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後,一兒一女的父母和兩個女兒的父母誰更享福?不妨了解下

2020-12-09 騰訊網

文|西紅柿媽媽

耶律楚材: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又一年。

古人總愛感嘆朝代更迭如同花期一般,來回往復,熟不知兒女們不斷成長,也演繹出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兒女雙全的家庭遇到了兩個女兒的家庭,孩子小的時候誰更有面子?

楊強家生了一兒一女,在村裡風光一時,逢人就說:「你看我兒女雙全,上輩子肯定是我們楊家做了好事,這輩子一兒一女,讓我享福來了。」

同一隊的張紅宇家則是生了兩個女兒,這幾年以來,一直是沉默著。每次參加村裡、隊裡面的選舉活動,也總是藉故請假,因為一個兒子都沒有他,總感覺自己臉上無光。這樣想著也就沒有別的心思,楊強一心在事業之上。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兩個家庭的結局又如何呢?

誰知道20年過去了,一切都變了......

兩家人的現狀況,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楊強的小兒子一直嬌生慣養,如今30多歲了,還一直在家啃老。他兒子偶爾才出去做臨時工,更多的時間是與一些狐朋狗友到處玩樂,至今也沒有結婚,真正的成了三無人員。

楊強家的女兒初中就輟學外出了,倒是嫁了個好家庭,可惜人一直在廣東,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家幾次。

而張紅宇一家呢?

兩個女兒都考上了公務員。姐姐已經是中層領導,嫁給了一個企業家,生下了一個男孩。妹妹則嫁給了一個教授,也生下了兩個女兒。每次逢年過節,一大家子都聚在一起,特別的熱鬧。

而且兩個女兒特別的孝順,常常輪流陪把老人接到家裡照顧,每年都會抽時間陪老人一起外出旅遊、看世界。

張紅宇還學會了發朋友圈,每天日子過得是溫暖而快樂,晚年可以說是幸福極了。

生兒生女是一樣,又不一樣!

其實你會發現,在人權與法律上來說,生兒生女是一樣的,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是家庭血脈的傳承。

但有時候又會發現,生兒生女完全不一樣,因為這幾個組合的呈現形勢,會影響著家庭的命運。

1、單純是兒子的家庭。

自古至今,家庭對於男孩都有著偏愛與執著。有很多家庭,為了一個男孩,可以放棄許多的女孩。

在老一輩的心中,男孩是家庭傳承,女兒則是外家人,於是家庭中有了兒子,會感到驕傲無比,如果連續兩個都是兒子,會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但兩個兒子的家庭相對管教責任更重,男孩天性衝動好動,更容易與他人發生衝突,管教不當,孩子會更容易走上歧途。

而且兩個兒子的家庭有更重的經濟負擔,房子、車子、穩定的工作是社會對於男性的更高的要求。

2、單純是女兒的家庭。

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是因為女孩的心思總是細緻與柔軟。

對於親人來說,她們會更加側重於對家庭的照顧與關懷,特別是家裡的孩子都是女兒的時候,父母往往會更加的平衡與關愛,等到了晚年,女兒通常都會看顧娘家。上到父母的衣、食、住、行,下到父母的情感關懷,女兒都會做到既細緻又敏感。

所以,家裡全是女兒的家庭也非常的幸福,會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給父母雙份的照顧,分工會更加的細緻。

這樣以來,不管是物質還是精神關懷都會溫暖很多,父母的晚年也會幸福開心。

3、有兒有女的家庭。

有兒有女的家庭,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好」字。

但父母在育兒中容易失衡,讓家庭關係產生縫隙。因為,這裡面不僅存在了婆媳關係,還有母女關係。

而且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容易偏袒兒子,這樣女兒的童年可能會過得非常辛苦。如果偏袒女兒,兒媳婦又會不樂意,家裡容易產生矛盾。

兩碗水總是難以端平,父母總會在某些時候對兒女有偏愛,而這裡面的關係相對就會變得複雜起來。最終,兒女都不滿意,老人的晚年生活可能會孤單無助。

所以,家中有女兒的家庭是非常幸福的,特別是兩個女兒的話,那生活可以有人分擔,而且情感上會得到女兒的更多的關懷與體貼,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相關焦點

