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最後的掙扎:刺殺兵部大輔大村益次郎

2021-01-09 凡人摸史

1

這個長相如此奇特之人,他的畫像卻被收藏在了日本的國會圖書館。這張畫像,是外國人畫的,所以有日本網友覺得,洋人把他畫得太醜了……到底他醜不醜呢?大家看看他存世的相片就知道了——

2

左邊露臉第一人就是他,大村益次郎。怎樣,畫得還是蠻像的嘛。他本名村田良庵,1824年生於世代行醫的家庭。很多朋友知道,日本德川幕府奉行閉關鎖國政策;但很多朋友不知道,其實留了條口子,清朝與荷蘭人能與日本進行有限的貿易。在長崎的出島,有外國人居留地。近代日本兩種學說交織,一種是漢學,一種是蘭學。漢學重修身,蘭學重實用。而日本醫生,則多數從蘭學也就是西方科學裡,汲取養分。

3

村田良庵最初也學習醫術,但他同時也對西洋兵法感興趣,利用自己懂荷蘭語的優勢,翻譯了很多兵書。雖為紙上談兵,但畢竟出口成章,被老師緒方洪庵推薦給了開明的宇和島藩主伊達宗城(本圖)。在宇和島藩七年,主要教兵法、建戰船、修炮臺。1860年,受長州藩聘請,從此與長州共進退。

4

在長州,他開始並不是很受重用,直到高杉晉作奪取藩政之後,才有了用武之地。先參與抵抗幕府的長州徵伐、後進入朝廷,追打幕府。末任將軍德川慶喜隱退之後,一些幕臣組織了彰義隊在上野城中駐紮。他們兵力有五百餘人,戰鬥力還不錯。連西鄉隆盛都拿他們沒辦法,最後請出了大村益次郎(1864年改的名字)。這是當時官軍的火炮。

5

大村益次郎分兵三路進攻,終於打敗彰義隊。

6

彰義隊士大部分戰死,小部分撤往會津、北海道等地繼續抵抗。他們的墳墓處於現在東京的上野公園內。大村益次郎更加出名了。後來,他成為兵部大輔(與侍郎同級別)負責明治朝廷的軍制改革。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把各藩軍隊改造為統一從屬朝廷。但在此過程中,武士們的特權被剝奪了。因為新軍裡,農民、商人都有,武士出身者,不過也就是個兵,牛掰不起來了

7

在《最後的武士》裡,主角的兒子在街上走,卻被警察強行剪了頭髮,因為當時日本不準再留月代頭了。剃髮令與不準帶刀的廢刀令,徹底激怒了武士階層。很多武士在戊辰戰爭中站在天皇一邊。沒想到朝廷過河拆橋,他們划算著把大村益次郎做掉。

8

大村對此事也早有耳聞,所以明治二年(1869)他到京都視察時,防備森嚴。然而,百密一疏。9月4日黃昏,他與安達幸之助、靜間彥太郎一起吃豆腐湯喝酒,樓下有人自稱長州藩士來見他。僕人竟帶他們上樓……在樓梯上,僕人被砍死,大村等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他大腿重傷,安達幸之助被殺。幸得刺客錯認安達幸之助是大村,以為完成任務,心滿意足地走了。

9

重傷的大村益次郎被救。人們喊來了當時著名的女醫楠本稻幫忙治療。楠本稻的父親是著名的德國醫生,在她兩歲多時以判國罪被驅逐出境,三十年後才又到了日本,並把醫術教給了女兒。但楠本稻也回天乏術,11月5日,大村不治身亡。

