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最推崇的歷史人物,竟然是一位喜歡搞刺殺的低級武士

2021-01-17 蒹葭歷史

在眾多的歷史人物中,日本人最推崇的是坂本龍馬,一位影響日本近代史的重要人物。

在日本人眼裡,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坂本龍馬是一位不斷與時俱進的英雄。在日本還流傳著關於他的這樣一則故事。

坂本龍馬對他的朋友說:「今後在室內打鬥的情況會多起來。我喜歡用小太刀,小太刀靈活,比大刀實用。」

不久,這位朋友帶了小太刀來見坂本龍馬,此時的他卻從懷中掏出一把手槍來:「這個比小太刀更具有威脅。」

下次朋友果然帶了手槍來,坂本龍馬卻又掏出一本《萬國公法》(一部經典法律著作)來,還告訴朋友:「手槍只能殺傷敵人,而此書卻能振興日本。」

1853年,美國叩開了日本的國門,史稱「黑船事件」。此時的坂本龍馬才17歲,還在家鄉土佐藩學習劍術,身份是鄉士(低級武士),除了劍術高超外沒有什麼特長。

和很多年輕氣盛的武士一樣,坂本龍馬對外來者和外來文化非常敵視。在門戶初開之時,一些日本人認為外國人充滿晦氣汙穢,不願意讓他們踏入本國的土地,這其中武士的反應最為激烈。當時的外國人口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千萬別在街上招搖,否則就會遭到日本浪人的襲擊!」

很多像坂本龍馬這樣的「憤青」加入到了刺殺的隊伍,就連後來的日本內閣總理伊藤博文年輕時也是一名「憤青」,參加過多次刺殺行動。而他們刺殺的目標主要是幕府官員、洋人、和洋人走得近的日本人。

當了幾年刺客後,坂本龍馬很快就意識到,武士刀不可能抵擋得了「黑船」的威力,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解決問題。

後來,坂本龍馬接觸到了思想家河田小龍,並從他那裡了解到了世界的地理格局和各國的風土人情,逐漸打開眼界。因此,坂本龍馬雖然還是經常參加「尊皇攘夷」和刺殺等活動,但明顯沒有像其他「攘夷派」那樣盲目排外了。

不過,關於日本將要走怎樣的路,坂本龍馬依舊沒有答案,直到他遇到了勝海舟。

勝海舟是一名幕府海軍軍官,經常往返於美國日本之間,思想開明。本來坂本龍馬也是要刺殺他的,但後來卻被勝海舟的一席話所折服,乾脆拜其為師了。至此,坂本龍馬實現了從攘夷到主動西學的過渡。

在勝海舟的影響下,坂本龍馬逐漸樹立了現代化國家的觀念,還第一次提出了「日本國」的概念。在他看來,日本要實現強大,必須先結束割據狀態,實現統一。

倒幕的主力長洲藩和薩摩藩長期不和,甚至有爆發內亂的危險。關鍵時刻,坂本龍馬提出了「薩長聯盟」的政治設想,他從中斡旋,讓兩大藩聯合倒幕成為現實。

在倒幕的過程中,坂本龍馬還首倡「大政奉還」,即讓幕府主動歸政於天皇,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倒幕成功後,坂本龍馬又為維新派提出了立國的「船中八策」。

