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獲嘉縣,武王會盟八百諸侯共討商紂,姜子牙在此封神

2020-12-12 冬雪之下

獲嘉縣隸屬於河南省新鄉市,北依太行,南臨黃河,距省會鄭州60公裡,東至新鄉市15公裡,113年,漢武帝於新中鄉置縣建城,取名「獲嘉」,屬司隸部河內郡,割汲縣、修武兩縣部分屬之,是獲嘉稱縣的開始。

獲嘉縣歷史悠久,原是殷都南郊的屬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又是殷都通向周國的必經之路,紂王曾把它作為西抗西伯姬昌,南拒南伯楊越奇的軍事重地。

這裡有座同盟山,是當年周武王伐紂時起的,當年,武王就在這個山上會見八百諸侯,共商伐紂大計,結成同盟。八百諸侯為表同盟伐紂的決心,各自帶著自己的將士,每人捧一捧土撒在山上,堆積成了方圓幾百畝、高五六丈的大土丘,站在上面,東可望牧野,西可眺孟津,當時起名為「同盟山」。即《尚書·牧誓》所載的牧誓之所,也是武王軍舉行牧野大戰現存於地表的唯一物證。

武王伐紂後,人們為了感謝和紀念他,在同盟山上修造了武王廟,豎立了功德牌坊,把他發布軍令的地方叫「武王點將臺」,操兵練馬的地方叫「演武場」,掘井取水飲馬的八角井叫「太公飲馬池」。從此,同盟山成為景色優美的獲嘉縣八景之一,有「同盟夕照」的美稱。

武王伐紂與牧野之戰是決定商王朝命運的一場大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為戰爭主角的周武王,順應天時,以德納賢,士兵捧土成山,會盟天下諸侯,演繹了一曲以少勝多、滅商興周的歷史絕唱。

武王誓盟壇,姜上封神地

獲嘉有七十二冢,由來已久,家喻戶曉。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牧野一戰,慘烈無比。戰後,武王與姜尚(姜子牙)對生者劃地封侯,對(雙方)逝者中的72位重要人物,在同盟山附近壘冢祭祀,安位封神,封七十二冢為七十二神。周武王與姜尚聯手「封神祭祀」,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獲嘉,成為中國封神文化「策源地」,中國「百神之鄉」。不以「山水見長」的獲嘉,因「封神」名世。

由於種種原因,冢消失了一部分,同時又新添一部分,但到先秦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與武王有關的為獲嘉七十二冢。隨著歲月的流失,獲嘉古冢遭到嚴重地損毀和破壞,尤其是戰亂年代。

像一九三六年,國民黨軍長商震駐守開封期間,曾派出工兵連,到獲嘉縣古冢進行大肆挖掘。掘出有大量的銅斧、銅錛及馬屍骨等,這些文物很多被運到了南京。一九三八年,王國然(封丘人)在獲嘉中和鎮「支大鍋,按蒸白鏌」,拉起土匪隊,對周邊古冢打洞,洗掠。一九三九年,本地土匪王光遂,通過黃埔軍校畢業生張春池的聯繫,號稱「八支隊」,於是春夏之季,對境內黃飛冢打洞半月之久。1958年的「農田水利」改造工程中,獲嘉古冢大部分被毀。文革期間古冢更是十之六七被當作「封建遺產」被夷為平地。

