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步兵師PK波蘭步兵師:輕武器差距最小,波蘭也有吃雞神槍

2020-12-22 騰訊網

在波蘭戰役中,德軍裝甲部隊的迅猛突擊和波蘭騎兵部隊的英勇頑強使它們成為這場二戰揭幕戰的主角。然而,事實上構成雙方百萬大軍的主體依然是數量眾多的步兵師,這場戰役的主要戰鬥也發生在波德兩軍的步兵部隊之間,有學者甚至認為波蘭戰役並不是真正的閃電戰,因為德軍裝甲兵依然作為步兵部隊的支援角色存在,包圍並殲滅波軍重兵集團的任務其實是由德軍步兵師完成的。

■列隊接受檢閱的德軍步兵,數量眾多的步兵師依然是德國陸軍的主體。

綜合比較1939年波德兩國軍事力量的各個方面,在步兵師實力上的差距是最小的,無論編制體制,還是武器裝備都比較相似和接近。波蘭和德國的步兵師在編制上都以三個步兵團和一個炮兵團為基幹,平均兵力為16500人。兩軍裝備的步槍幾乎相同,德軍為毛瑟98k步槍,而波軍為毛瑟步槍的本國自產版。在1939年時,德軍步兵班開始裝備MP 38型衝鋒鎗,波軍也將新型的莫斯衝鋒鎗列裝部隊。在班組自動武器方面,德軍大量裝備了MG 34型機槍,而波軍步兵班同樣配發了wz 28型自動步槍,即特許生產的白朗寧自動步槍。當然,德軍步兵師在各級編制上的自動火器配置要強于波軍步兵師,德軍每個步兵師裝備735挺輕機槍,而波軍步兵師為326挺。

■列隊行進中的波蘭步兵縱隊。就單兵裝備而言,波蘭步兵並不遜色於德國對手。

在反坦克武器方面,波德兩軍的裝備也相似。德軍在1939年時的主力反坦克炮是37毫米Pak 36型,而波蘭步兵使用特許生產的瑞典博福斯37毫米反坦克炮,兩種火炮的性能相近,威力都足以穿透當時大多數坦克的裝甲。在反坦克炮的編制配置上,波軍步兵師在每個步兵營內編有一個反坦克炮排,每排3門炮,全師共27門炮;德軍步兵師在每個步兵團內編有一個反坦克炮連,每連12門炮,此外還有一個師屬反坦克營,反坦克炮編制數量多達72門。此外,波德兩軍步兵連都裝備了反坦克步槍,德軍為Panzerbusche 38/39型,波軍為wz 35型,兩者的穿甲威力相當,都能在100米距離上擊穿30毫米厚的裝甲,足以對付當時裝甲貧弱的輕型坦克。

■波軍的反坦克炮部隊在戰前進行演習,他們裝備的是博福斯37毫米反坦克炮。

波蘭步兵師與德國步兵師最大的差距在於師屬炮兵。在師屬火炮數量上,波軍步兵師為48門,德軍步兵師為68門,而在全師炮兵齊射的彈藥投射量上,德軍卻是波軍的兩倍以上。德國陸軍的標準野戰火炮是105毫米leFH 18輕型榴彈炮,而波蘭步兵師的主力火炮是75毫米野戰炮,主要是法制M1897型和俄制02/26型野戰炮的仿製型,無論在現代化程度上,還是在威力上都遜色於德制105毫米榴彈炮。在重型火炮方面,德軍的主力裝備是150毫米sFH 18重型榴彈炮,而波軍混裝了斯柯達100毫米M 14/19型榴彈炮、法制施耐德105毫米M 19型和155毫米M 17型榴彈炮,波軍火炮的戰技性能仍維持一戰水平。除了師屬火炮外,每個德軍步兵師還裝備20門75毫米和150毫米步兵炮,作為步兵的直接支援火力,而波軍步兵師沒有相應的同類裝備,進一步拉大了兩軍的炮兵火力差距。

