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的故事家喻戶曉,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是怎樣的?

2020-12-24 蘇秦讀歷史

01

一部《封神演義》,讓武王伐紂的故事家喻戶曉。

託《封神演義》的福,紂王亡國暴君和妖后妲己狐狸精的形象深入人心,紂王在祭神儀式裡對女神女媧有非分之想,又被狐狸精妲己迷了心智,製造炮烙刑具,比幹剖心,造鹿臺,各種暴政和令人髮指的罪行,《封神演義》裡的紂王簡直就是天字第一號暴君,妲己就是典型的「紅顏禍水」的形象……

02

「武王伐紂」的戰爭也被描繪成了「神魔鬥法」,創造出一個絢麗的奇幻世界。

各個長相奇特的奇人,相互鬥法;哪吒不僅有三頭六臂,眼睛鼻子還能噴火;姜子牙隨便施個小法術,整個岐山都被冰凍了;雷震子天生有一上翅膀,撲騰幾下就能飛;楊戩不僅有三個眼睛,而且還是個金剛不壞之身;感覺大家是都有特異功能一樣,各種戰鬥中都有奇招異術,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還有各種無所不能的法寶和神奇變幻的陣法,每一種陣法都有神奇的力量。

一場商朝和周朝的大決戰,被描繪成神仙打架的場景,各路神仙紛紛登場,競相鬥法……

03

不過,這畢竟是小說裡的世界

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規模沒有那麼大。

要說商周之間的決戰,那得從周人的崛起說起

周人的祖先是后稷,他是傳說中三皇五帝中,帝嚳的兒子,他的母親姜嫄(yuan)踩了巨人的腳印,生下了他,差不多是天選之子了;后稷擅長種糧食,是大禹最倚重的大臣;

到了商朝,后稷的後人公劉率眾遷徙到了現在的陝西岐山,過起了農耕的生活;到了商朝後期,古公亶(dan)父又率眾遷徙到了周原,可能是為了躲避戎族的侵襲吧。

這一時期是周發展的轉折點,周原物產豐盛,土地肥沃,周人在這裡經營農耕,修築城邑,他們還不斷的徵討周邊的戎族,向東向西擴大自己的地盤,此時的周,逐漸成了商朝較大的一方諸侯。

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商周之間的關係才變得微妙起來;紂王為了震懾周人,殺了他們領頭的季歷,但是矛盾的是,商朝又不得不利用周來對付西邊的戎族,又把季歷的兒子姬昌封為「西伯侯」,他就是武王的老爹。從文王到武王,周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商周之間的矛盾已經表面化了。

這裡有幾件事很有意思

首先,文王被放了以後,在背地裡做善事,他這麼做實際就是不引起紂王的警覺,背地裡培養實力;其次,文王的幾次徵伐,表面看是增強了軍事實力,還有更重要的一層,打通了周往商朝都城朝歌的道路;還有就是給自己修建了天文臺,觀天象,其實就是給自己滅商的理由;

最後武王繼位後,檢閱部隊,在孟津會盟諸侯,據說是來了八百多個,諸侯都要求伐紂,武王說還不到時候;這些都說明,周要滅商,就是等一個時機,順帶試探一下商朝的反應,因為孟津其實離朝哥不遠。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只是說武王自己還沒有太大的把握。

孟津會盟

04

因為商朝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當時商朝軍隊已經有戰車了,還都配備了青銅兵器,紂王曾多次發動戰爭,徵討四方諸侯;以戰養兵,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武王老父親文王,還和紂王在山西打過一仗,被打得大敗,周朝軍隊在戰鬥力上沒什麼優勢。

而且紂王雖然比較獨斷專行,又設置一些酷刑,但是也不是一無是處;

他在位期間多次徵伐,將商朝的疆域拓展到頂峰,他徵討東南夷,開發了淮河下遊和長江流域,將華夏民族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促進了當時黃河流域先進文明的傳播,功績是很大的,對歷史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而且紂王的罪行也沒有那麼多,發明了酷刑,專斷跋扈;顧頡剛先生有過考證,紂王的罪行起初只有八九條,也沒有傳說中那麼十惡不赦,紂王的罪行是隨著年代的發展,越積越多,說到底,後人給加上去的。