獲嘉的封神文化和安葬在「72冢」中的眾神傳說,不乏有虛構的成份,但能夠流傳幾千年而不衰,就足以證明歷史文化傳承的永恆魅力和存在價值。

相關焦點

  • 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盟
    他首先聘得軍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也稱呂尚)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併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還把都城東遷豐邑(今陝西戶縣附近),準備向東進軍。可是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 封神演義姜子牙成功的秘訣: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
    大家好,歡迎繼續收看《封神演義》系列第84期。我懷疑《封神演義》是一篇爽文,雖然它只是一篇注重敘事的小說。但是如果你站在闡教的角度來看大結局:殘暴的商紂被制度被推翻了;寥寥數人的闡教歷經艱難險阻,終於徹底粉碎了萬仙來朝的截教;天下歸周,諸天封神。
  • 《封神演義》和正史裡的姜子牙不一樣,但真實的姜子牙到底是什麼樣...
    姜子牙,一個在中國文化中有著多重符號的人物,《史記》中他是輔佐武王滅商的政治家、軍事家,《封神演義》中他是手拿打神鞭封神的神話人物,在民間又是「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鎮宅之神。
  •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又是一部姬發和子魚的愛情史嗎?其實不然!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主線是興周滅紂,封神大戰,不少仙凡死於戰亂,運氣好可以上封神榜;還有一副線,自始至終貫穿姬發和子魚的纏綿愛情,武王為了愛情曾幾次險些壞了大事。有人認為武王大奇葩了,開國君主成就大業不應有兒女情長,其實不然。封神大戰,另擇明主,不但要有戰場經歷,更要有患難與共、心繫萬民的高尚情懷,這樣才能成為一代明君!因此武王姬發需要全方位磨練。
  • 封神榜的朝代——西周
    今天我們聊一聊封神榜的朝代,歷史上稱之為西周。周文王可以說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賢君。周文王時期,西岐的經濟和軍事實力都不斷地加強。這為後來的武王伐紂,提供了物質基礎。伴隨著商紂王因為橫徵暴斂,昏庸無道,諸侯們對他也是早已離心離德。
  • 封神榜的故事家喻戶曉,歷史上真實的武王伐紂是怎樣的?
    01一部《封神演義》,讓武王伐紂的故事家喻戶曉。託《封神演義》的福,紂王亡國暴君和妖后妲己狐狸精的形象深入人心,紂王在祭神儀式裡對女神女媧有非分之想,又被狐狸精妲己迷了心智,製造炮烙刑具,比幹剖心,造鹿臺,各種暴政和令人髮指的罪行,《封神演義》裡的紂王簡直就是天字第一號暴君,妲己就是典型的「紅顏禍水」的形象……
  • 為什麼姜太公封神後,自己卻不是神仙,太公廟也比較少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東海邊之人或牧野之人 。其先祖曾做四嶽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 在呂地(今河南南陽西),所以又稱呂尚。半生寒微的姜子牙 青山長在境長新,寂寞持竿一水濱。 及得王師身已老,不知辛苦為何人。
  • 小當家童年記憶封神卡——順風耳,恆王星,聖戰士,豹魔,姜子牙
    恆王星卡在小當家卡中,恆王星掌管所有恆星,認為地球人破壞了星際環境,一致通過對地球布設保護網,發出了時空召集令,調派365位時空戰士,轉世到商紂時代,授予保護地球的使命和職位。特別派出了聖戰士,負責執行封神任務。豹魔卡365位時空戰士的大規模出動,驚動了宇宙黑暗勢力魔宮,魔宮派出了鬼武士豹魔阻止保衛地球的行動,豹魔在時空隧道中攔截聖戰士。
  • 封神榜:紂王被封天喜星,馬氏被封掃把星,那妲己和姜子牙呢?
    封神榜:紂王被封天喜星,馬氏被封掃把星,那妲己和姜子牙呢?《封神演義》的更新一波三折,急也急不來,我們暫且不去管他。話說姜子牙最終封神名單一共365位,無論好人壞人,只要是死於封神之戰的人大都封神。無論生前是惡人還是好人,是惡仙還是善仙,只要實力高強,影響力大,就有資格封神。
  • 歷史上的姜子牙你知道多少,作戰兇猛,也是一方霸主傳承數百年
    想必《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姬昌在狩獵進行佔卜,卜辭上說:所獲非龍非魑,非熊非霸,所獲霸王之輔,果然如卦辭所說,文王進行到渭水河畔時,在北岸遇到正在釣魚的姜子牙,從此後在姜子牙悉心輔佐文王,當時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明心向周,文王死後,武王即位,姜子牙被尊為尚父,在經過幾年的精心準備後,武王決定興師伐紂。
  • 連申公豹都能封神,姜子牙為什麼只能享人間富貴?看他死後去了哪裡
