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苦難不能忘記,前進腳步永不停息——國行公祭 祀我國殤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燭光祭現場。記者 萬程鵬攝

鮮花寄哀思。 記者 萬程鵬攝

鮮花寄哀思。 記者 餘 萍攝

重溫拉貝家族的故事。 記者 萬程鵬攝

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凌厲的警報聲響徹南京上空,白鴿放飛,和平大鐘之聲邃遠……國行公祭,祀我國殤。83年前的至暗時刻,是億萬中國人民無法抹去的創傷記憶。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惟願國家富強,和平之花永遠綻放!

凝望歷史深處,以國家名義祭奠同胞

國家公祭儀式現場,國旗下半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醫護人員等3000餘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肅立。

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0點01分,公祭現場拉響防空警報。同一時間,南京全城警報響起,車船齊鳴,行人肅立默哀。南京城的17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同步舉行了悼念儀式。

默哀畢,在解放軍軍樂團演奏的《國家公祭獻曲》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大隊16名禮兵將8個花圈敬獻於公祭臺上。

83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6名社會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伴隨著深沉悠遠的鐘聲,3000隻和平鴿展翅高飛,寄託著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無盡哀思和對世界和平的嚮往堅守。

與往年相比,今年公祭儀式多了「醫護元素」,參與撞鐘的醫護代表、抗疫英雄邱海波說,「這次參加公祭儀式不僅體會到和平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貴,也更加體會到作為醫務人員在和平環境下守好生命防線的重要性。」

朗誦《和平宣言》的83名中學生來自南京市第一中學,其中高一(10)班劉弈軒的親人1937年12月在南京被害。2005年出生的劉弈軒,從小聽爺爺和爸爸講述太爺爺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痛遭遇,這次參加朗誦活動,加深了他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我生在和平年代,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活。」

來參加公祭儀式的落合純子是南京曉莊學院外國語學院日籍老師,她告訴記者,6年前她剛到南京時就參觀了紀念館,當時心裡受到很大衝擊,深切地感到和平的可貴,希望兩國的孩子們能有更多的交流,更好地維護和平,也希望更多日本人能來南京看看,了解那段歷史的真相。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家族與中國友誼常青

12月13日下午2點半,《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展覽分為「漢堡之子·中國之緣」「留在南京·伸以援手」「不忘拉貝·大愛永恆」3部分,用70多幅圖片和40多件展品,重溫拉貝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與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歷史故事,見證拉貝家族幾代人與中國人民延續至今的友誼。

「展覽以『拉貝之門』為入口,這是拉貝故居辦公樓大門的場景複製。」在展覽上回顧那段歷史、重溫這段人間大愛,已是不惑之年的陳詩皓百感交集,他的祖父陳文書是約翰·拉貝當年的秘書,「83年前,在這扇大門裡,拉貝戴著頭盔,接聽著電話,寫著日記;在這扇大門內,收容了前來避難的難民。這是希望之門,這是生命之門!」

展覽出口附近的一個熒幕上循環播放著約翰·拉貝的孫子託馬斯·拉貝錄製的視頻。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約翰·拉貝的後人託馬斯·拉貝撥來求助電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和國內多個部門、機構、企業立即行動起來。很快,捐贈的指定藥品、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從南京由「專機+專車」接力送到家住德國海德堡的託馬斯·拉貝手上。雪中送炭的舉動讓託馬斯深受感動,他發來視頻感謝中國人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情懷。

參加展覽的90後媒體人餘勤雍說:「這是當下中國與拉貝家族友誼的見證,體現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中國情懷,再次證明只有構建更加廣泛的命運共同體,才能讓拉貝的精神得以延續,才能更好地應對人類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才能築起保衛人類和平與安全之屏障。」

點亮不滅「燭光」,那是人類的愛和安寧

曾經深受苦難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可貴。古城南京用自身的實際行動,不斷向世界傳遞著和平理念。

13日下午3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外,眾多市民駐足留影;紀念館內,「世界和平法會」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前進行。

與此同時,在日本東京、京都、長崎,也同步舉辦了和平法會。中日人民共同鐫刻和築牢這段歷史的記憶,向兩國乃至世界發出和傳遞和平的聲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不僅是中國人經受的歷史,也是人類的歷史記憶。我們將學習歷史,傾聽死難者無聲的話語,不允許再次發生同樣的慘劇,為建設和平社會而不懈努力。」致力於傳播歷史真相30餘年的日本僧侶山內小夜子說。

燭光瑩瑩,哀思沉沉。連續多年的「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是人們在這個特殊日子裡的最後一個儀式表達,與往年不同的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留守南京的中國醫護的後人與江蘇援湖北醫療隊代表也參加了當晚的燭光祭活動。

「那段悲痛的歷史,需要一代一代傳承,其中的痛感尤其不該被遺忘。今天,珍愛和平已成為世界共識,願這穿破黑暗的燭火光輝,能告慰83年前慘遭侵華日軍屠殺的同胞,讓世界看到來自今日南京的和平之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說。