10

位于靖國神社內的大村益次郎雕像,建於明治26年,是日本最早的紀念像。他本人則被吹捧為軍神。對大村益次郎的刺殺,可以說是武士階層的垂死掙扎,卻並未阻止這一階層徹底沒落。儘管,武士沒了,但所謂的武士道被保留了下來。然日本投降之後,那些慫恿士兵玉碎的人,有的在法庭上裝瘋賣傻;有的搖身一變,與美軍合作,成為財閥,錦衣玉食。絲毫看不到他們的廉恥在哪裡。(本文照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靖國神社到底是什麼,小日本為何總是參拜!
    1869年,日本兵部大輔大村益次郎提出建個軍部神社來祭奠戊辰戰爭以後戰死的軍人,這就是「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靈璽簿奉安殿,是靖國神社保管做神的人名簿霊璽簿的地方,於1972年建立。除了有關人士以外,嚴格限制出入。
  • 日本武士最後的輓歌,放棄生命證明血性
    黑澤明大師1954年憑藉《七武士》享譽國際,把武士文化展現給全世界,2003年愛德華·茲威克執導,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最後的武士》表現了西方對武士道精神的理解。德川幕府是日本的最後一個軍事政權,"齊昭"喜歡暴行的性格跟軍事政權有很大關係。就是這樣一個暴君,即將升任成為幕府的老中(內閣大臣),"間宮"為表抗議,在"土丼"家門外切腹,老中"土丼"終意識到這樣會對蒼生造成危害,於是在暗中採取了行動。
  • 明治維新時的刺殺活動,明治元勳大久保利通,為何最後遇刺身亡?
    在明治維新前的尊王攘夷運動中,刺殺就成為了當時日本一種獨特的景觀,無論是倒幕派、還是幕府派,相互之間的刺殺總是層出不窮。可以說日本的明治維新,完全建立在了武士的刀劍之下。然而當戊辰戰爭結束,日本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後,這種刺殺反而又活躍了起來。新政府與舊武士階層的衝突,最終再次演變為了刺殺。
  • 血腥擴張的錯覺:日本軍人如何染上"武士幻想症"?
    後者則失去了約80萬把日本刀(包括繳獲的軍刀和民間刀劍),並被禁止一切與武士有關的體育活動如劍道直到1954年。日本海軍(核心來自舊薩摩藩)和陸軍(核心來自舊長州藩)一直齟齬不斷這種尖銳的矛盾直接導致了明治3年守舊武士刺殺兵部大輔大村益次郎的事件,然而在好萊塢電影《最後的武士中》,這一事件反而被編排為大村益次郎派人暗殺武士領袖西鄉隆盛
  • 日本人最推崇的歷史人物,竟然是一位喜歡搞刺殺的低級武士
    在眾多的歷史人物中,日本人最推崇的是坂本龍馬,一位影響日本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在日本人眼裡,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坂本龍馬是一位不斷與時俱進的英雄。在日本還流傳著關於他的這樣一則故事。坂本龍馬對他的朋友說:「今後在室內打鬥的情況會多起來。
  • 《刺殺小說家》曝「紅甲武士」特輯
    《刺殺小說家》曝「紅甲武士」特輯 時間:2021.01.1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分享到:
  • 老照片 十九世紀末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最後的榮光
    日本武士,是日本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一個特殊階層。日本武士的產生是九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藉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 山縣有朋發跡史:無學歷無背景,如何33歲就掌控了整個日本陸軍?
    古代日本打仗,是由武士組成武裝部隊,一般平民沒有資格當兵。武士世襲,較平民來說,地位高,且深具優越感,可以殺人而不為官所究。山縣有稔雖是武士之後,但地位甚底,也不佩刀,一個低微的倉庫協理員而已。日本女人在古代地位極低,除了服從沒有任何話語權,自殺或許是她們表達強烈訴求的最後籌碼。1865年,其祖母的夙願得以實現,79歲的她,終於投河自盡了。不過,此時的山縣有朋已經長大成人,27歲,成為軍隊中的一個小隊長。
  • 《黃昏清兵衛》:最後的武士,武士時代落幕後的一曲激昂悲歌
    序言日本文化中,武士文化是其精神象徵之一,有點像武俠之於中國文化,是那種類型人物形象一出現,就能清晰辨別的國家屬性。所以,今天我們來讀日本武士小說。不是去看武士英武神勇的雄姿,而是讓你看到日本「時代小說」作家藤澤周平筆下落魄卻壯美的武士群像。
