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擾亂學校秩序的「熊家長」,法律應該硬起來

2021-01-20 騰訊網

學生在學校難免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家長愛子心切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動輒大鬧學校,威脅其他學生和家長,不僅會對自己孩子的性格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也對其他同學造成了嚴重的騷擾。義務教育階段固然不能開除學生,給這名學生單獨開班也是不現實的,但是,對於熊家長,除了於事無補的譴責,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對於杭州的這位「熊家長」,學校應該更加強硬,盡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護其他學生的合法權益。(新華社/圖)

此前,有網帖稱杭州某小學三年級新轉入的W姓學生被家長過度保護,每次該學生在學校與同學老師稍有爭執,家長都會直接衝擊學校,衝擊課堂,並威脅、謾罵其他孩子、家長甚至老師。為了表示抗議,該班級其他學生正在罷課。

2019年9月11日,涉事小學發布通報稱,確實有班級因一名學生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進而引發家長間的矛盾,該名學生家長確實有不恰當甚至過激的言行,導致了其他家長的不安和不滿,部分家長向學校提出了「將該同學單獨成班」的訴求。但學校否認有學生罷課,稱最近幾天一直正常上課,但承認有部分學生請假。

學校通報還表示,該學生並非問題學生,平時在學校與同學相處良好,不能因此事影響該學生的學習成長。學校譴責該生家長對全班同學及家長造成的影響。

根據其他學生家長的發帖,這名學生的母親多次對班裡其他學生和家長進行辱罵、威脅,索取精神賠償費,還給其他家長的工作單位寫不實投訴信,還大鬧校長室,衝擊課堂,嚴重擾亂學校教學秩序。而學校忍氣吞聲,對該生過於遷就,不管事情原委如何,每次都要求其他學生向該生道歉,以息事寧人。這名學生家長的行為,連老師都無法忍受,紛紛請辭班主任職務,這個班級連年來換了4個班主任。

學生在學校難免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家長愛子心切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動輒大鬧學校,威脅其他學生和家長,不僅會對自己孩子的性格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也對其他同學造成了嚴重的騷擾。義務教育階段固然不能開除學生,給這名學生單獨開班也是不現實的,但是,對於熊家長,除了於事無補的譴責,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來看看臺灣的一個例子。臺灣一名檢察官聽說自己4歲的女兒與同學相處不好,就帶著兩名便衣警察來到女兒的幼兒園,在教室中逐一「審問」孩子們,還威脅園長交出監控錄像,否則就「來地檢署、進監獄」。事件曝光後,這名檢察官被彈劾免職,並被法庭判定犯恐嚇危害安全罪,判拘役40天。

對於杭州的這位「熊家長」,學校應該更加強硬,盡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護老師和其他學生的合法權益。學校可以禁止這名家長進入校園。學校是教學場所,有權拒絕有可能擾亂學校秩序的人進入。以學校的保安力量,應該可以阻止這名家長入校,如果有正當事由,可以在門衛室處理。

家長大鬧校長室、課堂,學校應該報警處理,警方也應該依法處理。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即使達不到犯罪的嚴重程度,也可以以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如果警方的處罰不能讓家長收手,學校可以向法庭申請禁止令,禁止家長進入學校範圍,如果仍然無視法庭禁止令,就可以拒不執行法庭生效判決、裁定的罪名進行處罰。

對付「熊家長」,法律法規必須硬起來。息事寧人式的和稀泥,只會讓胡攪蠻纏的人更加肆無忌憚。學校在通報中稱校方絕不允許該家長再有幹擾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行為,將依法依規處理。希望學校能夠說到做到,還學生們一個正常的讀書環境。

另外,根據家長的舉報,這名學生的家長還有利用職權,調取其他家長個人信息的行為。無論是公職人員,還是能掌握客戶信息的電信、金融等公司職員,如果以不合法理由獲取他人信息,是侵犯公民信息的嚴重違法犯罪行為。權益被侵犯的家長可以報警,警方有責任立案查處。

