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息,我們駕車來到車險籤約的車輛維修店給車做保養。我聞見機油味就覺得不舒服,於是就將車留在店內,來到路邊溜達。這裡位於唐山陡河的東面,沿著河堤修建有綠色休閒長廊,馬路被稱作河東路。原來經常乘坐的28路公交車往來不絕,自從搬入新家以後,就很少乘坐了。
於是,我就沿著河東路向南走,想著運動一下。很久沒來這邊,一棟仿古式建築映入眼帘。心想這裡又建了個什麼?就加快速度向前,走到近前一看,原來是「北京同仁堂」和中醫醫院、藥店聯合開辦的。
在唐山幾乎每個街道都可以看到北京同仁堂的藥店。不由得想到300年以前,估計那時的同仁堂在各地也都有都有分號。曾經在《我有傳家寶》的節目裡,見到北京同仁堂的首席技師張冬梅,她在北京同仁堂手工搓藥丸。
當時有兩句話令我記憶猶新:「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也正是這兩句話,莫名的讓我覺得心安。後來,因為唐山離北京比較近,有一次去北京正好從北京的同仁堂總部經過,也看到了這兩句古訓。而今天我特地的也看了唐山的北京同仁堂門前,也懸掛這這兩句話。應該是所有的分店都會秉承著樂鳳鳴《同仁堂要目》裡的這句古訓,並將此作為傳承。
古訓中的「兩個必不敢」:
不論製作過程多麼繁瑣、工藝多麼複雜,為確保療效顯著,不敢有半點懈怠而節省步驟;不論中藥配方的成本多麼高昂、藥材多麼稀缺,為出珍品,不敢有半點吝嗇而省物料。體現以誠信精神為基礎的質量觀,更總結出 「誠信為本,藥德為魂」的理念;「德、誠、信」貫穿始終,實現了「濟世養生」的理想。
在節目中,張冬梅曾詳細地講述了手工搓製藥丸的工藝,並且在電子秤上現場稱重量。以安宮牛黃丸藥丸重量為例,要求每一顆藥丸的重量都是3g。他的徒弟將展示用的藥條準備好後,同仁堂的首席技師張冬梅示範了搓製藥丸的技藝。隨後,眾人隨機測了三次,每一顆不同的藥丸隨著電子秤的數字跳動,最終都停在了3.00g 的讀數上,非常的精準。
這位同仁堂的首席技師,在這一道簡單重複性強的工作上,一幹就是34年,並且常含敬畏心。因為她深知這些經過她手製作的安宮牛黃丸,關係到每一位吃它的病人,關係到每一位病人的生命健康。
據她講述安宮牛黃丸也曾救活過在唐山大地震中被深埋許久的一位病人。每一位病人的身後,就有一個家庭。所以,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包含了巨大的責任。在北京同仁堂工作的這麼多年,經過張冬梅手製作的安宮牛黃丸大約有30萬丸。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曾有數以萬計的腦出血病人及大熱病人吃過她做的安宮牛黃丸,她確保了自己所做的每一丸藥,重量精準3g、藥效有效。
因為藥品不同於其他商品,必須要保障它的品質,才能保障藥效,才能夠更好地治病救人。
同時希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兩句古訓能夠在今天,依然被嚴格執行。因為中藥中,有的成分用料昂貴,減少一分便節省了成本,但同時也會降低藥效;工序複雜精細,省了哪道工序都不可以,都會降低效果。
本文由冰藍月吟原創,贊同的點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