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金鰲島十仙受聞仲太師的邀請,擺下了玄妙神通的「十絕陣」,對決闡教玉虛元始天尊的弟子和西周大軍。
金鰲島十仙分別是秦天君秦完、趙天君趙江、董天君董全、袁天君袁角、孫天君孫良、白天君白禮、姚天君姚賓、王天君王奕、張天君張紹,以及通天教主的弟子金光聖母。
封神中,這修行的十仙道場相同,均在金鰲島上,長相也有共同特點,都長得十分兇惡。而他們的坐騎更是相似,都騎著仙鹿。
十絕陣擺陣前,秦天君就在陣營前發生了激烈舌戰,姜子牙說服不了秦完棄商助周,輔佐仁君,秦完也堅持認為,商朝不該滅亡,仰仗自己曾煉就「天絕陣」、「地烈陣」、「風吼陣」、「寒冰陣」等十陣,公然挑戰姜子牙。
面對著殺氣騰騰的「十絕陣」,姜子牙正在愁眉不展時,他更沒有想到,妙賓為了達到軍中無主的目的,此時已悄悄又布下了法術,在「落魂陣」中,擺下了催魂促魄燈,每天朝著寫有「姜尚」名字的草人拜來拜去。
在姚賓使用的法術下,幾天後姜子牙便被拜得神魂顛倒,坐臥難安。再過十多天,姜子牙便鼾聲如雷,熟睡如泥,不言不語,如痴如醉。
西周將領們就這樣在迷迷沉沉中,伴隨姜子牙走過了20多天,直到姜子牙的三魂七魄,被姚賓拜走了二魂六魄後。僅剩下的一魂一魄走出了泥丸宮。
武王和截教弟子們都以為姜子牙已經魂歸西天、痛心而泣時,唯有楊戩多留了個心眼,含淚朝姜子牙的心口上摸了下,發現姜子牙心口還有熱氣,忙啟奏武王,不要急著處理姜師叔的肉身。
那麼,此時的姜太公,僅有一魂一魄,出遊泥丸宮後,又到底去了哪裡呢?
《封神演義》原著第44回,「子牙魂遊崑崙山」一章節中描寫到,姜子牙的一魂一魄,飄飄蕩蕩,竟然來到了封神臺。
「源易緣」注意到,封神神話中的「封神臺」,是姜子牙遵奉師爺元始天尊的命令,在岐山上專門建造的、用於斬將封神的地方,臺上張掛由「封神榜」,具體負責督造施工的,是姜子牙下山後收服的清福神柏鑑和五路神。
通讀整部《封神演義》,就會發現,每一位封神榜上有名的人,與此次的三界封神有緣的人,在死後,其魂魄都會率先來到封神臺上,等候元始天尊具體封神。
姜子牙的魂魄如果也能夠進入封神臺,那麼,他也會成為封神榜上的一名神仙。可是,我們都知道,姜子牙無緣神位,最後也沒有能夠在天庭八部神仙中謀得一席之位,這期間又發生了什麼,姜子牙又為何不能封神呢?
結合《封神演義》原著和民間神話傳說,今天,「源易緣」就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一、只能享人間富貴,卻無緣神道
在崑崙山玉虛宮修行40年後,正在燒爐子的姜子牙,有一天,突然接到了白鶴師侄的口信:師父元始天尊有要事要見他。
元始天尊是三界的尊神,玉虛門下弟子個個更是尊貴,他特意喊來姜子牙,是想委以他重任,讓他下山替他具體負責執行三界封神的任務。
姜子牙腦子一時有些嗡嗡作響,不解地問師父:自從來到崑崙山,是一心出家,苦熬歲月,不敢貪戀紅塵。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好,還請師父再給他次機會!
元始天尊則慈悲地對這位道行雖不算太高,品行較厚道的弟子說:你的命運如此!恰逢三界封神,機會難得,機不可失呀!
後來,元始天尊也告訴姜子牙,他只可享受人道富貴,官封將相,卻與此次封神無緣。
二、清福神深知天意,推開了他的魂魄
當姜子牙的三魂七魄,被姚賓「落魄陣」中拜的只剩一線生機時,姜子牙最先來到了封神臺前。
可是負責封神臺的清福神柏鑑,出來迎接姜子牙時,看到的卻是他的魂魄時,就輕輕地將姜子牙的魂魄推出了封神臺。
也就是說,封神神話裡,姜子牙僅有的一次封神機會,就這麼被柏鑑給「破壞」了。
柏鑑為何要這麼做,兩人是由矛盾過節嗎?並非如此!
細讀《封神演義》就會發現柏鑑生前曾任軒轅黃帝東徵西戰的大元帥、總兵官。軒轅黃帝在與蚩尤大戰中,柏鑑不幸被火器打入東海,以身殉職,肯定稱得上烈士。
元始天尊在姜子牙下山前,特意交待姜子牙要注意兩個人:一是他的同門師兄、處處與他作對的壞師弟申公豹;第二位就是東海等他的柏鑑。
柏鑑捐軀盡忠報國後,葬於東海之中,遊魂歷經千年未能渡劫,脫體重生。
當柏鑑初見姜子牙,就坦言相告,希望子牙能夠度他脫離東海、超出煙波。
姜子牙不僅讓柏鑑接受玉虛法牒,隨他一同前往西岐候用。隨後,還讓他具體負責督造封神臺。
在姜子牙的幫助下,柏鑑一舉躍升為三界八部首領,成為統領365位正神的清福神。
通過這些細節不難明白,姜子牙對柏鑑而言,雙方不僅沒有矛盾,還有恩情於他。
柏鑑之所以要推開姜子牙魂魄離開封神臺,正是因為他知道天意,姜子牙封神大任和興周滅紂的任務,都沒有完成。
三、無緣天上神仙,姜子牙最終又去了哪裡?
離別師父時,元始天尊對他說,下山封神,輔佐明君,此是天數已定,自難逃躲,待大功告成後,還可以再回到崑崙山上。
姜子牙聽到師父元始天尊的話,心情應該是矛盾的,又是喜悅的。
首先,遇到三界封神,可謂千載難逢,不是每一位修道之人都能遇到,也不是誰遇到了就能抓住此次建功立業的機會。
可時,師父說得清楚明白,自己生來福淺,無緣天庭神仙,只能享人間富貴。那麼,百年之後,姜子牙又該魂歸何處呢?
民間故事傳說中,稱姜子牙曾經想把最好的封神位置留給自己,卻被張有人搶走;又有民間的說法稱,只要姜太公所在的地方,眾神應該退位避讓;還有第三種說法,姜太公成了梁上神仙。
這些故事傳說,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源易緣」認為,姜子牙封神後,被周武王封為侯爵(齊侯),名列五侯九伯之上。
姜太公輔佐周文王、周武王開周家八百年基業,得使天下太平,斬將封神,建立了居功偉業,充塞天地之間,最終應該又回到了崑崙山玉虛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