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華裔玩具設計師自學成才 自創玩具模型角色
最左邊是現成玩具,加上膠泥之後,慢慢變成最右邊的完成品。(新加坡《聯合早報》/陳淵莊 攝) 中國僑網8月1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一般玩具收集者都喜歡電影、動漫相關的玩具模型,而自學製作玩具模型的新加坡當地全職玩具設計師餘文杰從事的是獨立創作,他的作品都是自己創造的人物角色。
-
日本「變態」級動態摺紙玩具,一張紙,孩子能玩一整天
比如,企鵝炸彈就是透過一系列的摺疊和連接,通過觸碰底部的榫,讓模型自動展開變成立體的紙模。 中村開己先生也專門出過教孩子摺紙的書籍,按照書中的步驟和給出的紙膜,幾歲的孩子,也能親手做出一樣的神級摺紙玩具,這套書在日本非常暢銷和火爆。
-
藝術玩具「三眼貓」將發行 設計師講述創作心路
閒魚玩具店創始人、三眼貓設計師謝佰霖「國潮」元素被年輕人熱捧藝術玩具發源於香港,目前在歐美、日本風行。閒魚玩具店創始人、三眼貓設計師謝佰霖在工作室創作玩具「中國風」賦予藝術玩具嶄新生命力謝佰霖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形象硬朗帥氣,講話幽默風趣。
-
奇美博物館《紙上奇蹟2》開展!展出8組藝術家的紙創作
藝術作品以四大主題單元呈現,包括「一張紙,彈起無限可能」、「彈技術:掀開立體書的秘密」、「彈樣態:紙張變身術」、「彈創意:大師奇思妙想」。每件展品都有令人驚喜之處,展覽也同步露出創作者珍貴手稿及近20支影片,希望透過手稿及動態影像的輔助,讓民眾輕鬆理解更多作品細節與藝術家的想法。
-
藝術玩具"Bastet三眼貓"將發行 設計師講述創作心路歷程
由青年新銳設計師謝佰霖先生設計的藝術玩具"Bastet三眼貓"非遺守藝系列將於今年年底發行。閒魚玩具店創始人、三眼貓設計師謝佰霖"國潮"元素被年輕人熱捧藝術玩具發源於香港,目前在歐美、日本風行。相比歐美、日本,中國藝術玩具市場仍處在起步階段。不過,在中國文化不斷走向自信的當下,"國潮"元素開始被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愛。基於此,謝佰霖另闢蹊徑,欲把中國傳統非遺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創作的玩具三眼貓上,並與非遺文化傳承人之間緊密合作,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加強文化遺產保護。也讓大眾在欣賞玩具時,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文化積澱。
-
寶可夢紙殼模型很可愛,日本雜誌送任天堂Labo玩具
而近期,任天堂還和日本幼兒雜誌合作了!日本知名幼兒雜誌「幼稚園」在2月1日發行的三月號副刊中,贈送了讀者們寶可夢紙殼模型,這套紙殼模型是可以和任天堂Labo進行聯動的,讓我們來看看。這套紙殼模型的外觀顯然是遊戲《寶可夢探險尋寶(Pokemon Quest)》中的方塊造型,寶可夢種類包括皮卡丘、伊布以及妙蛙種子,還有一座島嶼場景。和其他的紙制手工一樣,小朋友們需要自己把這些手工模型組裝上。組裝好以後,三隻寶可夢可以順著滑梯滑向島嶼,這是一種極為簡單的玩法,非常適合幼稚園裡面的小朋友們遊玩。
-
日本這套含18個動態紙玩具的書,孩子僅見過一次,卻早已愛不釋手
這些作品的設計者是日本知名摺紙藝術家中村開已。27歲便開始對紙手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年40歲的他,厭倦了坐班,毅然辭掉工作,經過不斷實踐、摸索,成了一名立體摺紙藝術家。他的暢銷作品《驚掉下巴·中村開己動態紙玩具》一上市,便在日本引起了轟動,特別是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
日本創意「魔法」紙玩具:53歲大師精心設計,孩子宅家能玩一整天
今天推薦的這套《驚掉下巴:中村開己動態紙玩具》摺紙書,就是日本這隻大神 「中村開己」 為孩子設計。孩子可以自己動手,做出18個動態紙玩具。內含兩本書+兩套手工+材料包相信沒有人能抵抗得了這套書的魅力,這可不是普通的摺紙。
-
我家孩子沉迷手機,日本宅男僅用一張紙,就讓熊孩子自願扔掉手機
摺紙,最適合孩童的玩具之一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摺紙只不過小時候孩子玩的東西,即便是長大了,也就只有在等海底撈火鍋的時候,會用折小星星或是折千紙鶴的方式來抵換吃火鍋的錢。然而在國外,尤其是在日本,摺紙不僅是引導孩童鍛鍊大腦和手指能力的玩具,甚至還是藝術品。為什麼說「摺紙是最適合孩童的玩具之一」?因為摺紙玩具需要孩子手腦並用,發揮想像力。
-
6歲萌娃手寫求職信 應聘玩具公司模型設計師
摘要:據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4日報導,樂高公司近日發出一則模型設計師的招聘廣告後,收到一份來自6歲男孩的手寫求職信。於是他滿懷熱情地手寫了一份求職信:「敬愛的先生/女士,我今年6歲而且摯愛樂高。6歲男孩手寫求職信 應聘玩具公司模型設計師中國日報網9月5日電(潘一僑)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4日報導,樂高公司近日發出一則模型設計師的招聘廣告後,收到一份來自6歲男孩的手寫求職信。當斯坦利·博蘭看到樂高的廣告時,認為自己絕對是這一職位的不二人選。
-
二維到三維的躍遷:Foldify讓你在iPad上創作個性化的3D紙模型
用手指創作的有趣體驗正因平板而被放大。最好的例子莫過於被評為2012年度最佳應用的繪畫工具Paper,當時它在iPad上線兩周就突破了150萬的下載量。而現在,iPad不僅可以用手指打造平面,還能玩出三維效果。
-
寶貝不能錯過的3D紙模型~
3D紙模顧名思義是用紙做的模型,與普通摺紙不同的是完成的3D紙模更像玩具,而在製作的過程中,父母和孩子可以進行一系列的互動
-
和你一樣討厭上班的日本大叔,辭職宅在家裡「玩」紙還清百萬房貸!