05

商朝和周朝的大決戰是在牧野

牧野之戰實際是奇襲,而且規模不大,主要是打了商朝一個措手不及;商朝有個最致命的一點:都城內沒有城牆,從後來的殷墟考古發掘發現,城內沒有任何防禦用的城牆,只有一條與洹水相連的壕溝;商朝是將安全寄託攻勢,忽略了防禦,這樣的後果就是,一旦戰爭失敗,國都就很危險了。

牧野之戰就是典型的例子

周武王得知商朝的主力部隊全都去打東夷了,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趕緊率軍出徵,奇兵突襲,商朝軍隊的主力全都去徵討東夷了,都城內又沒有防禦設施,主力部隊來不及回援,只能硬拼;

而且此時的商朝軍隊是臨時組建的奴隸和囚徒,這些東夷的俘虜不可能為紂王賣命,陣前倒戈,商朝軍隊就這麼崩潰了,商紂王看到大勢已去,選擇了自焚。

牧野之戰

如果商朝注重防禦,築城堅守,等待援軍;牧野之戰的結果還真不一定。

06

商朝的滅亡也不是因為一個紂王,最多只能說,紂王輸了牧野之戰;

商朝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奴隸、平民和商王之間的矛盾;王權與貴族利益的矛盾;連連徵戰,商朝和各屬國的矛盾,商朝最後就是因為東夷的俘虜不願意賣命,臨陣倒戈,導致全面的潰敗;商人很喜愛喝酒,飲酒的風氣很盛,導致統治階級只會飲酒享樂,生活腐敗,矛盾加深;

牧野之戰雖然是導致商朝滅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主要的原因。畢竟商朝已經經營了600多年了,也不太可能因為一場戰爭失利就亡了。

牧野之戰實際是兩個國家的爭霸戰,一次王朝的更迭,權利交替。

07

牧野一戰,武王自己也覺得勝利有些出乎意料,靠的是戰略奇襲取勝,當然佔領了商朝都城朝哥,並不代表取得了天下,後來也是遭到了商朝殘部的強烈抵抗,最後周公東徵才徹底平定。