■保存至今的105毫米leFH輕型榴彈炮,是二戰時期德國陸軍的標準野戰火炮。

除了火炮的數量和威力外,德軍炮兵在彈藥供給和火力控制方面也要優于波軍炮兵。由於無線電臺的普及應用,德軍炮兵的火力指揮體系要比波軍先進一代,而波軍的炮兵指揮依然沿用一戰時期的舊有方式。此外,德軍炮兵部隊相比波軍具有更高的摩託化程度,意味著可以攜帶和運輸更多的彈藥,及時補充一線炮兵連的彈藥消耗。德軍步兵師的後勤分隊可以一次性運輸230噸炮彈,而波軍由於缺乏卡車無法達到同等的運輸能力。儘管在波蘭戰役中,德國空軍的「斯圖卡」轟炸機提供了有效的火力支援,而被稱為「飛行炮兵」,但實際上德軍炮兵對波蘭步兵師造成的打擊更具毀滅性。在軍級和集團軍級層面上,德軍炮兵部隊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更為明顯。

■由半履帶牽引車拖帶行進的德軍火炮。德軍炮兵部隊的摩託化程度高于波軍,從而獲得了機動和後勤上的優勢。

雖然戰前德國陸軍在摩託化部隊的創建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就總體而言,德軍的摩託化程度遠比人們想像的更低,尤其在步兵部隊中,馬匹仍然是後勤運輸和供給的主要手段,這一點與波軍相仿。不過,德軍步兵師擁有的機動車輛的數量仍比波蘭步兵師多得多,每個德軍步兵師編有5375匹軍馬、938臺汽車和530臺摩託車,而每個波軍步兵師配有6937匹軍馬,汽車數量僅有76臺!畢竟,在汽車製造能力和保有數量上,德國和波蘭相差懸殊,在戰前德國擁有140萬臺汽車,而波蘭只有33000臺。

■波蘭戰役中沿鄉村道路開進的德軍摩託化縱隊。德軍步兵師比波軍擁有更多的車輛,但同時也配備大量軍馬。

在戰場指揮和通訊上,德軍步兵師同樣要比波蘭步兵師更為優越。每個德軍步兵師都編有一個摩託化無線電連和一個野戰電話連,無線電臺的普及度也很高,確保師部與下屬各級部隊的聯絡,及時掌握前線狀況,也有利於協調步兵、炮兵及空中支援行動。相比之下,波蘭步兵師基本只能依靠野戰電話,甚至在很多時候只能利用人力傳遞情報,戰場通訊的通暢和速度都遠不如德軍。通訊上的優勢對於德軍取得戰鬥勝利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不僅可以使德軍更好地運用兵力和火力優勢,還能有效地發揮空中偵察的作用,實施快速推進,也更有利於相鄰部隊之間的協同作戰,這一切都是波蘭軍隊所不具備的。

