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有人想到音樂,有人想到動漫,有人想到北野武,有人想到曾經的班主任...哈哈哈
不管是電影還是音樂,日本給世界留下最深印象的應該是他們的武士道精神!
黑澤明大師1954年憑藉《七武士》享譽國際,把武士文化展現給全世界,2003年愛德華·茲威克執導,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最後的武士》表現了西方對武士道精神的理解。
2000年北野武的《大佬》則是直接跑到美國給美國觀眾上了一課,雖然本片不是武士題材,但從表現的主題上來看,依然有很強的武士道精神!
三池崇史的名字相信喜歡看cult片的小夥伴應該不會陌生。
《切膚之愛》《殺手阿一》等cult片都影響了一大批導演,周星馳曾經就說過自己受《殺手阿一》的影響很大。
而且三池崇史是一位非常高產的導演,每年兩三部的產量證明了他過人的精力,實屬導演界的勞模。
2010年上映的《十三刺客》是他翻拍至1963年的同名電影,兩部影片的故事都差不多,三池崇史用他擅長的黑色電影語言來重新詮釋這個故事,鏡頭語言和最後的決鬥場面是本片的兩大看點。
《十三刺客》
導演:三池崇史
出品時間:2010-9-25(日本)
片長:141分鐘 125分鐘(國際版)
主要演員:役所廣司(島田新左衛門) 山田孝之(島田新六郎)
市村正親(鬼頭半兵衛)
平幹二朗(土井大炊頭利位)
松本幸四郎(牧野靭負)
江戶時代末期,日本社會慢慢變得穩定,武士的社會作用日益衰減,他們註定成為時代的棄兒。
"齊昭"是德川將軍的胞弟,他是天生的暴君,無惡不作。
德川幕府是日本的最後一個軍事政權,"齊昭"喜歡暴行的性格跟軍事政權有很大關係。
就是這樣一個暴君,即將升任成為幕府的老中(內閣大臣),"間宮"為表抗議,在"土丼"家門外切腹,老中"土丼"終意識到這樣會對蒼生造成危害,於是在暗中採取了行動。
雖為胞弟,但這種暴行關乎國家安危,德川將軍暗中安排"土丼"低調處理此事。"土丼"找到正在過世外生活的武士"島田新左衛門",和平年代武士也沒啥事幹,只能釣釣魚了。
在看到被"齊昭"殘忍虐待砍去雙手雙腳的女子時,心中的憤怒不由而生。
"島田"感受到了命運的召喚,身為武士,他的理想就是轟轟烈烈的死,現在正是大好的機會,當他接受刺殺任務的時候,手不由自主的抖了起來,他說:這是一個武士戰鬥前的徵兆。
"島田"立馬召集了一幫在社會漂泊的武士,對於他們來說,執行此任務是莫大的榮耀。
"島田"還到賭場去把自己的侄兒"島田新六郎"召集加入刺殺行動,在這個武士刀只能用來切蘿蔔的年代,"新六郎"坦言只有賭博和喝酒才能感覺到自己還活著。
他回到家告別了妻子,說自己如果沒回來,就讓妻子每年的中元節點起燈籠召喚自己回來。這一小段愛情戲為本片增添了一絲絲柔情。
此時刺殺團隊已經有十二位武士,沒有實戰經驗,就每天緊密的訓練!
然而這一切被"齊昭"的心腹"鬼頭"發現了,"鬼頭"和"島田"曾是同門師兄,兩人武藝在伯仲之間,相互了解,只不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個為魔鬼賣命,一個為正義而戰!
"島田"計劃將在落合驛站(地名)對"齊昭"進行刺殺,讓"牧野"籤署一張非法過境令。
這樣使得"齊昭"的軍隊不得不經過落合驛站,當他們到落合驛站的時候,就是刺殺行動展開的時候。
"牧野"的兒子被"齊昭"所害,所以"牧野"必然會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他們。
"島田"一方在趕往落合驛站的途中,遇到了"鬼頭"收買的浪人武士,這些武士的目的是來消減他們的戰力,所以為免在遇到其他浪人,他們選擇了從山路出發,趕往落合驛站。
武士的本領是耍刀子,走山路可不是他們的強項,於是在山中迷了路。
幸好遇到一個自稱是獵人的年輕小夥,這小夥雖不是武士,但他是武士的後代,因為愛上老闆的女人"阿雪",所以被拋下,一個人在山裡靠打獵為生,懷著對武士的敬畏之心,他自願當嚮導帶領武士們走出山林,條件是讓他吃飽就行。
"齊昭"在路上被"牧野"成功攔住了去路,"牧野"為了不連累別人,把罪行一個人抗下,切腹自盡!
到達落合驛站後武士們開始部署戰場,要做的就是守株待兔,等對方送上門來。
但早就知道他們計劃的"鬼頭"哪有這麼好對付,本來是七十多人,在"鬼頭"的調動下,現在是兩百多人,而自己的團隊才十二人,面對兩百人顯得寡不敵眾。
一切都準備就緒,不可能就這樣放棄,於是"島田"臨時讓獵人加入,十三刺客總算是全部合體。
兩方對峙,一場殊死搏鬥即將展開!
兩個版本的《十三刺客》都對最後的決鬥戲份下了很足的功夫,導演不僅運用了豐富的鏡頭語言,在場面調度上更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四十分鐘的群戰戲份看得實在是過癮!
武士的血性
《十三刺客》把武士的血性展現得淋漓盡致,這當然也離不開實力派演員"役所廣司"的完美表演,他在《十三刺客》中的角色和《七武士》中的勘兵衛一樣,不僅是刺客們的頭領,還是他們精神上的領袖。
當"土丼"找到他的時候,他並不是退縮,而是為能執行這個刺殺任務而感到興奮。
當聽到敵方有兩百人的時候,他並沒有慌亂,而是淡定的說出:魚兒上鉤了當然是越大越好。
面對兩百人,豪言壯語的喊出:斬吧!斬吧!殺遍四野!
他最後本不用死,但活著會讓"土丼"和德川將軍受牽連,所以最後選擇了死亡,這是他的夙願,作為和平年代的武士,希望自己能死得轟轟烈烈!
《十三刺客》不僅是一部爽片,還有其對武士道精神的思考。"齊昭"的殘忍暴行令人髮指。
"島田"的壯烈舉動令人肝腸寸斷。"齊昭"本性是一個殘暴的人,但外表形象卻柔弱得像個女子,他不喜歡和平的年代,希望看到世間的暴亂,只有身處暴亂,他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這不就是武士的宿命嗎?註定要被時代遺棄,不管你用盡什麼手段,最終都像一個弱女子一樣苦苦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