  • 二十年後大相逕庭,一兒一女的家庭沉默了
    我看不見得,二十年後,一兒一女的家庭都沉默了。表妹家開了一個老年公寓,眾阿姨聚在一起難免會有嘮一些東家長李家短,老張的閨女怎麼樣了,老李的兒子月薪多少這都是阿姨叔叔們非常在意的話題,人活著就怕比,這麼已經一比較就會幾家歡喜幾家愁。
  • 20年後,這種「家庭組合」幸福感最強,一兒一女僅僅排第2名
    20年後,這種「家庭組合」幸福感最強,一兒一女僅僅排第2名社會調查表明,家庭幸福感最強的組合方式,並不是人們口中的一兒一女,一兒一女只能排在第2名,在孩子小時候沒什麼太大的感覺,20年後見分曉,「絕戶家庭」才是最幸福的。
  • 「一兒一女」不再受追捧,新的家庭組合登頂幸福榜,父母晚年不愁
    01「一兒一女」和「兩個女兒」,父母晚年生活完全不同王阿姨和劉阿姨年輕時是一對好閨蜜,王阿姨家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而劉阿姨家有兩個女兒。現如今,王阿姨反而很羨慕劉阿姨,經常感嘆道:「一兒一女」太不省心了,還是「兩個女兒」好呀!
  • 我們追捧的「一兒一女」跌落神壇,20年後會面臨這個難題,超現實
    提到很多人生二胎的初衷,我想奔著「一兒一女」湊好字的夫妻居多。殊不知,二十年前這火遍大江南北的生娃標準,如今弊端正逐一凸顯!一、我們追捧的「一兒一女」跌落神壇林阿姨為兒女操勞了大半生,人到晚年卻成了兩邊嫌棄的對象,為此林阿姨真的後悔當初為何要生二胎!原本,林阿姨和丈夫就是正兒八經的農民,當初生老大的時候因為是女兒,為此公婆總是一副黑臉相。
  • 20年後見分曉,一兒一女的家庭後悔了
    雖然說現在都提倡「生兒生女」都一樣,但是二胎開放以後,一些計劃要二胎的父母,還是對自己的二胎性別有一定的期待。早些年都說兒女雙全,是最幸福的家庭組合,時間慢慢過去,很多父母卻發現,隨之而來的一些矛盾也開始凸顯了。
  • 20年後局勢反轉,兒女雙全的父母處境難
    現在的父母費盡心機都想要求一個「好」,甚至不少人認為兒女雙全的父母是「上等命」,可是現實真的如此嗎?可以聽聽過來人的親身經歷。張阿姨有一兒一女,如今女兒出嫁,兒子也已經娶妻。一直被外人羨慕的張阿姨卻感覺壓力很大。
  • 「一兒一女的家庭,父母最好別平分家產」6旬老人的話很有道理
    李大爺想了想,搖了搖頭,說一兒一女的家庭,不能平分家產。人們都很好奇,就問李大爺為什麼,李大爺解釋說:「如果平分家產的話,等到我真的老了需要人照顧的話,自己就沒了保障。還是應該誰願意照顧,就多分給誰更好。」大家聽到李大爺的這個回答,恍然大悟。
  • 家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未必讓人羨慕,這種組合才最幸福
    畢竟已經有了一個大寶,在這裡絕大多數父母都會想著能夠生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這才是自己最完美的人生。夢想雖然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想想只有50%的成功機率,而生男生女不是想怎麼樣就會實現的。家裡的老人雖然都已經退休,沒事做了,大寶也已經上學,但是在生二胎這個問題上,年輕夫妻們都還是想了再想,考慮再三,為什麼會這麼糾結呢?
  • 一兒一女最好命,三輩人都是一兒一女是什麼命?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兄弟姐妹一般都比較多,但是到了八十年代的時候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一個家庭只允許生一個,要一個的孩子的家庭一般都是父母有工作的。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二胎政策在2016年放開,大部分父母都想要一兒一女,有的人說生兩個女兒的是上等命,兩個兒子的是勞碌命,一兒一女最好命。但是生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的大有人在,組成「好」字的家庭著實讓人羨慕。但是「好」字的家庭在身邊的人當中延續了幾輩人,這樣的家庭是不是更讓人羨慕呢。一兒一女最好命。
  • 「一兒一女」不再吃香,「雙女」家庭更輕鬆,晚年養老不用愁
    執筆:肖肖編輯:木子定稿:蘇子後很多家庭都覺得家裡有個一兒一女是最幸福的,正好湊一個「好」字,而且還能夠體會到養不同性別孩子的樂趣。有時候家裡孩子的性別不同,對不同性別家長的親近程度不同,可能讓這個家庭更加的和諧、完整。但是一些有二胎的過來人表示,一兒一女的家庭並不是最幸福的,有兩個女兒的家庭才最幸福。