■波蘭戰役中與II號坦克伴隨作戰的德軍步兵,有效的戰場通訊利於多兵種協同作戰。

相關焦點

  • 二戰爆發前,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上)
    二戰德國陸軍 二戰德國陸軍的主要兵種包括:步兵、山地步兵、騎兵、炮兵、裝甲兵、工兵、煙幕兵(化學兵)、通信兵、衛生兵(醫護兵)和運輸兵等。
  • 二戰美軍陸軍步兵師編制與裝備發展史
    當然這還不算最慘的,1929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危機,全國企業大規模倒閉,這直接讓經濟倒退二十多年,經濟的崩盤讓本就拮据的軍費更是減少,陸軍的發展進入了黑暗時代。好在麥克阿瑟當了幾年陸軍參謀長,雖然陸軍缺乏軍費,但是經過他的努力,常備軍兵力有所提高;時間到了1939年9月1日,馬歇爾升為少將並接管陸軍,成為陸軍參謀長;與此同時,在同一天,德國入侵波蘭,緊接著在9月3日英法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世界級的戰爭再度來臨了,美國陸軍的春天也到來了!
  • 白色方案,二戰德軍在波蘭實施的閃電戰
    不過,用閃電戰這個詞描述德國軍隊在二戰初期運用得極為成功的作戰學說確實很形象。在波蘭實施的運動戰:白色方案波蘭戰役提供了軍事革新的證據。無線電保障了指揮的穩定性,使德軍得以楔入、突破、衝出波蘭人設在邊境地區的防禦陣地。波蘭人堅守漫長邊境線上每一寸國土的決定幫了德國人的大忙—這個決定更多是基於政治目的考慮,而非作戰原因。儘管如此,德國軍隊取得的成就還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狂妄自大的波蘭,面對德軍閃電戰竟只撐了18天!閃擊波蘭戰役
    一戰結束以後波蘭作為歐洲中部的一個新興地區強國,一度打敗了蘇聯,從德國身上奪取了半個西裡西亞地區,1938年波蘭出兵搶奪特申並使用手頭僅有的機械化部隊和空軍玩了一出障眼法,唬得小鬍子希特勒錯誤估算了波蘭的力量推遲了進攻波蘭的時間,然而一年後德國僅僅只擁有18天就消滅了這個令人厭惡的波蘭。
  • 波蘭為什麼敢揚言3天滅德國?看它戰前的軍事實力,蘇聯也不敢妄動
    ——雨果「閃電戰」是二戰中納粹德國採用的一種戰術,它以速度為優勢,充分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突然襲擊的方式迅速制敵取勝,在二戰前期非常具有優勢。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閃電戰發生在1939年9月,先是德國入侵波蘭,接著蘇聯加入入侵隊伍,僅僅一個月後,德國和蘇聯就宣布全面佔領波蘭全國領土,這就是著名的「波蘭戰役」。
  • 德械師和德國步兵師,差的可不止是幾門150mm重型榴彈炮
    根據德軍在二戰前夕的編制,一個德國步兵班有十個人,包括一個班長、一個副班長、三個人的機槍小組還有五個普通的步兵。,雖然德械師步兵班主要裝備的捷克輕機槍和德國的MG34/42通用機槍在性能上有較大區別,但差距並不大。
  • 波蘭戰役中的騎兵輓歌,第18波拉美尼亞槍騎兵團的悲壯一戰
    如果提起波蘭戰役中的波蘭騎兵,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騎兵們舉著馬刀去砍坦克。這是一個從二戰的波蘭戰役就流傳的故事,被德國和波蘭雙方所默認。報導此事的義大利記者描繪了波蘭騎兵衝向坦克的場面,而在《第三帝國的興亡》這一本書裡,更是將這個故事放大了,以至於這個故事似乎變成了一種既定事實。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之中,波蘭騎兵究竟做了什麼?
  • 二戰蘇軍的師級兵力為何遠少於德軍?步兵師番號太多造成補充困難
    二戰蘇軍師級建制的額定人員和充實程度,其實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而不是靜止於某點。戰爭初期蘇軍野戰師的編制雖然略遜於德軍和美軍,但是差距並不是特別明顯,造成軍事愛好者「視覺誤差」的主要原因是蘇軍在戰爭的中前期戰損太大,而補充又不及時。
  • 二戰:德國進攻波蘭前,波蘭元帥為何敢叫囂三天滅亡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閃擊奧地利、比利時等歐洲小國並不足為奇,戰場上這些歐洲小國無論是從經濟實力還是軍事戰備上都不足以與儲備良久的德國相抗衡,然而在德國與蘇聯交界處的波蘭,但就人口與領土面積上而言,都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國家,就是這麼一個相對來說不算小的國家,卻在德國的鋼鐵洪流面前,僅僅支撐了不到二十天的時間
  • 二戰時德軍精銳步兵師和日軍甲級師團,誰戰鬥起來更勝一籌?
    回憶二戰史的時候,會發現二戰這個階段中國戰場幾乎是很沒有存在感的,很多決定戰爭轉折的重大戰役不是發生在東歐平原就是在太平洋的小島和寬闊海面上,原因很簡單,二戰時,中國在本土戰場輸掉了和日軍的二十多次會戰,如此慘敗,焉能不被各國嘲笑?
