推一部關於母愛偉大的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本片是由拉維·德耶瓦爾執導,希裡黛玉、薩佳·阿里主演。講述了阿麗婭被同學強姦後,她的繼母戴維基開始為女兒報仇的故事。
  • 影向標:《碟中諜5》近期最受好評的大片
    影向標:《碟中諜5》近期最受好評的大片
  • 印度犯罪片《一個母親的復仇》:柔弱母親為女復仇,親手制裁罪犯
    看到判決結果,阿麗亞也絕望了,她將自己關在房間內,驚恐地尖叫著戴維琪看著崩潰的女兒,自責又憤怒,特別是向女兒施暴的莫西特,光明正大地出現在校園裡,還笑著和她打招呼,一瞬間,戴維琪的整個表情都在抽動,眼神憤怒地發直,莫西特在挑釁她,挑釁她母親的天職。
  • 影向標:舊瓶裝新酒《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
    影向標周末版 · 第一百九十六期1.耳朵8分「奇愛博士講電影」責任主編,獨立戲劇人。劇場版每次都能擴大敘事空間,把簡單的故事變成非凡的冒險。這種反技術的憂思還在,但是沒有被好好地傳達出來,大魔王被設置成一個自主性很強的野心家,這點不對,它就是輝夜星人惡的集合,應該是一個麻木不仁的機器才對。
  • 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讓人為母親點讚!
    而現在,又一部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似乎又在複製《調音師》的逆襲之路,雖然上映七天只有6千多萬票房,但卻排在即時票房榜的第六位。前面的五部電影,除了本周新上映的《一條狗的使命2》和《企鵝公路》,還有《復仇者聯盟4》、《大偵探皮卡丘》和催淚神片《何以為家》。由此可見,《一個母親的復仇》實力不俗。
  • 《英雄本色2018》《謎巢》|影向標
    影向標周末版-第一百二十六期《英雄本色2018》《英雄本色2018》得分3.8分1. 黃文杰:6分高校教師。我並不是經典的原教旨主義者,樂於看到創作者去挑戰經典,賦予經典以新的面貌和趣味。首先得承認,在一個拍片束手束腳的環境裡,能把有劣跡的罪犯作為主角的涉黑影片翻拍出來就殊為不易,但是你不可能指望看到原作那種飛揚浪漫的神採,更不能苛求新演員去和狄龍、周潤發、張國榮三位大神比拼演技和魅力。
  • 《一個母親的復仇》:一部電影揭開了印度最深的傷疤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一部關於印度的犯罪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與其說這是一部犯罪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深度揭開印度傷疤的電影。這部電影是由由拉維·德耶瓦爾執導,希裡黛玉、薩佳·阿里主演。該片講述了艾莉亞被同學強姦後,她的繼母戴維琪開始為女兒報仇的故事。
  • 《一個母親的復仇》:神明不是萬能的,所以他創造了母親
    母親,這個詞語的偉大從來都不止限於是媽媽的另外一個稱呼,母愛的力量是強大到我們無法想像。從韓國電影《媽媽不哭》到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都在講述身為母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的事實。一個組合家庭裡,後媽戴維基是個化學老師,影片開頭扔掉了課堂上男孩兒的手機;家裡唯一的男人爸爸常年在外出差。有兩個可愛的女兒。
  • 影向標:過程太無聊《哥斯拉2:怪獸之王》
    影向標周末版 · 第一百九十六期《哥斯拉2:怪獸之王》得分4.加了很多民俗、神話的元素,把哥斯拉塑造成古神了,渡邊謙帶著核彈頭去見哥斯拉的一幕,完全模擬了古人向河神獻上祭品的樣子,是片中為數不多不太尷尬的人類戲。6.大奇特4分老電影研究者,自由撰稿人。美國早有怪獸片歷史,可追溯到像《金剛》《失落的世界》等。
  • 影向標番外:18位毒舌暢聊《寄生蟲》
    影向標番外 · 第二百零六期《寄生蟲》得分7.1分1.劉起 9分影評人。雖然寓言文體比現實主義更不自由、看起來更粗暴直白,但一個本質上無法調和、高度緊張的社會階級問題,其複雜、尖銳、曖昧、艱難,也許是一個現實主義文本已經無法承載的,只能反其道行之用一個高度凝縮、戲劇性的寓言模式來呈現。值得稱讚的是,奉俊昊也在寓言中超越了寓意符號本身,成為一個可以輕易闡釋卻無法真正抵達的文本。
  • 如何看待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大結局?真實人性的碰撞
    這次的這部《一個母親的復仇》同樣是一部反映現實問題的電影。聽電影名字,我們捕捉到了兩個關鍵的詞,一個是母親,一個是復仇,印度電影反映母愛的並不少見,但是母親為什麼要復仇?這部電影到底講述了怎麼樣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可以說是電影的名字,激起了我看這部電影的強烈好奇心。
  • 羅馬向東拓展時期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羅馬向東拓展時期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2020-10-16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義大利杯:帕爾馬當前信心爆表,羅馬逢意杯決心復仇
    【帕爾馬VS羅馬】周四 001比賽時間:2020-01-17  04:15比賽分析:上輪意甲開場僅10分鐘,羅馬即被尤文圖斯灌進2球,儘管隨後瘋狂進攻,但羅馬最終1-2輸掉了關鍵一戰,由此他們在排行榜上被亞特蘭大實現了反超。
  • 向羅馬帝國復仇!母女三人的努力,螳臂擋車的最後一搏
    因此,每當有人試圖反抗羅馬時,這些高利貸商人往往會成為第一批被送上刑場的人,共和國時期的努米底亞王國反抗羅馬時,國王朱古達就大肆屠殺在北非地區的羅馬高利貸商人,而在遙遠的黑海南岸的本都王米特拉達梯向西進軍時,也把安納託利亞以及希臘地區的羅馬高利貸商人屠戮殆盡,簡單來說,就是誰反對羅馬,誰就先殺羅馬高利貸商人,可見這些人有多遭人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