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做枸杞咖啡,百年同仁堂業績連年下滑,「知嘛健康」能否「續命」?

2020-12-19 騰訊網

出品 | 財經新知

作者|魏宇奇

編輯|明非

玻璃架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中草藥,實木雕刻的內部裝飾在燈光的映襯下透露出一絲古樸的氣質;整體分為三層,將中醫理念中的「象、食、養、醫」逐一體現,角落裡還擺放著數臺24小時售藥機。初看之下,這家名為「知嘛健康」的店面,像是一家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的中藥店。

然而事實卻遠非於此。

這家店除了造型古樸的裝飾、肉眼可見的藥材外,還設置了醒目的西點自助選購式咖啡廳,當你面對一杯杯枸杞拿鐵、玫瑰拿鐵、羅漢果美式、肉桂卡布奇諾搭配西點時,你一定會在這是中藥店還是咖啡店之間左右搖擺。

當你知道這家店的廬山真面目之後,就不會有疑惑了,這家店的背後「靠山」正是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名為「知嘛健康」。「知嘛健康」是其2019年創立的新零售品牌,初步計劃在北京布局300家門店。

官方對讓人有些雲山霧罩的模式做了這樣的介紹:致力於運用數位化技術,以人、貨、場多元化維度為核心不斷創新,通過線下超級體驗店與線上業務相結合,專注國潮養生新主張,充分發揮傳統老字號優勢,為用戶提供精準健康全周期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看起來,賣咖啡只是一個引子,同仁堂想要的是通過咖啡為門店的理療區和診療區引流。

同仁堂對此表示「在大流量中,一定存在有健康問題的消費者,他們需要深度的諮詢及醫療。」

同仁堂此舉無疑踩中了當下的養生、大數據、新零售等多個熱點,但能否徵服消費者仍是一個疑問。

實際上,這並不是同仁堂的第一次跨界,它的影響也不僅僅局限於中藥界。

2014年12月,一手締造了小米奇蹟的雷軍在聯想內部作過一次復盤。在講到產品時,雷軍提到了同仁堂,「我曾問過自己一個問題,怎麼辦一個百年企業呢?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同仁堂。」

在一年後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雷軍在接受白巖松採訪時再次提到,「我們專門去考察過同仁堂,為什麼他們能屹立300年不倒,這也是小米未來發展的方向,做讓人放心的國貨」。

同仁堂的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

然而,如果雷軍現在再去看看同仁堂,或許就不會得到這麼大的啟發了。這家有351年歷史的老字號,已經走到了懸崖邊。

如今的同仁堂,不僅業績持續下滑,質量問題更是屢上熱搜,花樣頻出的跨界動作雖然表明了這家老字號的滿滿求生欲,但這在負面消息頻出的映襯之下,給同仁堂帶來的只有更多的壓力。

同仁堂要如何走過下一個百年?

疫情難做遮羞布

翻開同仁堂的2020年的半年報,令人印象最深的並不是業績表現或者公司發展,而是隨處可見的「受疫情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確實對醫藥的業績帶來了影響。

由於疫情創造了大量防控藥物及用品的需求,導致相關企業的業績因此實現了大幅增長。如醫療器械領域的的魚躍醫療,上半年營收的同比增速就上漲了36.74%,為34.21億元;淨利潤同比暴漲109.86%,達11.19億元。

不過受益於疫情的終究只是個別細分行業,從醫藥行業整體的角度看,多數企業還是受到了負面的影響。

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A股生物醫藥行業總計有15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其中,73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去年出現增長,佔比不足50%。與此同時,截至8月23日,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有21家的股價跌去了超20%。

不幸的是,同仁堂不僅生在了整體表現並不好的醫藥行業,其所處的中醫藥領域更是本次疫情的重災區。具體到業績上,上半年中藥行業上市公司中,七成以上出現了業績負增長,同仁堂正是其中之一。

據同仁堂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的營收為60.04億元,同比下降16.11%;淨利潤4.80億元,同比下降27.28%;扣非淨利潤4.76億元,同比下降27.36%。