可以說,坂本龍馬不僅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也是明治政府改革的引路人。

相關焦點

  • 日本最喜歡的兩個三國人物,一個獲得中國認同,一個反映日本人性
    說到三國,對於國人來說,那是再熟悉不過的歷史時期了,雖然是亂世,雖然只有短短七十多年,但其知名度和精彩程度絲毫不遜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羅貫中先生的一部《三國演義》更是將這一時期的歷史人物和事件更加戲劇化,更加深入人心,以至於在中國一提到三國,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七歲孩童都能說出個一二來。
  • 日本史上最疼的切腹自殺,至今只有一人完成,被後世武士推崇百年
    武士道精神源於日本的江戶時代,指的是一切以不怕犧牲為前提,以實現集體的、國家的利益。武士道精神強調的是毫無留戀、毫無顧忌和毫不猶豫地死。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的封建社會是日本武士階級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禮法,做了一名武士必須遵守義、勇、仁、禮等傳統美德,在背負使命之後完成使命。
  • 日本的歷史上誕生了諸多名兵器,戰國最常見的武器卻不是武士刀?
    日本武士是日本歷史上的階級,也是現在一種十分著名的文化,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這是日本武士刀。日本武士刀是從唐刀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在長久的歷史當中逐漸發展改良至今,如今已是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日本刀鋒利輕巧,主要的攻擊特點為快、狠。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武士,這個詞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雖然表明聽起來似乎有點「練武之人」的意思,但「日本武士」的含義似乎遠不只這樣,日本的「武士」似乎不是職業,而是一種類似於身份的階級,可是為什麼他們被稱為「武士」呢?
  • 日本武士最後的掙扎:刺殺兵部大輔大村益次郎
    1這個長相如此奇特之人,他的畫像卻被收藏在了日本的國會圖書館。這張畫像,是外國人畫的,所以有日本網友覺得,洋人把他畫得太醜了……到底他醜不醜呢?大家看看他存世的相片就知道了——但在此過程中,武士們的特權被剝奪了。因為新軍裡,農民、商人都有,武士出身者,不過也就是個兵,牛掰不起來了
  • 三國最受歡迎的人物,中國人最愛趙雲,美國人和日本人喜歡誰?
    導語:《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段歷史以及這本小說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名氣。美國版的《三國演義》被翻譯成了2300多頁的書籍,儘管如此厚重但卻不影響美國人對它的喜愛程度。而日本對三國文化更是如痴如醉,不僅成立了專門研究三國的組織,也製作了很多三國類型的遊戲,不少日本大學生甚至因為喜歡三國文化然後學習中文。但經過調查發現,中美日地區所喜愛的三國人物卻不同。中國地區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是趙雲,他出身於河北一個農村家庭,從小喜歡舞刀弄槍,長大後以為身體健碩參加鄉勇保護村子。
  • 日本激蕩年代的武士哀歌
    能為幕臣的,多數都是高級武士。三千石,亦是強調其職務較高。為何好好的幕臣不做,要去拉車?體驗生活嗎?當然不是,因為他們被拋棄了。我們不妨聯繫日本的歷史,腦補一下這位前幕臣的經歷。日本人看黑船 (圖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第二年,雙方籤訂神奈川和約
  • 《薄櫻鬼》歷史的洪流遮掩不了武士的精神
    歷史是什麼?歷史可以改變嗎?最近重溫了一部以歷史為原本的動漫,推進歷史的進程,結局悲傷的動漫《薄櫻鬼》以日本幕末新撰組為原型的。以一個女主的視角,見證了新選組的繁榮與毀滅。其實新選組的哪個人沒有這樣的心呢?故事的開頭以女主來京都尋找父親被流浪武士所追,偶遇新選組的人,然後進入新選組,參與了接下來的所有內容,和新選組的人共進退。新撰組在幕末時期是個可悲的存在,因為刀遲早要被新事物所代替。歷史的進展是越來越高的,武士精神遲早要被淘汰。但是新選組卻願意致死都不放棄。
  • 日本人心中最厲害的20個歷史人物,中國上榜3人,沒有一個是皇帝
    ,要說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大人物可真不少,不管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大帝,還是後面的朝代,從來不缺乏人物。但是在日本人眼裡,他們最崇拜的歷史人物都有是誰呢?在日本某一電視臺舉辦了一個「日本最崇拜的亞洲歷史上20大人物評比」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中國有3位歷史人物入選了,可誰知道這3位沒有一位是皇帝,這就很奇怪了,我們來看看有誰吧。