德國人尼克是第二年參加燭光祭活動,他曾與同事常晅一起翻譯了原創歌劇《拉貝日記》的德語版本。尼克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人們都來悼念死難者、祈願世界和平,從他們眼神中,我看到了所有人對和平的渴望,我也將會繼續向西方世界講述那段歷史,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記者 孫 慶 付巖巖 朱 娜 陳 澄

相關焦點

  • 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 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
    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 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新華社  作者:  2020-12-14 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 國行公祭,祀我國殤
    日本兵經常找「姑娘」,我那時把頭髮剪短,裝成男孩子模樣。有一天晚上,有幾個日本兵敲我家門,我和媽媽躲在城牆邊的大墳堆後面,聽見日本兵要爸爸帶他們找「花姑娘」,但沒有找到,最後把父親抓走殺害了。我父親的一個姨媽,住在三汊河,有七八十歲了,被日軍糟蹋得慘不忍睹。
  • 12.13國家公祭日:承平日久,莫忘國殤
    亞太國家與民眾應發之控訴,並沒有得到日方相等程度的尊重,在國際人權的輿論場中,甚至有許多不實之詰,無視昭昭歷史,泯卻人之本善。銘記苦難,當熔鑄為舉國之責。當我們回眸國家記憶中的黑暗屠殺,僅有「集體受難」的粗略印象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任何以同胞受難為果的苦難,都可能牽繫國家命運。苦難蘊藏著羸弱,而國殤之恥、亡胞之痛,曾讓你我憤恨和羞愧,正是他們的一次次受難構成了集體記憶的每一細節。
  •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哀哉國殤!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哀哉國殤!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硝煙雖已遠去,國恥民殤不應忘記。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第7個國家公祭日,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83周年祭,今天是我們國家和民族永恆的國殤。今天讓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殤!
  • 勿忘歷史 吾輩自強丨原創動漫微電影《血染墓志銘》震撼上線——
    勿忘歷史 吾輩自強丨原創動漫微電影《血染墓志銘》震撼上線—— 瀘縣發布 廣度視角 深度影響 服務群眾 推介瀘縣 國家公祭日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南京市全城拉響防空警報,汽車停駛鳴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畢,在解放軍軍樂團演奏的《國家公祭獻曲》的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大隊16名禮兵將8個花圈敬獻於公祭臺上。之後,陳希發表講話。
  • 「國家公祭日」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
    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國行公祭,祀我殤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牢記民族苦難冬天的「哭牆」前,有無盡的哀思。
  • 翟玲玉:歷史一頁永難忘,南京往事須常思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個銘刻於國人心底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城開始了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昭昭前事,惕惕後人。」
  • 祭·誓 | 學脈相連,全國67所高校聯合公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
    國行公祭祀我國殤悼血與火浸染之地祭抗戰死難之生命八十三年回望唯有將血淚化為警鐘國行公祭,祀我國殤永矢弗諼,祈願和平2020年,內蒙古大學全體學子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致哀。
  • 祭·誓|全國66所高校聯合公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國行公祭祀我國殤悼血與火浸染之地祭抗戰死難之生命八十三年回望唯有將血淚化為警鐘才能讓冤魂得以安眠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6年綏遠抗戰內蒙古大學國行公祭,祀我國殤永矢弗諼,祈願和平2020年,內蒙古大學全體學子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致哀
  • 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
    新華社南京12月12日電 題: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國行公祭,祀我殤胞。
  • 國家公祭日|這一天,中國人永不忘記!
    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83年前那個寒冷的冬天 我們永不忘記
  • 祭·誓|學脈相連,全國67所高校聯合公祭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兼愛 尚賢 博物 戴行國行公祭祀我國殤悼血與火浸染之地祭抗戰死難之生命八十三年回望1936年11月-1936年12月綏遠抗戰內蒙古大學國行公祭,祀我國殤永矢弗諼,祈願和平2020年,內蒙古大學全體學子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致哀
  • 83年,從未忘記!
    △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國行公祭,祀我殤胞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吾輩自強!南京大屠殺在世倖存者僅剩73位劫後餘生的倖存者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世長辭截至目前
  • 【銘記】83年,從未忘記的南京血腥屠殺!
    △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不為延續仇恨 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 83年,從未忘記!上午10:01,一起默哀!
    △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 不為延續仇恨 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 商丘市梁園區前進小學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海峰 通訊員 陳海燕為樹立和培育未成年人正確的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12月7日——8日,商丘市梁園區前進小學舉行「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帶領隊員們國旗下宣誓:牢記歷史,保衛國家,維護和平,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時刻準備著!
  • 市一實小、梁園區前進小學多形式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
    近日,該校開展了以「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為主題的國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動。各班圍繞國家公祭日主題,在班會時間積極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一、二年級舉行了「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主題班會;三、四年級舉行了抗日英雄故事會;五、六年級舉行了「勿忘國恥 圓夢中華」演講比賽。
  •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天是烈士紀念日,向英雄致敬!西夏區四套領導班子成員與烈士親屬、西夏區機關幹部、解放軍指戰員、公安幹警、軍隊離退休老戰士、少先隊員、志願者和各界幹部群眾代表等300餘人出席公祭活動。公祭活動由西夏區副區長、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白建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