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討厭自己的孩子嗎」這個話題,從幾天前就出現在多個平臺的熱榜上,持續到現在熱度不減。話題下面大片的人父人母書寫著自己的心酸。這些文字,讓我想起了一部10年前的電影《告白》。
《告白》於2010年上映,是根據日本懸疑小說家湊佳苗所著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由中島哲也執導。電影通過主角森口悠子(松隆子 飾)、少年B的母親下村優子(木村佳乃 飾)、少年A渡邊修哉(西井幸人 飾)、北原美月(橋本愛 飾)、少年B下村直樹(藤原薰 飾)等人物的獨白,勾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故事梗概
放假前的班會上,森口老師向學生們陳述了她的女兒的真正死因。森口老師原本是一位單親媽媽,她的未婚夫櫻宮是頗有名氣的熱血教師,但是因為櫻宮年輕時過於放浪染上愛滋病,確認過自己沒有感染愛滋並且已經懷孕的森口老師,決定不結婚並生下女兒愛美(蘆田愛菜 飾)。愛美4歲的時候,溺亡在學校的泳池中。雖然警方認定是意外事故,但經過調查,森口發現女兒的死是自己班上的學生A和B的故意所為,但A和B都只有13歲,受到少年法的保護,即使殺了人也不會受到任何制裁。
森口講明自己會辭職,並在班會上聲稱在A和B的牛奶中添加了櫻宮的血液。對愛滋的恐懼,再加上對殺人犯的排擠,新學期開始後,班上的同學開始對少年A修哉和休學的少年B直樹進行霸凌。一貫冷眼看著別人的班長美月因為沒有參與霸凌,也變成了被霸凌的對象。被霸凌的修哉和美月走到了一起,成功反抗了同學們的霸凌。另一方面,新班主任寺田良輝(岡田將生 飾)堅持帶著同學們的「問候」去看望休學的直樹,最終直樹精神失常,殺死了溺愛他的媽媽。
一天,美月出門時偶遇了森口,美月無意中透露了修哉想通過犯罪引起母親注意的事情。看著直樹弒母案件的新聞報導,修哉嘲笑直樹戀母,卻被美月戳破他也一樣,氣急敗壞的修哉殺死了美月。修哉在森口的設計下發現了母親再婚的事情,一心要搞大新聞的修哉在開學典禮上設置了自製的炸彈,引爆時卻發現炸彈不見了。原來,炸彈早已被森口拆掉並放到了修哉媽媽的辦公室,修哉在引爆的時候已經殺死了自己最愛的媽媽。看著絕望地跪在地上痛哭的修哉,森口終於完成了復仇。
這是一個少年A的原生家庭引發的連環悲劇
整個電影看下來就會發現,所有的悲劇都是少年A修哉的原生家庭引發的。
修哉的媽媽是很有天分的物理學者,她放棄了前程和天資平平的修哉爸爸結婚,生下了聰慧的修哉。修哉媽媽對修哉的培養異於常人,可愛的玩具會被她拆開當作給修哉講解原理的工具,當修哉達不到她的要求時就會打罵他。隨著修哉的長大,媽媽越來越後悔當年放棄事業的決定,對修哉的暴力也越來越重。終於,修哉爸爸發現妻子對兒子施加暴力後,選擇了離婚。離婚後的修哉媽媽重新開始自己的研究事業,對修哉不聞不問。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修哉性格變得扭曲,他自恃天才,把除了媽媽以外的所有人都看作是笨蛋。他讀著媽媽留下的書籍,動手製作各種機械,期望著能吸引媽媽的注意,得到媽媽的認可。但他做的防盜電擊錢包得獎之後,卻沒能斬獲報紙頭條,因為發生了未成年少女毒殺家人的惡性新聞。修哉想著,如果自己也犯罪的話,也能成為大新聞,就能吸引到媽媽的注意了,於是他找到了直樹,策劃並實施了殺死愛美的事件,由此引發了森口的復仇。
可以說是修哉媽媽造成了森口的不幸。
因為看過這部電影,所以在圍觀「你會討厭自己的孩子嗎」這個話題時,我不禁會想這些大吐苦水的父母中,會不會也有人和修哉的媽媽一樣,把對孩子的厭惡轉換成暴力施加給孩子。如果真的有,這些孩子會不會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同而做出錯的事呢?
細思極恐。
有殺意的人沒能殺人,沒殺意的人最終殺人
電影中對愛美的溺亡事件設置了一個反轉。
修哉為了引起媽媽的注意,策劃了殺人事件,但他沒有料到,他製作的電擊包包並沒有殺死愛美,只是造成了愛美的昏厥,真正殺死愛美的是他一直看不起的直樹。
其實直樹的家庭也有問題。直樹的爸爸常年在外打拼,姐姐在外求學,家裡就只有直樹和溺愛他的媽媽住在一起。直樹犯下殺人的大錯,他的媽媽還在幫他找理由推脫是受朋友蠱惑,兒子只是幫兇,她只覺得自己兒子可憐,全然不在乎受害人的感受。當直樹說出自己的殺人實情後,直樹媽媽採取的措施卻是選擇殺死兒子然後自殺,著實讓我三觀碎了一地。
這部電影安利給大家
電影從頭到尾都維持著比較暗的色調,烘託著壓抑的氣氛,演員們對人物的心理揣摩得都很到位。原生家庭問題、校園霸凌、未成年人犯罪等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是一部有話題性的作品。
由於影片是按照不同視角描寫故事,時間線上可能會造成混亂(我也是看了好幾遍才捋清楚的)。不過,這不影響它成為一部優秀的作品,感興趣的話可以找出這部影片看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