相關焦點

  • 封神榜中的重要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我們今天就來挖掘一下封神榜裡的真實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封神榜中的真實歷史人物 姜子牙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是姬發和紫玉之間的另一個愛情故事嗎?否則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的主線,主線是復興周朝,毀滅周朝,封神大戰,許多神仙在戰爭中死去,幸運地去了封神榜;還有一句話貫穿了姬發和子玉之間的愛情,武王幾次差點毀了大事。有人認為吳王是一朵奇葩,開國其實不應該成就兒女情長。要成為明君、封神大戰一代,不僅要有戰場經驗,更要有高尚患難與共、關愛人民的感情!因此吳王姬需要全方位的訓練。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又是一部姬發和子魚的愛情史嗎?其實不然!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主線是興周滅紂,封神大戰,不少仙凡死於戰亂,運氣好可以上封神榜;還有一副線,自始至終貫穿姬發和子魚的纏綿愛情,武王為了愛情曾幾次險些壞了大事。有人認為武王大奇葩了,開國君主成就大業不應有兒女情長,其實不然。封神大戰,另擇明主,不但要有戰場經歷,更要有患難與共、心繫萬民的高尚情懷,這樣才能成為一代明君!因此武王姬發需要全方位磨練。
  • 在《封神榜》裡面,紂王殘暴不仁,歷史上真的如此嗎?
    在90年代,一部神話劇《封神榜》的家喻戶曉,讓很多人都知道了武王伐紂替天行道,還有狐狸精妲己禍亂朝廷,然而,神話畢竟是神話,世上也不可能真的有狐狸精,那麼歷史上的紂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品一品《封神演義》與《武王伐紂平話》中妲己的殘忍形象塑造
    《封神演義》與《武王伐討平話》的情節都是圍繞著「武王伐紂」的故事展開的。對於伐紂的原因,兩者也有很多共通的原因,如紂王的暴虐、妲己的殘忍。然而,兩部作品在紂王與妲己的形象上出現了不同的傾向。今天我們主要根據典籍與小說中所塑造的不同的妲己的形象來探討原因。作為中國歷史上名聲最為「顯赫」的禍國妖妃,蘇妲己毫無疑問是教科書一般被牢牢釘在恥辱柱上的存在。
  • 正在直播武王張迪搜狐客戶端聊《封神榜》
    張迪《封神英雄榜》中出演周武王姬發   搜狐娛樂訊  《封神英雄榜》【觀劇】目前正在搜狐視頻以及山東、貴州、湖北衛視黃金檔、央視一套上午檔熱播。該劇自1月31日大年初一開播以來,在一眾賀歲劇中殺出重圍,收視率一路攀升,在搜狐視頻電視劇熱播榜高居第一,在微博熱門話題榜、百度搜索風雲榜等榜單上也都遙遙領先。劇中陳鍵鋒飾演的俊朗帥氣的姜子牙、張馨予飾演的妖媚狠辣的妲己,以及張迪、張明明、鄭亦桐、姜鴻等大批俊男美女飾演的「人神妖魔」,都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周武王的飾演者張迪,作為「凡人」的代表,力拼一眾妖怪。
  • 封神演義中 他們不應該上封神榜
    封神演義中的封神榜,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天庭的公務員,屬於鐵飯碗,正式職工,有編制的。除了每天要上班打卡外,福利待遇都是沒得說。今天要聊的話題,哪些人不應該進封神榜。。。截教精英比如趙公明、三霄娘娘、金靈聖母、龜靈聖母等,這些屬於截教精英,有的法力比闡教十二仙還要高。他們如果不滲和武王伐紂這事,好好修煉,再下山立點功德,早晚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 武王伐紂,帝辛之後,世間再無人皇
    歷史書上記載,武王伐紂,皆因紂王無道,濫殺無辜,寵信奸佞,荒淫無度。周武王上承天意下應民心,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君。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認同,甚至認為紂王不僅不是無道昏君,還是一代聖君,年輕有為。而在一些小說中,故事則更為精彩。最經典的當屬《封神演義》,一場人間戰爭,變成了神仙打架,高來高去。商朝沒做錯什麼,一直安享太平盛世六百餘年。到了紂王這一代依然是沒有腐朽敗落的跡象: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
  • 陝西老農刨出3000年前國寶,記錄天文怪象,解開武王伐紂謎團
    我們舉一個例子《封神榜》,《封神榜》雖然是明朝人所作,內容也屬於神怪小說一類,但是卻反映出了深刻的歷史問題,例如商朝時期人皇的地位與天皇、地皇相同,人皇的權力是與生俱來的,存在著先天的合法性,然而到了周王朝時期,人皇的地位瞬間下滑,唯天意馬首是瞻,周武王為了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造反理由,便提出了「上天惟德是輔」的觀念,在確定了政治合法性之後,便開始了後來我們眾所周知的武王伐紂。
  • 河南獲嘉縣,武王會盟八百諸侯共討商紂,姜子牙在此封神
    獲嘉縣歷史悠久,原是殷都南郊的屬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又是殷都通向周國的必經之路,紂王曾把它作為西抗西伯姬昌,南拒南伯楊越奇的軍事重地。這裡有座同盟山,是當年周武王伐紂時起的,當年,武王就在這個山上會見八百諸侯,共商伐紂大計,結成同盟。
