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片《調音師》已經在視頻網站上線了,作為一部逆襲神片,在中國大陸拿下了2.9億的票房,實在讓人嘆服。而現在,又一部印度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似乎又在複製《調音師》的逆襲之路,雖然上映七天只有6千多萬票房,但卻排在即時票房榜的第六位。
前面的五部電影,除了本周新上映的《一條狗的使命2》和《企鵝公路》,還有《復仇者聯盟4》、《大偵探皮卡丘》和催淚神片《何以為家》。由此可見,《一個母親的復仇》實力不俗。
《一個母親的復仇》關注了印度最為世人所詬病的社會問題,即多到讓人震驚和憤怒的強姦案,因此印度甚至有一個外號,叫「強姦帝國」。在這樣一個對女性歧視,並且警察力量乏力,相關法律落後的國度,不知道有多少女性面臨著這樣殘酷的社會環境。
《一個母親的復仇》根據著名的印度「德裡黑公交案」改編,大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派對活動之後,艾莉亞遭到了強暴。但是,雖然證據確鑿,四名罪犯還是被判為無罪而逍遙法外。作為艾莉亞的繼母,憤怒而傷心的戴維琪決定為女兒復仇……
實際上,直到現在,埃利亞一直對戴維斯保持沉默,不叫他媽媽。但戴維奇認為,他有責任向女兒復仇。她和DK偵探聯手,計劃對四個罪犯復仇。在戴維奇的精心設計下,最初的3名犯人分別被閹割致死,1人癱瘓,1人成為犯人。
第四名罪犯查爾斯,由於出生在罪犯的家族,所以對他產生了懷疑,並揭開了真相,對大衛展開了報復,殺死了偵探DK,差點就殺死了大衛。就在這個男人繼續跟蹤亞莉亞的時候,警察和大衛趕到了現場。當查爾斯被警方制服後,大衛用自己的手射殺了他,最終為女兒報仇。大衛·h偉大的母愛令詠嘆調也為之感動……
「德裡黑巴士事件」曾被拍成紀錄片或電視劇,但《一位母親的復仇》的焦點放在「復仇」上,反映了民眾對「強姦案」的憤怒和無力。既然法律不能使受害者正當化,那麼「私人復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大陸的觀眾看到電影中的情節會有突然的感覺,因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法律並非如此。但在印度,這就是社會現實。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獲得無數國際獎項的《三塊廣告牌》(2018年3月在中國上映)。類似的故事,1987年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米爾德麗的女兒被姦殺,警察也查不出兇手。米爾德雷德借用路邊的三張廣告牌,譴責警方,追查真兇……鎮上很多人都被這件事牽連了。電影的結局,米爾德雷德沒能找到真兇,繼續追查……
兩個相似的故事是同樣強大而偉大的母愛,但故事有不同的結局。在《一位母親的復仇》中,戴維完成了復仇,因此心中充滿了希望。《三塊廣告牌》講述的是另一個問題——理解和愛。這兩個故事,你喜歡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