  • 二戰中,德軍以「閃電戰」用1個多月拿下波蘭,1天內迫使丹麥投降
    文|觀景說史1939年9月1日,德軍以「閃電戰」的方式入侵波蘭,這被認為是二戰的開始。隨後英國和法國對納粹德國做出了48小時內撤離波蘭的警告,但德國沒有聽從英法兩國的警告,英法兩國在兩日後正式對德國宣戰,二戰也正式宣告開始。
  • 波蘭與俄羅斯是世仇,二戰後,蘇聯為何不把波蘭納入版圖?
    近兩年,波蘭不斷指責俄羅斯,而且否認蘇聯二戰歷史功績,波蘭認為二戰時蘇聯與德國有過互不侵犯的協議,與德國一樣也是戰爭發起國。波蘭前總理甚至要求俄羅斯進行戰爭賠償。至此波俄之間關係陷入低谷。
  • 能用坐車就儘量不走路,二戰美軍步兵師車輛編制
    昨天狗子寫到了二戰早期德軍的步兵師運力編制,人家畢竟是「神聖騾馬帝國」的底子,一個步兵師裡主要靠這4800匹騾馬來拉炮、拉彈藥、拉補給,而機動車輛算上摩託車和三蹦子僅1500臺。評論區裡有人說想看看美軍二戰時期步兵師的機動車輛編制,所以這期就聊這。確實,美軍在二戰期間步兵師是沒有騾馬的。
  • 二戰德日兩國的王牌第一軍團其中一支差點改變歷史
    說到各國二戰王牌第一編號的部隊,可以說每一支部隊都是代表當時一個國家軍容軍表的標榜部隊,比如二戰時期的日軍近衛師團,美國大紅一師,法國第一胸甲騎兵團和後來改編成第一龍騎兵機械部隊等,這些軍隊在二戰時期都有象徵意義。當然論戰果和戰功,這幾支部隊在二戰時期也有非常不俗的戰鬥表現。
  • 二戰爆發80周年,德國總統請求波蘭原諒
    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1日消息,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80周年紀念儀式在波蘭中部城市維隆率先舉行。波蘭總統杜達和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參加了儀式。 施泰因邁爾在演講中請求波蘭的原諒,他用德語和波蘭語說:「我向維隆襲擊事件的受害者鞠躬,我向納粹德國暴行的波蘭受害者鞠躬,我請求原諒」。
  • 野戰尖兵: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編制的中期發展
    《二戰初期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本文接這篇文章,繼續講解二戰德軍中後期的步兵師編制影響二戰德軍中後期編制的原因包括兵源的數量、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及戰爭的失利,戰爭的失利主要指前線慘敗導致損兵折將、武器丟失或者損耗嚴重等。
  • 波蘭為何敢揚言三天消滅德國?看它的戰前兵力和裝備,你就明白了
    1939年9月1日,一支行動敏捷的隊伍進入了波蘭的領土,他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僅僅1個月不到的時間,波蘭全境基本淪陷,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戰,也是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閃電戰」,史稱「波蘭戰役」。
  • 1945年5月1號柏林保衛戰德國最長的一天德國第163步兵師
    ,共250萬部隊直接向柏林直撲而來,德國最後一戰在沒有任何事前準備的情況下打響了,當時德國首都柏林城的正面守軍是德軍第三裝甲集團軍,隸屬於德軍後期維斯瓦集團軍群,其人數結合德國柏林首都獨立衛戍部隊累計人數有30萬人左右,其餘第9集團軍,中央集團軍一部,第四裝甲集團軍分散在柏林周圍形成了兩翼保護部隊和外圍郊區的作戰部隊,累計人數80萬左右,其作戰單位真正是德國正規國籍的只佔三分之一左右,其餘的都是偽軍部隊
  • 二戰:德軍閃擊波蘭真的勢如破竹麼,看看歷史怎麼說?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軍隊拉開了二戰的序幕,在這一天,德軍海陸空三軍首次運用「閃電戰」突襲波蘭,造成波蘭軍隊潰不成軍,德軍很快侵略佔領了波蘭全境。 如今,回顧整個二戰歷史,波蘭軍隊給人們留下來不堪一擊的印象,那麼,德軍閃擊波蘭真的勢如破竹麼?看看歷史怎麼說?
  • 二戰德國百戰王牌之一坦克指揮官約翰尼斯·鮑爾特少尉傳記
    ,這為二戰時期德國男兒突然崛起奠定的基礎,而這些基礎基本上也是慢慢累積而成到最後的爆發。,那些狂熱的精神衝擊的演講也讓約翰尼斯·鮑爾特欲罷不能,於是在有條情況下約翰尼斯·鮑爾特很快就加入當地的青年衛隊旅一邊工作一邊進行德國標準意義上軍隊訓練,當時這些單位還是默默無聞的而且也不屬於德國國防軍序列之中,嚴格意義上來講屬於當時民間預備役編制也就是民兵組織,並且歸德國納粹黨的私人武裝,但這些看似沒有什麼大問題的類似民兵編制的單位,卻在後來成為世界上最強大,最優秀,最武裝到牙齒的世界級一流軍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