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將十天幹的來歷這系列文章做個收尾。主要是講講最後兩位天幹,壬癸水。
在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北方的時候,我們迎來了寒冷的冬天。同時在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此時正是冬氣交令,萬物蟄伏的時候,地面上唯餘茫茫白雪(中原地域),於是,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在古代,水星又稱為「辰星」,這是因為水星離太陽最近,平時的天文觀測很難看到水星。一般出現在太陽兩側,而距離太陽的距離經常保持在三十度左右。我們知道,十二個三十度便是三百六十度,為一個圓。古代將天赤道從東向西等分為十二部分,於是一個部分就是一辰。由上可知,單位部分約三十度。所以水星又稱「辰星」。
直到現在,也是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或是二十四小時。其實,這相當於為地球自轉做標記。可見,時間是人為的產物。當人類儀器越加精密,我們的所謂的「時間」也就越加嚴謹。甚至精確到了幾分幾秒。到了目前利用原子鐘計時,就更加不是肉體感官所能感觸到的,完全是意識的產物。
同樣,一年是太陽周年運動的終始,我們將其軌跡劃分成二十四分,即二十四節氣。這樣,借用數學中的一個術語講:一天的結構就同構於一年的結構了。我們既可以將一年的十二月和一天的十二時辰對應起來,也可以將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和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也對應起來。這是多講的一些閒篇。
壬癸水的來歷
我們回到壬癸水的來歷,壬即妊,指的是陽氣任養萬物之下。妊即是妊娠,即懷胎的過程。前面我們知道,庚辛是結果,壬便是種子在果實裡成熟的過程。此時,陽氣潛伏地中。任養即保育,壬的狀態便是種子在果實裡醞釀成熟。這就是懷胎結子。
癸即揆,指的是萬物可揆度也。什麼是揆度呢?其實就是揣度,估量,推測的意思。在冬季的時候,河流已經結冰(黃河流域),水土都是平整的,所以可以測量。而癸的古字,
實際上是象徵著水從四方流入到地中的形態,大家可以看上面的這個字,便是四方水歸中。癸對應的是冬季中最嚴寒的時候,萬物閉藏,如果說壬是懷妊在地下,那麼癸便是種子落地深埋後的氤氳階段了。
萬物可測,是因為萬物都有其種子著床的階段,這個階段裡的種子們,剛剛成形,但,我們卻能從這麼一粒小東西中,看到生命的軌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癸中醞釀的這個「一」出發。所以,在這裡說萬物可揆度。至今,即使人類科技到了這麼發達的階段,還是不能夠利用技術創造出生命。可見,生命,即使是最低等的生命,也需要敬畏。實際上,當人們用高等和低等這種詞區分時,已經把自己的好惡加進去了。
在經歷了漫長的冬天后,種子們在地底下也揆然萌芽,漸漸的,又迎來了春天,於是,新一輪的:甲紮根,乙成形,丙拔節,丁成年,戊盛大,己成熟,庚結果,辛豐收,壬懷種,癸萌芽。萬物是個圈,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時間之箭射出去後,拐個彎又回來了,我們就在朝生暮死中,體味著百態人生。
「 命運是一副牌,揭得好壞靠上天;打得好壞靠自己。」 小編手把手教你學命理,只為成全更好的自己,更多內容可搜索【淵海探心】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