對於業績為何下滑,同仁堂給出的解釋正如上文所說的「受疫情影響」。

疫情確實對中藥行業造成了較大的衝擊,多數企業的業績也因此不理想,但同仁堂營收、淨利雙雙下滑的原因,卻並不全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因為早在2016年時,同仁堂業績的增速就出現了下滑。2016年-2018年其扣非後淨利潤的增速,分別為4.85%、9.75%和0.22%,2019年則出現了負增長。

2018年,其營收增速則從2017年的10.63%降到了6.23%。到了2019年,同仁堂的業績進一步惡化。

2019年上半年,同仁堂的淨利潤雖然取得了3.33%的同比增長,達到6.61億元,但營收增速卻同比下滑了1.52%,為71.57億元。2019年全年的業績則延續了這個趨勢,營收、淨利潤分別為132.77億元、9.8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下降了6.56%、13.12%。這也是同仁堂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營收淨利雙雙同比負增長的現象。

走過351個春秋的同仁堂,目前以生產和銷售傳統中成藥為主業,常年生產的中成藥超過 400 個品規,覆蓋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

如果把同仁堂的產品按照治療領域進行劃分,可分為心腦血管類、補益類、清熱類、婦科類以及其他類。同仁堂的業績出現下滑,正是與這些產品的銷售疲軟有關。

2019年,補益類、婦科類產品、其他類的銷售額分別為12.88億元、3.1億元、23.84億元,同比分別減少22.35%、8.5%、22.27%。與此同時,補益類、其他類產品的毛利率也有所下滑,分別比2018年同期減少2.14%以及9.59%。

如果與其他同業做對比,同仁堂的表現處於什麼水平就體現的更加清晰。另一家老字號雲南白藥2019年的營收是同仁堂的兩倍多,為296.65億元,同比增速為9.8%;淨利潤則是同仁堂的近五倍,為41.84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9.75%。

由此可見,即便沒有疫情,同仁堂業績出現下滑也是大概率的事。

百年品牌被「透支」

傳聞康熙年少時曾得過一場怪病,全身紅疹,奇癢無比,御醫束手無策,康熙因此心情抑鬱,便微服出宮散心。不料一家小藥鋪的郎中只開了便宜的大黃,囑咐泡水沐浴,不過三日便治癒了怪病。為了感謝郎中,康熙寫下「同修仁德,濟世養生」,並送給他一座大藥堂,起名「同仁堂」。

擁有351年歷史的同仁堂,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央視2001年的收視冠軍《大宅門》,便是以同仁堂為原型。

同仁堂對於名聲在外這一點也毫不諱言,其在2019年的年報中就這樣表示:同仁堂品牌始創於清康熙八年(1669 年),在 350 年來的傳承發展中,同仁堂人始終遵循「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堅持「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的製藥標準,秉承「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初心,視服務人類健康為己任。

深厚的底蘊,一度是同仁堂的制勝法寶。自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1992年成立以來,這家百年老店就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在內,其增長速度進入了快車道,在外與雲南白藥、東阿阿膠、片仔癀並稱為「中藥四虎」。

近年來同仁堂更是頻頻登上熱搜,不過這對同仁堂來說卻並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這些熱搜幾乎都是負面消息。

僅在2017年這一年,同仁堂旗下企業就因各種質量問題被曝光超10次,涉及的企業分別為同仁堂銀川藥店有限公司、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藥業(福州)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重慶建新藥店公司,其中,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上「黑榜」次數高達7次。

影響最大的,當屬2018年的「過期蜂蜜」事件。

2018年12月,江蘇電視臺曝光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產商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違規操作,其將大量過期、臨期的蜂蜜回收,表面宣傳是「退給蜂農養蜜蜂」,實際上則是送入原料庫。同時,據執法人員介紹,今年10月該企業還曾更改蜂蜜的生產日期,違法延長產品「壽命」。

雖然被媒體曝光的生產商並不是同仁堂本尊,而是與其子公司有合作關係的「鹽城金蜂食品」,但還是對同仁堂造成了負面影響。最終,同仁堂在道歉後,又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撤銷了「中國質量獎」稱號。

這些看似複雜且數量眾多的負面事件背後,其實是有跡可循的。

無論是過期蜂蜜事件,還是2017年的密集上黑榜,涉事主體都是同仁堂的子公司或合作方,這表明同仁堂在內部管理上,存在監管不嚴的現象,且存在已久。

這或許是由於同仁堂近年來體量的急速增長所致。如今的同仁堂已成為擁有七個子集團、兩個院和多家直屬子公司,2400多家零售終端和醫療機構,36個生產基地、110多條現代化生產線,集現代製藥業、零售商業、醫療服務三大板塊於一身的大型中醫藥集團。