  • 西方人眼中的日本精神《最後的武士》
    「傳說中日本是由一把武士刀形成的,上古神明將珊瑚之刃插入大海,拔出來的時候散落下四滴完美的水滴,這些水滴便成為了日本列島。要我說,日本是由少數勇士所創造的,這些武士願意為了一個早被遺忘的理念犧牲一切:榮譽。」1876年,美國南北戰爭已結束十年之久。
  • 《刺殺小說家》曝紅甲武士特輯 雷佳音激動求手辦
    《刺殺小說家》曝紅甲武士特輯 雷佳音激動求手辦 《刺殺小說家》雷佳音紅甲武士特輯 時長:01:54 來源:電影網
  • 明治維新的暗殺活動,明治開國元勳大久保利通,為何最後被暗殺?
    可以說,日本的明治維新完全建立在武士的刀劍之上。然而,當戰爭結束,日本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種暗殺活動再次活躍起來。新政府與舊武士階層的衝突最終再次演變為暗殺。微信三傑的大久保裡通也成了刀下刺客的幽靈。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原本支持政府軍的下級武士會突然這樣做呢?。
  • 最後的武士---當金城武碰到日本武士鎧甲
    最後的武士---當金城武碰到日本武士鎧甲 時間:2011-08-16 11:10:00   來源:   責任編輯:夏娜天使醬        金城武的頭雕收來多時了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最後的武士》劇照先說政治。1872年和1873年,明治政府相繼發布了《徵兵詔書》和《徵兵令》,強調武士不是以前的武士,平民也不是從前的平民,都是皇國的臣民,在報效國家上沒有差別,規定年滿20周歲的男性都有服兵役的義務,以法律的形式廢除了武士階層對軍事的壟斷權。1876年《廢刀令》的頒布,對武士階層的政治特權構成最後一擊。
  • 日本武士曾盛極一時,何解最後沒落,日本政府:他們是「吸血蟲」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除貴族之外的超級階層,越到後期反而越被分散,甚至最後到了消滅的地步,武士階層的不復存在,可能會令眾多人產生困惑。日本武士向來不都備受尊重嗎?為什麼最後還是會被消滅?其實,當時的整個日本的武士數量並不多,而且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成為武士的,他們必須要有一定的後臺實力。
  • 詳解《最後的武士》,真的有武士高舉日本刀爆砍近代日軍嗎?
    感謝讀者們閱讀冷研最新推出欄目-《冷研看電影》,本期為大家解析的是2003年上映的,由愛德華茲威克執導的電影——《最後的武士》。雖然這部影片有真實的歷史事件作為參考,但是實際上這部影片出於藝術考量,對歷史事件進行了極大改編,因而可謂「藝術為骨,歷史為輔」,那麼就讓我們來講講《最後的武士》與真實的歷史有哪些區別。
  • 雷佳音變身紅甲武士,手持戰斧刺殺小說家
    由路陽執導,寧浩監製,雷佳音、楊冪、董子健等主演的奇幻動作冒險電影《刺殺小說家》將於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正式上映。今日,影片曝光了最新"最爽一戰"版預告,展現了"凡人弒神"的故事主線。
  • 武士之魂——日本刀劍
    既然如此,在欣賞美男子的同時,我們也要適當了解一下他們的「本體」,那麼我們今天也一起來了解一下幾種日本刀劍的常見種類吧!()①太刀(たち):廣義上上一般指刀刃長超過兩尺(60公分以上)、刀身彎度較高的日本刀。
  • 春節檔視效大片《刺殺小說家》 曝紅甲武士特輯
    將於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由《繡春刀》系列導演路陽執導,寧浩監製的奇幻動作冒險電影《刺殺小說家》曝光了紅甲武士特輯。熱血、二次元,是許多人對紅甲武士的第一印象。特輯中,紅甲武士在街頭巷尾橫衝直撞,還手持加特林大殺四方,一舉一動充滿生命力,一瞬間竟讓人忘記這是個特效製成的數字角色。
  • 最後的武士:好萊塢對日本帝國的看法真的如此「有問題」嗎?
    2003年,在《最後的武士》中,克魯斯徵服了明治時代的日本。但這部電影立即引發了人們對其對日本文化的描述的質疑。《最後的武士》由茲維克執導,他還與約翰·洛根和馬歇爾·赫斯科維茨合寫了劇本,《最後的武士》與同樣令人懷疑的《殺死比爾》和《迷失東京》幾乎同時上映,這兩部電影都講述了西方人在東方所經歷的故事。這些電影的共同點不只是背景。也許,問題在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