他是一位紙玩具發明家,創作的紙模型不僅有趣,而且腦洞奇大,堪稱摺紙屆的黑科技。 模型裡面用到了卡扣設計,它相當於整個模型的開關,只要觸碰它,企鵝就會自動「膨脹」。 因為這隻企鵝,爆彈系列也成了最圈粉的紙模型。
-
你柜子裡的小車是模型?是玩具?還是模玩?
「你的這些汽車玩具只能看不能玩嗎?」「你柜子裡的這些小車為什麼包裝都不拆?」老埃要說的是:這是汽車模型,收藏品,不等同於玩具。汽車模型1914年起源於美國福特,是隨新車給購車者的收藏品。100餘年來,已經形成產業,全世界推出數萬種款式的汽車模型,隨著改裝車和賽事領域的發展,汽車模型更深入人心,後來細分為靜態模型(僅供靜態展示)和動態模型(可通過遙控或者軌道呈現某動態場景)。
-
我是一名有夢想的玩具設計師!
還記得wuhu君之前做的一篇《當中國古代元素和機甲戰士結合的那一刻!》一個優秀的玩具設計師,不僅要專攻工業設計基礎方面的東西,同時隨著項目接觸的深入,會學到或用到包裝、VI、攝影、展示、動畫等方面的知識,C9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的優秀玩具設計師。他和許多80後年輕人設計師一樣,有想法,有個性,也很大膽。這次他接受了我們的訪談,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他。
-
「活」的紙玩具,你見過嗎?日本天才摺紙大師讓你大開眼界
十二個紙做的異形小齒輪,看起來很普通,但是用手不停地轉呀轉,居然吻合在一起成為一顆愛心。這麼神奇的玩具是誰設計出來的?這些作品都出自日本摺紙藝術家——中村開己之手,他是如今世界公認的摺紙大神、天才紙藝大師。
-
臺灣微縮模型藝術家鄭鴻展用廢材創作擬真臺味街景、日常模型
「會接觸微縮模型是因為很療愈」,受日本微型藝術大師荒木智作品影響,鄭鴻展在2015年開啟自己的微縮模模型創作生涯,其巧手下的作品每一件都極度細膩逼真,職涯人生橫跨平面插畫、設計、展場布置、印刷、室內設計的他,也從過往經歷汲取靈感,像是他手工打造出的第一號作品《大阪燒肉爽子》,正是以自己曾參與施作的店鋪為原型,把施工圖面縮至1:24,並用生活素材自製物件。
-
紙模型:在雕琢之間塑造靈魂
像其他男孩一樣,易家寧從小就非常喜歡飛機,喜歡看飛機圖片,喜歡玩飛機玩具,喜歡仰望天空看天空上的飛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長大後想成為一名飛機機械師,能製造和修理飛機,就這樣他向著這個目標努力著……國家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重在匠心。
-
日本人將便籤紙設計成了建築模型,撕著撕著就撕出了一座清水寺
日本人將便籤紙設計成了建築模型,撕著撕著就撕出了一座清水寺日本國土雖小,但在設計水平上早已步入強國之列。它們的設計不浮誇,不花哨,卻在簡單平實的外表下,處處彰顯出實用功能,而且兼具設計的美感。用慣了「日本製造」,你會深刻地體會到他們對於細節的高度重視。大到家具電器,小到筷子湯勺,他們的設計無不經歷了長時間的打磨,每一個細節都能流露出精緻的感受。
-
設計師玩具,一場與資本無關的小眾潮玩生意
一般採用「搪膠」與「油爐」的生產工藝,在製作好的銅質材質模型中加入液體原料,經過加熱冷卻後成型就變成了中空的軟膠,之後設計師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噴漆上色了。玩具媒體Bender&Ida有一篇關於Sofubi玩具的科普文章,稱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丸三公司發售了世界上第一隻哥斯拉軟膠玩具。這次嘗試大獲成功後,Sofubi就成為日本特攝劇(如《奧特曼》)怪獸角色玩具的常用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