    武王和截教弟子們都以為姜子牙已經魂歸西天、痛心而泣時,唯有楊戩多留了個心眼,含淚朝姜子牙的心口上摸了下,發現姜子牙心口還有熱氣,忙啟奏武王,不要急著處理姜師叔的肉身。
  • 封神一個人打得西岐要退兵!姜子牙差點害死闡教數十人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有七死三災的劫數,更是有三十六路諸侯徵討。除了申公豹遍邀三山五嶽門人外,其實商朝本身的實力更是雄厚。上有截教三代弟子聞仲官居太師,掌管天下兵馬大權,下有張桂芳,鄧九公,張山李錦等各路總兵,給西岐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 《封神榜》裡神仙們騎的珍禽異獸現實中有沒有呢?姜子牙坐騎是真有
    喜歡看仙俠鬼怪之類題材影視劇和小說的朋友們一定都讀過和看過那部經典的《封神榜》了,此小說近些年也被頻繁的改編搬上銀幕,而當年我們小時候看的比較老版的《封神榜》時,則是被裡面的比較恐怖的畫面嚇得夜裡睡不著覺。
  • 從兵家始祖到仙家道士,哪個是你心中的姜子牙?
    這個故事在元代平話《武王伐紂平話》中,已經演變成今天所熟悉的姜太公直鉤釣魚。姜子牙對自己的才智十分自負。「姜尚因命守時,直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明代著名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成了第一主角,他曾在崑崙山師從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尊師命下山承擔兩項大任,分別是興周滅商的人間大任、發榜封神的仙界大任。
  • 封神榜中的重要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為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弟子,擁有各種超高法術,執掌打神鞭、騎著四不像、有杏黃旗護體,被派下山輔佐周武王姬發伐紂,代天封神,期間大戰截教、火燒琵琶精、斬殺狐狸精蘇妲己等。 歷史書籍中記載,姜子牙出生時家境貧窮,幹過屠夫賣過酒,但姜子牙志向高遠,勤奮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治國安邦之道,直到72歲時,趁文王姬昌狩獵之時借釣魚機會求見文王姬昌,姬昌見到姜子牙與之談論認為姜子牙是個奇才,尊姜子牙為太師。這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由來。姜子牙後輔佐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大敗商軍,商朝滅亡周朝建立。
  • 《封神演義》封神榜五個版本,你最喜歡哪個版本?哪個妲己?
    後來姜子牙在渭水直鉤釣魚,說服文王起兵伐紂,姜更領導哪吒、雷震子、楊戩、土行孫助武王伐紂。紂王驚惶不已,豈料妲己遂施苦肉計,命令靖上陣與子對敵,靖雖心有不忍,惟君命如山,不得有違,遂帶兵上陣,與哪吒自相殘殺。
  • 《封神演義》中十大凡人猛士排行榜
    封神演義,是我國歷史上最具演義色彩的長篇神話史詩,重敘事,輕人物心理刻畫,以武王伐紂的歷史事件為軸,以封神為主線,展現了道家闡教和截教兩派的明爭暗鬥,相互鬥法。 書中姜尚所統領的西周將士,從岐山之西開始,一路東徵,過關斬將,直破殷商國都。
  • 武王伐紂,帝辛之後,世間再無人皇
    歷史書上記載,武王伐紂,皆因紂王無道,濫殺無辜,寵信奸佞,荒淫無度。周武王上承天意下應民心,興仁義之師,伐無道之君。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認同,甚至認為紂王不僅不是無道昏君,還是一代聖君,年輕有為。最經典的當屬《封神演義》,一場人間戰爭,變成了神仙打架,高來高去。商朝沒做錯什麼,一直安享太平盛世六百餘年。到了紂王這一代依然是沒有腐朽敗落的跡象: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
  • 《封神英雄榜》:陳鍵鋒版的姜子牙戰歌
    「封神」這一字眼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對於80、90後的朋友們來說,可能就會想起1990年中國內地上映的傅藝偉版的《封神榜》。《封神英雄榜》講述的是姜子牙聯合諸神輔助周武王、周文王打敗暴虐的紂王的故事,體現了邪惡終不能戰勝正義的精神,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封神演義:姜子牙年輕時是啥身份,何德何能跟大財主宋異人結拜?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是絕對的主角。全書的主線為武王伐紂、三清封神、神仙犯戒,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姜子牙該享人間富貴。不只是元始天尊這麼說過,連雲中子也算到過這一點。可以說,整部書的線性故事主題,就是圍繞著姜子牙一生的命運展開的。但有一點很奇怪,姜子牙在玉虛宮砍柴、燒火、澆樹四十年,還是沒有仙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