辛省志

相關焦點

  • 張某某擾亂法庭秩序被拘留案
    處理結果  南開區法院認為,張某某公然撕毀筆錄,藐視法庭紀律,其行為擾亂了法庭秩序、妨害了正常的民事訴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百一十六條之規定,作出對張某某司法拘留十五日的決定。司法拘留期間,法院考慮張某某真誠悔過、深刻反思,對其提前解除拘留措施。
  • 庫倫旗公檢法關於嚴厲打擊擾亂社會秩序 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
    庫倫旗人民法院庫倫旗人民檢察院庫倫旗公安局關於嚴厲打擊擾亂社會秩序>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全旗社會秩序安定有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規定,對近期有下列行為的,依法予以嚴厲打擊,涉嫌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官方稱「鄰水爭路」為聚集鬧事、擾亂秩序事件,有人襲警燒車
    2015年5月18日,鄰水縣人民政府公眾信息網針對鄰水群體聚集事件發布三篇通報,《鄰水群體聚集、擾亂秩序事件情況通報》、《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以及《四川省鐵路建設辦公室通告》。全文如下:鄰水群體聚集、擾亂秩序事件情況通報       發生於5月16日的鄰水群體聚集鬧事、擾亂秩序事件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事件造成部分幹部民警和圍觀群眾受傷,無一人死亡。目前,當地社會秩序穩定。
  • 山西名校學子走了,校長回應老師無過錯,網友:學校別賠錢
    本來事實很清晰,並沒有爭議的餘地,可學生的家長在得知孩子去世後的所作所為,卻激怒了很多網友。家長們認為是老師存在過錯,老師沒收卷子之後,孩子還哭了二十分鐘,這期間老師沒有及時開導學生,才造成了悲劇。家長的想法可以理解,也能理解他們的情感,但是這做法很多人認為不合適。
  • 北京倆娃鬧矛盾,豪橫家長全武行!學校操場打群架,衝動家長獲刑
    家長才是孩子成長之路上最好的老師。然而有些家長真的不配家長這個稱呼,不但不能給孩子正面的引導,反倒做的事都是反面教材。對於在這樣家庭裡成長起來的孩子,只能說真是苦了孩子,下面要說的就是發生在北京的一起案件,這裡面的雙方家長,真是一言難盡。前不久,在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檢察院,被告人李某是非常悔恨,他給孩子的小學生活畫上了不光彩的一筆。
  • 家長:冬天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熱水;學校:太難了
    大冬天,學生在學校用冷水洗臉、洗腳?你相信嗎?在很多寄宿制學校,學校並沒有在冬天的時候給學生提供熱水,一些孩子因怕水太涼,早上胡亂洗把臉,晚上根本不洗腳。有家長給學校建議:冬天學校應該給學生提供熱水,而學校卻說這太難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 老師通知家長去學校打掃衛生,家長吐槽:我不是學校的免費勞動力
    家長們對這個現象也是非常的不滿,他們認為家長不是學校的免費勞動力,沒有義務給學校打掃衛生。有的家長比較直率,會直接跟老師說。而大多數家長害怕得罪老師,只好悶著頭去打掃,心中即便是不滿,也不會當面表現出來。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小學階段,由於孩子小,沒法很好地完成打掃任務,另外學校害怕出安全事故,故而想出了讓家長去學校幫忙打掃衛生的主意。
  • 大量私立學校的存在,破壞了中小學正常的教育生態?看完就明白了
    筆者作為一名在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對私立學校的現狀和影響比較了解,近年來,部分私立學校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歡迎,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私立學校都是寄宿制學校,避免了孩子們來回上小學的奔波,家長們也不再為接送孩子上學而犯難,和部分公立學校相比,私立學校的管理更加嚴格和規範,教學質量和升學情況要好於公立學校。
  • 法律與秩序:一部永不過時的美劇
    NBC電視臺的《法律與秩序》(Law & Order)系列是史上最長壽的劇集之一,並且除了本劇,整個系列包括了多部長壽衍生劇。《法律與秩序》本劇從1990年9月開播,到2010年5月結束,總計20季456集。
  • P圖篡改標牌擾亂公共秩序?警方:拘留4日
    該行為嚴重違背事實,擾亂防疫公共秩序,希望廣大網友不信謠不傳謠。去年12月15日,拉薩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經核查,網絡不實圖片由網民「鄭某某」通過PS後發布到網際網路平臺,引發網上迅速擴散,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目前已對「鄭某某」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處罰。拉薩市公安局柳梧新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民警 侯光耀: 對違法行為人鄭某處以行政拘留4日的行政處罰。