  • 生了「一兒一女」的家庭才真幸福?多年後才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在封建家庭看來,家裡只有女兒沒有兒子的那都是要被嘲笑的,二胎政策開放後,不少家裡只有女兒都要求生二胎,一定要生個兒子,家裡有兒子的二胎就想要女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似乎「一兒一女」湊成個好字才覺得家庭足夠圓滿,也一直被認為這種家庭是幸福指數最高的。
  • 為什麼說「兒大須避母,女大不避父」?有何寓意?為人父母不妨一覽
    老一輩口中的俗語涵蓋的範圍很廣,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則有關家庭關係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兒大須避母,女大不避父」,這句話有何寓意呢?為人父母者不妨一覽。這句話從字母上來看,意思也非常的通俗易懂,即是說男孩長大了要避開自己的母親,女孩長大了則不需要避開自己的父親。古代先輩們這句話到底有何深意呢?
  • 「一兒一女」跌下受寵「神壇」,二胎家庭「新模式」惹人羨慕
    因此,早些年不少人回對「兒女雙全」的家庭模式紛紛投出羨慕的眼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一輩兒的一些觀念也開始逐漸發生了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一兒一女的模式已經不再被追捧,甚至登上了不受歡迎的榜單,新型模式搭配成為「新寵」「一兒一女」真的好嗎?
  • 如果你有一兒一女,你是否會給女兒一套房產
    更讓她寒心的是,這些年父母生病時,花錢出力都是她在照顧。而弟弟則只露個面,就找藉口說工作忙直接溜走了。 她的父母明明有退休金,卻非要存起來留給兒子和孫子,隔三差五張嘴問她要。聽完朋友的抱怨,倍感唏噓。 這是很多70後女人的悲哀,在婆家是娘家的姓,外人一個。
  • 「一兒一女」已過時,不再是最好組合,現在兩個兒子才是
    還有的的家庭是被老人催生二胎,被動走上了二胎之路,有的家庭是希望能「兒女雙全」,才計劃生二胎的,覺得能是「一兒一女」的話,那真的太棒了,這也是大部分家庭想要二胎的主要目的。然而,許多人卻慢慢發現「一兒一女」的二胎組合併不如想像中那麼幸福,已經變得不是二胎家庭的完美組合了,過時了,有了其他的新組合。
  • 家有一兒一女,你以後會把財產分一半給女兒嗎?90後的回答很現實
    現在的網絡非常發達,我們可以在網上看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對於父母財產分割的問題,我們也會在網上看到很多這樣的信息。雖然現在很提倡男女平等,但是有些父母還是在分割財產的時候,把財產都留給兒子,而女兒幾乎都得不到什麼。
  • 一兒一女不再是熱門,二胎家庭這種組合最幸福
    二十年過去,那些拼一兒一女的家庭還「好」嗎?周周的小閨女已經三歲,生的人見人愛。隨著寶寶被送去幼兒園,周周又開始面臨新一波催生,這天和婆婆聊起二胎。周周本以為婆婆會希望生個孫子,誰知婆婆連連搖頭。「別以為我也是個老古板,真見識過你二叔家的倆孩子以後,你就知道一兒一女可有得操心了。」二叔家的姐姐和弟弟先後出生後,大家都誇二嬸會生,湊成了「好」字,反而婆婆生了倆兒子,明面上被人誇男丁興旺,卻因男孩多負擔重,沒少被人嘲笑。
  • 「你家絕後了」,夫妻連生8女被嘲,20年後女兒孝順方式揚眉吐氣
    經過夫妻多年努力,有的夫妻如願以償生出兒子,而有的夫妻則是與兒子無緣,連生8個都是女兒。「你家絕後了」,夫妻連生8女被諷在一個偏遠的農村,王先生和妻子就因沒生出兒子,多次被鄰居開玩笑式的諷刺道「你家絕後了」,成為村裡的笑話。
  • 「家有一兒一女,財產最好別平均分」,7旬老人的話有一定道理
    「家有一兒一女,財產最好別平均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孫爺爺今年79歲了,在72歲那年房子拆遷,在買了新房後手裡還留有幾十萬的存款,但老兩口卻並沒有給兒女,反而是在自己失去勞動能力後才分配的。 孫爺爺將大部分都給了經常照顧自己的女兒,只留一小部分給了兒子,兒子對於這樣的結果自然很不滿意,拿了錢之後就再也沒看過老人。
  • 家有一兒一女,將來房子該分給誰?網友的回答很現實
    大多數家庭都有兩個孩子。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並且成了家,並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這個時候父母理應進行財產分配,好讓孩子各自發展,父母也能過過自己的日子。王奶奶夫妻倆生育了兩個孩子,剛好一兒一女,湊成一個好字。而孩子們也漸漸地長大成年,併到了結婚的年齡,而王奶奶家裡只有一套房子,所以分配房子這個問題也讓王奶奶很發愁。"這房子吧,分配給兒子,女兒不滿,分配給女兒吧,兒子不滿。"王奶奶發愁地和我說。