擴張對企業來說雖是好事,但如果監管系統的建設不到位,反而會拖累企業發展。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此表示,同仁堂的在食品安全把控方面的意識及質量內控體系方面的建設力度,依然有待提高。

同仁堂在財報中也曾做出過這樣的描述,「各生產基地落實從原材料、生產過程、市場反饋到售後服務全流程的質量管控匯總與分析,確保質量管理落實到位。」

即便如此,同仁堂的品牌仍難逃被透支的命運。

誰來拯救同仁堂?

實際上,對於自身面對的困境,同仁堂並非沒有感覺,而且已經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

早在2001年,同仁堂就進軍了藥妝領域,成立了同仁本草亞洲護膚中心,推出了同仁草本、麗顏坊和伊妝等多款產品。

擁有傳統老店品牌、中草藥研究經驗加持的同仁堂,理應取得不錯的成績,但結果卻是以失敗告終,如今這些產品已鮮有蹤跡。

相似的事還發生在飲料行業。2015年,同仁堂推出了兩款草本飲品,同仁堂涼茶、瑪咖烏龍茶,前者售價5.5元,後者則高達8.5元,遠高於其他同類產品。最終即便是有百年品牌做背書,同仁堂還是未能如願。

更加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同仁堂居然做起了直銷,在2017年拿下直銷牌照後就開始了大規模的直銷模式運營。據了解,其向商務部報備審批通過的直銷產品多達52款,包括靈芝孢子粉提取物膠囊、茶多酚維C膠囊等保健品。

且不說同仁堂能否憑藉與其他直銷企業相似度如此之高的產品殺出重圍,名聲不佳的直銷模式對同仁堂的品牌無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何況權健、天獅殷鑑不遠。

總的來看,同仁堂並不像某些企業那樣麻木,甚至可以說是慌不擇路,求生欲滿滿。然而這些嘗試最後大多都草草收場的原因,或許才是其真正應該去改進的地方,那就是一直以來佔比過低的研發投入。

很難想像,在北京同仁堂集團成立至今的二十餘年中,其主力產品仍然是已有幾十年歷史的安宮牛黃系列、同仁牛黃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絡系列、六味地黃系列、金匱腎氣系列。不僅如此,這些產品甚至沒有任何一項專利。

這表明同仁堂在研發上一直處於弱勢,從實際投入上看也是如此。2019年其研發投入在總營收中的比重僅有1.82%,在中藥行業內並不算高,研發投入金額更是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

可以說如今的同仁堂,只剩下了這塊金字招牌。

其實,擁抱變化,緊跟時代潮流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都絕非壞事。但與在模式上花樣百出,為吸引年輕人極盡之能事相比,實實在在的產品上做創新,讓自己保有源源不斷的產品生命力才是硬道理。