  • 熊孩子捏碎18包方便麵,工作人員索賠,家長展現什麼叫「熊家長」
    往往每個熊孩子的身後,都有至少一個熊家長在言傳身教。有的網友甚至評論,"跟熊孩子比起來,熊父母可恨一萬倍"。孩子捏碎方便麵18包,家長跟店員撒潑,民警到後傻眼阿虹(化名)是剛入職的超市管理員,一天在整理貨架時,發現一位看起來七八歲的帥氣小男孩正在捏方便麵。
  • 其實熊家長才是罪魁禍首!家長們要引以為戒
    這段視頻簡直讓我嘆為觀止,以前我只覺得熊孩子可怕,沒有想到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才是最可怕的。其實仔細想想也明白,孩子們哪有什麼善惡之分,一開始還不都是家長的教育把孩子劃分成不同的人。一個小孩子再熊,成年人真的沒有辦法去制止嗎?其實不是,很多人不願意去制止熊孩子,選擇冷眼旁觀的原因,還是因為不想和這些不講道理的熊家長對上。
  • 家長帶十幾個人闖進學校,嚴重到什麼程度了?學校應該反思什麼?
    家長帶十幾個人闖進學校,這事嚴重到什麼程度了?作為學校應該反思什麼?學生在天梯頂部玩耍,政教主任發現危險後制止,沒想到該生下來後翻牆逃離了校園。政教主任得知後立馬通知了家長,沒想到家長帶著十幾個人到校要人,並辱罵政教主任。
  • 法律無能為力,無奈
    多數網友表示支持學校處理結果。部分網友認為處罰太輕,退學並不能解決範某慶心理的扭曲、精神的病態。虐貓犯法嗎?不犯法。流浪貓是無主物,不屬於任何人所有,虐貓當然不侵權。中國未曾制定動物福利相關法律,只有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法》不涉及小動物保護。因此,我們只能從道德層面譴責虐貓者,處罰虐貓行為於法無據。通過網際網路上傳、傳播虐貓視頻違法。
  • 女子上廁所被闖入反遭辱罵,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
    作為六歲的孩子確實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作為家長有教育子女的責任,當孩子犯錯時我們應該及時的幫助孩子改正,而不是像這名媽媽這樣無理取鬧。孩子是可愛的,孩子是單純的,但是很多家長一味地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小天使」「小可愛」,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一味地袒護,這樣就讓孩子有恃無恐起來,最後把孩子變成了「熊孩子」。
  • 「學生課間不能出教室」,很多學校發出此規定,家長爭議頗大
    學校更應該注重運動方面,怎麼可能會這樣呢?但通過了解發現,好多省份,好多學校已經出了課間靜止10分鐘的規定。還聽一位老師朋友說,校長開會就和老師們說,學習成績無所謂,把注意力放在安全上,不出事情都好,千好萬好,一個事故就全完蛋。為啥很多學校規定,學生課間不能出教室?
  • 孩子上課多動,老師說孩子上課做小動作,家長應該要如何應對
    老是被老師投訴上課做小動作,作業不認真,作為家長應該重視起來。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孩子調皮,熊一點,誰家都一樣,大了會好些。其實不然,老師多次投訴,說明不是普通的調皮,應該是跟其他同學有顯著的區別,在家裡,看自己一個孩子,看不出哪裡不足。在同一個年齡層次下,幾十個孩子一比較,立馬分高下。
  • 網友卻說:果然是熊家長
    熊孩子背後都是熊家長,這句話太對了!」「自己不教育好孩子,還賴別人,照她這麼說,小偷偷東西沒責任,都賴丟東西的人沒看好自己的財物唄!」「應該按照原價購買,並補償已購買大米顧客的損失。」近年來,關於「熊孩子」的新聞屢見不鮮。這些缺乏教養的孩子,走到哪裡恐怕都是一道特別的「風景線」,讓人討厭,而他們背後的熊家長,更讓人無語。
  • 學校與家長社群親密有間
    正如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魯道夫·施泰納所言——「當群體的全貌在個體的靈魂中映現出來,同時個體的美德在群體中鮮活起來,健康的社群生活就會建立」。華德福教育把學校教育置於更大的社群背景中,注重構建社群與學校的良性互動。
  • 學生違規違紀,可「罰站」、課後留校教導、家長到校陪讀……
    第六條(一般懲戒)教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中,根據學生違規違紀情形,可以採取以下方式當場進行教育懲戒:(一)點名批評;(二)責令賠禮道歉、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三)適當增加運動要求;(四)不超過一節課堂教學時間的教室內站立或者面壁反省;(五)暫扣學生用以違反紀律、擾亂秩序或者違規攜帶的物品;(六)課後留校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