  • 《封神榜》誤人,亙古忠臣比幹之死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封神演義》就是其中之一,《封神演義》之所以能夠被人們所熟知,還得益於現代影視劇《封神榜》。演員們出色的表演以及《封神榜》劇組所有人的努力,讓《封神榜》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封神演義》又名《武王伐紂外史》,它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商末周初,以武王伐紂為總的故事脈絡,其中摻雜了作者的歷史觀念和政治觀念,讓歷史與神話結合,給人閱讀體驗的同時,也了解了武王伐紂的歷史。
  • 報料:鍾傑主演《封神演義之武王伐紂》周武王角色
    報料:鍾傑主演《封神演義之武王伐紂》周武王角色中國黃河旅遊網綜藝頻道訊:據知道情人提供消息,亞洲刀劍合璧第一人鍾傑和其新搭檔正在陝西周城排練拍攝一部封神演義武王伐紂內容的影視大片。在片中鍾傑主演周武王。個人事跡鍾傑,男,1991年6月28,漢,退伍軍人。
  •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神仙,開闢鴻蒙,創造三界,打不過通天教主!
    看過書籍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這本書講述的內容就是神界的一次封神大戰,在武王伐紂的路上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神仙。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書中提到的第一個神仙就是盤古,一個家喻戶曉的上古正神,開天闢地的神話故事更是耳熟能詳。
  • 《封神演義》的姜子牙,是歷史上齊公呂尚與神話中玄武大帝的合體
    據說武王伐紂前,丁侯不歸附武王,於是呂尚就將丁侯的像畫出來,朝畫像放了三箭,於是丁侯就病倒了,佔卜的人說病情在周。於是丁侯非常恐懼,只能歸順武王。於是呂尚就派人在甲乙日拔去第一支箭,在丙丁日拔去第二支箭,在戊己日拔去第三支箭,這樣丁侯的病才痊癒。四夷聽說這件事非常懼怕,越裳氏連忙獻上白雉表示順服。很明顯,這就是《封神演義》裡「釘頭七箭書」的原型。
  • 封神榜中暗藏的細節,封神之後無自由,紂王是世上最後一位人皇
    封神榜的小說或者影視劇相信大家多少都有過接觸,對與封神裡面的故事都能說得上來幾個,比如哪吒鬧海等。可是大家對封神榜中暗藏的一些細節並不是很清楚,那麼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封神榜中暗藏的一些細節吧。一封神榜上神仙無自由封神這一詞聽起來很好能夠上天做神仙,可實際上是當時很多散仙是不願意被封神的,因為一旦上了封神榜被封神之後,就再沒有自由了!1當時的神仙分為兩種,一種是散仙所謂的散仙是自由自在沒有官職也不受天庭的約束。
  • 《封神演義》封神榜五個版本,你最喜歡哪個版本?哪個妲己?
    姜子牙時運不濟,後被求賢若渴的周文王所聘,為伐紂的最高統帥,一場戰爭無可避免 。最後,商朝被推翻,周朝建立,姜子牙完成封神。2001年TVB版封神榜《封神榜》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40集古裝神話劇。由劉仕裕執導,張華標、朱鏡祺編劇,陳浩民、葉璇、溫碧霞、錢嘉樂、李家聲、苑瓊丹、元華聯袂主演。
  • 武王伐紂時,朝歌相安無事,而後為何又變成一片廢墟?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按照我們現在了解到的歷史,中國古代最早的國家出現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夏朝。不過在世界範圍內,因為我國在考古領域上缺少足夠的證據,對夏朝存在的真實性進行證明,所以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學者普遍認為,中華文明是從商朝開始出現的。
  • 封神榜的朝代——西周
    今天我們聊一聊封神榜的朝代,歷史上稱之為西周。周文王可以說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賢君。周文王時期,西岐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不斷地加強。這為後來的武王伐紂,提供了物質基礎。伴隨著商紂王因為橫徵暴斂,昏庸無道,諸侯們對他也是早已離心離德。
  • 《封神演義》簡介: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
    《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為明代陳仲琳(一說是許仲琳)所作,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全書共一百回。
  • 《封神榜》裡面的武成王和歷史當中的黃飛虎,二者有關係嗎?
    但是,他與歷史當中的真實人物——黃飛虎是同一個人嗎?二者之間又有何區別?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我們先共同了解一下黃飛虎的基本簡況。他作為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系殷商紂王時期的一位王爺——武成王。本是凡人武將出身,雖然不會法術,但是卻精通武藝兵法,所使用的兵器為金攥提爐槍,座下神獸叫五色神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