相關焦點

  • 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百年同仁堂賣咖啡了 老中醫藏的什麼藥
    本文共1843字喝枸杞泡的咖啡,熬最養生的夜~萬萬沒想到,那些調侃90後朋克養生的段子居然被賣中藥的同仁堂變成現實!據悉,同仁堂旗下的知嘛健康開新零售門店開始賣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咖啡、肉桂卡布奇諾等咖啡飲品。
  • 同仁堂養生咖啡館成網紅 枸杞拿鐵能否激活老字號潛力?
    褚英碩/北晚新視覺供圖最近一段時間,同仁堂旗下一家知嘛健康咖啡館成了社交媒體上的「新晉網紅」。傳統中草藥鋪轉型成為新潮的養生咖啡館,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等中草藥元素與現代飲品的碰撞融合,吸引不少消費者慕名前來「打卡」。進入2019年以來,老字號同仁堂面臨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的考驗,新零售能成為激活發展潛力的突破口嗎?
  • 獵戶星空聯手同仁堂知嘛健康推出秋季養生咖啡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楊虞波羅)「咖啡配枸杞,明天能早起。」在同仁堂知嘛健康雙井店門口貼出了這樣的標語,百年老字號同仁堂出養生咖啡了,更讓人意外的是店裡的「咖啡師傅」還是個機器人。近日,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研發的六軸雙臂制飲機器人「智咖大師」在同仁堂知嘛健康亮相,讓機器人與大健康養生融合在一起,結合年輕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消費偏好,推出枸杞咖啡、紅棗咖啡、山楂咖啡等秋季養生咖啡。
  • 同仁堂賣咖啡,只有枸杞沒有保溫杯?
    這是百年老字號同仁堂新開的「咖啡館」。2019年,同仁堂創立了旗下新零售品牌「知嘛健康」。在其官方介紹中有這樣一段內容:知嘛健康致力於運用數位化技術,以人、貨、場多元化維度為核心不斷創新,通過線下超級體驗店與線上業務相結合,專注國潮養生新主張,充分發揮傳統老字號優勢,為用戶提供精準健康全周期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 獵戶星空咖啡機器人智咖大師發布,聯手同仁堂知嘛健康打造中國新國禮
    9月25日,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機械臂咖啡機器人「智咖大師」。本次發布儀式,由獵戶星空聯合同仁堂知嘛健康共同舉辦。同仁堂健康黨委副書記門慶華、同仁堂健康副董事長俞俊、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知嘛健康負責人俞睿璇、獵戶星空副總裁蘇亮、獵戶星空副總裁李婷等雙方嘉賓及眾多媒體記者出席發布儀式。
  • 【探店007】同仁堂知嘛健康零號店跨界引領國潮新時尚
    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益母草玫瑰拿鐵?你以為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但在同仁堂的咖啡師手中卻進行了完美融合。 重陽節前夕,小編特意來到了位於北京大興生物醫藥的同仁堂知嘛健康零號店進行探訪。零號店佔地四千多平方米,整體分為三層,一層為產品及功能展區、二層為健康理療區、三層為中藥調理區,4.0最新代的產品結合最優質的服務,零號店將中醫的四大健康理念「象、食、養、醫」展現的淋漓盡致。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向Young而生——知嘛健康助力百年同仁堂
    >近日,在北京市大興區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同仁堂旗下的知嘛健康舉辦的「破浪向young而生」發布會在北京市大興區生物醫藥基地舉辦。知嘛健康的負責人俞睿璇在發布會上表示,知嘛健康在集團的關愛下,經過四年的磨礪打造,將把同仁堂百年健康理念,用最直接的方式推送給大眾。知嘛健康的零號店必然在全國落地發芽開花。
  • 枸杞拿鐵、山楂陳皮美式……職場人,同仁堂中藥咖啡你喝嗎?
    清康熙八年,北京同仁堂創立。24年後的1723年,同仁堂開始供奉御藥並歷經8任皇帝。北京同仁堂素來以藥聞名,這次卻因咖啡又火了一把。傍晚,位於朝陽區雙井街道天力街的知嘛健康店一樓,年輕男女們坐著品啜「中藥咖啡」。他們少有獨自前來,多是倆人一起,聊著天聞著店內藥香。
  • 枸杞拿鐵、肉桂卡布奇諾…同仁堂推中藥咖啡,爆款每天能賣上千杯!