  • 日本人最喜歡的三國十大人物是誰?
    《三國演義》是一部以真實三國歷史為背景、經過後期藝術加工而成的歷史題材小說,是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經典之作。自《三國演義》面世以來,不僅在我國廣受讀者追捧與熱愛,在鄰國日本也同樣掀起了一股經久不息的三國熱潮,無數的日本民眾也成了三國文化的忠實粉絲。
  • 日本遊戲為什麼特別喜歡加入武士文化?
    請你先看下面這張圖,左邊的是武士還是右邊的是武士?左邊是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芳所繪的武田信玄,右邊是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創作的漫畫《浪客行》中宮本武藏的形象。在維基百科中,這兩個人都是日本武士的代表性人物,只不過生活年代不同。
  • 武士不滅,日本不昌:明治政府是如何消滅武士階層的?
    自明治政府成立以來,政府無時不刻在謀劃解決武士階層,而武士階層對政府的不滿也積年累月,政府每一次頒布損害武士階層利益的法令,都會激起武士階層的反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碾碎一切不合時宜的東西,武士也不例外。
  • 日本武士究竟是什麼樣的?帶你看日本武士的詳細內容
    我們在一些抗日題材的電視或者資料當中都可以看到許多的日本軍官佩戴著一把日本刀,他們喜歡找中國會武術、會刀劍的人切磋武藝。也經常看到日本父子穿上一套專用的盔甲拿著竹製的武士刀進行比拼,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他們切腹自盡的傳統。似乎在我們的認知裡面日本武士很是神秘,其中不乏一些忍者、浪人這樣的傳說。日本武士的武士道精神一直以來也是被世人們所爭論和詬病。
  • 歷史上最疼的自殺,只有一個日本人做到,被日本武士膜拜至今
    而這種自殺的方法極為痛楚,但是卻被日本人認為是一種榮譽的死法,尤其是在日本武士看來,這也成為了榮光的代表,日本人主張人的靈魂是宿於人的腹部,而切腹則是將自己的靈魂展示出來,而這種痛苦是每一個選擇使用這種方法的人所要承受的
  • 武士之魂——日本刀劍
    近幾年,網頁遊戲《刀劍亂舞》在日本颳起了一陣「刀劍熱」之風,讓這些沉睡於歷史近千年的古代兵器——刀劍重新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起來,使更多人進一步認識了刀劍,熱愛上刀劍。遊戲將有著各種出身,各種歷史的刀劍進行擬人化,這是遊戲的一大亮點。
  • 他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外籍武士,他的離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別看他在這部電視劇中不過是一個跑龍套的人,但是在英日兩國關係的歷史上,他可是一位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2017年日本曾經推出過一部名為《仁王》的暗黑戰國動作角色扮演遊戲。遊戲的歷史背景放在了群雄割據的日本戰國時代,講述的是一個金髮碧眼的英國船員,為了追殺遊戲中的反派輾轉來到了東方的日本,在這一片異域的土地上所發生的一系列冒險故事。
  • 誰是日本人最崇拜的歷史團體?一群鄉下殺手
    文/快哉風誰是日本人最崇拜的歷史人物?日本電視臺和雜誌社的無數次評選下來,排前幾名的不外乎是織田信長、源義經、坂本龍馬、西鄉隆盛、曹操、諸葛亮等中日英雄。那麼,誰是日本人最崇拜的歷史團體?圖:2004年日本大河劇《新選組》,位居歷年大河劇的人氣王三甲據日本媒體機構的統計調查,每次歷史團體票選第一的都是同一群人,他們也是所有日本歷史團體中擁有粉絲量第一:幕末的新選組。(日文寫作「新撰組」,「撰」與「選」同音)。「新選組」這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對於喜歡日本歷史的同學並不陌生。
  • 日本武士最後的輓歌,放棄生命證明血性
    不管是電影還是音樂,日本給世界留下最深印象的應該是他們的武士道精神!而且三池崇史是一位非常高產的導演,每年兩三部的產量證明了他過人的精力,實屬導演界的勞模。"島田"感受到了命運的召喚,身為武士,他的理想就是轟轟烈烈的死,現在正是大好的機會,當他接受刺殺任務的時候,手不由自主的抖了起來,他說:這是一個武士戰鬥前的徵兆。
  • 日本古代史,日本戰國三傑
    和很多大明不一樣,豐臣秀吉的出身,非常的低,他的父親是一位賣針線的小商人,小時候他因為家裡特別的窮,營養不良,身材矮小,還被人取了個外號叫「猴子」,即使這樣,也擋不住他有一顆奮鬥的心,小時候他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武士。
  • 對馬島之鬼:從日本武士文化入手,聊聊境井仁從武士到戰鬼的轉變
    縱觀整個預告,除了遊戲中炫酷的打鬥場景與娓娓道來的故事外,最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是視頻中對於境井仁所經歷的從「武士」到「戰鬼」這種轉變的強調。 因為日本有這種「恥感文化」的存在,因此對於深受日本傳統文化影響的人而言,失敗的人就應當以死謝罪,或者最起碼,繼續以武士的榮耀要求自己,等待著復仇之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