    原標題:枸杞拿鐵、肉桂卡布奇諾…同仁堂推中藥咖啡衝上熱搜,爆款每天能賣上千杯!你喝得慣嗎?中藥和咖啡,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東西,最近卻大火了一把,「同仁堂推出中藥咖啡」就衝上了微博熱搜。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肉桂卡布奇諾……百年老字號同仁堂開設了一家中醫健康餐飲體驗店,推出添加了中草藥的咖啡,成了「網紅」咖啡店,這家咖啡店的爆款每天都能賣出上千杯。
  • 日售千杯,32元的枸杞拿鐵是351歲同仁堂「良藥」?
    咖啡混著中藥,對很多年輕人來說,與其說是喝養生咖啡不如說是喝養生感。當老字號成了網紅,同仁堂的咖啡裡又賣的什麼「藥」? 「每天600杯起,爆款枸杞拿鐵和山楂陳皮美式有時能賣上千杯。」 下午三點半,位於朝陽區雙井街道天力街的同仁堂知嘛健康店的收銀員眼神略顯疲憊。 店面明亮、色調溫暖。
  • 32元的枸杞拿鐵能拯救351歲的同仁堂嗎?
    前段時間,央視財經報導,同仁堂在北京東三環開了一家「網紅」咖啡店,每逢周末生意火爆,這家咖啡店的爆款都是中西結合,枸杞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這些爆款每天都能賣出上千杯。「同仁堂咖啡」屬於同仁堂健康新零售業務,它的「本名」叫知嘛咖啡。
  • 無象空間設計:同仁堂—知嘛健康線下體驗店
    同仁堂—知嘛健康線下體驗店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從《同仁堂傳統古訓》裡,似乎可以看到這家始創於 知嘛健康 轉型是一次自我重塑的過程
  • 走進同仁堂知嘛健康,開啟一場健康盛宴
    而在同仁堂知嘛健康,不僅僅是傳統中醫大放異彩的地方,還是國際頂尖技術與中醫相結合的科技之 所,不僅有「24H不打烊」的無人售藥機、TMT9000全身紅外線檢測儀,還有各項高標準、高科技的悅活力、總統等新品牌產品。
  • 獵戶星空智咖大師發布 聯手同仁堂知嘛健康開啟機械臂機器人新時代
    9月25日,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機械臂咖啡機器人「智咖大師」。六軸雙臂制飲機器人智咖大師,是獵戶星空針對咖啡場景推出的最新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此次在知嘛健康的亮相,緊貼其應用場景的同時,更展示了獵戶星空機械臂機器人產品系列的理念:攜手合作夥伴,以「人工智慧+傳統文化+新一代認知」打造「中國新國禮」。
  • 造價7000萬,同仁堂開了養生咖啡店
    這是300多年中華老字號藥堂同仁堂開在北京雙井的一家新晉「新零售」店鋪,亦是同仁堂在拓展新的消費客群的一大跨界嘗試。「新零售」是同仁堂相關負責人對這家店鋪的定義,而這也是同仁堂在2020年最重要的戰略之一,開出的門店,叫知嘛健康。 從「養生系奶茶」王老吉,到「中藥味咖啡」同仁堂。
  • 獵戶星空與同仁堂知嘛健康聯合發布咖啡機器人智咖大師
    9月25日,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機械臂咖啡機器人「智咖大師」。本次發布儀式,由獵戶星空聯合同仁堂知嘛健康共同舉辦。硬體層面,智咖大師採用了仿生外觀,六軸雙臂設計,可支持複雜衝泡動作,可靠執行每一步動作,保證飲品口感。
  • 獵戶星空「智咖大師」咖啡機器人上崗同仁堂知嘛健康
    繼旗下多款智能服務機器人在上周的中關村論壇期間大顯身手之後,人工智慧機器人公司獵戶星空9月25日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機械臂咖啡機器人「智咖大師」。而此次獵戶星空把「智咖大師」的正式亮相地點選在了同仁堂旗下的「網紅打卡地」 知嘛健康,為消費者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朋克養生咖啡。
  • 宜家賣冰狗,同仁堂賣咖啡,7月奇葩新品美食大盤點~
    誰還沒在保溫杯裡泡過枸杞?可能是感受到大家對養生的迫切需求,同仁堂都開始售賣養生咖啡啦!同仁堂知嘛健康茶飲店老字號開始進軍咖啡產業?據說同仁堂的茶飲店知嘛健康,早在去年就已經開業了,只是不見怎麼宣傳,今年成為新晉網紅的店鋪,很多吃貨開啟了專屬養生局。同仁堂的枸杞咖啡頗具特色,人氣很高。
  • 同仁堂知嘛健康利用多元化服務場景開拓存量市場
    6月6日,同仁堂知嘛健康召開關於同仁堂新零售業務的商業模式發布會,披露了關於同仁堂知嘛健康在"人"、"貨"、"場"服務場景中的升級和拓展。自同仁堂創立以來,以製藥過程中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
  • 麻煩給我來一杯「枸杞拿鐵」
    而中藥養生,恰恰是同仁堂所擅長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將中藥養生和年輕人喜歡的咖啡、茶飲結合在一起呢?於是,就有了「知嘛健康」的中草藥咖啡烘焙。 廣大養生青年的福音——中草藥咖啡、茶飲、烘焙,盡在「知嘛健康」,感覺自己離健康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